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忠新

(瀋陽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鎖定
張忠新,別署“翼昊”,1968年出生於撫順,瀋陽胡魁章筆莊首席書畫師,遼寧書法家協會會員,遼寧回族書畫家協會理事,瀋陽青年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瀋陽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遼寧省僑聯書協副秘書長。
中文名
張忠新
出生日期
1968年
主要成就
遼寧書法家協會會員
出生地
撫順

張忠新書法

毛筆 毛筆
自幼酷愛書畫,九歲起學習小楷,後研習顏真卿、柳公權、趙孟、王羲之、鍾繇等多家字體,12歲時作品入選撫順市青少年書法比賽並獲獎,2005年獲第七屆文華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優秀獎,2012年作品入展遼寧激情十二運精彩在遼寧書畫美術攝影展、遼寧第二屆正書展、遼寧首屆青年書法展,多次在“全國九城藝術聯展”中被評為“最受歡迎藝術家”。

張忠新媒體報道摘錄

“如果説書法是百花園,那麼小楷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張忠新説。《心經》是他近期比較喜愛的內容之一,“寫小楷最重要的就是調整氣息,心無掛礙。氣息平和的時候寫出的小楷才能流暢而完,氣息流暢的前提是‘好情緒’,‘好情緒’不會時時都有,而寫《心經》卻能讓人擁有一顆平和的心態。”張忠新拿出一副巴掌大小的小楷説道。記者看到,每個字的平均直徑僅有4毫米,全篇一筆不苟,字字小卻字字精,字體雋秀而不失力道。其字,在用筆上,流暢中求穩健,輕而不浮,重而不滯。在結體上,造型優美,結體疏朗,於飄逸中藴古樸,於典雅中見精神。筆墨線條承載着意境與情感,正所謂“字如其人”,從張忠新的字裏行間便可得知這又是一位沉穩、儒雅之人。“紙滿墨盡入夢中,寒夜消退有春生,黎明莫遣窗外月,報曉自有讀書聲”。這是他曾經作的詩,也是他對書法藝術不懈追求的真情實感。
張忠新作品
張忠新作品(18張)
如今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浪潮中,書法這一中國文化傳承之瑰寶自然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熱愛。張忠新建議那些想要學習寫小楷的愛好者們要廣泛涉獵、堅持臨摹,“想要寫小楷,必先從大字練起,練到一定程度再往小楷寫。寫每一筆都要注意,當筆落墨到紙上形成字的時候,此時字的間架結構,字與字之間的行筆變化都十分重要。除此之外,更要多看、多觀察,豐富視野,才能寫出好書法,正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於寫小楷更重要的是堅持。”(《華商晨報》2012年12月16日)
張忠新的小楷作品,以靈秀典雅而出眾。其字,在用筆上,流暢中求穩健,輕而不浮,重而不滯。在結體上,造型優美,結體疏朗,於飄逸中藴古樸,於典雅中見精神。筆墨線條承載着意境與情感。(《楚天都市報》2013年4月8日)
心經(摺頁)
心經(摺頁)(5張)
本次展覽,瀋陽的“名家推薦展”提名推薦藝術家為魯美四老之一的晏少翔和魯迅美術學院院長宋惠民,他們分別推薦了瀋陽知名畫家禹稱、李智、陳桂芝、周衞等,而“最受歡迎藝術家作品展”邀請到的是青年書畫家楊凱歌、張忠新。他們的油畫和書法作品分別在九城藝術聯展中嶄露頭角,漸漸被觀眾藏家熟悉並收藏。(《華商晨報》2013年12月1日) [1] 
全國各地名家如何多苓、冷軍、鄧箭今、陳家泠、楊正新等聯袂現身九城展。展覽特設的“名家推薦展”,受邀名家依舊用他們專業的眼光為藏家選畫,如瀋陽專業美院參展藝術家徐熾、王易罡、秦悦、楊帆、張然等作品。備受市場認可的自由藝術家,如楊凱歌、張忠新、劉一墨等也極受歡迎。(《華商晨報》2014年5月18日)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