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春堂

(民國年間的項城縣教育局長)

鎖定
張春堂(1885一1932),字子和,河南省周口市項城高寺張廟村人。幼聰明好學,先上私塾,後考人開封優級師範。他在學生時代,曾參加“五四”運動,積極抵制日貨。畢業後,即任開封第三小學校長。1932霍子祿將張春堂騙到周口殺害。 [1] 
中文名
張春堂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河南省周口市項城高寺張廟村
出生日期
1885年
逝世日期
1932年
別    名
子和
人物生平
張春堂(1885一1932),字子和,河南省周口市項城高寺張廟村人。幼聰明好學,先上私塾,後考人開封優級師範。他在學生時代,曾參加“五四”運動,積極抵制日貨。畢業後,即任開封第三小學校長。 [1] 
民國11年(1922年),張春堂回項城縣任教育局長,當時政局不穩,經費無着,教育事業無從發展。張春堂主張先安定地方,後開展工作,及時在城內組織城防局,又回鄉發動羣眾修寨自衞。民國16年(1927年),北伐軍進到河南,局勢稍定,張春堂隨即把全縣廟產(地及房屋)全部收歸公有,組織教育基金保管委員會以司其事。其後,在縣長徐家麟的發動下,他親自領人打了不少泥塑神像,利用廟寧改為學校,並親自沒收了河南督軍張鎮芳的部分家業。引起很多豪紳的不滿,張春堂因此而丟掉了教育局長的職務。 [1] 
民國19年(1930年),中原大戰後,吉鴻晶將軍率22路軍從項城經過,張卷堂與吉鴻昌原系舊識,經吉鴻昌推薦,由河南省教育廳重委張春堂為項城教育局長。他復任後,積極宣傳三民主義,平均地權,節制資本等。由於張春堂同官紳們的觀點不同,他們伺機把張拉下台去。民國21年(1932年),項城連年遭受水災,上級分給一批救濟糧(美國麥),當時政府商議發放辦法,多數官紳計議,可以先官紳而後災民,而張春堂卻主張先發給非救不活的貧苦災民,有勞力的以工代賑(藉以開挖書院大坑以蓄水,疏城內小虹河以利排水),每天早晨在工地計口發糧,得到了廣大災民的擁護! [1] 
民國22年(1933年),項城米了駐軍,旅長霜子祿(外號霍老虎),地方官與其打得火熱,為了討好軍隊,縣長派出如狼似虎的衙役,到四鄉通糧素款,對無力交出者,就以抗糧抗款的名義治罪,張春堂因在城內西街從衙役手中放走被抓的10餘名羣眾,引起了縣長及霍子祿的忌恨,以去周口開會的名義,將張春堂騙到周口殺害。 [1] 
參考資料
  • 1.    項城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項城縣誌,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12,第701-7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