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岫雲

鎖定
張岫雲,1923年出生,台灣豫劇演員,在河南省臨潁縣出生長大,從小學習豫劇祥符調表演藝術,藝名萬麗雲(又作萬里雲)。8歲隨名師學戲,16歲正式出道,在鄭州演出《桃花庵》,一炮而紅。1953年,豫劇演員張岫雲率團在台灣高雄紮根,該團成為後來飛馬豫劇隊和今天台灣豫劇團的前身 [3]  ,開豫劇入台之先河 [2]  。1954年,曾率“飛馬”進行了環島巡演,所到之處好評如潮,被譽為“台灣豫劇皇后” [5]  。為豫劇在台灣的傳播發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兩岸開放之後,張岫雲女士多次回河南開展交流,特別是1998年她親自帶領枱灣豫劇團到河南進行尋根演出,拉開了兩岸豫劇團官方交流的序幕,促進了兩岸豫劇的交流發展。 [4] 
本    名
張岫雲
民    族
漢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河南省臨潁縣
出生日期
1923年
代表作品
親愛的奶奶
職    業
豫劇演員
主要成就
民國教育部第1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1994年得美國紐約亞洲傑出藝人獎
豫劇藝術終身成就獎
別    名
萬里雲

張岫雲簡介

張岫雲 張岫雲
張岫雲,1923年出生,旦行女演員,藝名“萬里雲”。河南省臨潁縣人。她8歲時曾受教於豫劇名旦“玻璃脆”,一年後入“萬家班”學藝,之後又曾拜豫劇祥符調名家楊金玉門下學藝,工青衣、閨門旦。還曾拜師於豫劇名小生“筱火鞭”。因其拜師多,學的行當、劇目多,因此在她16歲後演出於豫東及界首等地時就以能文能武有了較大影響。張岫雲於1949年隨國民黨軍隊撤往越南,1953年又隨軍赴台,先後在越南參加了軍中康樂組織新生劇團、中州劇團。到台灣後,以其為首成立了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開豫劇入台之先河。飛馬豫劇隊成立後初次公演就轟動了台灣。張岫雲也從此在台灣一舉成名。1954年,張峭雲曾率“飛馬”進行了環島巡演,所到之處好評如潮,被譽為“台灣豫劇皇后”。 [1] 

張岫雲擅長

張岫雲和王海玲 張岫雲和王海玲
張岫雲之所以在台灣能以精湛的表演技藝紅遍全島,除了她繼承了豫劇傳統演唱和表演藝術之外,還得益於她大量學習了京劇的表演藝術。自40年代開始,她就十分留意學習京劇的表演藝術。到台灣後,在與許多京劇藝術家的交往中,取長補短,不斷創新,使其表演較之40年代的豫劇來説已“雅化”了許多。曾與梅蘭芳先生共事多年的齊如山先生看了張岫雲的演出後也承認張岫雲的表演是出色的,是不輸於京劇演員的。在豐富、提高表演技巧的同時,張岫雲同其他一些熱心豫劇的人士如楊桂發、李淑君等人一起移植了許多其他劇種的劇目,進一步豐富了飛馬豫劇隊的上演劇目。同時,為了使“飛馬”豫劇事業在台灣後繼有人,1959年,“飛馬”招收了首批學員26名,張岫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她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培養出了王海玲、劉海燕等一批台灣豫劇藝術的中堅力量。 張岫雲對豫劇在台灣的發展貢獻巨大,她也因此多次獲得各種嘉獎。

張岫雲代表劇目

台灣豫劇皇太后 張岫雲 台灣豫劇皇太后 張岫雲
她的代表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天門陣》《秦雪梅》《刀劈楊藩》《陰陽河》《洛陽橋》等。

張岫雲所獲獎項

1985年得到中國台灣地區“教育部第1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1994年得美國紐約亞洲傑出藝人獎。
2011年在河南省鄭州市獲得豫劇藝術終身成就獎。

張岫雲參演電影

劇名:親愛的奶奶
英譯:To My Dear Granny
導演: 瞿友寧
《親愛的奶奶》海報 《親愛的奶奶》海報
主演: 張岫雲 柯宇綸 林美秀 李千娜
類型: 家庭/ 劇情
上映日期: 2013年1月18日 中國台灣
國家/地區: 中國台灣
片長:117分鐘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張岫雲內容簡介

《親愛的奶奶》是瞿導最新力作,瞿導表示《親愛的奶奶》是《我可能不會愛你》的親子版,希望大家能用支持《我可能不會愛你》的態度來支持他的最新作品。李千娜在戲中演繹一個未婚的單親媽媽,她表示戲裏的飆悍完全與真實生活不同,私下自己是個温柔的人,與小孩的相處方式也是比較温和的,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並沒有太多時間與孩子相處的千娜,只希望能跟孩子好好的在一起,完全不像戲中的角色。

張岫雲劇情簡介

在阿達很小的時候,爸爸(張世 飾)就過世了,奶奶、媽媽和阿達的生活中從此都缺少一個重要的人,三個人儘管還有彼此作伴,卻為了不讓其他兩人擔心,漸漸開始學會隱瞞。被詐騙集團相中的奶奶,獨自與歹徒周旋,甚至鬧進了警察局,事情一發不可收拾;年輕時是個歌星的媽媽,為了專心照顧兒子和婆婆,把內心的情感與夢想埋藏起來,假裝過去的自己,從來不曾存在過;而阿達自己,也闖下一個大禍,他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個急需一大筆錢來解決的超大難題……三個人各自擁有自己脆弱的一面,面對家人,還是故作堅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