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從正

鎖定
張從正(1156年—1228年),字子和,號戴人, [1]  睢州考城張老莊(今河南省蘭考縣小宋集北四里北沙崗)人。金代醫學家,“金元四大家”之一。 [1-2]  [9] 
張從正私淑劉完素的學術觀點,對於汗、吐、下三法的運用有獨到的見解,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擴充了三法的運用範圍,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獨特風格,為祖國醫學的病機理論和治療方法作出貢獻,被後世稱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稱為“攻邪派”的代表。他一生著述頗豐,著有《儒門事親》等。 [3] 
別    名
張戴人
張宛丘
子和
戴人
所處時代
金代
民族族羣
出生地
睢州考城縣(今河南省蘭考縣 [1] 
出生日期
1156年
逝世日期
1228年
主要成就
“攻下派”代表,為“金元四大家”之一 [9] 
主要作品
《儒門事親》
本    名
張從正
職    業
醫學家
享    年
72歲

張從正人物經歷

張從正像
張從正像(3張)
金貞元四年(1156年),張從正生於金朝睢州考城縣張老莊(今河南省蘭考縣小宋集北四里北沙崗) [4]  [9]  [1-3]  [5]  張從正因家鄉民權為春秋時期戴國,而自號“戴人”。十餘歲時承庭訓,跟隨父親學醫,博覽醫書,深究醫理,勤奮自壢,弱冠成器,二十餘歲懸壺應診。中年時代,即成一方名醫。他用藥也以寒、涼為多。他以為風寒等是在天之邪氣,雨露等是地之邪氣,最容易使人染病 [6]  。飲食的酸苦甘鹹等是水的各種邪氣,也是致病的原因,認為這些病因都不是人體內所應有的,一經致病;就應當祛除體外。祛除方法採用汗、下、吐三法為要,凡風寒痼冷等所致,疾病在下,可用下法;凡是風痰宿食所致,可用吐法。他行醫奔波於陳州介徐州、汴京、歸德府數十府、州、縣,醫疾救亡,功績卓著,深得人民敬仰。張從正後來長期在陳州宛丘縣行醫,又有人稱他為“張宛丘”。
金宣宗興定年間,諭詔從正,補太醫,因非其所願,不久辭職歸裏,後與麻知幾、常 [2]  仲明等講研醫理,著書傳世。約於公元1220年前後著成《儒門事親》,取名的用意是:儒者能明事理,事親的人就應當知醫道。當時因有人對汗下吐三法持有異議、故書中有説、有辨、有誡、有箋、有論、有疏、有十形三療。還有六門三法等目。旨在於攻,故號攻下派。 [7] 
金正五年(1228年)冬,張從正卒,享年72歲。 [4] 
張從正一生著述甚多,除今在《儒門事親》中五卷之外,尚有《心鏡別集》一卷、《張氏經驗方》二卷、《張子和治病撮要》一卷、《秘傳奇方》二卷傳世,其餘因年代久遠,沒能流傳下來。

張從正主要著作

在學術上繼承了《內經》《難經》《傷寒論》諸典籍的理論與臨牀觀點,並很推崇劉河間的學術思想。
劉氏於臨牀上強調六氣化火與五志化火的理論,治療火熱病應從表裏分治以卻散火熱之邪。
張氏私淑其談,但並不側重於火熱病機,而對於劉氏祛邪的觀點很有體會,並結合前人的治療經驗,以及個人臨牀的體會,對汗、吐、下三法的運用有獨到的見解,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擴充了三法的運用範圍,並在理論上有所闡發,形成了以攻邪 [7]  法治病的獨特風格,為祖國醫學的病機理論和治療方法作出貢獻,被後世稱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稱為“攻下派”的代表。《金史本傳》對其評價很高,稱讚他“精於醫,貫穿《素》《難》之學,其法宗劉守真,用藥多寒涼,然起疾救死多取效。”
張從正著作 張從正著作
張從正一生寫了十餘種醫著,後被學生輯為《儒門事親》一書,共十五卷,詳細介紹了汗、吐、下三法的學術觀點,記載了各種疾病的臨牀治療,並附有醫案。此書對研究攻邪派的學術思想,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張從正學術思想

張從正將疾病產生的病因總歸於外界不同邪氣的侵襲。他強調邪氣致病,並非忽略人體之虛,或者忽略在疾病過程中有正虛的—面。他認為,疾病的產生主要是邪氣的作用,若先補其正氣則真氣未旺,反而助長邪氣的作用,更損傷正氣,反而使人體正氣得不到恢復。就象鯀治理洪水以築堤之法,由於不疏通河道,反使洪水得不到控制。祛邪之法有似於治洪水疏通河道,反而使邪氣得以祛除,正氣得以康復。所以張子和提出了攻邪即是扶正的辨證關係,認為“不補之中,真補存焉”。其祛邪理論強調了人體應以氣血通達為常。他認為,“《內經》一書,唯以血氣流通為貴。”因此,張子和從這一認識出發,提出“陳莝去而腸胃潔,症瘕盡而營衞昌”的觀點,認為通過攻邪之法,可以調暢氣機,疏達氣血,“使上下無礙,氣血宣通,並無壅滯”,從而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 [8] 
正因為張子和十分重視邪氣致病和氣血流通的理論,因此,其對補法的運用十分謹慎。強調補法的運用應當針對病情,不能濫用。反對無病之人濫服補藥,對於患病之人,認為邪未去而先投補,則往往會以糧資寇,反而助邪傷正,只有對純虛無實的患者,才可使用補法。至於具體補養正氣的方法,張子和認為應當十分重視食補,也即“養生當論食補”的著名論點。正因於此,張氏又十分重視人體之胃氣的盛衰,認為它直接影響到食補的效果,保護胃氣,使水谷得以消化,人的正氣就能夠恢復。 [8] 

張從正臨牀經驗

張氏強調攻邪,將其歸納為汗、吐、下三法。張氏對此三法的運用十分純熟。他認為,只要邪氣存於肌表,尚未深入,便可應用汗法。他所指汗法,包括灸、蒸、燻、渫、洗、熨、烙、針刺、砭射、導引、按摩等,“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在具體應用方面,張氏認為首先要明辨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在實際應用時,不僅表證可用,諸如有裏證者,若兼有表證之象者亦可應用。其中,張子和尤其注重辛涼與辛温發汗之間的分辨,注重從地區、季節、體質、感受邪氣、稟性、脈象等方面之不同,以鑑別辛涼與辛温的不同適應證。在使用汗法時,強調汗出之時要周身出遍,要漸漸汗出,且不宜過多,這是十分重要的原則。
對於吐法,他認為凡風痰、宿食、酒積等在胸膈以上的大實大滿證均可應用。如傷寒雜病中的頭痛痰飲所造成的胸脅刺痛、失語、牙關緊閉、神志不清、眩暈噁心等,由於病邪在上,均可用吐法。當然,他所稱吐法,不僅僅指湧吐而言,“引涎漉涎,嚏氣追淚,凡上行者皆吐法也。”具體應用上,一般情況下,凡吐至昏眩,可飲用冰水可解,沒有冰水,服用涼水亦可。此外,有一些不適應使用吐法的患者,如性情剛暴、好怒喜淫、信心不堅、病勢臨危、老弱氣衰、亡陽血虛、自吐不止,諸種血證等,均在禁用吐法之例。
對於下法,不僅侷限於通瀉大便,“催生、下乳、磨積、逐水、破經、泄氣,凡下行者皆下法也。”即將通達氣血,祛除邪氣,使之從下而行的多種治療方法統歸於下法。由於張氏對下法的概念範圍的擴大,因此張氏下法的適應範圍亦是十分廣泛的。諸如胃腸部有各種結滯;傷寒大汗之後而因勞而復發,熱氣不盡者,雜病腹中脹滿疼痛不止而內有實邪者;目黃、九疸、食勞及落馬、墮井、打撲、閃肭、損傷等外傷引起者,均可選用下法。此外,張氏還列舉了三十味常用攻下之藥,諸如大戟、牽牛、芫花巴豆、甘遂等峻烈攻下之品均在其列,而且對一些毒性藥物的應用,提出應當慎重,既強調其治療作用,又注意其弊端與副作用,可見其應用是十分嫺熟的。

張從正學術評價

張從正承襲《內經》及張仲景學説,私淑劉河間之學,創 “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的攻邪學説,豐富和發展了中醫發病學理論。
在臨牀上,張氏吸取和發揮了前人理論,擴大了汗吐下三法的應用範圍,促進了治法理論的發展,並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在情志治療方面很有特色,為中醫心理學的發展有所貢獻。
張氏的攻邪理論突破了《傷寒論六經辨證的常規用藥規律,為後世温病學家提供了寶貴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張從正後世影響

張從正在前人理論與臨牀的啓示下,為糾正時弊,提出一整套攻邪祛病的理論,併為中醫的治療學充實了很多豐富的內容,成為獨具風格的一代名醫,在祖國醫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為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仍值得我們認真學習與深入研究。 [6-7] 

張從正史料記載

毛德西《從考城沿革談張子和故里》: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1987年03期:“張從正,金代睢州考城郜城人,郜城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吳屯村。”. [1] 
關於張從正的籍貫,張從正在自己的著作《儒門事親》中就已説明:“考城之郜城,戴人之鄉也。”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