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昌紹

鎖定
張昌紹(Chang-Shaw Jang [36-37]  ,1906年9月25日-1967年12月20日),男,藥理學家,中國藥理學奠基人。出生於嘉定縣望仙橋鎮。1934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並留校任教;1937年赴英國倫敦大學學習,194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併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後赴美國哈佛大學進修,1941年回國後曾任上海醫學院副教授、教授兼科主任,中國生理科學會理事、《中華醫學雜誌》編委等。他一生從事藥理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編的藥理學教材和參考書被譽為中國藥理學的經典著作,出版有《磺胺類化學治療學》《青黴素化學治療學》《現代藥理學》《現代的中藥研究》 等。致力於培養藥理學師資與科研人才,在化學治療學和傳出神經藥理學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對中國藥理學的發展起到了開拓和奠基作用。張昌紹是中藥研究抗瘧藥的先驅,1946年和1948年分別在《科學》和《自然》報道中藥常山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瘧作用,對後來青蒿素科學研究有重要影響;指導他的研究生鄒岡做出了里程碑式的工作——— 腦內嗎啡作用部位的發現等。
1967年12月20日,張昌紹教授在“文化大革命”中飽受迫害、自殺,逝世於上海。
中文名
張昌紹
外文名
Chang-Shaw Jang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6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
1967年12月20日
畢業院校
上海醫學院、英國倫敦大學
職    業
醫生 藥理學家
主要成就
中國藥理學奠基人、發現常山鹼
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出生地
江蘇省嘉定縣望仙橋鎮
代表作品
《現代藥理學(中卷)》
性    別
學位/學歷
博士/博士研究生

張昌紹人物簡介

張昌紹(1906—1967) [35]  ,男,中國藥理學奠基人。 [34]  上海市嘉定縣望仙橋鎮人。上海醫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後赴英留學,先後獲得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被吸收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回國後任教於內遷重慶的上海醫學院。建國後任上海第一醫學院藥理學教授、中國科學院藥理研究所學術委員、全國血吸蟲病研究委員會藥物組組長、《生理學報》副主編等職。
張昌紹主持制定了藥理教學大綱,參加制定了全國藥理學科學規劃。他主編的《藥理學總論》是中國第一部大型藥理學參考書。 [35] 

張昌紹人物履歷

張昌紹 張昌紹
1906年9月25日 生於江蘇省嘉定縣望仙橋鎮。
1920—1924年 在蘇州樹德醫院當學徒。
1920年,因家庭貧窮,張昌紹輟學,離開嘉定,進入蘇州私立樹德醫院當了一名學徒工,正是在這所醫院裏的經歷,讓張昌紹萌生了學醫的夢想,為此他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堅持刻苦自學。 [35] 
1924年,考入江蘇省立第四中學,在校期間極為活躍,曾經發表醫學科普類文章。他還是學校“雄辯會”的主要辯手,並積極參加一些愛國學生運動
1924—1928年 多次參加愛國學生運動併成為蘇州共青團領導人之一。
1928—1934年 在上海醫學院學習。
1928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當時這所醫學院不在南京,而是設在上海,由耶魯大學醫學博士顏福慶出任第一任院長,學制為7年,前2年為預科,由校本部理學院代為培養,醫學專業本科學制為5年,張昌紹在南京讀完預科之後,又到上海吳淞醫學院本部就讀醫學專業。
1934年7月,張昌紹從國立上海醫學院畢業,因學業成績優異,留校擔任教務長兼藥理科主任朱恆璧教授的助教,從事藥理學研究和教學活動 [35] 
1934—1937年 任上海醫學院藥理學助教。
1937年初,張昌紹與趙承嘏朱恆璧合作,在《中華醫學雜誌》發表論文《蚯蚓中之舒展支氣管成分》。不久又與朱恆璧、張鴻德合作發表了《“黃連素降壓作用之翻轉”之機構》的研究論文。
1937—1940年 在英國倫敦大學醫學院藥理系學習,獲哲學博士學位,併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 
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考取留英公費生,入倫敦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在著名神經藥理學大師蓋達(JohoHGaddum)教授的指導下,從事腎上腺能神經藥理的研究。在英國留學期間,曾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了6篇頗有學術價值的研究論文,其中一篇是與導師蓋達教授合作發表。這些學術論文都與腎上腺素能傳遞有關,而當時國際醫學界尚不清楚腎上腺素能神經釋放的化學遞質是什麼。直到上世紀40年代中期,瑞典科學家UIfvonEuler教授才搞清楚腎上腺機能,並於1970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Euler教授與張昌紹導師蓋達教授都曾師從英國著名科學家HenryDale從事科學研究,並有過很好的合作,Dale於1936年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張昌紹當時的研究課題處於世界頂尖水平,他經過三年的刻苦學習和科學研究,於1940年獲得倫敦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由於學業成績優異且科研成果豐碩,他還被吸收為英國皇家協會會員。 [35] 
1940—1941年 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訪問進修。
1941—1946年 任上海醫學院藥理學副教授兼中央衞生實驗院藥理研究室主任。
1946—1949年 任上海醫學院藥理學教授兼科主任。是從中藥研究抗瘧藥的先驅,1946年和1948年分別在《科學》和《自然 [2]  雜誌上發表了《關於中藥常山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瘧作用》 [35]  ,報道中藥常山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瘧作用。 [3]  對後來“青蒿素”的發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借鑑意義。 [35] 
1949—1967年 任上海醫學院(後改為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名上海醫科大學)教授兼教研室主任;中國生理科學會理事。
上世紀五十年代,張昌紹受國家衞生部委託,主持制定了《藥理學教學大綱》,並主編了藥理學統編教材《藥理學》,不但成為醫學院校藥理學系的主要教材,而且也是醫藥工作者的重要參考書。張昌紹所著的《中藥的現代研究》,對以現代科學整理中藥及中西醫結合進行了初步探索。後來,他還曾策劃出版一部大型藥理學參考書,但遺憾的是,只完成了第一卷《藥理學總論》。
1956年3月,張昌紹被國務院評為一級教授。 [35] 
1967年12月20日 在“文化大革命”中飽受迫害、自殺 [4-6]  ,逝世於上海。 [7] 

張昌紹家庭成員

岳父:史蟄夫 [29-31] 
妻子:史伊凡,知名社會學家,與徐志摩沈從文是朋友; [8] 
張安中 張安中
長女:張安中 [34]  (1933年7月10日 [32]  -2021年12月10日 [33]  [27] 復旦大學教授; [7]  [9-14] 
外孫:陳川,旅美華人畫家; [15] 

張昌紹生平概況

少年學徒刻苦自學
張昌紹,1906年9月25日出生於江蘇省嘉定縣望仙橋鎮的一個貧寒家庭。父親是鄉村小學教師。張昌紹在小學畢業後未能升學,14歲便進入蘇州一傢俬人辦的樹德醫院當學徒。他白天工作,晚上刻苦自學,用4年的時間修完全部中學課程。
叛逆青年驅逐校長
陳沖外公張昌紹的生平簡歷記載,1924年以前他在蘇州私立醫院做學徒,1928年進入上海醫學院,這中間的四年簡歷沒有記載,那個時候姥姥也還不認識外公,這其間的四年成了一段空白,外公去哪裏了?上海圖書館的一名專家帶着陳沖去尋找史料,填補這未知的四年曆史,打撈關於外公的青春記憶。他們在無意中發現外公竟然是一個陳沖自己、家人都不熟悉的勵志哥。一向寡言的外公作為一辯手成功拿下兩場學校的辯論賽,記憶中不諳世事,專心學術的外公在20多歲就發表時評,為國家命運奔走疾呼,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關心國家命運的愛國小“憤青”, 甚至還領導了“驅逐”校長的運動並最終獲得了成功。 [17] 
攻讀醫學留校任教
1928年,他進入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後來該醫學院遷入上海,成為獨立的上海醫學院。1934年畢業後,留校任藥理學助教。
倆學聯代表的愛情
史伊凡在1927年考進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文學院(該院在1928年5月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1930年她作為學聯代表認識了上海醫學院學聯代表張昌紹。一開始,是史伊凡的妹妹先認識和愛上張昌紹的,可最後張昌紹卻娶了史伊凡。 [29] 
公費留英獲得博士
1937年,考取公費留英。在倫敦大學醫學院著名神經藥理學大師蓋達教授的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從事腎上腺素能神經藥理的研究,1940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博士學位。
哈佛進修戰時回國
隨後到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訪問進修。1941年抗日戰爭期間,他謝絕美方的挽留,毅然回國。當時上海醫學院內遷重慶,他返母校後即被任命為藥理學副教授,併兼任中央衞生實驗院藥理研究室主任。
設備簡陋著書研究
抗日戰爭期間,張昌紹毅然謝絕國外的優厚待遇,回重慶任教,在簡陋的泥巴牆小屋中,用乙炔燈照明,著書立説,進行研究工作。 [1] 
在重慶期間,他眼見西南地區細菌性傳染病、瘧疾猖獗流行和人民缺醫少藥的情景,不惜中斷了他在英國專心致志的腎上腺素能神經傳遞的理論研究,夜以繼日地利用新到的微型膠捲文獻資料,寫成《磺胺類化學治療學》和《青黴素化學治療學》 及時地介紹了當時世界醫學中磺胺類和抗生素兩大發現的研究和應用,對當時國內醫藥界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他還以抗日戰爭時期的簡陋設備,身體力行地進行磺胺類的臨牀藥理研究和中草藥抗瘧作用的動物實驗與臨牀試用。他把《現代藥理學》《磺胺類化學治療學》《青黴素化學治療學》等書,通過重慶八路軍辦事處運往延安贈於解放區醫學界,直接幫助了抗日前線的解放區人民,其中《現代藥理學》一書還在延安印刷發行。 [1] 
中國藥理學奠基人
1946年,40歲的張昌紹被升為一級教授,全面負責藥理學教研室教學和科研工作,在當時上海醫學院16位一級教授中年齡最小。張昌紹是一位藥理學家,為新中國的藥理學的研究和發展做了許多開拓和奠基工作。 [1]  被譽為“中國藥理學奠基人”。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十分重視張昌紹的學術貢獻和才華,使他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他除擔任藥理學教授兼教研室主任外,歷任上海市人民代表與政協委員,還擔任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學術委員、衞生部藥典委員會委員兼新藥組組長。曾參加“全國科學技術十二年發展規劃”和藥理學科規劃的領導工作。1964年2月12日,任衞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從事全國血吸蟲病防治藥物研究組織和領導工作 [1]  ,任全國血吸蟲病研究委員會藥物組組長,主持制定衞生部頒佈的藥理學教學大綱,主編了藥理學統編教材。他還於1953年,作為全國科聯代表團團員訪問捷克斯洛伐克,1957年,作為中國科學家代表團訪問蘇聯。他舉辦了多次藥理學師資班,招收了許多研究生和進修生。張昌紹的科研成就以植物神經系統藥理和化學治療最為突出,共發表百餘篇論文。
愛國情懷捐獻稿費
在國家困難時張昌紹寧願緊縮家庭開支也踴躍購買愛國公債,並把所有布票上交,連自己的稿費也交給科內作為實驗經費。 [1] 
慘遭迫害文革自殺
1967年12月20日,在“文化大革命”中飽受迫害、自殺 [5-6]  ,逝世於上海。 [7] 

張昌紹學術成果

發現常山鹼及其影響
《辛酸與榮耀——中國科學的諾獎之路》 《辛酸與榮耀——中國科學的諾獎之路》
辛酸與榮耀——中國科學的諾獎之路》一書不僅梳理了抗瘧藥青蒿素發現的背景和研究歷程,還特別提到了抗瘧藥研究的先驅張昌紹的科研生涯及他發現抗瘧藥常山鹼的故事。 [18-19]  張昌紹領導的實驗室對治療瘧疾痢疾等常見病的中藥研究都有新的發現,其中對常山鹼的研究還發表在“Science”上。 [10]  青蒿素的科學研究過程重複了1941-1947年張昌紹的研究過程,不過常山換成了青蒿。大家之所以不知道常山鹼,是因為它除了抗瘧以外,會造成嘔吐而沒有得到廣泛應用,青蒿素的副作用小,才被大家廣泛使用。 [4] 
麻黃鹼 麻黃鹼
張昌紹在英國留學期間即已開始植物神經系統藥理研究。他最早發現鈣離子腎上腺素能神經傳遞的重要因素,但鈣離子的重要性到60年代末期才被重新提出來。他還發現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具有加強腎上腺素能神經傳遞作用,這實際上是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突觸前自身受體調節遞質釋放的先軀工作,其重要性到80年代才被充分認識。他還對當時傳統(包括他的導師)認為麻黃鹼增敏作用是由於它抑制了單胺氧化酶,從而保護了腎上腺素及遞質免遭破壞的説法提出疑問。60年代,他在實驗室證明麻黃鹼對單胺氧化酶並無抑制作用,從而澄清了這一問題。
50年代末,國際上對於兒茶酚胺類既作為一類藥物,又作為激素腎上腺素和遞質去甲腎上腺素,對其研究取得很大的進展。他及時發現這一初露端倪的成果在藥理、生理、生化和病理生理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於是,他在對其進行綜述介紹的同時,從60年代起,積極地組織人員進行研究。1962年,他在中國生理科學會藥理專業和生理專業聯合會議上作了《兒茶酚胺體內代謝的一些藥理——腎上腺素能神經藥理的進展》報告。此後他又與他人合作發表了《兒茶酚胺抑制劑》、《麻黃鹼快速耐受性形成機制的探討》、《利血平改變正常大鼠血壓和組織中兒茶酚胺含量的平行觀察》、《酒石酸銻鉀對兔心室神經介質含量的影響》等10餘篇論文,興起了一個研究兒茶酚胺和傳出神經藥理的高潮。他曾在全國性學術會議上呼籲:“可以認為,化學傳遞學説現在似乎又到達一個新階段的前夜,傳出神經間相互制約的關係更為明確,但面前還存在很多矛盾,等待解決,才能破曉,讓我們從事生理科學工作的同志們共同努力吧!”時至今日,恰如他所期待的,國內外對傳出神經突觸傳遞的研究,經久不息,確已達到更為深廣的新階段。此外,張昌紹在中樞神經系統藥理方面也有所貢獻。在他指導下,他的學生鄒岡從事有關嗎啡鎮痛機制的研究,發表了《有關嗎啡鎮痛中樞部位》的論文,被譽為嗎啡作用機理研究的“里程碑”,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重視與讚揚。 [19-20] 
化學治療研究
張昌紹從事化學治療的研究始自抗日戰爭期間。他針對當時人民的需要,選擇細菌感染和瘧疾的化學治療作為課題。其間,對中藥的抗瘧作用研究較多。他在《中藥的現代研究》一書中寫道:“抗戰發生後,沿海人士西遷瘴瘧之區,瘧疾不斷流行,而抗瘧藥品甚感缺乏,吾國學者紛起研究藥材,以謀抗瘧藥之自給。”他以中藥常山作為重點,首先在臨牀上證明粗製常山浸膏對治療瘧疾有效,又與王進英等合作在雞瘧模型上證實常山水浸膏對其有顯著療效。1950年,他又發現鴉膽子的抗瘧作用,並曾在佛子嶺治淮工地試用,取得良好結果。他在為衞生部號召組織鴉膽子抗瘧的臨牀實驗工作而寫的《怎樣做鴉膽子和其他抗瘧藥的臨牀實驗》一文中總結鴉膽子的優點,大致為:(1)良好療效;(2)安全;(3)應用方便;(4)費用極省;(5)完全國產。這不僅是指鴉膽子一藥而言,實際上可以説是他對尋找理想新藥的要求。
50年代初,他接受抗血吸蟲藥物研究的重點科研項目,因此其化療研究方向由細菌感染和瘧疾轉向抗血吸蟲藥物。當時治療血吸蟲病藥物主要是靜脈注射酒石酸銻鉀。他組織了幾乎全體工作人員和進修人員對這一銻劑進行了10餘年持續不斷的研究,包括酒石酸銻鉀的毒性和耐受性產生的規律;影響銻劑療效的因素;口服銻劑的療效與療程的關係;酒石酸銻鉀對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影響,提出銻劑引起心室顫動交感神經機制,用實驗證明口服銻劑致嘔部位不在胃而在小腸。他們共發表10餘篇論文,這些成就無論是在國內或是在國外都是領先的。
張昌紹的一生,感人之事很多,特別是幾十年如一日,起早貪黑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善於把世界學術前沿的新苗頭結合到中國實際中的敏捷深邃的見識和善於團結廣大藥理學工作者的作風,都為後輩作出了典範。
經典著作藥理聖經
張昌紹不僅是一位藥理學家,而且在文學上亦有一定的修養。他所撰寫的專著和文章,行文簡練,用詞恰當,文筆流暢,能寓文學於醫學科學之中。鑑於中國長久未見適用的藥理學教材,1941年,戈德曼等主編的《治療學的藥理基礎》第一版問世(此書50年來已出7版,被西方同行譽為藥理學的聖經)後,張昌紹及時發現並吸收此書的優點,深入淺出地寫出《現代藥理學》 ,極受學生們的歡迎。《現代藥理學》以及他編寫的《磺胺類化學治療學》《青黴素化學治療學》等曾通過重慶的八路軍辦事處運往延安贈給解放區醫學界,其中《現代藥理學》一書並在延安印刷發行。
張昌紹教授的著作
張昌紹教授的著作(11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教材編寫工作成為國家交給他的任務。為此,他組成編寫組,自任主編,完成了高等醫藥院校藥理學教材—— 《藥理學》 ,於1958年出版,至1965年共出3版,發行30餘萬冊。這本書不僅發揮了教材作用,而且也成為醫藥衞生工作者的重要參考書。此外,在50年代,他著有《中藥的現代研究》 ,對用現代科學整理中藥及中西醫結合作了初步探索。他所主編的藥理學教材和參考書被譽為中國藥理學的經典著作。他還計劃出版一部大型藥理學參考書(5卷),可惜只出了第一卷《藥理學總論》,他便去世了。

張昌紹出版論著

1 張昌紹.磺胺類化學治療學.第3版.上海:現代醫學社,1947(第一版約於1943年在重慶出版).
2 張昌紹.青黴素治療學.第2版.上海:現代醫學社,1947(第1版約於1944年在重慶出版).
3 張昌紹.現代藥理學(上卷).第3版.上海:現代醫學社,1948(第1版名《實用藥理學》約於1943年在重慶出版).
4 張昌紹.現代藥理學(中卷).上海:現代醫學社,1948;下卷.1949.
5 張昌紹.青黴素鏈黴素及其他抗生素.上海:現代醫學社,1948.
6 楊藻宸,張昌紹.結核病之化學治療.使他肺安定(Stepharanthine).中華醫學雜誌,1949,35(6):239250.
7 王進英,李雨亭,張昌紹等.鴉膽子的抗瘧作用.中華醫學雜誌,1950,36(11):469—474.
8 張昌紹.中藥的現代研究.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3.
9 張昌紹,金鈺珠,楊藻宸等.銻劑對於循環系統的管理1—6.上海第一醫學院學報,1957(1):1—15.
10 張昌紹,鄭明棋,竺心影等.血吸蟲病的實驗治療研究1—7.上海第一醫學院學報,1957(1)16—30.
11 張昌紹,鄭明祺,張家銓等.血吸蟲病的實驗治療研究8—10.上海第一醫學院學報,1957(3):183—190.
12 楊藻宸,張昌紹.白果、大蒜、黃連鹼等22種藥物的抗結核作用.上海第一醫學院學報,1957(2):117—126.
13 江文德,楊藻宸,張昌紹.酒石酸銻鉀催吐機制的研究.生理學報,1958,22(2):175—181.
14 張昌紹主編.藥理學.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第1版.1958;第2版.1962;第3版.1965.
15 鄒岡,張昌紹.腦室內或腦組織微量注射嗎啡的鎮痛效應.生理學報,1962,25(2):119—128.
16 張昌紹.影響兒茶酚胺體內代謝的一些藥物.見:藥理學進展.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1—23,
17 江文德,張安中,張昌紹等.酒石酸鉀麻醉兔電致心室顫動的影響.生理學報,1963,26(2):172—179.
18 楊藻宸,張昌紹.麻黃鹼快速耐受性形成機制的探討.生理學報,1963,26(4):306—319.
19 吳葆傑,吳白雲,張昌紹等.利血平改變正常大白鼠血壓和組織中兒茶酚胺含量的平行觀察.生理學報,1964,27(3):265—272.
20 張昌紹,褚雲鴻,束懷德等.酒石酸銻鉀對兔心室神經介質的影響.生理學報,1964,27(3):273—280.
21 趙更生,周爾鳳,張昌紹等.利血平對腎性高血壓大白鼠的降壓作用和組織中兒茶酚胺耗竭的平行觀察.生理學報,1965,28(4)416—419.
22 張昌紹,張毅主編.藥理學(第1卷總論).北京:人民衞生出版杜,1965.
23 JANG CS, FU FY, et al. Ch'ang Shan, a Chinese antimalarial drug. Science. 1946 Jan 11;103:59.
24 JANG CS, FU FY, et al. Pharmacology of ch'ang shan (Dichroa febrifuga) a Chinese antimalarial herb. Nature. 1948 Mar 13;161(4089):400.
25 《現代的中藥研究》,張昌紹 編著,科學技術出版社,1956年3月; [21] 

張昌紹學術兼職

張昌紹曾任中國生理學會理事, 《中華醫學雜誌》 、 《生理學報》 、 《藥學學報》的編委。他為新中國的藥理學發展做了許多開拓和奠基工作。

張昌紹人才培養

培養藥理學師資和科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張昌紹受衞生部的委派,相繼主辦了4屆高級師資班,先後培養了19名研究生和數十名進修生。經他培養的各種師資總數不下120人,其中大多數已成為全國各省、市醫藥院校科研機構中藥理學方面的領導和骨幹力量。這是他對中國藥理學事業的一項重大貢獻。
張昌紹在培養人才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他對師資班都是定期親自主持答疑,對於進修生和研究生的科研也都親自指導。在培養方法上,他主張“扶着走”,反對“抱着走”。他教育學生從不作長篇大論,而是在實際工作中嚴格要求,以身作則地影響後輩。因此,凡曾受教於他的學生,一致認為張老師治學嚴謹,既嚴於律己,又嚴格要求學生,從實驗室的清潔衞生與技術細節開始直至論文修改,無不精益求精。因此,他指導過的學生,無論在文獻的閲讀、實驗的設計、還是在結果的分析上都得到過他許多教益,大家無不為他辛勤的工作、淵博的學識、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虛懷若谷的作風所感動。
張先生與他的研究生鄒岡院士共同完成了里程碑式的工作——— 腦內嗎啡作用部位的發現。 [19-20] 

張昌紹學術譜系

鄒岡(1932.01.27-1999.2.24),男,1957年3月考入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成為張昌紹的研究生。 [22-23] 
秦伯益,中國工程院院士。 [24-25] 
桑國衞,1962年在上醫跟隨張昌紹讀研究生的四位研究生之一,2000年代為中國新藥專項總師。 [28] 

張昌紹人物觀點

“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要是為了追求物質而浪費精力,那將是最大的浪費。” [1] 

張昌紹後人紀念

紀念活動
我國藥理學奠基人、著名藥理學家、藥理學一級教授張昌紹誕辰100週年紀念會於2007年12月25日在復旦大學楓林校區隆重舉行。
《紀念張昌紹》 《紀念張昌紹》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士韓啓德為張昌紹教授誕辰100週年題詞:“學界泰斗”;副校長蔡達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陳凱先院士,上海藥物研究所嵇汝運院士,以及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池志強院士、金國章院士,張昌紹教授的長女、上海醫學院教授張安中,上海醫學院朱世能教授,上海醫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國民教授等出席紀念會並講話。他們以生動的事例,深厚的感情回顧了張昌紹教授生活和工作中的感人故事。 [7] 
紀念文集
《張昌紹教授誕辰一百週年紀念》 《張昌紹教授誕辰一百週年紀念》
張昌紹教授誕辰一百週年紀念》,王衞平主編,金國章副主編,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26] 
《客從何處來》
央視紀錄片《客從何處來》2014年5月9日播出“陳沖-外公張昌紹的叛逆事蹟”。 [16] 

張昌紹人物評價

在紀錄片《張昌紹》中,其弟子、中國工程院院士秦伯益説起張昌紹上課時的情景:“一滴水,有的老師就説一滴水,而大師講課往往能讓學生看到背後的大海。”這對於當下一些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無疑提出了反思。 [24-25] 
張昌紹為人温文爾雅、平易近人,敬崗愛業,每天中餐和晚餐總在實驗室中進行,連星期日也不例外,只有極少假日方與家人相聚。晚上回家後,房內的燈光和滴答的打字機聲也一直陪伴他到深夜。 [1] 
張昌紹是放棄國外工作回到苦難深重的中國的“愛國科學家”,像我這種在中國和平時代回到中國的,絕不能稱為“愛國科學家”。(饒毅 [4] 
陳沖説:“我覺得世界上有一些人,我們在文學作品中也會讀到,他們如果不能夠理想地去生活,如果他們的生存狀態不是他們覺得有意義的,如果這個意義沒有了,他們會選擇走。他是屬於這一類人。” [3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