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幹民

(原中共滿洲省委秘書長)

鎖定
張幹民(1907~1991),原名張存禮,又名趙文棟。山東省臨清縣李圈村(今屬河北省臨西縣)人。曾在哈爾濱、瀋陽和吉林省糧食廳任科長、副處長、處長。 [1] 
中文名
張幹民
別    名
趙文棟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山東省臨清縣李圈村(今屬河北省臨西縣)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91年

目錄

張幹民人物生平

1925年,在濟南省立第一師範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秋,入武漢黃埔軍校分校學習,畢業後任共青團山東省委秘書長。1927年10月,受中共山東省委派遣到聊城,經與趙以政、聶子政等共產黨員和議,成立中共東昌(又稱魯西)縣委,張幹民任縣委書記,在魯西建立發展中共黨組織,組織農民協會,收編綠林隊伍,擴大革命武裝。1928年1月14日,中共東昌縣委根據黨“八七”會議精神和山東省委關於組織暴動的計劃,發動和領導了陽穀坡裏暴動。暴動失敗後,張幹民受國民黨通緝,於3月調回山東省委。4月下旬,任中共魯北特委委員、組織部長。5月,由魯北特委組織和領導的高唐谷官屯暴動失敗後再次返回山東省委。1929年5月,調東北工作,歷任中共滿洲省委秘書長、大連特支書記、滿洲省委組織部代部長、撫順煤礦特支書記、撫順縣委書記。11月,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獄,3年後釋放。此時東北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佔領,張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繫,為生活所迫,在東北某地一警備所任書記員。1945年日寇投降後,經黨組織審查,無問題,重新分配工作,先後在哈爾濱、瀋陽和吉林省糧食廳任科長、副處長、處長。“文化大革命”中因拒絕給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出具劉少奇叛黨證明,被捕入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事求是地寫了他與劉少奇一起在滿洲省委工作期間的情況。1983年離休,恢復組織關係。1991年病逝於北京。 [1] 
參考資料
  • 1.    張傳慶;唐豔紅,山東省高唐縣史志編纂委員會;《高唐縣誌(1988-2005)》/第十編 人物;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年02月;第4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