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廷珪

鎖定
張廷珪(?-734年 [2]  或約670年-740年 [4]  ),都畿道懷州濟源縣(今河南省濟源市)人。 [2]  唐代文章家、書法家、官員。 [3] 
張廷珪少以文學知名。中進士舉,補白水縣尉。又應制科考試異等,累遷監察御史。唐中宗景龍末年,為中書舍人,轉洪州都督、江南西道按察使。開元初年,張廷珪入朝為禮部侍郎,遷黃門侍郎。後因泄露禁中語,出為沔州刺史,頻轉蘇、宋、魏三州,在地方頗有政績。又入朝為少府監,封范陽縣男。遷太子詹事,以年老致仕。 [3]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張廷珪去世。 [2] 
張廷珪書法善楷隸,為時人所重。其與李邕友善,李邕所撰碑文,必請張廷珪以八分體書寫。 [3]  遺蹟有《狄梁公生祠記》《兗州刺史韋府君遺愛頌》等。 [2]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懷州濟源縣(今河南省濟源市)
逝世日期
734年
本    名
張廷珪
官    職
太子詹事
追    贈
工部尚書
爵    位
范陽縣男
諡    號
貞穆

張廷珪史籍記載

張廷珪《舊唐書》

張廷珪,河南濟源人,其先自常州徙焉。廷珪少以文學知名,性慷慨,有志尚。弱冠應制舉。長安中,累遷監察御史。則天税天下僧尼出錢,欲於白司馬坂營建大像。廷珪上疏諫曰:
張廷珪書法
張廷珪書法(16張)
夫佛者,以覺知為義,因心而成,不可以諸相見也。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此真如之果不外求也。陛下信心歸依,發弘誓願,壯其塔廟,廣其尊容,已遍於天下久矣。蓋有住於相而行佈施,非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何以言之?經雲:“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及恆河沙等身命佈施,其福甚多。若人於此經中受持四句偈等為人演説,其福勝彼。”如佛所言,則陛下傾四海之財,殫萬人之力,窮山之木以為塔,極冶之金以為像,雖勞則甚矣,費則多矣,而所獲福不愈於一禪房之匹夫。
菩薩作福德,不應貪著,蓋有為之法不足高也。況此營建,事殷木土,或開發盤礴,峻築基階,或塞穴洞,通轉採斫,輾壓蟲蟻,動盈巨億。豈佛標坐夏之義,愍蠢動而不忍害其生哉!又役鬼不可,唯人是營,通計工匠,率多貧窶,朝驅暮役,勞筋苦骨,簞食瓢飲晨炊星飯,飢渴所致,疾疹交集。豈佛標徒行之義,愍畜獸而不忍殘其力哉!又營築之資,僧尼是税,雖乞丐所致,而貧闕猶多。州縣徵輸,星火逼迫,或謀計靡所,或鬻賣以充,怨聲載路,和氣未洽。豈佛標隨喜之義,愍愚蒙而不忍奪其產哉!且邊朔未寧,軍裝日給,天下虛竭,海內勞弊。伏惟陛下慎之重之,思菩薩之行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則其福德若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不可思量。夫何必勤於住相,凋蒼生之業,崇不急之務乎!臣以時政論之,則宜先邊境,蓄府庫,養人力;臣以釋教論之,則宜救苦厄,滅諸相,崇無為。伏願陛下察臣之愚,行佛之意,務以理為上,不以人廢言,幸甚幸甚。
則天從其言,即停所作,仍於長生殿召見,深賞慰之。景龍末,為中書舍人,再轉洪州都督,仍為江南西道按察使
開元初,入為禮部侍郎。時久旱,關中飢儉,下制求直諫昌言、弘益政理者。廷珪上疏曰:
臣聞古有多難興王、殷憂啓聖者,皆以事危則志鋭,情迫則思深,故能自下登高,轉禍為福者也。伏見景龍之末,中宗遇禍,先天之際,兇黨構謀,社稷有危於綴旒,國朝將均於絕綖。陛下神武超代,精誠動天,再掃氛沴,六合清朗。而後上順皇旨,俯念黔黎,高運璿衡,光膺寶籙。日月所燭之地,書軌未通之鄉,無不沾濡渥恩,被服淳化。十堯、九舜,未足稱也。明明上帝,照臨下土,宜錫介祉,以答鴻休
然屬頃歲已來,陰陽愆候,九穀失稔,萬姓阻飢,關輔之間,更為尤劇。至有樵蘇莫爨,糧籺靡資,不復聊生,方憂轉死。偶會昌運,遘茲難否者,臣竊思之,皇天之意,將恐陛下春秋鼎盛,神聖在躬,不崇朝而建大功,自籓邸而陟元后,或簡下濟之道,獨滿雄圖之志,輕虞舜而不法,思漢武以自高。是故昭見咎徵,載加善誘,將欲大君日慎一日,雖休勿休,永保太和,以固邦本也。斯皇天於陛下睠顧深矣,陛下焉可不奉若休旨而寅畏哉!臣愚誠願陛下約心削志,澄思勵精,考羲、農之書,敦素樸之道。登庸端士,放黜佞人,屏退後宮,減徹外廄,場無蹴踘之玩,野絕從禽之賞。休石田之遠境,罷金甲之懸軍,矜恤煢嫠,蠲薄徭賦。去奇伎淫巧,捐和璧隋珠,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自然波清四海,塵銷九域,農夫樂其業,餘糧棲於畝。則和氣上通於天,雖五星連珠,兩曜合璧,未足多也;珍祥下降於地,雖鳳皇巢閣,麒麟在郊,未足奇也。或謂天之炯戒不足畏者,則將上帝憑怒,風雨迷錯,荒饉日甚,無以濟下矣。或謂人之窮乏不足恤者,則將齊甿沮志,億兆攜離,愁苦勢極,無以奉上矣。斯蓋安危所繫,禍福之源,奈何朝廷曾不是察!況今陛下受命伊始,敷政惟新,卿士百僚,華夷萬族,莫不清耳以聽,刮目而視,延頸企踵,冀有所聞見,顒顒如也。何可怠棄典則,坐辜其望哉!
再遷黃門侍郎。時監察御史蔣挺以監決杖刑稍輕,敕朝堂杖之,廷珪奏曰:“御史憲司,清望耳目之官,有犯當殺即殺,當流即流,不可決杖。士可殺,不可辱也。”時制命已行,然議者以廷珪之言為是。俄坐泄禁中語,出為沔州刺史,又歷蘇、宋、魏三州刺史。入為少府監,加金紫光祿大夫,封范陽男。四遷太子詹事,以老疾致仕。二十二年卒,年七十餘,贈工部尚書,諡曰貞穆。廷珪素與陳州刺史李邕親善,屢上表薦之,邕所撰碑碣之文,必請廷珪八分書之。廷珪既善楷隸,甚為時人所重。

張廷珪《新唐書》

張廷珪,河南濟源人。慷慨有志尚。第進士,補白水尉。舉制科異等。累遷監察御史,按劾平直。武后税天下浮屠錢,營佛祠於白司馬坂,作大象,廷珪諫,以為:"傾四海之財,殫萬民之力,窮山之木為塔,極冶之金為象,然猶有為之法,不足高也。填塞澗穴,覆壓蟲蟻,且巨億計。工員窮窶,驅役為勞,飢渴所致,疾疹方作。又僧尼乞丐自贍,而州縣督輸,星火迫切,鬻賣以充,非浮屠所謂隨喜者。今天下虛竭,蒼生雕弊,謂宜先邊境,實府庫,養人力。"後善之,召見長生殿,賞慰良厚,因是罷役。
會詔市河南河北牛羊、荊益奴婢,置監登、萊,以廣軍資。廷珪上書曰:"今河南牛疫,十不一在,詔雖和市,甚於抑奪。並市則價難準,簡擇則吏求賄,是牛再疫,農重傷也。高原耕地奪為牧所,兩州無復丁田,牛羊踐暴,舉境何賴?荊、益奴婢多國家户口,奸豪掠買,一入於官,永無免期。南北異宜,至必生疾,此有損無益也。抑聞之,君所恃在民,民所恃在食,食所資在耕,耕所資在牛;牛廢則耕廢,耕廢則食去,食去則民亡,民亡則何恃為君?羊非軍國切要,假令蕃滋,不可射利。"後乃止。
張易之誅,議窮治黨與。廷珪建言:"自古革命,務歸人心,則以刑勝治。今唐歷不移,天地復主,宜以仁化蕩宥。且易之盛時,趨附奔走半天下,盡誅則已暴,罰一二則法不平,宜一切洗貸。"中宗納之。
神龍初,詔白司馬坂復營佛祠,廷珪方奉詔抵河北,道出其所,見營築勞亟,懷不能已,上書切爭,且言:"自中興之初,下詔書,弛不急,斥少監楊務廉,以示中外。今土木復興,不稱前詔;掘壤伐木,浸害生氣。願罷之,以紓窮乏。"帝不省。尋為中書舍人。再遷禮部侍郎
玄宗開元初,大旱,關中飢,詔求直言。廷珪上疏曰:"古有多難興國,殷憂啓聖,蓋事危則志鋭,情苦則慮深,故能轉禍為福也。景龍先天間,兇黨構亂,陛下神武,汛掃氛垢,日月所燭,無不濡澤,明明上帝,宜錫介福。而頃陰陽愆候,九穀失稔,關輔尤劇。臣思天意,殆以陛下春秋鼎盛,不崇朝有大功,輕堯、舜而不法,思秦、漢以自高,故昭見咎異,欲日慎一日,永保大和,是皇天於陛下眷顧深矣,陛下得不奉若休旨而寅畏哉!誠願約心削志,考前王之書,敦素樸之道,登端士,放佞人,屏後宮,減外廄,場無蹴鞠之玩,野絕從禽之樂,促遠境,罷縣戍,矜惠惸獨,蠲薄徭賦,去淫巧,捐珠璧,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或謂天戒不足畏,而上帝馮怒,風雨迷錯,荒饉日甚,則無以濟下矣;或謂人窮不足恤,而億兆攜離,愁苦昏墊,則無以奉上矣。斯安危所繫,禍福之原,奈何不察?今受命伊始,華夷百姓清耳以聽,刮目以視,冀有聞見,何遽孤其望哉?"
再遷黃門侍郎,監察御史蔣挺坐法,詔決杖朝堂,廷珪執奏:"御史有譴,當殺殺之,不可辱也。"士大夫服其知體。
王琚持節巡天兵諸軍,方還,復詔行塞下,議者皆謂將襲回紇,廷珪陳五不可,且言:"中國步多騎少,人齎一石糧,負甲百斤,盛夏長驅,晝夜不休,勞逸相絕,其勢不敵,一也。出軍掩敵,兵不數萬,不可以行,廢農廣饋,飢歲不支,二也。千里遠襲,其誰不知?賊有斥候,必能預防,三也。狄人獸居磧漠,譬之石田,克而無補,四也。天下無年,當養人息兵,五也。"又請復十道按察使,巡視州縣,帝然納之,因詔陸象先等分使十道。時遣使齎繒錦至石國市犬馬,廷珪曰:"犬馬非土性弗畜,珍禽異獸不育於國,不宜勞遠人致異物,願省無益之故,救必然之急,天下之幸。"
坐漏禁內語,出為沔州刺史。頻徙蘇、宋、魏三州。初,景龍中,宗楚客紀處訥、武廷秀、韋温等封户多在河南、河北,諷朝廷詔兩道蠶產所宜,雖水旱得以蠶折租。廷珪謂:"兩道倚大河,地雄奧,股肱走集,宜得其歡心,安可不恤其患而殫其力?若以桑蠶所宜而加別税,則隴右羊馬、山南椒漆、山之銅錫鉛鍇、海之蜃蛤魚鹽,水旱皆免,寧獨河南、北外於王度哉?願依貞觀永徽故事,準令折免。"詔可。在官有威化。入為少府監,封范陽縣男。以太子詹事致仕。卒,贈工部尚書,諡貞穆。
廷珪偉姿儀,善八分書,與李邕友善,及邕躓於仕,屢表薦之,人尚其方介雲。 [1] 

張廷珪軼事典故

張廷珪素與李邕親善,邕所撰碑碣之文,必請廷珪八分書之。廷珪既善楷隸、八分,甚為時人所重。開元十年(722)狄光嗣撰唐兗州刺史韋府君遺愛頤,同年李邕所撰狄梁公生兩記,均為其所書。《舊唐書本傳·金石錄》
參考資料
  • 1.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四十三 張廷珪傳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1-03-12]
  • 2.    鄭天挺,吳澤,楊志玖主編;翁獨健,蔡美彪,李學勤等副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 上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第1620頁
  • 3.    馬良春,李福田總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 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261頁
  • 4.    馬良春,李福田總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 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2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