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德輝

(元朝大臣)

鎖定
張德輝(1195年-1274年),字耀卿,號頤齋。元太原交城(今屬山西)人,元初儒臣。 [18] 
金亡真定後,張德輝被史天澤聘為經歷官,後升參議。定宗二年(1247年),忽必烈召見,進講儒術,推薦儒臣。憲宗二年(1252年),張德輝與元好問等面覲忽必烈,請他為儒教太宗師,同時請求蠲免儒户兵賦,為忽必烈接受。忽必烈即位後,張德輝被任命為河東宣撫使,遷東平路宣慰使。至元三年(1266年),參議中書省事,後因年老而辭去官務。鹹淳十年(1274年),張德輝卒,年80歲。 [18] 
張德輝稟性剛直,博學,有經邦濟世之才,不喜嬉笑。晚年與元裕、李冶同遊於封龍山,號稱“龍山三老”, [1]  張德輝著有《紀行》一卷,該書記載了元定宗貴由二年時赴漠北的沿途見聞,詳述了大漠南北蒙古人風俗人情。是一本研究蒙古國時期的歷史資料。收錄於《秋澗集》卷一百《玉堂嘉話》。 [18] 
別    名
龍山三老
耀卿
頤齋
所處時代
元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山西交城
出生日期
1195年
逝世日期
1274年
主要成就
儒學之辯、治世之辯、治理河東、撫卹軍士、護衞百姓。
主要作品
元遺山詩箋註
本    名
張德輝
官    職
參議中書省事、御史宣撫使

張德輝個人生平

張德輝年少勤學

張德輝,字耀卿,冀寧路交城縣人(今山西省交城縣人)。年少時勤學,多次鄉試中舉。
金代貞祐年間(1213~1216),國亂兵興,家業毀於兵火,於是張德輝向御史台謀求一官半職,恰逢有強盜殺害占卜先生的案件,官府追查案情線索,抓獲了一個藏匿婦人的僧人,將他屈打成招。案件審理完畢,德輝懷疑這是樁冤案,遂明察秋毫,後來果真捕獲到了殺人的真正盜賊。禮部趙秉文、户部楊綎都很器重他的能力和才華。 [1] 

張德輝初入仕途

金朝滅亡(1233)後,張德輝北渡求官,被正定府史天澤任命為經歷官,掌管出納文稿。多年跟隨史天澤南征北戰,出謀劃策。有一次史天澤要殺逃兵,被張德輝勸阻,救下逃兵,將他們發配穴城,另外曾招降光州蓽山農民隊自衞,天澤要攻取,德輝建議招降,避免百姓因戰爭而生靈塗炭。 [1] 

張德輝廷議朝政

定宗二年(1247),元世祖忽必烈在王府召見張德輝,議論治國之策與儒家學問。
元世祖問:“孔子已經去世很久了,孔子的精神如今在哪裏呢?”
張德輝答:“聖人治世做人的學問與天地共存,無處不在。殿下您如果能行聖人之道,聖人的精神則就在您這裏。”
元世祖問:“有人説,遼因為信佛而亡,金因為好儒學而亡,是這樣嗎?”
張德輝答:“遼朝的事臣未能詳盡知曉,金朝末年亡國之事則是親眼所見,宰臣中雖有一兩個儒臣,而其餘的都是世襲的武將,軍國大事又不讓儒臣參與。憑藉儒臣的身份晉升為宰臣的,大略只佔三十分之一。金國滅亡,自當有人承擔罪責,儒臣有什麼過錯?”
世祖認為他説的正確,又問德輝:“祖宗的法度俱在,然而有很多都不能付諸實踐,應該怎麼辦呢?”
德輝手指銀盤比喻説:“開創國家大業,就像製造這銀器,要精選白金良匠,按一定規矩製作完成,交給後人,永傳後世。但應交給謹慎敦厚的人掌管,才能永為珍寶使用。否則不僅會被損壞,恐怕還有被偷去的危險。”
世祖沉思了良久又問道:“這正是我所不能忘懷的。”
又問:“農家辛苦勞作,為何衣食不充足?”
德輝回答説:“務農種桑是天下的根本,衣食的來源。農民男耕女織,終年勤苦,卻挑選其中最好的上交到官府,剩下下粗糙不好的來贍養父母,養育子女。而地方官吏又橫徵暴斂,搜刮一空,人民哪有不受凍捱餓的?”
定宗三年(1248)春,朝廷行祭奠孔子之禮。
世祖問德輝:“為何要對孔子行祭奠禮?”
德輝回答説:“孔子為萬代主宰天下者之師,所以歷代君主都尊敬他。把他的廟修建得十分莊嚴肅穆,按時祭祀。崇敬他與否,對聖人無利也無害,但可以見君王崇儒重道之意如何。”
世祖説:“從今以後,此禮勿廢。”又問:“領兵與治民,哪個最危害百姓?”
回答説:“軍無紀律,任其殘暴,為害固然不輕;但是,治民之官,對人民橫徵暴斂,毒害天下,使祖宗之民如在水火之中,害處很大。”
世祖沉默無言,過了一會兒又問:“那怎麼辦?”德輝回答道:“莫若派遣皇族中之賢者如口温不花這樣的人,執掌兵權;舊日勳臣如忽都虎這樣的人,使他主管民政,這樣,則天下均受到皇上的恩賜了。” [1] 

張德輝告假還家

是年(1248)夏天,張德輝獲准告假還家。將行之時,舉薦白文舉等數人。向元世祖辭別時,又向元世祖進諫“先務七事”,即:敦孝友,擇人才,察下情,貴兼聽,親君子,信賞罰,節財用
世祖採納了他的建議,親切地呼喊張德輝的字(耀卿),賜座,封賞十分優厚。
不久之後,張德輝奉旨教皇子孛羅等人讀書。憲宗二年(1252),張德輝與元裕在北方朝見皇帝,請世祖為儒教大宗師,世祖欣然應允,並提調他領導和管理真定學校事務。 [1] 

張德輝拜宣撫使

元世祖即位(1260),起用張德輝為河東南北路宣撫使。他到任後,便打擊豪強,罷黜貪官污吏,平均賦税徭役。許多七八十歲的老人不遠百里來看望他,説:“我們六十多年都沒有見過如此清明的官員了!”把德輝奉若神明。
西川元帥紐鄰又選取一千多士兵,守吏害怕他的威勢,沒人敢申訴反對,隸屬鳳翔縣來屯田的士兵有八百餘人,屯田完畢,士兵不能返回原籍;恰逢標識防戍兵,河中浮樑本來就有守衞的士卒,不應該讓他們充數。張德輝全都分條上奏,皇帝答應他的請求。戰亂後貧弱小民大多依附於豪強的庇護,有的靠做工換取衣食,時日長久,他們就被掩藏淪為家奴,張德輝悉數釋放,將他們恢復平民身份。
中統二年(1261)考核政績,張德輝在十路中排名第一,皇帝召見並犒勞行賞,張德輝此時上書急務四條:
一、嚴保舉以取人材;
二、給俸祿以養廉能;
三、易世官而遷都邑;
四、正刑罰而勿屢赦。
元世祖嘉賞並採納,升任遷東平路宣慰使。期間,張德輝懲治贓奸、免除百姓徭役賦税,並用自己的俸祿救助當地的孤兒寡母。
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張德輝升任參議中書省事,凡軍國大事,都先諮詢張德輝,然後實行。朝廷欲派遣趙彝為使節,出使日本。張德輝聽聞後認為,趙彝本是宋朝降臣,委派他出訪,可能會妄言朝政,貽笑鄰邦。於是協同宰相,奏請皇帝,撤回了決議。 [2] 

張德輝起為御史

至元三年(1266)秋,德輝參議中書省事。
封龍山書院“龍山三老”石雕
封龍山書院“龍山三老”石雕(4張)
至元五年(1268)起為御史,張德輝沒有接受。當時有傳言,戍邊將士冒領物質、損耗軍費,皇帝下令責懲,張德輝卻上奏摺説:“我也做過軍士,曾與士卒們同甘共苦,深知行軍的艱難險阻。如今,官門子弟可以世襲爵位,或者小小的功勞就可以封賞進爵,他們哪裏知道軍旅之苦?朝廷派遣他們去懲戒士卒,這是朝廷省院的失誤。如果嚴懲將士們,必然會使軍中人人自危,正確的做法是改變軍隊部署,選有武藝才略的人去治軍,這樣軍政自然會煥然一新,又時常委任監察官,痛死改革制度,則軍中弊病自然會消除。”
朝廷旨令德輝擬定御史台條例,德輝奏道:“御史是執法官。今法令不明,根據什麼來執法?此事行之不易,陛下應慎思考慮。”
不久,皇帝復召德輝入宮,對他説:“朕已考慮成熟,卿當盡力行之。”德輝説:“如果一定要我執行,那就請求設立宗正府以糾正皇族的違法行為,外戚可以受到彈劾。女眷不準來奏事,否則,諸局承辦人都得追究查辦。”世祖沉默了許久才説:“這事慢慢實行。”
張德輝還諫言改革時弊、均衡賦役、均田編户等,元世祖忽必烈一一採納,並漸次執行,幾十年的積弊得以革除。 [2] 

張德輝告老還鄉

張德輝告老還鄉時,皇帝命他舉薦堪任監察官的人。他舉薦任命任風憲、烏古倫貞等二十人。
張德輝天資剛直,博學且有經世致用之才,性格堅毅,不喜嬉笑,不怒自威。晚年與元裕之(元好問)、李冶封龍山,時人稱“龍山三老”。 [1] 
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張德輝逝世,卒年八十歲。 [3] 

張德輝主要成就

張德輝累官御史

起為侍御史,遂致仕歸。至元十一年,卒,年八十。 [3] 

張德輝疏所急務

中統二年(1261),考績為十路之最。陛見,帝勞之,命疏所急務,條四事,帝嘉納焉。遷東平路宣慰使。 [2] 

張德輝均賦役

擊豪強,黜贓吏,均賦役。耆耋不遠數千裏來見,曰:“六十年不復見此太平官府矣。” [2] 

張德輝革賦税弊

原先,河東歉收,德輝請示朝廷,開常平倉貸糧與民,並減秋税。該地區賦役不均,官吏相互為奸,賦税一徵十年,民不堪其苦,相率逃亡。德輝核實户口,均其賦役,錢糧出納有定規,數十年之弊一旦革除。 [2] 

張德輝有卷傳世

德輝年少時勤學,多次鄉試中舉。 [2]  一生著有《塞北紀行》、編有《元遺山詩集》傳世。 [4-5] 

張德輝史籍記載

《元史·張德輝傳》書影 《元史·張德輝傳》書影
張德輝的生平,應以汲郡王公所撰《行狀》為最早、最佳,今已失傳。 [6] 
元史·卷一百六十三·列傳五十》有張德輝傳。 [2] 
元代文學家,史學家蘇天爵所著《元朝名臣事略》,卷第十“宣慰張公”有傳。 [7] 
《新元史·列傳第六十四》有張德輝傳。 [8] 
現代史學家姚從吾作《張德輝嶺北紀行校注》,校注《嶺北紀行》並整理張德輝生平史料,收錄於姚從《吾先生全集(卷七)遼金元史論文》, 正中書局出版。 [6] 

張德輝主要著作

張德輝塞北紀行

張德輝《塞北紀行》
張德輝《塞北紀行》(6張)
初名《張參議耀卿紀行》,也稱《嶺北紀行》、《邊堠紀行》,原文載於元朝王惲秋澗大全集卷一百的玉堂嘉話(八)內。記錄地點包括:鎮陽、扼胡嶺、孛落以北的沙陀、魚兒泊等。張德輝當年所到的地方,元史地理志統稱為嶺北行中書省,包括首都和林在內,故後世統稱“塞北行記”。 [6]  [9] 
該文作於公元1248~1248年,記述了當年蒙古諸王忽必烈駐居和林的情形,生動扼要,至為難得;可以説是漢文中一篇最早專講蒙古可汗駐帳和林情形的報告。 [6] 

張德輝元遺山詩

[金] 元好問撰,[元] 張德輝編,[清]施國祁箋註,共十四卷,蘇州交通益記圖書館道光七年重印。 [10] 

張德輝後人評價

張德輝編《元遺山先生集》 張德輝編《元遺山先生集》
公天資剛直,博學有經濟器。容色毅然不可犯,望之知為端人正士。遇事風生,果於斷決。庭議剴切,矯矯然有三代遺直。其扶善良、疾奸惡、革弊政、美風化、要以濟時行道、盡忠所事,以實惠及民,成敗利鈍,初不計恤。
其為兩鎮巨藩,再入中書,雖權貴素以嚴厲稱者,與之抗禮,往復論難,不毫髮相假貸;時或齟齬,其耿耿自信,氣終不下。
既為上所深知,凡大政令必諮決焉。論者為省台肇建、進用儒學,開太平之基,公實為啓迪之先。故譖毀不行,才退復召,終始眷顧之禮不少衰。
上問八剌:“張耀卿曾受賂否?”曰:“若言其受賂,豈不畏上蒼乎!”
與人交,重然諾,不戲言笑。在尊俎間,亦以禮法自持。故元遺山呼為畏友,雖親舊不敢幹以私。
恤患難,周困急,至質衣典書無難色。儒士宋子昭羈於豪權家,言於上官,出之。蜀儒古生售於市,鳩銀贖焉,仍給據為良。張新軒子琥已結婚,無以成禮,分俸以給。 [7] 
《新元史·列傳第六十四》史臣曰:
遊顯、賈居貞、李德輝之愛民,趙炳、張德輝之守法,馬亨、何榮祖、程思廉之匡君,出任方面,入官台省,譬之緝眾腋而成裘,構羣材以造廈,此至元之治,所以庶幾貞觀也。 [8] 
忽必烈網羅人才,北方的著名學者張文謙、張德輝、竇默等相繼來到忽必烈身邊,深受忽必烈賞識。而張德輝又進一步澄清了當時流行的“金以儒亡”的觀念,更使忽必烈樹立了改用儒者治國的決心。
張德輝與金末大學者元好問一起覲見忽必烈,懇請他接受“儒教大宗師”的稱號。忽必烈欣然接受了“儒教大宗師”尊號,考選儒士,減免儒户兵賦等負擔,這等於公開宣佈他將以儒學安天下、治天下。 [11] 
歷史學家姚從吾
元代張德輝祭祀交城縣鄉賢祠 元代張德輝祭祀交城縣鄉賢祠 [12]
張德輝、元好問、李治,是金朝逸老學人中的經世派。他們以元好問為中心,以封龍山為講學的聚會處。他們眼見天下大亂了,不得已,只有彙集同志,用種種方法,去説服蒙古新朝,企圖得君行道,稍稍挽救金元之際蒙古人入主中原後,中原民族與文化的劫運。他們是有救世理想的,旨在努力救濟知識分子,進而希望對於民族文化有所保存。他們苦心孤詣,為挽救中原文化厄運所做的種種努力,是班班可考的。 [6] 
歷史學者魏崇武
“龍山三老”中,張德輝是惟一長期仕於蒙元者。雖然不以學術、文章聞名,但頗有治才,且剛直敢言。他先後受到史天澤、忽必烈的賞識,在歷任官職上都有良好甚至優異的表現。
在文化救亡方面,他所做的最引人注目的有以下幾件事:
  1. 減輕忽必烈對於行漢法的疑慮,使忽必烈相信金朝滅亡的責任根本不應由儒者來承擔。
  2. 薦舉有才德的儒士,他們利用被徵召的機會向忽必烈宣揚儒家文化,無疑使儒家思想的影響力在蒙古統治者那裏不斷得到增強。
  3. 請忽必烈當“儒教大宗師”,還趁機請求蠲免儒户兵賦,得到批准。這是張德輝所做的最常為人提起的一件事。雖説,請不大懂得儒學是怎麼回事的人充當“儒教大宗師”,張、元此舉多少有點滑稽,然而,忽必烈無疑是當時蒙古統治集團中最有雄才大略也最傾向於行漢法的人,他從中看到了漢族知識分子的合作企求;而張德輝、元好問也為經受衝擊的漢文化和朝不保夕的儒士們找到了有力的支持。顯然,這是一種雙贏的結果。 [13] 

張德輝軼事典故

張德輝中統元年(1260)任東南北路宣撫使,十路中考核排名第一,遷東平路宣慰使。任東平路宣慰使的同年九月重陽節之前,自沂州門冒雨出發,第二天到林廟,祭拜三聖墓,甚至到達泰安後,還時雨時停。第三天與州刺史張汝霖、奉符令張儉、司户王天挺及從者一行300餘人,拂曉時分向泰山出發“暮至絕頂”。張宣慰見泰山奇景,異常振奮説:“吾此行,凡三見岱宗面目,吾意足矣。” [14] 
東平府路宣慰張公登泰山記碑拓片 東平府路宣慰張公登泰山記碑拓片 [14]
此行,隨行的元曲作家杜仁杰撰有《東平府路宣慰張公登泰山記》。刻立於元至元二年( 1265),此碑原立於岱廟延禧殿旁,1983年置於岱廟東碑廊內。《岱覽》著錄有全文。 [14]  《岱廟碑刻研究》也錄有其文。
杜仁杰在文末説:“予自壬辰北渡三十餘年,凡九來,未嘗睹此奇事,雖欲勿紀得乎?古者有天人之辯,以謂人無所不至,惟天不容偽,真知言哉。公(張德輝)純誠人也,蓋無往而不協,無動而不吉,無禱而不應,是行之異乃一節耳,平生如此者蓋每每也。雖然天下之事固有邂逅相合者多矣,昔衞旱伐邢,師興而雨,或者謂適與雨會,則非也,此特純歸之天,烏在所謂由人乎哉!至於揮劍成河,變晝為夜,或有此理,如韓吏部開衡山之雲,蘇端明借海藏之春,皆吾輩之餘事,安用詫為。因公此來,蓋不得不辯徵,書諸於石,以示來者。” [14] 
對於張德輝登泰山的原因,《元史》記載為“春旱,禱泰山”。但《東平府路宣慰張公登泰山記》碑文載,張宣慰就職東平路宣慰使後,認為“曲阜實夫子祖庭,泰山為中原之神嶽,此皆在境內,官所當親祀之者也”,故有此泰山之行。 [14]  説明張德輝此行泰山的真正用意是“親祀”泰山。

張德輝親屬成員

子 :張復。
周烈孫、王斌校注《元遺山文集校補》收錄有《壽張復從道》一首。詩曰:鎮州城中金粟岡,移來河東萬卷堂。先生絃歌教胄子,子亦詩禮沾餘芳。齒如編貝發抹漆,玉樹臨風未二十。為渠欲作寫真詩,老我慚無敬齋筆。復也美材具,璞玉未雕飾,良工在汝心,苦卓與真積。捧檄毛義喜,受杖伯瑜泣。親年當喜懼,寸晷真尺璧。桓榮家世傳一經,何患不蒙稽古力!彩服庭闈趨,繡衣霄漢立。但願頤齋壽金石,歲歲年年作生日。
詩中所泳,乃贊張德輝(號頤齋)子復,並祝張德輝之生日。 [15]  詩中的“但願頤齋壽金石”的“頤齋”正是張德輝的號。

張德輝後世影響

  1. 舊時,張德輝靈位入交城縣文廟鄉賢祠祭祀。 [12] 
  2. 隨着元王朝統一中國,一大批中原士大夫成為忽必烈的寵臣和門下常客,如耶律楚材、張德輝等,在他們的影響下,草原汗王漸漸懂得了以儒治天下、以道順民心的中原文化。於是,在忽必烈的倡導下,完成了中國歷史上又一次最大規模的民族融合。——二十集電視文化專題片《名都自古幷州》解説詞 [16] 
  3. 張德輝提調真定學校時,曾倡導並主持重修了元氏縣的廟學,李治在封龍書院的教育活動也得到張德輝的大力支持。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