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2012年信誼基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是信誼基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勳
ISBN
9789861614427
作    者
蔣勳
出版社
信誼基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2年
頁    數
138
裝    幀
平裝
內容簡介
不同凡響的曠世鉅作,帶你體驗東方美學 中國美術多山水畫,雲煙蒼茫,引人做出世之想,難得有一件〈清明上河圖〉,讓我們有機會細看這件名作,也同時回頭來觀看我們自己的城市。--蔣勳 〈清明上河圖〉是一份珍貴的藝術與社會史料,您可能看過各式各樣不同版本的上河圖介紹,但您絕對不能錯過美學大師蔣勳的電影分鏡角度與城市居住詮釋觀點。且看蔣勳大師如何引領我們走進千年前的市井況味,找到繁華城市裡的幸福節奏,思考自己與城市的關係,思考城市文明存在的幸福正向價值。 在美學大師蔣勳的眼裡,真正的〈清明上河圖〉只有一件 全世界有近四十件不同的<清明上河圖>版本被收藏著,但只有收藏在北京故宮的北宋張擇端畫的這一張,是美學大師蔣勳眼裡真正的〈清明上河圖〉。這件中國美術史上難得一見的的以城市為主題的傑作,放在世界美術的格局上,遠遠超過同一時期任何一個民族的繪畫成就。 〈清明上河圖〉...(展開全部) 不同凡響的曠世鉅作,帶你體驗東方美學 中國美術多山水畫,雲煙蒼茫,引人做出世之想,難得有一件〈清明上河圖〉,讓我們有機會細看這件名作,也同時回頭來觀看我們自己的城市。--蔣勳 〈清明上河圖〉是一份珍貴的藝術與社會史料,您可能看過各式各樣不同版本的上河圖介紹,但您絕對不能錯過美學大師蔣勳的電影分鏡角度與城市居住詮釋觀點。且看蔣勳大師如何引領我們走進千年前的市井況味,找到繁華城市裡的幸福節奏,思考自己與城市的關係,思考城市文明存在的幸福正向價值。 在美學大師蔣勳的眼裡,真正的〈清明上河圖〉只有一件 全世界有近四十件不同的<清明上河圖>版本被收藏著,但只有收藏在北京故宮的北宋張擇端畫的這一張,是美學大師蔣勳眼裡真正的〈清明上河圖〉。這件中國美術史上難得一見的的以城市為主題的傑作,放在世界美術的格局上,遠遠超過同一時期任何一個民族的繪畫成就。 〈清明上河圖〉就像一部現代電影 蔣勳認為〈清明上河圖〉就像一部現代電影,真實記錄了一千年前鄉村、都市間的交通運輸與社會、經濟面貌。 這部視覺變化萬千的中國長卷藝術,透過蔣勳細膩的分鏡解説,讓欣賞者隨時可以掌握最精彩的畫面。從「驢隊馱炭」、「近郊農村」,經過「行道樹」、「交流道」這樣緩和的場景鋪敍後,走進城市主題,一幕幕漕運繁華與商業街道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將劇情帶到畫卷中心位置的「虹橋事件」。 〈清明上河圖〉全卷五百多公分、彙納八百多個人物 〈清明上河圖〉全卷五百多公分、彙納八百多個人物,是十二世紀人類文明史上最多元興盛的都會縮影。 在張擇端的美學世界裡沒有「英雄」,城市繁華的「主角」就是庶民百姓。他在京城街頭,看庶民百姓的生活,看苦力搬運米糧,看縴夫拉船,看街頭攤販叫賣,看橋樑上人潮來往,看車馬滾滾駛過,看士紳豪商的富貴,也看城牆腳下殘障乞丐的貧苦,他們,都是張擇端筆下「主角」,八百多個各行各業各種身分的「城市居民」,不分富貴貧賤。透過人與人的身體,人與人的眼神,互動牽連,張澤端在一片看似繁榮喧嘩的商業鬧市中,捕捉到屬於「人」的深沉心事以及城市人性荒涼中的温暖。 〈清明上河圖〉是一份珍貴的社會與經濟史料 除此之外,〈清明上河圖〉更蒐集了城市林林總總的圖像,汴京河岸漕運卸貨的真實景象,讓觀賞者對一千年前的造船技術,貨物的運輸、貿易、倉儲、搬運,都有了全面具體的瞭解。 〈清明上河圖〉對舟車、橋樑、屋宇、人物、服裝的精細寫實,成了北宋城市最豐富的一卷百科全書,不只在藝術上傑出的價值,也保留了第一手最不可取代的北宋都城史料。 不論是都市豪宅、農村竹籬茅舍、各種建築物,或是巍巍皇城高大宏偉的城樓,屋上琉璃瓦舖面,兩端屋脊鴟尾,鉅細靡遺的宮殿建築,每一處都是個性層次分明,可以説是十二世紀北宋建築史的最好資料。其中並記錄了北宋漕運物資通有無的經濟貿易現象,可説是一千年前北宋「漕運碼頭」最真實的紀錄片。 獨家贈送全長364公分〈清明上河圖〉,名作、導覽,一次擁有 坊間有那麼多上河圖導覽版本,但您絕對不能錯過這本美學大師蔣勳全新幸福美學代表作,不只用全新的電影分鏡手法,解析〈清明上河圖〉,讓讀者充份掌握流動的視覺變換,與媲美現代電影的精采畫面;更用全新都會觀點,帶你一起探訪千年前繁華城市裡的生活智慧美學。 尤其不能錯過的是,這張曠世鉅作中精藝絕倫的界畫,將在這本導讀裡,透過信誼團隊獨家設計的精緻手描線稿,搭配大師細膩的導讀,帶您慢慢品味畫中細節,品味北宋繁華盛世的城市風貌與風土人情。隨書附贈全長364公分〈清明上河圖〉完整拉頁全覽圖,千年名畫一次擁有。 蔣勳 福建長樂人。一九四七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