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昕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總校長)

鎖定
張昕,1982年蘇州大學數學系畢業後,即從事教育工作。1986年調至蘇州中學;1989年經選拔受國家教委派遣,赴日本留學,專攻“學校經營學”;1991年回國擔任教務處副主任;1995年擔任副校長,分管教學與國際交流;1999年獲管理學碩士學位;2003年兼任園區校校長;2006年考入東南大學藝術學博士課程;2007年擔任蘇州中學校長,並任蘇州大學教育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
現任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總校長。 [1] 
中文名
張昕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7年12月
畢業院校
蘇州大學
職    務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總校長

張昕辦學實踐

張昕校長在近幾年的辦學實踐中,提出“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好的發展,以科學的方法求和諧的發展”的教育目標,制定“將素質教育與教育質量落實於學校工作的每個人每件事”的行動計劃,樹立“有底藴,更要有底氣”的創新歷史觀,確立“為人正,為人真”的校訓,要求教師做到“愛校如家,愛生如子”,要求學生成為“陽光少年、學習能手”,努力把學校辦成“教育淨土、讀書樂園”。張昕校長主張“多元文化教育”,通過“地球學習村”計劃的實現,創設 “融合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融合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校園國際社區環境。他倡導“寄宿學習方式”,通過全寄宿制實踐“生活教育”,達到“學會學習,學會生活”的目標,包括獨立生活、集體生活、規律生活和文明生活。他建立“校園濕地文化”,形成具有特色的一體化校本課程,兼容自然與人文、課程與環境、學習與研究、校內與校外、鄉土與國際、教師與學生。他提出“要學會創業,先學會創社”的理念,大力推進“學生社團體制改革”,力求培養領袖和創業型人才。他實施“多元發展指導”,開展人生奮鬥、智慧學習、生涯規劃等主題教育,為學生及家長提供個體發展設計和多元發展諮詢服務。張昕校長在長期的教育管理實踐中,注重“師德帶動生德,教風引領學風”,注重“落實六認真,把握七適度”,注重“過程管理、目標管理與個體管理”,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與主動學習”的過程與形態,注重“學業水平分析與控制”的過程與方法,藉助控制論思想探索教學管理的科學性,力求形成“內動力系統”,應對複雜多變的教育改革和競爭態勢,達到“低付出、高效率”的理想境界。張昕校長十分關注課題與研究,成果有《學校經營中的PDS循環》、《教員三維評價系統》、《創新教育的系統觀及其實踐》、《學業實力分析與控制系統》、《學生個體發展設計》等。

張昕四個力求

——力求和諧創新科學,推進學校發展
提出並強調“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好的發展,以科學的方法求和諧的發展”以及“融合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融合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教育理念。形成並落實“將素質教育與教育質量落實於每個人每件事”的工作思路和“管理重心到年級、德育重心到班級、教學重心到個人(教師和學生)”的重心下移管理策略。提出“有底藴,更要有底氣”、“歷史只能證明過去,我們要證明自己”以及“今天我們以歷史為榮,明天要讓歷史以我們為榮”的創新歷史觀。提出“師德帶動生德,教風引領學風”以及“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教師精神,並倡導以“職業快樂”為主題的教師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進一步提升教師團隊的精神面貌和整體素質。
——力求高尚多元陽光,落實素質教育
注重在學生中開展以“人生奮鬥”為主題的高尚人生觀和正確價值觀教育。提出“要學會創業,先學會創社”的理念,將學生社團作為孕育領袖和創業者的搖籃。心理劇、《心靈空間》網站、教師心健俱樂部、核心期刊報道、全國及國際會議的主題發言、國際立項課題、全國十佳學校等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榮耀。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提出並推進學生多元發展指導工作,以實踐生涯教育。注重班集體建設和家庭教育,開辦《班主任報》、舉辦《親子樂園》家庭教育網站。注重國際交流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利用已有的22個海外友好學校關係及其他渠道,每年公派出訪師生人次數以百計,接待來訪師生數以千計。共擁有校方獎學金留學項目10個,為優秀學生國際多元發展提供了更加廣泛的途徑。
——力求科學細緻到位,提高教育質量
在新課程的背景之下、在不加班加點的狀態中,學校堅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以科學方法提高教育質量,尤其注重探索科學的教學管理方法,並將其轉化為過程管理、目標管理、個體管理等三個方面,通過實施“學生學業水平自我評價”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學習、智慧學習,最終力求借助控制論思想形成生機勃勃的內動力系統。在強調落實教學“六認真”的同時,提出並強調把握教學“七適度”,以此促使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科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強調“主動、創新、科學、細緻、到位”的十字管理精神,並努力使之成為全體教職員工的工作精神,成為學校新時期的教風。
——力求高質領先卓越,建設理想學校
確立理想學校的願景,全體師生員工共同追求:
責任感:一種從校長傳遞到主任、傳遞到教工、傳遞到學生,大家都具備的高度的責任心,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
幸福感:一種從家庭美滿、從身體健康、從理想實現、從人際和諧、從工作成就、從轉變學生、從幫助別人、從解決難題中都能獲得的非物質的非狹義的幸福觀。
成就感:一種從自身發展、學生髮展、學校發展中去獲得自信、獲得成功、達成目標、實現理想的積極人生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