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文武

(南京財經大學教授)

鎖定
張文武,男,漢族,1983年出生,山東聊城人,中共黨員。畢業於南京大學商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碩士生指導教師、國際經貿學院副院長。
中文名
張文武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聊城
出生日期
1983年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研究生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世界經濟/國際貿易
職    務
副院長

張文武人物經歷

張文武學習經歷

2008年9月—2011年7月:南京大學商學院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5年9月—2008年7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習,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1年9月-2011年7月;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張文武工作經歷

2011.7-今;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

張文武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領域為世界經濟、空間經濟、國際貿易、城市經濟和勞動經濟。在《經濟學季刊》《統計研究》《世界經濟文匯》《農業經濟問題》等期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主持和參與國家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科基金、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江蘇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十餘項,出版專著1部。研究成果獲得江蘇省高校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先後為本科生開設《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地理》,為研究生開設《空間經濟學專題》課程等。 [1] 

張文武主要貢獻

張文武學術論文

[1]張文武,徐嘉婕,歐習.生產性服務業集聚與中國企業出口生存——考慮異質性和傳導機制的分析[J].統計研究,2020,37(06):55-65.
[2]張文武,張為付.什麼讓城市更能夠“留人”?[J].世界經濟文匯,2020(03):31-45.
[3]張文武,歐習,徐嘉婕.城市規模、社會保障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意願[J].農業經濟問題,2018(09):128-140.
[4]張文武,張為付.城市規模影響個人發展嗎——基於能力差異和户籍分割視角的研究[J].世界經濟文匯,2016(05):41-59.
[5]張文武.集聚與擴散:異質性勞動力和多樣化貿易成本的空間經濟效應[J].財經研究,2012,38(07):14-25.
[6]張文武,歐習,徐嘉婕.家庭視角下的勞動參與和多維貧困——來自CHNS連續追蹤面板的證據[J].當代經濟科學,2020,42(01):85-97.
[7]張文武,徐嘉婕,歐習.產業政策激勵的資源配置效率研究——基於企業異質性分解的準自然實驗[J].中國科技論壇,2020(03):24-33.
[8]張文武,左飛.產業結構和城市規模對城市減貧的影響——基於中國100個城市的面板數據的分析[J].城市問題,2018(08):12-21.
[9]張文武,左飛.創新集聚、知識溢出與地區收入差距[J].經濟經緯,2018,35(04):9-14.
[10]張文武.農業人口轉移、投入要素替代與鄉村產業振興[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9,34(05):96-106.
[11]張文武,熊俊.外資集聚、技術創新與地區經濟增長——基於省級面板數據的空間計量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3,27(07):48-53.
[12]張文武,歐習.集聚效應、擁擠成本與城市空間結構演化[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20,41(01):28-38.
[13]張文武,梁琦.市場衝擊、勞動共享與製造業集聚——基於中國城市面板數據的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1(05):57-60.
[14]張文武,梁琦.勞動地理集中、產業空間與地區收入差距[J].經濟學(季刊),2011,10(02):691-708.

張文武主持課題

[1]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空間經濟視角下集聚效應、擁擠成本與我國城市空間結構優化研究”(項目編號:13CJY033)。
[2]江蘇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江蘇城鄉空間協調發展研究” (項目編號:18EYA005)
[3]江蘇省研究生教育重點課題“基於科研團隊導師制的財經類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與探索”(項目編號JGZZ17_032)
[4]江蘇省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江蘇區域中心城市集聚帶動功能研究”(項目編號:11EYC017)。
[5]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優勢產業集聚與區域創新能力提升的互動效應研究”(項目編號:2012SJB790019)。

張文武獲獎記錄

《勞動地理集中,產業空間與地區收入差距》,江蘇省高校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