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崇文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鎖定
張崇文(1906年12月—1995年9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生於浙江臨海縣,上海大學肄業。曾參加愛國學生運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赴蘇聯,入莫斯科勞動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後,任中共杭州中心縣委組織委員。同年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在獄中任中共特別支部委員、書記。1937年出獄後,任中共浙江省工作委員會宣傳部部長兼台州工委書記。1938年參加新四軍,參加了黃橋決戰等戰鬥。抗日戰爭勝利後,參加了萊蕪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 
中文名
張崇文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浙江臨海縣
出生日期
1906年12月
逝世日期
1995年9月1日
畢業院校
台州中學
上海大學肄業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逝世地點
1995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

張崇文人物履歷

少年時代就讀於當地小學,青年時代就讀杭州法政專科學校,受中共地下黨員老師的影響和教育,追求真理,刻苦學習,積極參加革命活動,
1925年“五卅慘案”後,擔任杭州學聯宣傳部長,同年6月被選為杭州學生代表赴上海出席全國第七屆學生代表大會。 [3] 
1926年1月進入上海大學學習。 [1]  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了適應革命的需要,12月回到臨海,組建了中共臨海縣特別支部,擔任特別支部書記,成為臨海縣中共創始人之一。 [3] 
1927年7月,以汪精衞為首的武漢政府與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共同反共。中共中央決定把武漢已經暴露不能繼續工作的黨團員撤退到各地,並派了100 多個年青的黨員,往蘇聯學習馬克思主義,總結中國革命經驗教訓。張崇德、張崇文兄弟倆均在被遣赴蘇學習之列。9月間從上海出發,11月到達莫斯科,進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 [5] 
1930年回國後,任中共杭州中心縣委組織委員。 [2] 
1930年11月因叛徒出賣遭逮捕,被判處無期徒刑,關押7年之久。他在獄中面對酷刑和死亡,堅貞不屈,保持了共產黨員的革命氣質。 [3] 
1937年出獄後,任中共浙江省工作委員會宣傳部部長兼台州工委書記。 [2]  1937年11月,他來臨海組建了中共臨海縣臨時工作委員會,任書記,並當選為臨海抗日自衞會訓練委員會常委。在此期間,他作了《抗日必勝論》和《漢奸問題》的演説。領導和發動臨海民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4] 
1938年參加新四軍,先後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蘇北指揮部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第1師兼蘇中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抗日軍政大學第九分校副教育長、政治部主任,蘇浙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參加了黃橋決戰等戰鬥。
抗日戰爭勝利後,歷任華中野戰軍隨營幹部學校校長,雪楓大學副校長,華中軍政大學教育長,華東野戰軍第7縱隊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三野戰軍軍政幹部學校副校長,華東軍政大學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參加了萊蕪、淮海、渡江和上海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人民解放軍第三高級步兵學校副政治委員,總高級步兵學校政治部副主任,國防科委副秘書長,鐵道兵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顧問等職。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2] 
張崇文對家鄉的經濟建設也很關心。1958年來臨海時,提出“綠化荒山,植樹造林,造福於民”和“挖掘地方文藝,發揚傳統文化”。
1989年10月20日,張崇文把珍藏多年的書籍和資料2000餘冊,捐獻給臨海檔案館。張崇文同志一再説,我贈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教育下一代。
張崇文於1990年同夫人徐真一起回到故鄉,在市委有關領導陪同下,參觀了農村、工廠,也看望母校和幹休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他對臨海的建設取得的成就十分高興,並題詞“東湖碧水巾山青,臨海人傑地亦靈,桑梓百業俱興起,臨海榜上有了名”。他在去探望幹休所的同志時説:“八十不稱老,九十年尚少,人生滿百歲,正是風光好”。鼓勵老同志鍛鍊身體,增進健康。張崇文同志在參觀“望江門”建大橋時,他説,我們黨和政府為人民又辦了一件大事。還出資贊助家鄉建造“望江門”大橋。 [3] 
1995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 [2] 

張崇文職務任免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臨海縣工人部部長,中共特別支部書記,中共杭州中心區委書記。
1930年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在獄中任中共特別支部委員、書記。
1937年出獄後,任中共浙江省工作委員會宣傳部部長兼台州工委書記。
1938年參加新四軍,先後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蘇北指揮部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第1師兼蘇中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抗日軍政大學第九分校副教育長、政治部主任,蘇浙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歷任華中野戰軍隨營幹部學校校長,雪楓大學副校長,華中軍政大學教育長,華東野戰軍第7縱隊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三野戰軍軍政幹部學校副校長,華東軍政大學政治部副主任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人民解放軍第三高級步兵學校副政治委員,總高級步兵學校政治部副主任,國防科委副秘書長,鐵道兵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顧問等職。
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2] 

張崇文軼事典故

張崇文師生通信

安體誠(1896—1927),又名安存真,河北豐潤縣人。1917年畢業於天津直隸公立法政專門學校(原稱北洋法政專門學堂)。因成績優異,由學校資助東渡日本留學,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在那裏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1921年回國,在天津創辦工餘補習學校,開展工人運動。1922年由李大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曾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領導成員、中共北京區委委員等職。1923年春,應浙江公立法政專門學校之聘,到杭州任該校政治經濟學教員。任教期間,積極從事黨的工作,發展黨的組織。5月,任中共杭州支部書記。10月,杭州支部改編為隸屬於上海地方兼區執委會的第五組,任組長。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曾任國民黨浙江省臨時執行委員會委員。1925年1月,當選為浙江省國民會議促成會執委。3月,出席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並當選為全國聯合總會執委。9月,調到中共北京區委,隨即赴西安做兵運工作,並負責整頓團的組織。不久,西安成立了黨的特別支部,任特支書記。年底,調回北京,參加中共北方區委、國民黨北京市黨部、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聯合總會的領導工作。1926年春末,奉調去廣州黃埔軍校,任政治教官、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國民黨特別黨部宣傳委員等職。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奉命赴湖北武漢,途經上海時不幸被捕。5月,在龍華英勇就義,時年31歲。
張崇文,系安體誠在浙江公立法政專門學校任教時的學生,兼學校藏書樓圖書員。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6月30日),張崇文在臨海老家度假時,安體誠給他寫了這封信。這封語重心長的短信,張崇文一直用它來堅定自己的信念。書信如下。
崇文仁友:
廿五日來函,已悉。不錯,那次我到上大(指上海大學)上課去,本説星期五返杭,不料到申得津信(舍弟在津),促我北歸探親。此時顧不了什麼,就北去了。幸而到津已知系一時急症曾窒息一次,所以舍弟慌了,據醫生(津醫院)説已不妨事,我就又返杭了。近得舍弟信,知更好了,已無可念。
不錯,我返杭時本該給你信,但聞你自己已經到上大去探問一切了,因此我既已經代問,又值考忙,所以就未給你信。祈原(諒)之!
你的活潑精神,我很佩服,但我對於活潑的人總願請其加以“深沉”“堅忍”,以使盡美而且盡善!對你也願如此。
我七月五日後要離杭,八月中旬可返滬。再談吧!祝
夏好!
體誠復
13.6.30 午 杭州
安體誠烈士當時身為張崇文的老師,但在信中卻親切地稱其為“崇文仁友”,可以想象他們的關係已遠遠超出了一般的師生交往。安體誠當時已是杭州中共組織的主要領導人,信中以非常親切的語氣肯定了張崇文的“活潑精神”,但更希望他能變得“深沉”“堅忍”,充滿了對張崇文在政治上更加成熟的厚望。張崇文就是在安體誠的教育啓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於192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張崇文於1955年首批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 [6] 

張崇文張崇文制象棋

他的一生經歷無數,從南到北走過山澗都城;他的故事細數如流,文韜武略也是各有展呈。但在他不同凡響的人生歷程中,為我們留下了兩副既普通又極不尋常的象棋,展現出他的堅定信仰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第一副象棋製作於20世紀30年代的監獄中。1930年11月,因交通機關遭破壞,擔任杭州中心縣委組織委員的張崇文被國民黨逮捕,判處無期徒刑,關進浙江陸軍監獄。白色恐怖籠罩着整個監獄,時常有同志被拖出去槍殺。面對酷刑和死亡,張崇文革命意志堅定,先後任獄中黨支部委員、書記,積極領導難友們開展對敵鬥爭,想方設法學習政治、文化,把監獄當作學校,不斷從書本中吸收精神食糧。
雖然身陷囹圄,但大家都充滿了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藐視困難,克服困難。沒有象棋怎麼辦?自己動手。把敵人企圖用來麻痹犯人的《佛經》撕碎,泡在水裏,搗成紙漿。把平時吃的黃米飯中的沙子撿出,將飯粒揉爛,攪拌在紙漿裏,製成象棋特殊原料,然後搓成一個個小圓球,再壓成小圓餅乾形狀,放在水泥地上磨成大小一樣、光滑的棋子坯。再用針刻上字,用牙膏和紅藥水塗上白、紅顏色。生活中有了這樣一副別緻的象棋,添了不少樂趣,難友們都圍上來觀戰,東一嘴“跳馬”,西一嘴“出車”,熱鬧極了。
看守聽到喧笑,跑過來凶神惡煞地呵斥,甚至繳走了象棋。繳走了,就重新做一副新的。有的看守見犯人這股樂勁,很納悶:“這些快進地獄的人,成天這麼歡?”他們不能理解共產黨人的襟懷。鐐銬能鎖住人身自由,但鎖不住共產黨人對共產主義事業的信仰。1937年,全民族抗戰爆發,在國共兩黨合作、成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勢下,張崇文被釋放出獄。此時,他已經被關押了整整7年。這副象棋現藏浙江省革命歷史博物館。
還有一副象棋製作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牛棚”中。1968年春,張崇文受到迫害,被隔離審查。關押的“牛棚”周圍,有養豬場、積肥場,終日臭氣熏天,蒼蠅亂飛。在逆境中,張崇文堅定地相信會重見光明,為了以後能更好地為人民工作,他讀完了30本馬列著作,4卷《毛澤東選集》。沒有休閒活動,他就地取材,自制象棋。把土爐裏未完全燃燒的煤渣撿出來碾碎,用破窗紗過濾成煤粉,將報紙白邊裁下來搗成紙漿,摻上少許饅頭碎末作原料,用清涼油盒子做模具,印出大小一樣的棋子。在艱難困苦的歲月裏,張崇文和被關押的兩位老同志一起下“三合一”象棋,苦中作樂。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張崇文重獲自由,重新工作。這副象棋現收藏在臨海市檔案館 [7] 

張崇文家庭成員

父親張純志(字鏡潭)是辛亥革命志士,是當時江浙地區活躍的民主人士。張鏡潭和夫人潘氏,育有四子二女,長女嫁諸暨徐家,次女嫁四川郭家。子崇道、崇德、崇文、崇章,取道德文章之意。 [8] 
長子崇道是臨海早期共產黨員,曾代理縉雲縣長一職,邑人項士元先生對崇道評價極高。
二子崇德(1903-?),畢業於杭州國民小學,後考入上海澄衷中學,最後一年因經濟拮据而退學就業。1925年投身於“五卅”反帝運動,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上海學生運動的領袖之一。1926年7月,受中國國民黨浙江省執行委員會組織部指派,張崇德任臨海縣組織員,幫助臨海籌建國民黨縣黨部,推動臨海的國共合作。同年11月,上海大學浙江同學會舉行常委會,張崇德被推選為委員長兼出版委員。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張崇德隨中共中央到武漢工作,隨即派往蘇聯莫斯科共產主義勞動者大學學習,1930年初遭王明等人誣陷被秘密逮捕,英年早逝。崇德遺有一女一子,子名哲因,長期擔任中學數學老師。
三子崇文(1906-1995),1925年任杭州學聯宣傳部部長,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杭州中心區委書記。1927年赴蘇聯莫斯科共產主義勞動者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後,任中共杭州中心縣委組織委員,同年被捕,在獄中任特支委員,書記。抗日戰爭時期,任抗大九分校政治部主任,蘇浙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三野戰軍軍政幹部學校副校長,華東軍政大學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勳章。
四子崇章,留學美國未歸。

張崇文所獲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