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師德

(北宋狀元)

鎖定
張師德(978年-1026年),字尚賢,開封襄邑(今河南睢縣)人,北宋第二位狀元張去華之子。北宋狀元。 [4] 
張師德最器重師德,曾要他蔭補得官,張師德堅辭不就。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真宗西祀汾陰,張師德獻《汾陰大禮頌》。是年冬,應服勤詞學經明行修舉進士第一。成為科場佳話。釋褐授將作監丞、通判耀州。召回,遷秘書省著作郎、集賢校理、判三司都理欠憑由司。 [5] 
天禧元年(1017年),安撫淮南,苦於風眩之疾,改判司農寺。後累官知制誥、知潁州、判大理寺、羣牧使等。因病出知鄧、汝諸州。孝謹有家法,一生不交接權貴, [5]  但體弱多病,不堪重任,曾在任九年未得升遷,並逝於任上。張師德著有文集十卷傳世。 [4] 
尚賢
所處時代
北宋時期
民族族羣
出生地
開封府襄邑縣(今商丘市睢縣)
主要成就
父子狀元
本    名
張師德

目錄

張師德生平

商丘睢縣張家的崛起,始於張師德的祖父張誼。張師德的父親張去華是北宋第二位狀元。張去華重視家庭教育,他有十個兒子,張師古、張師顏均為國子博士,師錫任殿中丞,而他最器重的小兒子張師德則考取狀元,重現他當年的輝煌。 [3] 
在父親奪魁50年後,張師德又金榜題名第一,為世人豔羨。張師德中狀元后,授將作監丞,通判耀州,遷為秘書省著作郎、集賢校理,判三司都欠憑由司。曾上疏請求赦免因貧苦無力還債之人,獲准。一次,張師德上殿奏事,真宗以時事問之,師德回答得十分詳備,真宗喜道:“朕在藩邸時即知卿父名,今又知卿才。”以後每次派人出使,宋真宗就説:“張師德可用”,而契丹、高麗使者來朝,又大多讓張師德接待。
天禧初(1017年),張師德安撫淮南時染病,改判司農寺,擢右正言,知制誥。判尚書刑部,出知潁州。遷刑部員外郎,判大理寺,為羣牧使。再遷為吏部郎中。因病,知鄧州,徙汝州,拜左諫議大夫,罷知制誥
張師德為人謹慎講孝道,從不結交權貴,但體弱多病,不堪重任,曾在任九年未得升遷,並逝於任上。張師德著有文集十卷傳世。 [1] 

張師德作品

送僧歸護國寺
喜陪人傑論三乘,巖室經年鎖翠稜。
六代有師傳法印,萬緣無象監心燈。
赤城道遠明霞畫,瀑布聲寒月照冰。
跡似孤雲縻不得,清秋歸興杖蠻藤。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