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恩源

(愛國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策劃總監)

鎖定
2012年1月,愛國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策劃總監 張恩源,只因聽聞一句“漢罵”,便在微博中斥責武漢是“全國最大的農村土鱉城市”,甚至對武漢人大爆粗口。這條不足200字的微博,引發了一場由數千網友參與的“罵戰”。1月28日,愛國者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馮軍向記者確認,公司已與張恩源解除勞動合同,並沒有使這一事件畫上句號。對於“漢罵”的反思,仍是網上的熱門話題。
中文名
張恩源
出生日期
1986年5月23日
畢業院校
湖北工業大學
出生地
黑龍江 哈爾濱

目錄

張恩源簡歷

相關微博截圖 相關微博截圖
教育信息 .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 (2005年)
計算機數字媒體專業(成教)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2008年)
The calculator fasten
工作信息:愛國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2010 - 2012年1月 )
地區:北京,朝陽
職位:愛國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策劃總監 [1] 
2007參加湖南衞視“快樂男聲”網絡賽區人氣冠軍

張恩源起因

被開除的微博截圖 被開除的微博截圖
一句“漢罵”惹人反感
這起事件的起點,源於1月25日的一條微博。實名認證資料為“愛國者策劃總監”的張恩源説,當天他在武漢天河機場轉機時,聽到一個孩子竟然面對自己的父母來了句“漢罵”,這讓他非常憤怒。在微博中,張恩源斥責武漢是“全國最大的農村土鱉城市”,他還對武漢人大爆粗口。這條微博發佈後,立即有數十名網友評論,被轉發200多次,其中多數評論都是對張恩源的抨擊。
1月26日14時49分,張恩源所任職的愛國者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馮軍的一條微博,則讓事件再次“發酵”。馮軍表示,看了張恩源關於武漢的言論,“我認為他是錯誤的,不應該因為對某一個人有意見而傷害所有武漢人。”馮軍認為,張恩源必須道歉,否則公司只能將其開除。馮軍的這條微博被迅速轉發1400多次,評論達1300多條,其中不乏對張恩源的抨擊乃至辱罵。

張恩源升級

“以罵制罵”無休止
馮軍的這條微博發表後不到4個小時,張恩源再次更新微博,表示自己求學於武漢,關於對湖北的言論,一時不冷靜,以點概全實屬沒文化的表現,“我表示道歉!我懇請廣大父母讓孩子熟讀《弟子規》孝敬父母,百善孝為先。”但這條“道歉微博”卻被網友評論為“毫無誠意”,這也為事件後來的發展埋下伏筆。
1月26日晚10時許,距離張恩源的“道歉”發佈約3個半小時後,馮軍在微博宣佈:“經愛國者高管會緊急電話會議決定:一致同意依法解除與張恩源的勞動合同關係,通俗地講:正式開除!同時,同事們一致同意我代表愛國者集團向武漢的父老鄉親們正式致歉,愛國者全國的兄弟姐妹們對這種詆譭國內親人的言行,零容忍!”
張恩源因自己的言論丟掉了飯碗,這並沒有使事件平息。1月27日,張恩源又連續發佈多條言詞激烈的微博,引來了更多網友的抨擊,最多時評論達到4000多條,甚至不知悔改繼續無知言論。 [2] 

張恩源迴應

愛國者數碼公司致歉
記者在微博上看到,張恩源的微博認證資料中,已經沒有與愛國者公司有關的任何描述。而那條引發軒然大波的微博,已被他刪除。記者嘗試通過微博私信與他聯繫,但一直未果。而張恩源在微博上也曾表示,希望記者不要再聯繫他,關於這一事件他將會有統一説法,他服從愛國者公司的決定。
有記者通過微博私信與愛國者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馮軍取得聯繫。馮軍在致電記者時首先表示,他代表愛國者公司全體員工,就這一事件向武漢父老鄉親道歉。
馮軍説,張恩源確實是該公司員工,對他的開除決定,是在全體高管達成一致,並諮詢了公司法律顧問後,依法作出的。張恩源的個人言論,公司無權干涉,但他在以愛國者員工身份實名認證的微博裏發佈這樣的言論,損害了公司的形象,也是公司所不能認同的。這一事件發生後,公司曾要求張恩源進行道歉,但他的道歉態度並不誠懇,因此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就成為最後的選擇。
馮軍表示,在愛國者公司成長的過程中,他與很多武漢朋友都有過愉快的合作,公司裏也有很多優秀的員工是武漢人。他希望這一事件能讓張恩源,以及公司的全體員工都能吸取教訓。 [2] 

張恩源聲音

“爽、俗”而不“惡”地體現漢味
武漢評書大師、著名作家何祚歡在評價這一事件時,用了八個字:反對漢罵,不去理他
指張恩源。何祚歡表示,“漢罵”本身確實不雅,作為文明武漢人,都應該制止“漢罵”,但對於像張恩源這種“以罵制罵”的做法,網友也沒有必要反應強烈,過分糾結。
著名學者易中天昨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張恩源因為一句“粗口”就出言不遜,還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説武漢都是“土鱉”,確實有小題大做之嫌。但對有一些用語較為粗俗的“漢罵”,他個人也認為確實難聽了一點,建議廢除。武漢人的耿直、豪爽、仗義、自強,還有敢作敢為敢擔當的“浩然之氣”,可以用別的方式來表達。這種表達,當然得“爽”,也可以“俗”,但不能“惡”。
武漢市文明辦主任嚴宏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教育和管理下,“漢罵”已經大量減少,特別是在公共場合,説普通話,講禮貌用語,已經成為許多市民的自覺習慣。窗口行業的文明形象也有大的改觀。但是要完全消除“漢罵”,確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次因“漢罵”引發的網絡風波,只是個別現象,並不能代表武漢人的整體文明形象。他表示,有關部門會繼續開展提高市民素質的基礎性工作,讓更多人自覺養成講文明的好習慣,這樣市民的素質也會更高起來。 [2]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説方言本身並不是一種罪過。方言是一種文化,理應得到保護與傳承。在外地人面前説普通話是一種尊重,在同鄉、親友之間説方言是一種親切,是一種情感。粗話之惡習理應被捨棄,而方言之傳承更需當地人與新移民盡己一份之薄力。如若一座城市沒有方言,那還有何特色可言?那方土地的人們更如行屍走肉一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