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既

(三國時期曹魏名臣)

鎖定
張既(?—223年),字德容,馮翊高陵(今陝西西安市高陵區)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臣。
舉秀才出身,授新豐縣令,治績為三輔第一。河東之戰時,勸説馬騰參與討伐高幹張晟叛亂。遷京兆尹,撫民興政,聯合夏侯淵宋建,定臨洮,取狄道,安郡民,遷徙氐人。張魯投降後,建議曹操遷徙漢中百姓充實三輔,輔助曹洪擊敗吳蘭魏國建立後,拜尚書。黃初二年(221年),臨危受命,拜雍州刺史,平定諸胡叛亂。遷涼州刺史,封西鄉侯。在任期間,降蘇衡,鄰戴眾,修工事,安撫百姓,平定西平郡麴光叛亂。一生以惠政聞名,徵辟楊阜胡遵等人,皆有名位。
黃初四年(223年)去世。魏明帝曹叡即位後,追諡肅侯,其子張緝為關內侯。
全    名
張既
德容
諡    號
所處時代
漢末三國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馮翊高陵(今陝西西安高陵)
逝世日期
223年
主要成就
治理雍、涼二州,政績卓著
官    職
涼州刺史
爵    位
西鄉侯

張既人物生平

張既早年經歷

張既出身寒門庶族,家中殷富,為人有容儀。十六歲就在馮翊郡擔任門下小吏,後來屢次升遷,被郡裏舉為孝廉,但沒有前往京城入郎署為官。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司空後,徵召張既,他也沒有到任。後來被州郡舉為茂才,升遷為新豐縣令,在任期間他的政績為三輔各縣中名列第一。 [1] 

張既河東之戰

建安七年(202年),袁尚在黎陽同曹操對抗,派他所設置的河東郡太守郭援和幷州刺史高幹以及匈奴的單于攻取平陽,並派遣使者到西部同關中的各路諸侯聯合,意圖襲擊曹操的後方。
此前,曹操曾表奏鍾繇為侍中領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鍾繇至長安後,作書為韓遂馬騰等陳説利害得失,二人遂各遣子入朝侍奉,曹操暫無西顧之憂。當時,匈奴單于作亂平陽,鍾繇等進攻圍剿,不克,且郭援、高幹大軍已至河東,並再次勾結韓遂、馬騰等。鍾繇派張既去遊説馬騰等軍閥,張既給馬騰等人分析利害關係,傅幹也勸説馬騰幫助曹操,馬騰聽從兩人的建議,派兒子馬超帶領一萬多人馬,會同鍾繇的部隊攻擊高幹、郭援,把對方打得潰不成軍,郭援被斬首,匈奴的單于被迫投降。 [2]  [13]  曹操攻克鄴城後,高幹也投降了曹操。 [15-16] 
後來高幹再次反叛,幷州失去控制。河內郡的張晟擁兵一萬多人獨來獨往,在崤山、澠水一帶為寇,河東郡的衞固、弘農郡的張琰都帶兵響應張晟。曹操任命張既為議郎,擔任鍾繇的參軍事,徵召馬騰等關中諸將合擊張晟等,大破叛軍。張琰和衞固被斬殺,高幹於逃往荊州的途中被捕殺,張既因功封武始亭侯。 [2] 

張既從平涼州

張既 張既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將南征荊州,因為馬騰等擁兵割據關中,於是派張既徵命馬騰,要求他脱離部曲入朝為官,馬騰雖已經許諾,但始終猶豫不決。張既恐其生變,乃令諸縣儲備糧食物資,以備不虞。復令二千石俸祿以上官吏出郊迎接,馬騰不得已,乃入朝。曹操表他為衞尉,家屬遷至鄴城,並表其子馬超為偏將軍,統率馬騰的部曲。
建安十六年(211年),馬超反,張既從曹操破馬超於華陰,西定關右。乃以張既為京兆尹,招懷流民,興復縣邑,百姓懷之。
建安十八年(213年),天子冊封曹操為魏公魏國初建(此為漢末公國,非後之曹魏)。張既與毛玠崔琰等擔任魏公國尚書,後出任雍州刺史。曹操對張既説:“你回到故土任刺史,可以説是衣錦還鄉了!”
建安十九年(214年),張既從護軍將軍夏侯淵討伐於枹罕稱王為亂三十餘年的羌人宋建,另又攻取臨洮狄道,平定隴右。當時,曹操欲遷徙民眾以充河北,隴西天水南安三郡民眾風聞後引發恐慌騷亂。張既使三郡內為將校官吏者免除民眾税捐,讓他們整治屋宅,築水碓,顯示無遷徙隴右郡民之意,民心遂安。 [3] 

張既功勳卓著

建安二十年(215年),從曹操徵張魯,別從散關入,氐王竇茂率部萬餘,恃險不服。張既討伐叛氐,收其麥以給軍食。張魯投降後,張既建議曹操拔漢中之民數萬户以充實長安及三輔。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攻漢中,另遣將軍吳蘭雷銅進攻武都,張既與都護將軍曹洪破吳蘭於下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佔據漢中天險,曹操數攻不克,軍士多有逃亡,不得已放棄漢中,又恐劉備北取武都氐人而進逼關中,問計於張既。張既答道:“可勸氐人遷出,到糧食充裕的地方避敵。並且對先至者予以重賞。如此氐人必爭相趕往。”曹操依計行事,遣張既至武都,徙氐人五萬餘至扶風、天水兩郡定居。 [4] 
此時,武威人顏俊、張掖人和鸞、酒泉人黃華、西平人麴演等各舉郡反叛,自號將軍,相互攻擊。顏俊遣使送母及子詣曹操為人質,以求援助。曹操問計於張既,他答道:“顏俊等內存禍心,今番若救之,待其勢力強大後必定復反。不如坐觀虎鬥,使其兩敗俱傷,我們再效法卞莊子刺虎,坐收其斃。”曹操稱善。一年後,和鸞殺顏俊,武威王秘又殺和鸞。 [5]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薨,曹丕即位魏王。此前,朝廷沒有設置涼州,自三輔以至西域,皆屬雍州。(建安十八年,曹操以朝廷名義將天下十四州合併為古制九州,涼州被裁撤,所轄區域劃歸雍州 [14]  )曹丕時重新開始設置涼州,以安定太守鄒岐為刺史。張掖人張進脅持郡守舉兵拒鄒岐,黃華、麴演亦驅趕本郡太守,舉兵響應。張既領兵至涼州為護羌校尉蘇則壯大聲勢,最終蘇則成功平定叛亂。張既進爵都鄉侯。 [6] 

張既平定河西

黃初二年(221年),涼州盧水胡伊健妓妾治元多等反,河西大擾。稱帝即位不久的魏文帝曹丕十分憂慮,説:“非既莫能安涼州。”乃召回鄒岐,另以張既為涼州刺史。詔曰:“昔日賈復請求統兵去攻打郾縣的賊寇,光武帝笑着説:‘執金吾去攻打郾縣,我還有什麼煩惱呢?’你智謀膽略都勝過別人,現在正是你施展本領的時機,我允許您因利乘便,相機行事,不用再先向我請示。”
又派護軍夏侯儒、將軍費曜等人領兵在他後面接應。張既率軍到達金城,要渡過黃河,部下將領、守備都認為兵少路險,不可深入敵方腹地。張既説:“道路雖然險峻,卻不像井陘那樣狹窄,夷狄都是烏合之眾,不會有李左車那樣的計謀,現在武威郡很危急,應該迅速趕到那兒。”就斷然下令渡河。
盧水胡騎七千餘在鸇陰口狙擊張既的部隊,張既揚言要由鸇陰口渡河,卻悄悄地經過且次縣到達武威。胡人都以為遇到了神仙,退卻到顯美縣。張既已然佔據了武威,費曜的接應部隊才趕到,而夏侯儒的部隊還沒到達。張既犒勞賞賜部下,打算進軍攻擊胡人。
火鳳燎原張既 火鳳燎原張既
將領們都説:“我方士卒疲倦,敵人卻保存着鋭氣,很難同他們打仗。”張既説:“現在軍中沒有現成的糧草,應當就敵人處取得資用,如果敵人發現我方兵力聚集,就要退進深山,那時候再追擊他們,道路既險峻難走,士兵又飢餓疲累;如果退兵不追,又會遭受敵人的抄襲。這樣的話,部隊就總也得不到休息,正應了前人所説的‘一旦放跑了敵人,危害會延續好幾代’。”於是便領兵挺進到顯美縣。遭遇盧水胡的幾千騎兵,要藉助大風放火燒燬魏軍的營盤,張既部下的將士都很恐懼。張既夜間埋伏下三千精鋭士卒,讓參軍成公英督率一千多騎兵挑戰,命令他們佯裝敗退,盧水胡果然爭先恐後地來追趕。於是伏兵四出,截斷了胡人的隊伍,分別攻擊他們的首尾,結果大獲全勝,斬首俘虜一萬多人。
曹丕非常高興,下詔説:“君渡黃河,歷險境,用疲勞的軍隊攻擊有準備的敵人,以少數勝多數,功勞蓋過了周宣王時的南仲,勤勞超過了尹吉甫。這個功績不僅僅是打敗了胡人,而是使河西一帶永遠寧靜,讓我再也不用顧慮西邊的國土了。”曹丕轉封張既為西鄉侯,給他增加了二百户食邑,連同以前的食邑,一共四百户。 [7] 
不久後,酒泉蘇衡反,與羌豪鄰戴及丁令胡萬餘騎攻邊縣。張既與夏侯儒擊破之,蘇衡及鄰戴等皆降。遂上疏請與夏侯儒修建左城,築關隘,置烽火台、糧倉以備胡人。西羌驚恐,率眾二萬餘投降。
其後西平麴光等殺其郡守,諸將打算出兵攻打,張既道:“反叛的只有麴光等人,郡中的百姓不一定願意跟隨他們。如果因為這樣就興兵討伐,當地的官吏百姓、羌人、匈奴人就會説國家不辨是非,就會聯合起來對政府持敵對態度,這就等於是為虎添翼。麴光等人想讓羌人和匈奴人援助他們,現在我們先讓羌人和匈奴人包圍攻擊他們,用重金招募獎賞應徵的,把俘虜也都送給羌人和匈奴人。從外面扼止他們的勢力,從內部離間他們的盟友,就一定會不戰而平定這個地方。”
於是便發佈檄文通告各部落的羌人:凡是被麴光等人誘惑欺騙而加入叛軍的一律原諒,能夠殺死敵人將帥送來首級的加倍封賞。檄文發佈以後,麴光的部下殺死了他並送上了他的首級,其餘的人都像過去一樣安居無事。 [8] 

張既薨逝任上

黃初四年(223年),張既薨於任上,其治理雍、涼二州十餘年,以施政惠民而著稱,所禮闢的扶風龐延、天水人楊阜、安定人胡遵、酒泉人龐淯敦煌張恭周生烈等,最終皆成為有名位的卿士。
朝廷頒佈詔書説:“春秋時候的荀林父在翟土立功,晉侯賞給他千户之國作為他的封地;馮異東漢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光武帝為此賜封他的兩個兒子。已故的涼州刺史張既能夠收容安撫民眾,使各部落的羌族人歸順朝廷,可以稱作國家的良臣。他不幸逝世,朕非常痛惜,現在賜給他小兒子張翁歸關內侯的爵位。”
魏明帝即位以後,追諡張既為肅侯,由他的兒子張緝承襲爵位。 [9] 

張既主要成就

張既一生以惠政聞名於世。初任新豐縣令時,治績已為三輔地區第一。河東之戰時,張既受命勸説馬騰,使其相繼參與討伐高幹、張晟等人叛亂。關係平定後,他出任京兆尹,撫民興政,受百姓愛戴。後與夏侯淵平宋建,定臨洮、狄道,安郡民,遷徙氐人。張魯投降後,他建議曹操遷徙漢中的百姓以充實三輔。又助曹洪於下辯擊敗吳蘭 [10] 
黃初二年(221年),張既臨危受命,出任雍州刺史,平定諸胡叛亂。任涼州刺史期間,他降蘇衡、鄰戴眾,修工事,安撫百姓,誅西平麴光。他所徵辟的楊阜胡遵等人,皆有名位。 [10] 

張既個人作品

全三國文》載張既《表毋丘興》、《答文帝問蘇則》。

張既人物評價

曹丕:①非既莫能安涼州。②故涼州刺史張既,能容民畜眾,使羣羌歸土,可謂國之良臣。 [10] 
陳壽:自漢季以來,刺史總統諸郡,賦政於外,非若曩時司察之而已。太祖創基,迄終魏業,此皆其流稱譽有名實者也。(張既、温恢賈逵等刺史)鹹精達事機,威恩兼著,故能肅齊萬里,見述於後也。 [10] 
獨孤及:魏晉以賈詡之籌策、賈逵之忠壯、張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顧雍之密重、王渾之器量、劉惔之鑑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
郝經:民未即業,運屬軍興。抑奸弭寇,吏資嚴能。馥習既逵,隠然方面。立國立疆,遞為耕戰。伊顏幾聖,伯達焉知。治平何難,出處有時。
劉鹹炘劉馥治揚,梁習治並,張既治雍、涼,温恢治揚、涼,賈逵治豫,功皆甚著。 [11] 

張既親屬成員

張既兒子

張緝,字敬仲,西鄉侯,曹魏外戚大臣,拜光祿大夫,位特進,被司馬師賜死。
張翁歸,關內侯。

張既孫子

張皇后,齊王曹芳的皇后,在張緝死後不久,張皇后被廢。
張邈,張緝之子,曾經通訊李豐,事敗被殺。

張既曾孫

張殷西晉梁州刺史。 [12] 

張既史料記載

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温賈傳第十五》 [10] 
《郝氏續後漢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四十》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張既字德容,馮翊高陵人也。年十六,為郡小吏。後歷右職,舉孝廉,不行。太祖為司空,闢,未至,舉茂才,除新豐令,治為三輔第一。
  • 2.    《三國志》:袁尚拒太祖於黎陽,遣所置河東太守郭援、幷州刺史高幹及匈奴單于取平陽,發使西與關中諸將合從。司隸校尉鍾繇遣既説將軍馬騰等,既為言利害,騰等從之。騰遣子超將兵萬餘人,與繇會擊幹、援,大破之,斬援首。幹及單于皆降。其後幹復舉幷州反。河內張晟眾萬餘人無所屬,寇崤、澠間,河東衞固、弘農張琰各起兵以應之。太祖以既為議郎,參繇軍事,使西徵諸將馬騰等,皆引兵會擊晟等,破之。斬琰、固首,幹奔荊州。封既武始亭侯。
  • 3.    《三國志》:太祖將徵荊州,而騰等分據關中。太祖復遣既喻騰等,令釋部曲求還。騰已許之而更猶豫,既恐為變,乃移諸縣促儲偫,二千石郊迎。騰不得已,發東。太祖表騰為衞尉,子超為將軍,統其眾。後超反,既從太祖破超於華陰,西定關右。以既為京兆尹,招懷流民,興復縣邑,百姓懷之。魏國既建,為尚書,出為雍州刺史。太祖謂既曰:“還君本州,可謂衣繡晝行矣。”
  • 4.    《三國志》:從徵張魯,別從散關入討叛氐,收其麥以給軍食。魯降,既説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户以實長安及三輔。其後與曹洪破吳蘭於下辯,又與夏侯淵宋建,別攻臨洮、狄道,平之。是時,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隴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動,擾擾不安,既假三郡人為將吏者休課,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太祖將拔漢中守,恐劉備北取武都氐以逼關中,問既。既曰:“可勸使北出就谷以避賊,前至者厚其寵賞,則先者知利,後必慕之。”太祖從其策,乃自到漢中引出諸軍,令既之武都,徙氐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界。
  • 5.    《三國志》:是時,武威顏俊、張掖和鸞、酒泉黃華、西平麴演等並舉郡反,自號將軍,更相攻擊。俊遣使送母及子詣太祖為質,求助。太祖問既,既曰:“俊等外假國威,內生傲悖,計定勢足,後即反耳。今方事定蜀,且宜兩存而鬥之,猶卞莊子之刺虎,坐收其斃也。”太祖曰:“善。”歲餘,鸞遂殺俊,武威王秘又殺鸞。是時不置涼州,自三輔拒西域,皆屬雍州。
  • 6.    《三國志》:文帝即王位,初置涼州,以安定太守鄒岐為刺史。張掖張進執郡守舉兵拒岐,黃華、麴演各逐故太守,舉兵以應之。既進兵為護羌校尉蘇則聲勢,故則得以有功。既進爵都鄉侯。
  • 7.    《三國志》:涼州盧水胡伊健妓妾、治元多等反,河西大擾。帝憂之,曰:“非既莫能安涼州。”乃召鄒岐,以既代之。詔曰:“昔賈復請擊郾賊,光武笑曰:‘執金吾擊郾,吾復何憂?’卿謀略過人,今則其時。以便宜從事,勿復先請。”遣護軍夏侯儒、將軍費曜等繼其後。既至金城,欲渡河,諸將守以為“兵少道險,未可深入”。既曰:“道雖險,非井陘之隘,夷狄烏合,無左車之計,今武威危急,赴之宜速。”遂渡河。賊七千餘騎逆拒軍於鸇陰口,既揚聲軍由鸇陰,乃潛由且次出至武威。胡以為神,引還顯美。既已據武威,曜乃至,儒等猶未達。既勞賜將士,欲進軍擊胡。諸將皆曰:“士卒疲倦,虜眾氣鋭,難與爭鋒。”既曰:“今軍無見糧,當因敵為資。若虜見兵合,退依深山,追之則道險還則出候寇鈔。如此,兵不得解,所謂‘一日縱敵,患在數世’也。”遂前軍顯美。胡騎數千,因大風欲放火燒營,將士皆恐。既夜藏精卒三千人為伏,使參軍成公英督千餘騎挑戰,敕使佯退。胡果爭奔之,因發伏截其後,首尾進擊,大破之,斬首獲生以萬數。帝甚悦,詔曰:“卿逾河歷險,以勞擊逸,以寡勝眾,功過南仲,勤逾吉甫。此勳非但破胡,乃永寧河右,使吾長無西顧之念矣。”徙封西鄉侯,增邑二百,並前四百户。
  • 8.    《三國志》:酒泉蘇衡反,與羌豪鄰戴及丁令胡萬餘騎攻邊縣。既與夏侯儒擊破之,衡及鄰戴等皆降。遂上疏請與儒治左城,築鄣塞,置烽候、邸閣以備胡。西羌恐,率眾二萬餘落降。其後西平麴光等殺其郡守,諸將欲擊之,既曰:“唯光等造反,郡人未必悉同。若便以軍臨之,吏民羌胡必謂國家不別是非,更使皆相持著,此為虎傅翼也。光等欲以羌胡為援,今先使羌胡鈔擊,重其賞募,所虜獲者皆以畀之。外沮其勢,內離其交,必不戰而定。”乃檄告諭諸羌,為光等所詿誤者原之;能斬賊帥送首者當加封賞。於是光部黨斬送光首,其餘鹹安堵如故。
  • 9.    《三國志》:既臨二州十餘年,政惠著聞,其所禮闢扶風龐延、天水楊阜、安定胡遵、酒泉龐淯、敦煌張恭、周生烈等,終皆有名位。黃初四年薨。詔曰:“昔荀桓子立勳翟土,晉侯賞以千室之邑;馮異輸力漢朝,光武封其二子。故涼州刺史張既,能容民畜眾,使羣羌歸土,可謂國之良臣。不幸薨隕,朕甚愍之,其賜小子翁歸爵關內侯。”明帝即位,追諡曰肅侯。子緝嗣。
  • 10.    三國志·魏書·劉司馬梁張温賈傳第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2-12]
  • 11.    盧弼.《三國志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 12.    《魏略》:緝孫殷,晉永興中為梁州刺史,見晉書。
  • 13.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十三 魏書十三 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其後匈奴單于作亂平陽,繇帥諸軍圍之,未拔;而袁尚所置河東太守郭援到河東,眾甚盛。諸將議欲釋之去,繇曰:"袁氏方強,援之來,關中陰與之通,所以未悉叛者,顧吾威名故耳。若棄而去,示之以弱,所在之民,誰非寇讎?縱吾欲歸,其得至乎!此為未戰先自敗也。且援剛愎好勝,必易吾軍,若渡汾為營,及其未濟擊之,可大克也。"張既説馬騰會擊援,騰遣子超將精兵逆之。援至,果輕渡汾,眾止之,不從。濟水未半,擊,大破之,【司馬彪戰略曰:袁尚遣高幹、郭援將兵數萬人,與匈奴單于寇河東,遣使與馬騰、韓遂等連和,騰等陰許之。傅幹説騰曰:"古人有言'順道者昌,逆德者亡'。曹公奉天子誅暴亂,法明國治,上下用命,有義必賞,無義必罰,可謂順道矣。袁氏背王命,驅胡虜以陵中國,寬而多忌,仁而無斷,兵雖強,實失天下心,可謂逆德矣。今將軍既事有道,不盡其力,陰懷兩端,欲以坐觀成敗,吾恐成敗既定,奉辭責罪,將軍先為誅首矣。"於是騰懼。幹曰:"智者轉禍為福。今曹公與袁氏相持,而高幹、郭援獨制河東,曹公雖有萬全之計,不能禁河東之不危也。將軍誠能引兵討援,內外擊之,其勢必舉。是將軍一舉,斷袁氏之臂,解一方之急,曹公必重德將軍。將軍功名,竹帛不能盡載也。唯將軍審所擇!"騰曰:"敬從教。"於是遣子超將精兵萬餘人,並將遂等兵,與繇會擊援等,大破之。】斬援,降單于。語在既傳。
  • 14.    《後漢書 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劉昭注《獻帝起居注》:“建安十八年三月庚寅,省州並郡,復《禹貢》之九州。冀州得魏郡、安平、鉅鹿、河閒、清河、博陵、常山、趙國、勃海、甘陵、平原、太原、上黨、西河、定襄、雁門、雲中、五原、朔方、河東、河內、涿郡、漁陽、廣陽、右北平、上谷、代郡、遼東、遼東屬國、遼西、玄菟、樂浪,凡三十二郡。省司隸校尉,以司隸部分屬豫州、冀州、雍州。省涼州刺史,以並雍州部,郡得弘農、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上郡、安定、隴西、漢陽、北地、武都、武威、金城、西平、西郡、張掖、張掖屬國、酒泉、敦煌、西海、漢興、永陽、東安南,凡二十二郡。”
  • 15.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初,袁紹以甥高幹領幷州牧,公之拔鄴,幹降,遂以為刺史。幹聞公討烏丸,乃以州叛,執上黨太守,舉兵守壺關口。
  • 16.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第六十四》:晚後,馬超校尉南安龐德,於鞬中出一頭,〔秦川記曰:靈帝中平五年,分漢陽置南安郡,領豲道、新興、中陶三縣。鞬,居言翻;盛弔矢器。〕繇見之而哭。德謝繇,繇曰:「援雖我甥,乃國賊也,卿何謝之有!」南單於遂降。〔降,户江翻。考異曰:魏志張既傳曰:「高幹及單於皆降。」非也。〕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