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小波

(安徽科艾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鎖定
大學生創業的典範 。張小波來自四川,為了求學的方便,父母從小將他寄託在遠方親戚家,繁重的家務在他手上留下永遠的記憶。為了不讓父母擔心,懂事的他將所有的辛酸獨自承受,這一切反而造就了他堅韌的性格和健康的心態。“浮生如寄”正是他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他在大學書法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的作品。
中文名
張小波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安徽理工大學
出生地
四川

目錄

張小波簡介

張小波人物生平

1998年,張小波考入安徽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家境貧困的他一學期生活費只有300元,為了不讓同學知道他拿不出外出遊玩的15元錢,在活動當天早早跑出校外,一天未歸……窮則思變,他邊做學生邊在安徽技工學校當老師,並如飢似渴得閲讀起計算機書籍,一年便自學完大學四年的所有專業課程,他還注重將理論與應用結合,嘗試設計計算機軟件。大一下學期,他主動找上門,花了半個月幫學校後勤集團設計了一套學生管理軟件,掘到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接着他的論文《高等學校公寓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在校大學生科技創新節優秀論文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學習之餘,他總是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創辦校書畫協會、擔任校計算機協會會長、代表安徽理工大學首次參加全國數學建模大賽並榮獲三等獎等等。
大二開始,他把目光投向社會,迎接更大的挑戰。淮南市康寶藥業慕名找張小波做一套軟件,合同金額為10萬元。這套軟件的成功開發不僅讓這個昔日的窮小子富了起來,更使他萌發了自己創辦公司的念頭。大三時他註冊了淮南第一家軟件開發公司——艾樂特軟件公司,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創業。創業之初,他吃睡在公司,邊上學邊經營,半年開發出5套成品軟件,在安徽擁有了近百家軟件客户。
2002年,臨近畢業的張小波對自己何去何從思考許久。此時他在業內已小有名氣,上海、深圳幾家著名的IT公司紛紛向這個才華橫溢的小夥子發出了邀請,但是自己親手經營起來的公司又如何割捨得下?去大城市工作還是留在淮南?眼光獨特的張小波放棄了大上海,留在淮南繼續經營自己的公司。當年9月,他被破格評為軟件工程師中級職稱,一般人要畢業六年後才能取得這個資格,而他畢業僅兩個月。此時,淮南市科技局情報所找上門要與他合作創辦一家網絡技術公司,他抓住機遇,從艾樂特公司分離出來與市科技局情報所創辦了科艾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他一邊經營着以前的公司,一邊開始了第二次大膽創業。當時,科艾公司只有1台舊電腦和1台服務器,辦公室僅20多個平方。雖然有科技局情報所的支持與幫助,但他明白要生存就必須走屬於科艾公司自己的道路。他白天奔波於淮南市的大街小巷尋找業務,晚上便坐在計算機旁進行開發設計。在員工眼中,他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之多,是別人的兩倍。
2003年“非典”時期,他帶着自己的團隊奔走在疫情的前沿收集數據、瞭解需要,免費研發出淮南市“非典”數據庫系統。他們不分晝夜,用3天時間完成整個軟件的設計,為淮南防治“非典”做出了貢獻,受到市領導的表彰。2005年公司承建的淮南市農村信息化建設工程,在全省農村信息化建設評比中獲第一名,贏得省市領導的讚譽。池州、巢湖、亳州等地紛紛前來學習,安徽科艾公司也開始了開發全省各市、縣市場。
短短三年,公司已發展成為淮南市最具影響力的IT企業,科艾公司已由原先的2名員工、1台電腦、20多平米的辦公地點發展到現在的30餘名員工、40餘台電腦、10台服務器、500多平米的辦公地點,公司總資產達300多萬元。
張小波的名氣大了,學弟學妹們常到他那裏取經,他總是毫無保留地將經驗全盤托出。他時刻不忘母校,為幫助母校培養高水平實用型人才,讓更多學生得到鍛鍊,公司建立了學生實習基地,先後指導實習生300餘人,他還擔任安徽理工大學的外聘教師,指導本科畢業論文20餘篇。
面對當今大學生就業形式嚴峻的問題,張小波不僅為100多名大學生提供了就業機會,而且用自己的實踐為大學生創業開闊了視野,讓更多大學生看到了自主創業的廣闊前景。
他不愧為“安徽十佳青年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