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星江

鎖定
張星江(1905-1936),河南省唐河縣畢店鄉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6年在戰鬥中英勇犧牲。
中文名
張星江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河南省唐河縣畢店鄉
出生日期
1905年
逝世日期
1936年

張星江人物事蹟

張星江,1905年出生在河南省唐河縣張心一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少年時期,他就性格豪爽,一身正氣,好打抱不平。成年以後,他從父親手裏接過十幾畝耕地,又與自小收養在家的童養媳郭雲結婚,生了兩個孩子。張星江白天在家種地,夜晚常常外出,直到很晚才回來。日子一久,郭雲生疑,問他:“星江,你每天晚上到外邊去,乾的啥呀?”星江只是笑笑,隨便扯了一個理由,妻子對他這些話總不大相信,叮嚀説:“外面這麼亂,兵匪官紳到處害人,你不小心撞上,要倒黴的!”張星江點頭説:“放心,我會小心的!”
當時,正值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後,大批共產黨員被捕殺,革命處於低潮之際,張星江卻經中共唐河縣委委員張友輔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家鄉秘密串聯羣眾,傳播革命思想,發展黨員,很快在張心一村建立了唐河東部第一個黨支部,並擔任了支部書記。他們約定,白天在家種田,夜裏串聯活動,在很短時間內,井樓、雙河、畢店、馬振扶等村鎮的黨組織和農民協會相繼成立,唐東地區的農民革命活動十分活躍。
張星江任鄂豫邊特別委員會委員、南陽中心縣縣委書記,是1930年的事。就任不久,鄂豫邊特委決定調鄂北紅二十六師北上,攻佔唐河縣城,以擴大蘇區。張星江得到消息後,情緒十分激動,他拍拍當時的唐河縣委書記吳壽青的肩膀説:“老吳,咱們唐河農民這下要抖擻起來了!”吳壽青看看這位年輕精幹的戰友,也激動得滿臉紅光:“對,咱們一定要積極配合紅軍,在唐河打個漂亮仗!”他們先摸清了唐河城內反動武裝實力的佈置情況,部署了城內的接應工作,並以張星江為主,在城東畢店一帶組織赤衞隊,打通紅軍去泌陽和桐柏的道路。
11月30日,在地下黨組織的配合下,紅軍一舉攻克唐河縣城,紅軍的旗幟第一次插上了唐河城頭。張星江望着隨風飄揚的紅旗,感慨萬千。他對吳壽青説:“畢店鎮民團頭子王德方,罪大惡極,民憤極大,如能借紅軍聲威,揮師東進,一舉攻克畢店,一定會給唐河東的農運找開新局面!”吳壽青一聽就哈哈笑了:“星江,真是不謀而合,我也是這樣打算的!”當即召開了縣委會,決定由張星江組織赤衞隊,作好策應紅軍作戰的準備工作。
張星江接受任務後,立即通知赤衞隊員召開緊急會議。會上,他看同志們擔心民團實力雄厚,而赤衞隊除兩支土槍以外,只有木棍、大刀、長矛,對勝利信心不足,便鼓勵説:“咱們武力比不過他們,不要硬拼,要混在人羣裏,乘天黑敵人分辨不清誰是誰時,咱們專靠近那些拿槍的。”他説着從懷裏“嗖”地掏出一把菜刀,做着殺頭的動作説:“就這樣朝他們脖子一抹,不就把槍奪過來了嗎?”
一席話説得大家磨拳擦掌,躍躍欲試,從心眼裏佩服張星江有膽識。這次戰鬥,由於部署得當,裏應外合,加上張星江率領的赤衞隊員的勇敢拼殺和紅二十六師的有力配合,終將畢店解放。
1931年夏日的一天,張星江趕着一頭青色毛驢匆匆趕路。他中等身材,一副圓臉紫裏透紅,兩隻大眼炯炯有神。頭戴一頂破草帽,身穿一件又髒又舊的布衫,很像一位趕腳小販。
當時,張星江在鄂豫邊區負責給紅軍搞後勤供應工作。他經常奔波在白區和赤區之間,走村串户,組織和發動黨員羣眾,把一批批的子彈、藥品、布匹等軍用物品籌集起來,突破國民黨反動派對紅軍的層層封鎖,送到紅二十六師駐地。他除了做好宣傳、組織和護送工作以外,有時還親自出馬,化裝成鄉紳、商賈或各種身份,押送着軍需品與沿途崗哨上的敵人周旋。
這天,他就化裝成了一個趕驢小販,在驢背的馱袋裏裝了穀糠和子彈,不慌不忙向前趕路,機警地闖過了幾道關卡。這一帶的鄉間小道,他不知走過了多少遍,對每道崗卡上的情況都十分熟悉。再往前走,就是一座小鎮。小鎮兩邊是山,中間只有一條通道,繞道是不行的。關卡上的兩個哨兵,每見過往行人,橫挑鼻子豎挑眼,常常刁難、恫嚇和打罵客商,連正當的物品都以各種藉口加以沒收,何況彈藥!但張星江臨近崗哨時,卻顯得非常鎮靜。他見兩個哨兵已盯上了他,便把衣釦解開,一面從口袋裏掏出饅頭漫不經心地啃着,一面用鞭杆在驢屁股上猛力一搗,驢冷不丁受到驚嚇,便拼命向前奔跑。張星江不去趕驢,倒將草帽弄掉,轉身去揀,見驢已跑遠,就在後邊高喊:“老總——老總——快幫忙截住!截住!”哨兵本來要攔住驢進行檢查,聽他一喊,十分冒火,向他瞪起眼睛,“呸”地吐了一口,罵道:“媽的,想的倒美,老子還給你截呀!”張星江就這樣機智地騙過敵人,順利地通過了盤查。
張星江與戰友周駿鳴、王國華、仝中玉、張旺午等人一起,在唐河、桐柏、泌陽、信陽、確山一帶,積極開展游擊戰爭,經過長時期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在1936年1月4日,建立了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武裝隊伍。
正是深冬季節,大雪茫茫,覆蓋了邊區的廣大山川。張星江、周駿鳴帶着一支由7人組成的武裝隊伍,來到信陽吳尖山東北的小石嶺村,在老貧農汪心太家裏召開了鄂豫邊游擊隊成立會議。他們圍着火爐,席地而坐,雖條件十分艱苦,卻個個精神振奮。張星江看着隊員們一張張淳樸憨厚、飽經憂患的臉膛,感慨萬千。隊伍雖小,卻凝聚着邊區人民幾年來的心血與汗水。還是在1934年1月,他和王國華一起作為鄂豫邊工委代表,到江西瑞金參加了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並列席了中共六屆五中全會。朱德在會議結束時特意接見了他,對他説:“星江同志,你和國華同志回河南後,在做好整頓發展黨組織工作的同時,要特別注意搞武裝鬥爭。要抓住山區,抓住敵人三不管的地方,發動羣眾,開展游擊戰爭,建立革命根據地。”從江西回來以後,張星江的足跡踏遍邊區每一寸土地,把中央會議精神和朱總司令的教導傳達到千家萬户。在桐柏山太白頂上,他和各縣負責同志一起研究和發展各地游擊隊、開展邊區游擊戰爭的措施和方略。在紅二十五軍實行戰略轉移,路過唐、桐、泌一帶的時候,他曾費盡千辛萬苦找到紅軍首長,主動引導紅軍翻越八百里伏牛山,突破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在支持紅軍長征的同時,也為邊區游擊隊爭取了武器和活動經費。為了打擊地方反動勢力對游擊隊的反撲,他帶領隊員們到處張貼革命標語,散發傳單,割敵人電話線,發動人民抗糧、抗捐,弄得敵人又恨又怕,咒罵他是“共匪”,污衊他“殺人放火”,對他實行懸賞緝拿。有一次,唐河保安團頭子帶人突然闖進張心一村,因抓不到他,就把他的妻子郭雲抓去,施盡酷刑。為確保家屬安全,他在黨組織幫助下救出妻子以後,不得不忍痛將她送到遠隔千里的陝西絳縣居住。最使張星江刻骨銘心的是1935年7月13日的桐柏縣白蓮窪事件——他正與唐河、桐柏、新野、泌陽等縣負責同志一起研究建立游擊隊和開展遊擊根據地的問題,突然被桐柏縣固廟區民團包圍。當時正值凌晨,邊區工委及各縣的領導同志,以及應邀參加會議的紅二十五軍在該地養傷的部分傷員,在歷經兩天兩夜的緊急會議以後,十分疲乏,剛倒在牀上睡下,就遭到敵人襲擊。除張星江、仝中玉等少數同志脱險,其他領導同志和紅軍傷員全部遭到敵人的拘捕和槍殺……
在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之後,張星江深刻地認識到建立革命武裝的重要性。他十分堅定地在會上説:“我們這支隊伍雖然很小,僅有七名隊員和五支槍,但是確實來之不易!這支小小隊伍,寄託着鄂豫邊區黨組織發展武裝鬥爭的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要充分利用確、泌、桐、信之間天目山一帶的廣闊天地,開展游擊戰爭,把這裏每一寸土地、山嶺、溝壑都變成我們狠狠打擊反動勢力的戰場!”
這一晚上的會議結束得很晚。同志們剛剛睡下,就有一位老鄉慌慌張張跑到張星江住處,報告説:“小石寨上的聯保主任汪心樂帶着槍出來了。”張星江趕忙披上衣服問:“出來幹啥?”老鄉説:“這傢伙是個夜遊神,每次出寨,不是強姦女人,就是偷雞摸狗,不幹好事。老百姓都恨透了他!”張星江一聽樂了,心想:“游擊隊今晚剛成立,就有野耗子送上門來為我們打牙祭,好兆頭!”當下推醒周駿鳴,帶着幾名游擊隊員上了山。
不多久,他們就把汪心樂抓住了,還繳獲了一支長槍和幾發子彈。張星江看着這個作惡多端的聯保主任在雪光映照下正嚇得發抖,問周駿鳴:“咋處置這個壞蛋?”“幹掉他!”周駿鳴爽快地回答。張星江此時已擔任了邊委和省委書記職務,他把自己的槍交給周駿鳴,莊嚴地説:“好!你是游擊隊長,我以組織名義委派你親手幹掉這個壞蛋,為游擊隊和邊區人民助威!”
山野裏響起一聲清脆的槍響,劃破了漫漫長夜,聯保主任應聲倒在地上,染污了一片積雪。
接着,張星江和周駿鳴把隊伍拉到天目山一帶,先在山北羅樓懲治了四個欺壓羣眾的反動分子,又冒雪奇襲了信陽西北確山的大橋凹,除掉了地霸張兆龍和保長湛廣才。在很短時間內就橫掃了天目山方圓幾十裏的惡霸劣紳,趕走了搔擾羣眾的小股土匪,繳獲長槍十幾支,奪得了一部分糧食和其它物資。到3月底,游擊隊發展到30多人,擁有十多支長槍、五支駁殼槍和一支手提衝鋒槍。
這年3月的一天,張星江把周駿鳴、王國華、牛德勝、陳香齋等人召集到一起,興奮地説:“大家不是為游擊隊缺乏武器彈藥的事發愁麼?我倒想出了一個主意”。大家都知道他點子多,急問:“什麼主意?”他説:“大家一起來算個帳,再過五天,是什麼日子?”大家都趕緊掐指算去,算着算着,不約而同地叫了起來:啊呀,好傢伙,你倒想得周全!三三奪槍,是吧?機關一道破,戰友們欣喜若狂,互相傳遞着眼神,開始了一場密謀活動。
原來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至初五,坐落在桐柏縣平氏鎮西門外的孤峯山祖師廟總要舉辦大型廟會。逢會時節,平氏鎮要請來幾台大戲和各種民間文藝團體進行表演,吸引周圍數縣幾萬人趕來看熱鬧,做買賣,燒香還願。地方豪紳們逢上這種時機,總要挎起手槍,攜帶着愛妻嬌妾來趕會。一些鎮的保安隊員,或外地來的大商號們,也要挎起長槍短槍向人們展示威風。游擊隊倘能乘勢奪槍,豈不是上天賜與的大好良機嗎?
經過幾天的精心策劃、準備,到了3月27日(即農曆三月初五),張星江、周駿鳴率領30多名游擊隊員趕到廟會地點。王國華、牛德勝分別指揮唐河、桐柏、泌陽三縣的黨員、羣眾100多人,扮作燒香或趕會的進入廟會。副隊長陳香齋帶領長槍隊在孤峯山南邊的苗花村隱蔽,負責外圍的接應工作。
張星江這天穿着便裝,懷揣手槍,在會場裏轉來轉去,四處張望。舞台上的大戲唱得熱鬧,土豪劣紳和少爺小姐們仰望台上,看得津津有味;會場上的各種買賣交易、求神、算命、賭博的都在進行之中;保安隊員們挎着槍,正神氣地在會場上走來走去;不少大貨鋪主也在貨棚架上懸掛着槍支,以抖威風。但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就在這擁擠不堪、熙熙攘攘的會場中,游擊隊的短槍隊員們,在周駿鳴的率領下,已悄悄分散到他們中間,各自盯住自己的奪槍目標,以待時機。沒有武器的農民們,也由王國華和牛德勝帶領着,每人帶了一根木棍,時刻準備着配合行動。而且,每個奪槍隊員都不知什麼時候在脖子上結上一條白毛巾,作為行動的標記。
張星江在會場中轉了兩圈,見奪槍的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就與近處的周駿鳴迅速交換了一個眼色。他發現就在他緊緊盯上了一名持短搶的保安隊長的同時,周駿鳴和牛德勝也在緊緊尾隨着一名身帶駁殼槍、正忙着買布的鄉紳。他們的眼神就是這次奪槍鬥爭開始的信號——張星江先對着保安隊長開了一槍,保安隊長隨聲倒下。緊接着,周駿鳴的槍也打響了……
槍聲一響,會場頓時大亂,手槍隊員們立即行動,配合的羣眾也揮起木棒,直朝豪紳、富商、保安隊員頭上劈頭蓋腦地打去,整個會場都是“砰砰啪啪”的槍聲和哭叫聲。敵人也不知游擊隊到底來了多少人,嚇得躲在人羣裏朝天上鳴槍壯膽。
經過這場短兵相接的戰鬥,游擊隊共奪得長短槍16支和部分銀元、布匹等物,趁亂撤出會場,向預定地點轉移。
次日,在轉移途中,游擊隊遭到一股國民黨匪軍的阻擊。張星江帶領游擊隊員向敵人進行英勇還擊,邊打邊撤。將近黃昏,寨子裏的土豪劣紳聽到槍響,都出來配合匪軍作戰,形勢十分危急。副隊長陳香齋見狀,帶領隊員們喊殺着向敵人猛烈射擊,終於衝出重圍,上了山。這時張星江卻受了傷。牛德勝等同志掩護他轉移的過程中,又從側面飛來一顆子彈,正擊中張星江的頭部。他咬緊牙關向前移動了幾步,看看上山的同志們,又望望並肩戰鬥的戰友周駿鳴、牛德勝,還沒來得及道一聲別,就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衝出重圍的游擊隊員們,聽到張星江犧牲的消息,個個悲痛萬分,泣不成聲,胸中燃着復仇的烈火。在張星江精神的鼓舞下,鄂豫邊區游擊隊發展很快,到1938年就發展到3000多人,成為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這支游擊隊後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成為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中的一支骨幹力量。 [1] 

張星江星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黃火青題詞碑 黃火青題詞碑
張星江烈士紀念館建成於1985年,佔地24畝,位於唐河縣城關建設路東端南側的文筆峯下,主要建築有大門、照壁、南北碑亭、革命烈士事蹟展覽館。大門是一座座南朝北的單檐歇山頂建築,門坊正中懸掛原國家主席李先念於1986年題寫的匾額 [1]  ,展覽館坐東朝西,建築面積132平方米,分為三個展廳。展覽館南北兩側各有一六角碑亭,上有程子華、郭述申、黃火青、劉志堅的題詞 [1]  。 並有位於312國道與寧西鐵路中間的星江中學以紀念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