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振輝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創作院副院長)

鎖定
張振輝,男,1977年生,博士,教授級高級建築師,一級註冊建築師、註冊城鄉規劃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創作院副院長。 [1-2] 
中文名
張振輝
出生日期
1977年
畢業院校
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建築設計研究
職    務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創作院副院長
學術代表作
《從概念到建成:建築設計思維的連貫性》,《文化博覽建築》
主要成就
第八屆中國建築學會青年建築師獎、中國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任職院校
華南理工大學

張振輝人物經歷

張振輝學習經歷

1996-2001年 東南大學 建築系 建築學學士學位
2001-2004年 東南大學 建築研究所 建築學碩士學位
2008-2017年 華南理工大學 建築學院 博士學位 [1] 

張振輝工作經歷

2004年至今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師
2008年-2017年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工作一室副主任
2018年至今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創作院副院長 [1] 

張振輝社會兼職

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 副總建築師 [4] 
上海楊浦區雷勵青年公益發展中心 聯合創始人及理事 [1] 
上合青島峯會主會場 副總建築師 [3] 

張振輝研究方向

1. 從概念到建造的設計思維連貫性
2. 地域文化資源與當代建築設計的融合
3. 營地本土化及營地化推動城鄉可持續發展
4. 綠色技術的建築本體化 [1] 

張振輝教育科研

張振輝建築實踐

文化建築、公共建築、營地規劃及建築、校園規劃及建築、超高層建築、會展建築、辦公建築、居住建築、城市規劃設計及城市更新改造等 [1] 

張振輝設計作品

1. 國家級建築:
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 2022
青島國際會議中心(2018年上合峯會主會場)2018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東方之冠)2010
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2014
錢學森圖書館 2011
2. 文化公共建築:
安徽省博物館 2011
煙台文化中心 2008
中國駐香港部隊維多利亞港展覽中心(在建)
佛山市南海區樵山文化中心(南海會館)(在建)
詔安美術館(在建)
3. 城市更新改造:
廣州市越秀區解放中路舊城改造 2006
東莞莞城市民廣場 2007
駐港部隊香港中環總部大樓改造 2014
佛山南風古灶片區更新改造 2007
4. 營地規劃與建築:
雷勵中國貴州大項目營地 2018
5. 校園規劃與建築:
嘉應大學總體規劃 2019
徐州師範大學藝術樓羣 2004年
珠海中學(在建)
增城天恩國際小學(在建)
6. 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
海南自貿島海口市江東新區啓動區城市設計國際競標優勝獎(第一名)2019
海南自貿島海口市江東新區城市規劃國際競標優良獎(第二名)2018
廣州市增城掛綠新城城市設計 [1] 

張振輝科研項目

  1. 地域文化與綠色技術交融的建築創新理論與實踐,2016年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廣東省科技廳,主要完成人之一
  2. 基於“兩觀三性”理論的建築創作實踐,2012年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教育部,主要完成人之一
  3. 基於“價值重心、本體要素、項目環境”互動模型的建築設計研究,2019年亞熱帶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主持人 [1] 

張振輝出版著作

  1. 《從概念到建成:建築設計思維的連貫性》(出版中),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個人專著
  2. 《文化博覽建築》,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第一編輯
  3.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參編
  4. 《何鏡堂建築創作》,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參編。 [1] 

張振輝發表論文

1.《從概念到建成:建築設計思維的連貫性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17。
2.《一般技術背景下建築設計與建造控制探索——從兩個工程開始》,碩士學位論文,2004。
3.從綠色人文視角探索傳承轉化之路——中國(泰州)科學發展觀展示中心設計思考,建築學報2013(07),第一作者
4.敍事的建築 當代博物館系列設計實踐回顧,南方建築 2012(03),第一作者
5.在嶺南山水之間建造——以南海會館為例探索當代文化公共建築設計的地域性策略,南方建築 2014(06),第一作者
6.整合資源 復興舊城 迴應氣候 巧構庭院——東莞莞城市民廣場,新建築 2008(05),第一作者
7.形體的構成與表現——徐州師範大學藝術樓羣設計淺析,南方建築 2004(03),第一作者
8.在“讀圖時代”建造,室內裝修與設計 2004(08),第一作者
9.尋找或創造重返家園之路,城市中國 2012,第一作者
10.山水:一個值錢的形容詞,藝術世界 2008(08),第一作者
11.尋根溯源——以洛陽博物館為例探索當代文化公共建築設計的歷史敍事策略,建築遺產2013(08),第一作者
12.新開發模式下的嶺南傳統街區復興實踐——廣州市越秀區解放中路舊城改造,新建築 2008(05),第二作者
13.地域建築創作再體認——寧波幫博物館建築設計解析,新建築 2010(02),第二作者
14.地域建築設計策略探索——寧波幫博物館設計,建築學報 2011(11),第三作者
15.四水歸堂,五方相連——安徽省博物館新館創作構思,建築學報 2011(12),第三作者
16.錢學森圖書館設計,建築學報2012(05),第三作者
17.寧波幫博物館,建築學報 2007(09),第三作者
18.復興嶺南舊城 改善人居環境——廣州市越秀區解放中路舊城改造一期工程,南方建築 2008(05),第三作者
19.地域性背景下的建築敍事——寧波幫博物館設計,南方建築 2012(03),第三作者
20.泰州(中國)科學發展觀展示中心,城市環境設計 2013(10),第三作者
21.寧波幫博物館,城市環境設計 2011(5+6),第三作者
22.錢學森圖書館,城市環境設計 2013(10),第三作者
23.安徽省博物館,城市環境設計 2013(10),第三作者
24.廣州市越秀區解放中路舊城更新探索,建築創作 2010(12),第三作者
25.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與世博會中國館創作構思,《2008年中國長春國基雕塑大會論文集》,第二作者
26.中國館——不只是一個建築,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師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三作者 [1] 

張振輝學術交流

  1. 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課程講座:衝浪之旅: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2008.11.14
  2. 中山市建設部門講座:衝浪之旅: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2009.10.26
  3. TED×Guangzhou演講:迴歸根源 開創遠景,2009.11.02
  4. 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課程講座:建築設計的實踐課,2012.11.08
  5. 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課程講座:Run & Design,2016.11.04
  6. 清華大學講座:連貫:項目實踐與認知整合,首屆“U7+Design 中青年建築師設計論壇, 2017.6.10
  7. 南京大學講座:連貫:項目實踐與認知整合 ,2017.11.15
  8. 華南理工大學講座:連貫:項目實踐與認知整合,2017.12.29
  9. 英國倫敦雷勵國際總部演講:Consistency:From Practice To Cognition,2018.01.18
  10. TED×Xiguan演講:建築:橋接人事地的造物,2018.08.26
  11. 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課程講座:連貫造物,2018.11.09
  12. 造麼凝時展講演:雷勵大項目營地,2018.11.24 [1] 

張振輝獲獎榮譽

1. 個人榮譽
2010年第八屆中國建築學會青年建築師獎
2. 科研獲獎
地域文化與綠色技術交融的建築創新理論與實踐,2016年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基於“兩觀三性”理論的建築創作實踐,2012年中國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3. 設計獲獎
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2015年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建築工程)一等獎,中國勘察設計協會
2015年教育部優秀建築工程設計一等獎,中國教育部
2016年中國建築學會創作獎銀獎,中國建築學會
錢學森圖書館
2013年中國建築設計獎(建築創作)金獎,中國建築學會
2013年教育部優秀建築工程設計一等獎,中國教育部
安徽省博物館新館
2013年中國建築設計獎(建築創作)金獎,中國建築學會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2011年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建築工程)一等獎,中國勘察設計協會
2011年教育部優秀建築工程設計一等獎,中國教育部
寧波幫博物館
2011年教育部優秀建築工程設計一等獎,中國教育部
2011年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建築工程)一等獎,中國勘察設計協會
廣州市越秀區解放中路舊城改造項目
2009年全國優質工程勘察設計獎銀獎,中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
2009年建國60週年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大獎,中國建築學會
2008年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住宅與住宅小區)一等獎,中國勘察設計協會
2007年教育部優秀建築設計一等獎,中國教育部
2012年首屆廣東省嶺南特色建築設計金獎第一名,廣東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
東莞莞城區市民廣場
2007年教育部優秀建築設計一等獎,中國教育部
佛山市禪城區南風古灶片區詳細規劃項目
2007年教育部優秀規劃設計一等獎,中國教育部
煙台文化廣場
2007年教育部優秀建築設計二等獎
洛陽博物館新館(方案)
2007年第四屆中國威海國際建築設計大賽銀獎,中國建築學會
北海博物館(方案)
2011年廣東省註冊建築師協會第六次優秀建築設計佳作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