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木欣

鎖定
張木欣(1881~1964),字榮庭,號木石居士,城關人。宣統元年(1909),張在廣州加入同盟會。民國2年(1913),“二次革命“失敗,他在香港為革命黨人辦理手續出洋。民國3年,孫中山派人到港籌款,他即匯給上海陳其美5000元。同年,加入中華革命黨。民國31年騰衝淪陷前,張離開騰衝,定居北京,曾任國際紅十字會中華總會會長。 [1] 
中文名
張木欣
出生日期
1881年
逝世日期
1964年
張木欣(1881~1964),字榮庭,號木石居士,城關人。早年就讀於王承謨門下,光緒二十四年(1898),去學從商。他將讀書時省下的錢,購買了1支玉鐲,售出後得利4倍,以此為資本,到蒲窩收放糧食、土產,兩年得利600多元。清光緒三十四年,張木欣至廣州,在永貞商號當店員,併入1股。他在廣州6年,每日清早即起,刺探商情。使永貞號因此獲取了大利,他也從中受益。後來,他到香港創辦富滇銀行,接收了錫務寶華公司,設莊於南洋羣島。民國3年,開辦山東行、利源、長利行等商號,在轉手德商存貨中,獲利40餘萬元。
宣統元年(1909),張在廣州加入同盟會。民國2年(1913),“二次革命“失敗,他在香港為革命黨人辦理手續出洋。民國3年,孫中山派人到港籌款,他即匯給上海陳其美5000元。同年,加入中華革命黨。民國5年。為反袁稱帝,孫中山從張木欣處支取7萬餘元,在香港奔走革命的鈕永建、李根源、林虎等革命黨人的一切費用,均由張木欣籌措,共支用20多萬元,袁政府為此待發電給香港當局請予追究,使張木欣遭到拘留和檢查。張木欣回上海後,又撥了7萬元給宣傳護法的《中華新報》。以後,海軍宣佈反袁,他預支給軍費20萬元。為支援反清反袁的革命運動,他共先後耗去存款40多萬元。民國7年,張木欣前往新加坡,通過入股集資,購買了價值20萬元的500多英畝橡膠園;又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金價跌落的機會,購買黃金,至世界大戰結束時售出,獲利14萬多元。此期間,因新加坡當事人擅自以12萬元的廉價將膠園出售,使他遭受巨大損失,民國8年,他集資50萬元,成立信誼對德貿易有限公司,一度獲利30餘萬元;後大部分物資在青島被當局扣留,損失140多萬元,他一笑了之。民國16年,張移居北京,從收藏家中購買了數萬件文物古籍。民國20年運回騰衝,在來鳳山麓新建房屋,將這些古畫、古玩、古籍陳設其中,定名木欣圖書館。民國31年騰衝淪陷前,張離開騰衝,定居北京,曾任國際紅十字會中華總會會長。 [1] 
參考資料
  • 1.    騰衝縣志編纂委員會,騰衝縣志,中華書局,1995年03月,第10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