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曉剛

(中國雲南籍藝術家)

鎖定
張曉剛(Zhang Xiaogang)1958年出生於雲南昆明市,1982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工作、生活於北京。 [3] 
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張曉剛運用近現代中國流行藝術的風格表現革命時代的臉譜化肖像,傳達出具有時代意義的集體心理記憶與情緒。這種對社會、集體以及家庭、血緣的典型呈現和模擬是一種再演繹,是從藝術、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發的,因而具有強烈的當代意義;曾於1997年榮獲英國coutts國際藝術基金會所頒發的亞洲當代藝術家。
中文名
張曉剛
外文名
Zhang Xiaogang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雲南昆明
出生日期
1958年
畢業院校
四川美術學院
職    業
藝術家
代表作品
“手記”系列
“血緣-大家庭”系列
代表作品
“失憶與記憶”系列
“裏和外”系列
“舞台”系列
主要成就
2019年 榮獲費城藝術大學榮譽博士稱號
2016年 榮獲澳洲政府頒發的“榮譽藝術大使”稱號
2007年 獲得生活月刊頒發的“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
分    類
當代藝術
代理畫廊
佩斯畫廊 [1] 

張曉剛藝術特點

自九十年代始,張曉剛運用冷峻內斂及白日夢般的藝術風格傳達出具有時代特徵集體心理記憶與情緒。這種對社會、集體、個人以及家庭、血緣的悖謬式的呈現和模擬是一種從藝術、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發的再演繹,具有強烈的當代意義,是當代藝術所藴世故的中國情境的最佳體現。

張曉剛藝術履歷

張曉剛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
具體地點
地理區域
2018
@武漢項目:“多重敍事:張曉剛藝術檔案1975-2018”+“舞台:張曉剛2008-2018”
武漢,中國
2018
“重逢:詩與哲學——張曉剛、王廣義雙個展”
布拉格市立美術館
布拉格,捷克
2014
ZHANG XIAOGANG,Memory + ing
大邱美術館
大邱,韓國
2010
“16:9——張曉剛個展”
北京,中國
2009
“靈魂上的影子”
布里斯班,澳大利亞
“史記——張曉剛個展”
佩斯畫廊(北京)
北京,中國
2008
“修正”
佩斯威爾登斯坦畫廊
紐約,美國
2008
“中國繪畫- 張曉剛”
魯道夫美術館
布拉格,捷克
2007
“張曉剛”
薩拉·希爾頓美術館
坦佩雷,芬蘭
2004
“時代的臍帶:張曉剛繪畫1989至2004”
香港,中國

張曉剛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
具體地點
地理區域
2021
“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
M+ 美術館
香港,中國
2017
“1989年之後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
所羅門·R·古根海姆美術館(巡展至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2018)
紐約,美國/西班牙
2015
“中國8——萊茵魯爾區中國當代藝術展”
杜塞爾多夫北萊茵威斯特法倫會展中心/MKM酷博斯米爾勒當代藝術博物館
杜塞爾多夫/杜伊斯堡,德國
2010
“面具之下”
沃爾索爾新美術館
沃爾索爾,英國
2008
“前衞•中國——中國當代美術二十年”
日本國立新美術館(巡迴至大阪美術館,愛知縣美術館)
東京/大阪/名古屋,日本
2000
“人+間——第三屆光州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日本巡迴展:“無形的邊界:形變的亞洲藝術”)
光州/宇都宮美術館 /新瀉縣市民活動中心,新瀉縣
光州,韓國/宇都宮,日本/新瀉縣,日本
1998
“開放的本體:中國新藝術展”
亞洲協會美術館和P.S.1博物館,紐約,美國;巡展至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舊金山,美國蒙特雷現代藝術博物館,蒙特雷,墨西哥;塔科馬藝術博物館和Henry畫廊,華盛頓,美國
美國
1996
“第二屆亞太三年展”
昆士蘭美術館之現代美術館(GOMA)
布里斯班,澳大利亞
“覺醒中的中國”
波恩藝術博物館
波恩,德國
1995
“第46屆威尼斯雙年展”
La Biennale di Venezia
威尼斯,意大利
1994
“第22屆聖保羅雙年展”
伊比拉布埃拉公園
聖保羅,巴西
1993
“後八九中國新藝術(附一九七九至八九回顧展)”
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香港,中國
1989
“中國美術館現代藝術大展”
北京,中國

張曉剛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2019
都靈藝術學院年度藝術家獎
2014
亞洲協會年度傑出藝術家獎
2004
武漢首屆美術文獻提名展 文獻獎
1997
英國Couut's國際當代藝術基金 當代亞洲藝術新人獎
“首屆當代藝術學術邀請展”,獲文獻獎
1994
巴西第22屆聖保羅雙年展 銅質獎
1992
廣州九十年代中國美術油畫雙年展 優秀獎

張曉剛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年份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2022
《裏和外6號》
新南威爾士州美術館
悉尼,澳大利亞
2019
《除夕夜》(1989)
泰特現代美術館
倫敦,英國
《父與女1號》(1999)
蓬皮杜藝術中心
巴黎,法國
2018
《血緣-大家庭:全家福》(1995年)
泰康
北京,中國
2012
《血緣-大家庭:全家福17號》(1998)
M+美術館
香港
《血緣-大家庭》
哈弗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Fogg Museum)
劍橋,馬塞諸塞州,美國
2009
《男孩》
三星美術館
首爾,韓國
2008
《血緣-大家庭10號》(1996)
舊金山現代美術館(SFMOMA)
舊金山,美國
2005
《血緣-大家庭:地鐵》(2005)
OCT當代藝術收藏
深圳,中國
1993
《全家福1號》(1993年)
德島縣立近代美術館
德島縣,日本

張曉剛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2] 
作品圖
形式/材料
尺寸
年份
版權聲明
舞台3號:城堡
舞台3號:城堡 舞台3號:城堡
布面油畫,紙張拼貼
260 x 600 cm
2020
©張曉剛工作室
關於睡眠4號
關於睡眠4號 關於睡眠4號
紙本油畫、報紙拼貼
137 × 120 cm
2018
三個熱水瓶
三個熱水瓶 三個熱水瓶
紙本油畫、電線拼貼
85 x 130 cm
2018
跳躍1號
跳躍1號 跳躍1號
紙本油畫、紙張拼貼
194 × 86 cm
2018
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
布面油畫
200 x 260 cm
2012
“裏和外”系列
綠牆:兩張單人牀 綠牆:兩張單人牀
布面油畫
300 x 500 cm
2008
有嬰兒的風景 有嬰兒的風景
布面油畫
300 x 750 cm
2008
描述:2008年12月19日 描述:2008年12月19日
彩色照片,灰色簽字筆,油彩
180 x 350 cm
2008
裏和外4號 裏和外4號
布面油畫
150 x 200 cm
2006
“失憶與記憶”系列
綠牆:關於睡眠1號 綠牆:關於睡眠1號
布面油畫
250 x 300 cm
2008
失憶與記憶8號 失憶與記憶8號
布面油畫
110 × 130 cm
2003
失憶與記憶:牀 失憶與記憶:牀
布面油畫
120×150 cm
2003
我的女兒1號 我的女兒1號
布面油畫
40 × 50 cm
2000
“血緣-大家庭”系列
血緣-大家庭:地鐵 血緣-大家庭:地鐵
布面油畫
280 x 1200 cm
2004-2005
血緣-大家庭2號 血緣-大家庭2號
布面油畫
280 ×400 cm
2005
血緣-大家庭1號 血緣-大家庭1號
布面油畫
200 × 300 cm
2001
血緣-大家庭10號 血緣-大家庭10號
布面油畫
158×188cm
1997
同志1號/2號/3號 同志1號/2號/3號
布面油畫
130 × 100 cm x 3
1996
血緣-大家血緣 - 大家庭9號庭2號,2005 血緣-大家血緣 - 大家庭9號庭2號,2005
布面油畫
150×190 cm
1996
血緣-大家庭12號 血緣-大家庭12號
布面油畫
150 x 190 cm
1995
創世篇
創世篇 創世篇
雙聯布面油畫、拼貼
149.4 × 119.4 cmx 2
1992
黑色三部曲之一恐怖之二冥想之三憂鬱
黑色三部曲之一恐怖之二冥想之三憂鬱 黑色三部曲之一恐怖之二冥想之三憂鬱
三聯布面油畫、拼貼
1989-1990
除夕夜
除夕夜 除夕夜
布面油畫,布、撲克拼貼
30 x 97 cm
1989-1990
生生息息之愛
生生息息之愛 生生息息之愛
三聯布面油畫
130 x 100 cm x 3
1988
黑白之間的幽靈
黑白之間的幽靈 黑白之間的幽靈
紙本
19 x 18.3 cm x 16
1984

張曉剛出版物

藝術家出版物
出版時間
出版物
出版社/機構
2021
《中國當代藝術史》(高名潞著)
上海大學出版社
The Art of Contemporary China(World of Art)(姜節泓著)
Thames & Hudson
2106
《張曉剛:作品、文獻與研究1981-2014》(黃專主編)
四川美術出版社
《血緣的歷史》(呂澎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5
Zhang Xiaogang: Disquieting Memories(喬納森·費恩伯格著)
費頓出版社
2014
Painting today
費頓出版社
ZHANG XIAOGANG, Memory + ing
韓國大邱美術館
ContemporaryCHINESE ART(巫鴻)
Thames & Hudson
2013
100 works of art that will define our age(Kelly Orovier)
Thames & Hudson
2011
The Art Book
費頓出版社
2010
《失憶與記憶:張曉剛書信集(1981-1996)》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張曉剛:靈魂上的影子》
2007
《張曉剛》
薩拉·希爾頓藝術博物館
1998
ART of the 20th Century(Ingo F. Walther,Alling 主編)
TASCHEN

張曉剛人物評價

説張曉剛是中國當代藝術的縮影式藝術家,是指從張曉剛的藝術風格的演變中,可以看到中國當代藝術二十年變遷的某些軌跡。(慄憲庭《中國當代藝術的縮影式藝術家張曉剛和他的縮影式中國人的肖像》,1999)
張曉剛就一直生活在這樣一種他自己描繪的多重世界裏,在紛亂的現實中他更像是一個充滿鄉愁的逃亡者,而孤寂的彼岸沉思和喧囂的浮世榮華卻往往如影隨形。(黃專《一個現代敍事者的多重世界》,2015)
喬納森·費恩伯格
張曉剛的作品無疑把我們的觀看方式變得複雜。他顛覆膚淺的等級劃分,使我們注意到那些常常被忽視的事物。他向我們展示該如何使用繪畫——他的繪畫——來解讀我們的思想結構,以揭示我們周圍平凡之物的內在真理。中國當代繪畫以極其傷感的基調,幫助我們感知世界的鉅變,它消解着大眾傳媒、政府和商業機構強加於我們的觀看方式——這種控制甚至操控我們的日常觀察,使我們幾乎無法真實地感受任何眼前之物。張曉剛的作品使我們意識到,當我們試圖確定我們所知之物的真實性時,將不得不面對其內在的複雜性。張曉剛探索記憶如何轉化我們的感知與歷史,他審視這些變化如何編織人類的關係網絡,以及我們的童年如何堅持不懈地試圖與當下和解。透過張曉剛的藝術創作,我們得以用全新的視角來觀察我們存在於當下的種種事實。(喬納森·費恩伯格,《張曉剛:記憶的困惑》201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