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昭

(五代時期官員、史學家、藏書家)

鎖定
張昭(894年-972年),字潛夫,本名昭遠,因避後漢高祖劉知遠諱,稱昭。濮州範縣(今山東範縣)人。中國五代北宋時期官員、史學家、藏書家。 [11] 
張昭幼承家學,專注經學,年少便通曉九經的大義。後遇程生,乃由經入史,專注於史學。 [24]  張昭於後唐莊宗時,依興唐尹張憲推官。後累官翰林學士左補闕,遷都官員外郎知制誥,期間參與撰修《後唐懿、獻、太祖紀年錄》和《莊宗實錄》。清泰三年(936年),因參修《明宗實錄》有功,遷禮部侍郎,同年改御史中丞後晉時,任户部侍郎,轉兵、吏二部侍郎,期間負責編修唐史開運二年(945年),《舊唐書》修成,張昭因功加金紫階,進爵邑,次年拜尚書右丞。後漢初,復為吏部侍郎,兼權太常寺卿乾祐二年(949年),加檢校禮部尚書後周廣順初,拜户部尚書顯德元年(954年),遷兵部尚書,後封舒國公。宋朝初年,拜吏部尚書,乾德元年(963年)郊祀,任鹵簿使,禮畢進封鄭國公。後因李昉一事,開罪宋太祖,遂辭官告老,以本官致政,改封陳國公。開寶五年(972年),張昭卒,享年七十九歲。 [11]  [24] 
張昭博通經史,無書不覽,兼善天文、風角太一、卜相、兵法、釋老之説,家中藏書數萬卷。尤好纂述,著作頗豐。自後唐至宋,張昭多次奉旨修撰實錄,他參與編寫的五代實錄佔總數的近一半,是後人撰修五代歷史的基礎史料之一。鑑於唐末實錄的大量闕失,張昭在史料蒐集和編綴方面用力最勤,是《舊唐書》編撰的重要參與者,於唐史的保存有重要貢獻。 [11]  [18]  [19]  [24-25] 
全    名
張昭遠
別    名
張昭(因避後漢高祖劉知遠諱,稱昭)
潛夫
所處時代
五代→北宋
民族族羣
華夏族
出生地
濮州範縣
出生日期
894年
逝世日期
972年
主要作品
《後唐懿、獻、太祖紀年錄》
《莊宗實錄》
《嘉善集》
最高官職
吏部尚書(宋)
爵    位
舒國公(後周)→鄭國公(宋)→陳國公(宋)

張昭人物生平

張昭少年聰慧

張昭本名張昭遠,避後漢高祖劉知遠諱,去“遠”字,單名“昭”。他自稱是西漢常山王張耳的後裔。其祖父張楚平曾任壽張縣縣令,但趕往長安(今陝西西安)接受調任時,遇到黃巢起義,下落不明;父親張直在北方教授《周易》《春秋》,人稱逍遙先生。 [28] 
張昭年幼聰穎,性情極為孝順。七歲能誦古樂府、詠史詩百餘篇;尚未成年,就遍讀《九經》,傲視同輩,認為馬融鄭玄也不及自己。後拜師於贊皇縣(今屬河北石家莊)的程生門下,五六年間涉獵各家史書,著《三代興亡論》。 [29] 

張昭出仕效力

後唐同光初年(923年),莊宗李存勖魏州河朔一帶文士紛紛投軍效力。 [44]  張昭因此來到魏州,作文拜謁興唐尹(興唐即是鄴都,今河北大名東北張憲,張憲藏書豐富,好談歷史,與張昭相見恨晚,暫用為府推官 [30]  張昭被擢升為監察御史,跟隨時任北京(今山西太原)留守的張憲到晉陽今山西太原)。 [31] 
同光四年(926年),莊宗於興教門之變身死,張憲的部將符彥超積極響應後唐明宗登基,張昭勸張憲上表勸進自保,張憲感恩於後唐莊宗的知遇之恩,拒絕了張昭的建議,張昭只得大哭告別張憲,張憲最後被殺。張憲遇害後,有人想陷害張昭,張昭坦然回答:“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我不期望能夠苟活,主辱臣死,我沒什麼可後悔的。”符彥超感其忠心,沒有殺他。事情安定後,朝廷授張昭為北京留守推官,加殿中御史、內供奉官,賜緋 [25]  [32] 

張昭編撰史書

後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改任安義軍節度掌書記。當時,張昭曾私撰《同光實錄》十二卷,經西川節度副使何瓚的推薦,被任命為左補闕史館修撰,編撰《紀年錄》20卷,《莊宗實錄》30卷,因功升都官員外郎 [33] 
天成四年(929年),進呈《武皇以來功臣列傳》30卷,任知制誥 [34] 
長興二年(931年),服母喪改任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充史館修撰。 [35] 
後唐末帝清泰初年(934年),改任駕部郎中、知制誥,撰寫皇后冊文。不久,升為中書舍人,賜金紫 [36] 
清泰二年(935年),加判史館兼點閲三館書籍,校正添補,參與編寫《明宗實錄》30卷。次年升為禮部侍郎,改任御史中丞 [36] 
後晉高祖天福二年(937年),改任户部侍郎,經宰相桑維翰推薦,封為翰林學士 [37] 
天福五年(940年),服父喪復任户部侍郎,奉詔與呂琦崔棁等續修唐史,兼任史院判院事。撰寫《唐朝君臣正論》25卷,改任兵部侍郎。 [38] 
天福八年(943年),改任吏部侍郎。 [39] 
開運二年(945年),《舊唐書》200卷完成,次年張昭升為尚書右丞 [40] 
後漢建國初,張昭仍舊擔任吏部侍郎,並授命為太常卿。 [41] 
後漢高祖乾佑二年(949年),加封為檢校禮部尚書 [41] 
廣順(951年—953年)初年,後周太祖郭威授張昭為户部尚書。其子張秉陽因事獲罪,張昭上疏引咎,被降為太子賓客。一年多後,官復原職。 [1] 
顯德元年(954年),改任兵部尚書。後周世宗柴榮因張昭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對他頗為看重。次年,張昭請求致仕,世宗優詔不許,敦促其入朝謁見。張昭曾撰寫《制旨兵法》十卷、《周祖實錄》三十卷以及後唐閔帝後唐廢帝後漢隱帝實錄,皆存於史閣 [2] 

張昭五朝元臣

顯德六年(959年),後周恭帝柴宗訓即位,封張昭為舒國公。 [3] 
建隆元年(960年),北宋建立,張昭被拜為吏部尚書 [4] 
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趙匡胤舉行郊祀,張昭奉命任鹵簿使。禮畢之後,進封鄭國公。後因事惹怒太祖,遂上疏告老,以吏部尚書致仕,改封陳國公。 [5] 
開寶五年(972年),張昭逝世,享年七十九歲。 [6] 

張昭主要影響

張昭政治

史稱張昭“君違必諫”,唐明宗時, 張昭遠從安全、威懾、御下等角度上書, 勸諫明宗“居高慮遠,慎始圖終”,不可沉溺於田獵,他還以莊宗的前車之鑑為例,請求明宗重視皇子教育。為了避免皇位繼承而引發的流血衝突, 張昭遠建議明宗封太子、 拜諸王, 嚴格嫡庶親疏界限。他建議恢復唐朝舊制,置觀察使察民疾苦、勸課農桑、設置常平倉等等。他還借鑑太宗、玄宗在位前後的經驗教訓,嚮明宗提出有助於皇帝統治的保宗之道和“八審”的治邦經國建議。漢隱帝常於宦官嬉鬧,張昭立刻上奏勸諫。張昭又曾就用人政策勸諫後周世宗,望其能“存舊法而用人”。張昭通過對前朝歷史的反思和總結,以借鑑於當世,重現李唐盛世。 [25]  此外,張昭熟知文史、老於典章制度,為朝廷檢尋典故、討論制訂典章制度出力頗多。後晉天福初年(936年),張昭曾議立宗廟。後漢乾祐元年(948年),張昭曾擔任後漢高祖喪葬禮儀使,參與高祖廟號及舞名、歌辭等方面的確定。後周時,曾奏請興制舉,選拔人才。顯德六年(959年),張昭擔任鹵簿使一職,負責世宗喪葬相關事宜。北宋年間再次以鹵簿使參與郊祀致仕後還為嶺南獻俘之事口述相應禮法規則。 [24]  [46] 

張昭史學

  • 保存史料
在現存的17種、360卷的五代實錄裏,張昭所參與編撰的計有10種,175卷,這在五代實錄的修撰者中是絕無僅有的。而且在具體的修撰過程中,張昭始終是位於監修之下的第一修撰者,是他所參與修撰的每部實錄的具體負責人。其所參修實錄及前代史,記載和反映了唐及五代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地理、風俗、人物等基本史實,如正是由於五代實錄修撰較為完整,五代實錄不僅是後人撰修五代歷史的基礎史料,也是後人辨別五代史料真偽、正誤的主要依據和標準。張昭於五代亂離、載籍無稽之際,掇拾補輯,其事較難,在五代歷史的保存上有重要貢獻。 [23]  [24]  [25]  [26] 
  • 主修唐書
張昭在五代時期所修的唯一一部正史《舊唐書》的修撰中同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易代修史,是新政權建立後為確立其政權合法性的必行之事。然後梁、後唐未能設立史局的原因與唐朝末年史料大量闕失的客觀因素有直接的關係。趙瑩於《舊唐書》的監修有功,張昭於《舊唐書》的撰寫更有力。在《舊唐書》的編撰過程中,唐史局幾經變遷,監修、撰修人員屢次變動。自天福六年(941年)二月入唐史局直至開運(945年)二年六月《舊唐書》完成,張昭一直參與並具體負責修撰事宜。《舊五代史》《新唐書》《宋史》等史書都着重提及張昭在《舊唐書》修撰中的特殊貢獻。《舊唐書》的具體修撰也以張昭出力最多。鑑於唐末實錄的大量闕失,《舊唐書》卻於唐昭宗、唐哀帝二紀記述甚詳,就與張昭在史料蒐集和編綴方面的特殊貢獻密不可分。《舊唐書》的成書對保存唐代史料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24]  [25]  [27]  [42] 
  • 史學思想
張昭修纂實錄及前代史時,吸收前代的修史經驗,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編纂體系。既對前代的成果有了總結性的繼承,又富有五代時期的時代特色。如在為後唐太祖和莊宗修纂實錄之前,建議將懿祖和獻祖的事蹟一併載於史冊,不僅是出於為後唐朝廷歌功頌德的政治需要,亦是一種"傳授有因、推迂得序"的整體史觀。儘管張昭的史學成就超出其同時代者,但作為傳統史家的一員,其歷史撰述又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弊端,其中記述失實之處仍有不少。張昭協助賈緯一起制定《舊唐書》修史計劃,由於五代官員歷仕多朝的現狀,其對“忠義”、“叛逆”進行全新解釋,此外,在參撰修史時,囿於時代,張昭亦有曲筆失實之處。 [24] 

張昭藏書

張昭不僅奉詔官修史書,亦私修不少史著,更在經部、子部、集部等有所作為。後周世宗時張昭遷兵部尚書,上表進所撰兵法目錄,略稱“臣觀前代兵將所著,篇部頗多。自唐末離亂。圖書流落;今蘭台秘府,目錄空存。其餘討論,困難詳悉。今只據臣家所有之書,摭其兵要。”遂撰《制旨兵法》《周祖實錄》藏於秘閣。《宋史》記載其家藏“圖書數萬卷”,並藏有後唐莊宗時制詔書90餘篇。並建造有“書樓”,收藏圖書。他親手校釋六經,與太常卿田敏並稱為當時的“文儒領袖”。 [7]  [14]  [27] 

張昭歷史評價

符彥超:推官正人,無得害之。 [20] 
柴榮:①張昭遠好古直,甚重之。 [13]  ②卿言甚善且至公。 [45] 
王景:我在行伍間,即聞張尚書名,今使於我,是朝廷厚我也,豈可以往例為限耶? [8] 
王欽若等:(張)昭長於筆述,鋭於採求。 [22] 
脱脱:①張昭居五季之末,專以典章撰述為事,博洽文史,旁通治亂,君違必諫,時君雖嘉尚之而不能從。宋興,敦獎碩儒,多所詢訪,庶幾獲稽古之效矣。……數賢雖當創業之始,而進退之際,藹然承平多士之風焉,宜宋治之日進於盛也。②尤好纂述,自唐、晉至宋,專筆削典章之任。 [9] 
謝保成、楊迎吉等:後晉政權為修唐史,專門設置了修前代史的“史院”,以張昭遠負責……前後數年,張昭遠始終主其事。趙瑩制定規劃、確定體例……都有張昭遠協助完成。《舊唐書》的篆修,張昭遠當是用力最勤的一人……張昭遠是五代時期著述最為繁富的一位史學家。 [18]  [19] 
張明華:張昭遠習文、研經、誦史的通識知識結構是其勝任史職的重要前提,兼之他留心史料和典籍的蒐集,又“特好學”,且擁有“積書數萬卷”的“書樓”作為其知識儲備庫,因此,他博洽文史、旁通治亂、老於典章制度,是朝廷檢尋典故、討論制訂典章制度、整理典籍等賴以倚重的人物……在中國古代史學發展史上,有許多像張昭遠一樣默默無聞、為他人作嫁衣的史家值得我們尊敬和紀念,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歷史典籍才不致絕縷,中華文明才能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 [25] 

張昭主要作品

張昭自後唐至宋,屢承詔修撰實錄,五代實錄有三百六十卷之説,而張昭參與編撰之數多達一百七十五卷。
張昭參與撰寫的五代實錄表
著作名
卷數
成書時間
參與情況
《後唐懿祖紀年錄》
1
天成四年(929年)十一月
趙鳳監修,張昭、呂鹹休等撰
《後唐獻祖紀年錄》
2
後唐太祖紀年錄》
17
《後唐莊宗實錄》
30
趙鳳監修,張昭等撰。
《莊宗功臣列傳》
30
應順元年(934年)閏正月
李愚監修,張昭撰。
後唐明宗實錄》
30
清泰三年(936年)二月
姚顗監修,張昭等撰。
後唐閔帝實錄》
3
顯德七年(960年)後周亡前
張昭等撰
後唐廢帝實錄》
17
張昭劉温叟等撰
後漢隱帝實錄》
15
張昭尹拙、劉温叟等撰
後周太祖實錄》
30
顯德五年(958年)六月
張昭、尹拙、劉温叟等撰
(參考資料 [23]  [24]  [25] 
除了編撰實錄,張昭著述頗多,纂有《唐朝君臣正論》《十代興亡論》等見諸史冊,今多已亡佚。 [7]  後周世宗顯德五年(958年),張昭曾參與編纂《制旨兵法》,參詳旨要,更加損益。張昭亦曾校勘考證經部書籍,在《經典釋文》《九經文字》及《制科條式》等的刊定上,貢獻突出。此外,其曾撰錄《顯德刑統》20卷、《補註莊子》10卷,在《宋史·藝文志》中均有著錄。張昭還撰有文集《嘉善集》50卷和《名臣事蹟》5卷。《全唐詩》存其詩1首,《全唐詩外編》補收1首。 [25] 

張昭軼事典故

張昭張尚書名

宋太祖時,秦州節度使王景獲封太原郡王,張昭作為使者前往秦州,以向其宣命。王景非常禮敬尊重張昭,贈給他一萬多錢。他的一位親信認為禮節太過優厚。王景説:“我在軍中就聽聞張尚書的名聲。現在派他出使於我,這是朝廷對我的厚愛啊。我怎麼可以拿以往的舊例來限制呢。” [10] 

張昭訓儲之法

張昭在後唐明宗朝中做官時,明宗的幾個皇子都爭相奢侈浪費,張昭上疏説明訓練儲君的方法,大意是説:“陛下的幾個皇子應該各自安排一位老師,讓他們降低身份來尊敬師長。命令他們每天記載一件事,一年下來就可以累積很多記事。每個月終了,讓他們的師傅將這種記事稟奏陛下;待皇子晉見時,陛下當面提出問題。假如十題之中能回答五題,就算得上能夠明瞭安危的原因,體會成敗的道理。” 但明宗不予採用。 [15-16]  [21] 

張昭世宗問相

後周世宗柴榮認為張昭頗有古風,且為人正直,十分器重他。柴榮曾向張昭詢問朝內大臣可以拜相的人選。張昭毫不猶豫地回答:“依臣所見,莫若李濤。” 柴榮卻因李濤在閨房的孟浪之舉,認為他並不具備大臣的品行,對於張昭的回答感到非常意外。張昭遂解釋道:“陛下只聞李濤的名聲,卻未考察其才幹。李濤曾上疏警告晉高祖,指出邠州節度使張彥澤可能心懷叛逆之意,應早作防範。然而,晉高祖未予採納,結果契丹南侵,張彥澤果然謀反,導致後晉覆滅。在先帝(郭威潛龍時期,李濤也上疏請求解除郭威的軍權,以備不測,但少主(劉承祐)未予理會。不久後,先帝就奪取了天下。在國家安危未卜之際,李濤已經提前預見,這些難道不都是他的賢明嗎?臣之所以首推李濤,正是出於此因。” 柴榮雖然贊同張昭對於李濤的評價,但最終沒有安排李濤進入中書門下 [13] 

張昭書樓張公

張昭特別熱愛學習,他積累了成千上萬卷書籍,甚至建了一座樓來儲藏這些書,人們常常稱之為“書樓張公家”。他曾對親近的人説:“《太玄經》中提到黃鐘不在戊巳之位,那麼音律應該怎麼確定呢?楊子云精通曆法和天文,他曾寫過一本書,嚴君平進行了星宿緯度的測量,總共有二十八個宿,其中參、、牛宿都有一些偏差,不知道嚴君平的學問是否侷限於此?還是後人傳承可能有誤,難以確定答案。”由此可見張昭對於學問思考的深入。 [14] 

張昭人物爭議

籍考
張昭的籍貫,《宋史》《宋會要輯稿》記載“張昭,字潛夫。本名昭遠,自言漢常山王耳之後,世居濮州范陽縣。”《東都事略》則載“張昭字潛夫,河間人也。”其籍貫目前有“範縣(今河南範縣)説”和“范陽(今河北涿縣)説”兩種説法。 [12] 
根據《舊五代史》《金史》等地理中記載濮州下屬為範縣,大部分學者支持張昭為濮州範縣人。 [23]  [24]  [25] 
學者惠鵬飛認為《五代會要》在記載張昭籍貫時將范陽縣簡稱為範縣,范陽這一區域在宋代屬於遼朝南京道;《東都事略》記載的河間在北宋境內,即今河北省滄州市境內。故張昭的祖輩應當是在宋代之前居住在范陽,而張昭後來則遷居到宋朝境內的河間。 [12] 

張昭人際關係

張昭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祖父
曾任唐壽張令。
父親
濮州人。唐末,曾為平盧節度使王師範幕客,自號逍遙先生。《全唐詩》存詩2首。
兒子
官至尚書郎
曾任陽翟主簿
(表格參考資料 [9]  [17] 

張昭史料記載

東都事略·卷三十·列傳十三》 [43]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 [9] 
參考資料
  • 1.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周廣順初,拜户部尚書。子秉陽,為陽翟主簿,抵罪,昭自以失教,奉表引咎,左遷太子賓客。歲餘,復舊官。
  • 2.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顯德元年,遷兵部尚書。世宗以昭舊德,甚重焉。二年,表求致仕,優詔不允,促其入謁。嘗詔撰《制旨兵法》十卷,又撰《周祖實錄》三十卷,及梁郢王均帝、後唐閔帝廢帝、漢隱帝五朝實錄;梁二主年祀浸遠,事皆遺失,遂不克修,餘三帝實錄,皆藏史閣。
  • 3.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恭帝即位,封舒國公。
  • 4.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宋初,拜吏部尚書。
  • 5.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乾德元年郊祀,昭為鹵簿使,奏復宮闕、廟門、郊壇夜警晨嚴之制。禮畢,進封鄭國公,與翰林承旨陶谷同掌選。谷嘗誣奏事,引昭為證,昭免冠抗論。太祖不説,遂三拜章告老,以本官致仕,改封陳國公。
  • 6.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開寶五年,卒,年七十九。
  • 7.    李玉安 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 8.    《宋史·卷二百五十二·列傳第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10-27]
  • 9.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8-11]
  • 10.    《宋史·卷二百五十二·列傳第十一》:初封郡王,朝廷以吏部尚書張昭將命,景尤加禮重,以萬餘緡遺昭。左右或言其過厚,景曰:“我在行伍間,即聞張尚書名,今使於我,是朝廷厚我也,豈可以往例為限耶?”
  • 11.    周祖譔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第427-428頁
  • 12.    惠鵬飛,宋代吏部尚書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08,第40頁
  • 13.    《五代史補·卷第五·週二十三條》:世宗以張昭遠好古直,甚重之,因問曰“朕欲一賢相,卿試為言朝廷誰可”昭遠對曰“以臣所見,莫若李濤”世宗常薄濤之為人,聞昭遠之舉甚驚,曰“李濤本非重厚,朕以為無大臣體,卿首舉此何也”昭遠曰“陛下所聞止名行,曾不問才略如何耳。且濤事晉高祖,曾上疏論邠州節度使張彥澤蓄無君心,宜早圖之,不然則為國患。晉祖不納,其後契丹南侵,彥澤果有中渡之變,晉社殲焉。先帝潛龍時,亦上疏請解其兵權,以備非常之變,少主不納,未幾先帝遂有天下。以國家安危未兆間,濤已先見,非賢而何。臣所以首舉之者,正為此也”世宗曰“今卿言甚公,然此人終不可於中書安置”居無何,濤亦卒。
  • 14.    《五代史補·卷第五·週二十三條》:“張昭遠特好學,積書數萬卷,以樓載之,時謂之“書樓張公家”。嘗謂所親:“《太玄經》見黃鐘不在戊巳之位,使律本從何而生乎?楊子雲本通歷象,嘗著是書,嚴君平為之下星緯行度,凡二十八宿,於參、觜、牛頗差其次,未知君平之學止於是耶?後人傳之誤也,未可知已。”其探討如此。”
  • 15.    張樹天,王槐茂主編;馮夢龍著,馮夢龍全集 智囊 上,遠方出版社,2005.12,第23頁
  • 16.    《智囊·上智部·遠猶卷二》:張昭先逮事唐明宗。明宗諸皇子競侈汰。昭疏訓儲之法,略雲:“陛下諸子,宜各置師傅,令折節師事之。一日中但令止記一事,一歲之內,所記漸多,則每月終令師傅共錄奏聞。俟皇子上謁,陛下輒面問,倘十中得五,便可博識安危之故,深究成敗之理。”明宗不能用。
  • 17.    張忠綱主編,全唐詩大辭典,語文出版社,2000.09,第144頁
  • 18.    謝保成.《隋唐五代史學》:商務印書館,2007:388
  • 19.    《二十五史導讀辭典》編寫組編著,二十五史導讀辭典,華齡出版社,1991.06,556-557.
  • 20.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時有害昭者,昭曰:"明誠所至,期不再生,主辱臣亡,死而無悔。"眾執以送彥超,彥超曰:"推官正人,無得害之。"
  • 21.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時皇子競尚奢侈,昭疏諫曰:"帝王之子,長於深宮,安於逸樂,紛華之玩,絲竹之音,日接於耳目,不與驕期而驕自至。儻非天資英敏,識本清明,以此蕩心,焉能無惑。苟不豫為教道,何以置之盤牙?臣見先帝時,皇子、皇弟盡喜無稽玩物之言,厭聞致治經邦之論,入則務飾姬姜,出則廣增僕馬;親賓滿坐,食客盈門,箴規者少,諧謔者多。以此而欲託以主治,不亦難乎?臣請諸皇子各置師傅,陛下令皇子屈身師事之,講論道德。使一日之中,止記一事,一歲之內,所記漸多。每月終,令師傅具錄聞奏。或皇子上謁之時,陛下更令侍臣面問,十中得五,為益良多,博識安危之理,深知成敗之由。 臣又聞古之人君,即位而封太子、拜諸王,究其所由,蓋有深旨。使庶不亂嫡,疏不間親,禮秩有常,邪慝不作。近代人君,失於此道,以至邦家構患,釁隙萌生。昔隋祖聰明,煬帝亦傾楊勇;太宗齊聖,魏王終覆承乾。臣每讀古書,深悲其事。願於聖代,杜此厲階。其於卜貳封宗,在臣未敢輕議。臣請諸皇子於恩澤賜與之間,婚姻省侍之際,依嫡庶而為禮秩,據親疏而定節文,示以等威,絕其徼倖,保宗之道,莫大於斯。"明宗覽疏而不用。
  • 22.    《冊府元龜·卷五五七》:晉高祖天福六年二月己亥詔曰:“…宜令張昭等修撰唐史,仍令宰臣趙瑩監修。”昭又以唐朝數帝編簡殘缺,昭遺修唐朝一代正史。昭長於筆述,鋭於採求,不三歲,取天寶前舊史至濟陰少主實錄、野史,共纂成二百卷以聞,有制稱美。尋加户封,書付史館。
  • 23.    孫先文. 《舊五代史》研究[D].安徽大學,2014,20-21.
  • 24.    張曉燕. 張昭史學研究[D].湖北大學,2016.
  • 25.    張明華.張昭遠與五代史籍[J].史學史研,2007(02):34-40.
  • 26.    謝貴安.《五代實錄》修纂考[J].人文論叢,2005(00):353-370.
  • 27.    閻質傑.《舊唐書》的編纂經過及作者[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01):58.
  • 28.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張昭,字潛夫,本名昭遠,避漢祖諱,止稱昭。自言漢常山王耳之後,世居濮州範縣。祖楚平,壽張令。楚平生直,即昭父也。初,楚平赴調長安,值巢寇亂,不知所終。直幼避地河朔,既寇,以父失所在,時盜賊蜂起,道路榛梗,乃自秦抵蜀,徒行丐食,求父所在,積十年不能得。乃發哀行服,躬耕海濱。青州王師範開學館,延置儒士,再以書幣招直,署賓職。師範降梁,直脱難北歸,以《周易》、《春秋》教授,學者自遠而至,時號逍遙先生。
  • 29.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昭始十歲,能誦古樂府、詠史詩百餘篇;未冠,遍讀《九經》,盡通其義。處儕類中,緩步闊視,以為馬、鄭不己若也。後至贊皇,遇程生者,專史學,以為專究經旨,不通今古,率多拘滯,繁而寡要;若極談王霸,經緯治亂,非史不可。因出班、範《漢書》十餘義商榷,乃授昭《荀紀》、《國志》等,後又盡得十三史,五七年間,能馳騁上下數千百年事。又注《十代興亡論》。處亂世,躬耕負米以養親。
  • 30.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後唐莊宗入魏,河朔遊士,多自效軍門,昭因至魏,攜文數十軸謁興唐尹張憲。憲家富文籍,每與昭燕語,講論經史要事,恨相見之晚,即署府推官。
  • 31.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同光初,奏授真秩,加監察御史裏行。憲為北京留守,昭亦從至晉陽。
  • 32.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莊宗及難,聞鄴中兵士推戴明宗,憲部將符彥超合戍將應之。昭謂憲曰:"得無奉表勸進為自安之計乎?"憲曰:"我本書生,見知主上,位至保釐,乃布衣之極。苟靦顏求生,何面目見主於地下?"昭曰:"此古人之志也,公能行之,死且不朽矣。"相泣而去,憲遂死之,時論重昭能成憲之節。時有害昭者,昭曰:"明誠所至,期不再生,主辱臣亡,死而無悔。"眾執以送彥超,彥超曰:"推官正人,無得害之。"又逼昭為榜安撫軍民。事寧,以昭為北京留守推官,加殿中侍御史、內供奉官,賜緋。
  • 33.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天成三年,改安義軍節度掌書記。時以武皇、莊宗實錄未修,詔正國軍節度盧質、西川節度副使何瓚、秘書監韓彥輝纘錄事跡。瓚上言:"昭有史材,嘗私撰《同光實錄》十二卷,又聞其欲撰《三祖志》,並藏昭宗朝賜武皇制詔九十餘篇,請以昭所撰送史館。"拜昭為左補闕、史館修撰,委之撰錄。昭以懿祖、獻祖、太祖並不踐帝位,仍補為《紀年錄》二十卷,又撰《莊宗實錄》三十卷上之。優詔褒美,遷都官員外郎。
  • 34.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四年,上《武王以來功臣列傳》三十卷,以本官知制誥。
  • 35.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長興二年,丁內艱,賻絹布五十匹,米麥五十石。昭性至孝,明宗聞其居喪哀毀,復賜以錢幣。服除,改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充史館修撰。上言乞複本朝故事,置觀察使察民疾苦,御史彈事,諫官月給諫紙。並從之。又奏請勸農耕及置常平倉等數事。
  • 36.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清泰初,改駕部郎中、知制誥,撰皇后冊文,遷中書舍人,賜金紫。二年,加判史館兼點閲三館書籍,校正添補。預修《明宗實錄》,成三十卷以獻。三年,遷禮部侍郎,改御史中丞。
  • 37.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二年,改户部侍郎,宰相桑維翰薦為翰林學士。
  • 38.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五年,服闋,召為户部侍郎。以唐史未成,詔與呂琦、崔棁等續成之,別置史院,命昭兼判院事。昭又撰《唐朝君臣正論》二十五捲上之。改兵部侍郎。
  • 39.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八年,遷吏部,判東銓,兼史館修撰、判館事。
  • 40.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開運二年秋,《唐書》成二百卷,加金紫階,進爵邑。
  • 41.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漢初,復為吏部侍郎。時追尊六廟,定諡號、樂章、舞曲,命昭權判太常卿事,月餘即真。乾佑二年,加檢校禮部尚書。
  • 42.    牛潤珍,劉昕.五代史館與史書纂修[J].史學史研究,2014(02):35-36.
  • 43.    東都事略卷三十  .中華典藏[引用日期2023-09-16]
  • 44.    《舊五代史·唐莊宗紀》:同光元年二月,以諸藩鎮相繼上箋勸進,乃命有司制置百官省寺仗衞法物,期以四月行即位之禮。……夏四月己巳,帝升壇,祭告昊天上帝,遂即皇帝位,文武臣僚稱賀。禮畢,御應天門宣制:改天祐二十年為同光元年,大赦天下。……詔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改元城縣為興唐縣,貴鄉縣為廣晉縣,以太原為西京,以鎮州為北都。是時,所管節度一十三,州五十。閏月,追尊曾祖蔚州太保為昭烈皇帝,廟號懿祖;追尊皇祖代州太保為文景皇帝,廟號獻祖;追尊皇考河東節度使、太師、中書令、晉王為武皇帝,廟號太祖。詔於晉陽立宗廟,以高祖神堯皇帝、太宗文皇帝、懿宗昭聖皇帝、昭宗聖穆皇帝及懿祖以下為七廟。
  • 45.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九十四》:上嘗問大臣可為相者於兵部尚書張昭,昭薦李濤。上愕然曰:"濤輕薄無大臣體,朕問相而卿首薦之,何也?"對曰:"陛下所責者細行也,臣所舉者大節也。昔晉高祖之世,張彥澤虐殺不辜,濤累疏請誅之,以為不殺必為國患;漢隱帝之世,濤亦上疏請解先帝兵權。夫國家安危未形而能見之,此真宰相器也,臣是以薦之。"上曰:"卿言甚善且至公,然如濤者,終不可置之中書。"
  • 46.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嶺南平,擒劉鋹,將獻俘,莫能知其禮。時昭已致政,太祖遣近臣就其家問之,昭方卧病,口占以授使者。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