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張小萍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地
- 安徽省安慶市
- 職 業
-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 畢業院校
- 安徽省黃梅戲學校表演系
- 代表作品
- 主演的《天仙配》中的七仙女
- 主要成就
-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 性 別
- 女
張小萍人物簡介
編輯張小萍出生在黃梅戲之鄉安慶
[2]
,幼年在馬鞍山當塗縣度過,父親是當塗縣黃梅戲劇團作曲及主音,母親也是黃梅戲演員,由於從小受到家庭薰陶、耳濡目染,十分鐘情於黃梅戲藝術。1978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自己喜愛的安徽省黃梅戲學校表演系,憑着自己較好的天賦和勤學苦練,在校主演過十餘本大小劇目,年年評為三好學生。 1983年畢業,分配在安慶市黃梅戲三團(現2006年在一團),同年被中央電影製片廠選中拍攝黃梅戲電影《杜鵑女》,任主要角色杜雀。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曾經在幾十本大小劇目中擔任主演,曾赴香港、日本等地演出,多次被評為優秀演員。
[2]
張小萍成就及榮譽
編輯在幾十本大小劇目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主演的《天仙配》中的七仙女,較好地繼承了嚴派唱腔及其表演風格,尤其對嚴派唱腔有所鑽研。電視連續劇《七仙女與董永》中飾六姐(獲大眾電視金鷹獎)
[3]
。主演的黃梅戲《站花牆》獲全國黃梅戲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二等獎。在黃梅戲廣播劇《殘風凌雲》中主唱萬利雲,獲安徽省“五一工程”獎。因主演經典傳統黃梅戲《雙下山》獲安徽省青年演員大獎賽“優秀演員獎”,《雙下山》已由中央電視台《九洲戲苑》錄製,在中央電視台一套、八套曾經多次播出。
在電影《杜鵑女》中飾杜雀,在大型黃梅戲故事片《山鄉情悠悠》中為主要角色“林雲” 配唱
[2]
,(該片獲2000年中國電影最高獎“華表獎”優秀戲曲片獎)。主演的《貞娘怨》、《挑花夢》、《兩代姻緣》已被錄製成光盤在全國發行。演出的《逃水荒》由“相約花戲樓”錄製播出,深受廣大聽眾喜愛......
張小萍堅守黃梅三十載
編輯1983年張小萍畢業,被分配在原安慶市黃梅戲三團工作,就在這一年,張小萍被團裏選中拍攝文革後第一部黃梅戲電影《杜鵑女》,任主要角色“杜雀”。而“杜雀”這一角色,張小萍起初還不太樂意演呢。原來,張小萍覺得“杜雀”是一個小孩子的戲,小孩子的戲就是跑龍套。回想當初,張小萍笑着説:“當時自己年齡還比較小,不知道這個角色其實是個很重要的角色。”導演當時和善的對張小萍説,你不就是個小孩子嗎,演你自己就好啦。憑着本色出演,“杜雀”這一角色被張小萍演的活靈活現。
不久後,張小萍經歷了人生中一次非常重要的抉擇。由於她非常喜歡唱歌,唱着唱着就唱出了一點名氣。有一次,中國錄音錄像公司來安慶尋找歌手灌製磁帶,找到了張小萍,並讓她錄製了幾首歌的小樣。沒過多久,北京就發來電報,讓她去北京進聲錄唱。恰好這個時候,第一屆黃梅戲藝術節舉行,當時劇團推薦張小萍去參加,出演改編後的黃梅戲《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朱麗葉”。聽到這個消息後,張小萍又喜又憂,喜的是自己可以演主角戲,又是在黃梅戲藝術節這個大舞台上,憂的是自己的錄音該怎麼辦,當歌星也是她從小的一個夢想啊。最後,經過一番內心掙扎後,張小萍選擇了她心愛的黃梅戲。這一選擇,可以説影響了張小萍的一生。
由張小萍出演的幾十本大小劇目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其主演的《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因為她較好地繼承了嚴派唱腔及其表演風格,尤其對嚴派唱腔有所鑽研。還有一部不得不提的戲,那就是《六尺巷》,張小萍在劇中扮演主要角色“徐娘”。成熟的表演使《六尺巷》成為她藝術精華的體現,也因為《六尺巷》,她成為了眾所周知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作為一名黃梅戲演員,張小萍可以説是“清貧”的,收入遠不如外界想象的那麼高。曾經有人説張小萍是戲痴,放棄那麼多很好的機會而甘心守着黃梅戲這一方小小的舞台。張小萍説,她有一個始終秉持的人生信條,那就是“謙虛、守靜”。“謙虛”是一種人生態度,“守靜”更是一種堅守,它來自於一顆深愛黃梅戲的心,無論再多誘惑,也永遠不離不棄。
[4]
- 參考資料
-
- 1. 張小萍 .百度圖片.2013-11-12[引用日期2013-11-12]
- 2. 黃梅戲名家:張小萍 .中國戲劇網[引用日期2015-07-13]
- 3. 張小萍 .黃梅戲會館[引用日期2015-07-13]
- 4. 堅守黃梅三十載——記著名黃梅戲演員張小萍 .戲劇網[引用日期201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