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實傑

鎖定
張實傑(1922年—2016年03月02日)又名趙浩然。山東省鄒平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團長,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海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廣州軍區空軍參謀長,福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 [1] 
2016年3月2日,在廣州辭世,享年94歲。 [1] 
中文名
張實傑
別    名
趙浩然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2年
逝世日期
2016年3月2日 [2] 
主要成就
少將軍銜 [2] 
三級獨立自由勳章 [2] 
二級解放勳章 [2] 
獨立功勳榮譽章 [2] 
出生地
山東省鄒平縣

張實傑人物生平

張實傑生於農民家庭。1937年高小畢業後,考入省立鄒平鄉村建設第一師範。“七·七事變”後回家鄉,參加民眾抗日義勇軍。
1938年,年僅16歲的張實傑參加抗日組織。
1938年5月,張實傑進入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學習。
1938年底民眾抗日義勇軍失敗後,張實傑帶領一個工兵營參加了八路軍,被編為山東縱隊第3支隊獨立營,任2連指導員。
1939年,張實傑入伍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張實傑 張實傑 [4]
1941年,張實傑任山東縱隊3旅8團3營副教導員。
1942年起,張實傑任渤海軍區特務營教導員、軍區直屬第1團營教導員。
抗戰勝利後,張實傑任山東軍區第7師19團營教導員。後率部奔赴東北,參加了山海關保衞戰。
1946年2月,張實傑任東北民主聯軍第7師20旅58團副政委,參加保衞四平戰鬥。後任第6縱隊17師49團副團長,參加了三下江南戰役和夏季攻勢。
1947年,張實傑任49團團長。參加瞭解放遼陽、鞍山、四平戰鬥、攻打錦州、遼西會戰和天津攻堅戰。
1948年11月,東北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第6縱隊17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兵團43軍128師(屬頭等主力師,轄382、383、384團),張實傑任382團團長。
1949年3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兵團43軍128師382團奉命改稱為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43軍128師382團,張實傑仍任團長。參加了山海關、四平保衞戰,四平、錦州、天津攻堅戰、渡江戰役等。 [1] 
1949年,張實傑作為團長率領的解放軍部隊率先進入廣州。因騎白馬獲名“白馬將軍”。
張實傑 張實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團長,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海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廣州軍區空軍參謀長,福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1952年,張實傑任128師師長。
1955年,張實傑任海南軍區兼第43軍參謀長。
1956年,張實傑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高級函授系。
1960年,張實傑任海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1961年,張實傑任廣州軍區空軍參謀長。
1975年,張實傑任福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3] 
2016年3月2日,在廣州辭世,享年94歲。 [1] 

張實傑人物事蹟

張實傑白馬將軍

“白馬將軍”一説源自廣州,1949年,張實傑作為團長率領的解放軍部隊率先進入廣州。廣州解放後,張實傑騎着白馬在羊城內奔騰的畫面留在許多老廣州人的記憶中。在史料記載中,他這樣講述了白馬巡城:“廣州解放之後,我騎着馬圍着廣州轉了一圈,想看一下廣州和天津哪個大。看了之後覺得還是廣州大一些,沒法全逛完,就是在人民路、中山路這一帶走馬觀花似的看一看。” [4] 

張實傑參與戰役

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山東渤海區反頑、蒲濱、商河等戰鬥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山海關、四平保衞戰,四平、錦州、天津攻堅戰、渡江戰役等。 [4] 

張實傑人物紀念

在2001年的遺囑中,張實杰特別談到遺體的處理,要求家人將遺體就地交給醫院,希望能為祖國做最後的貢獻,家人就地做簡單的悼念即可。2016年3月2日晚,94歲的張實傑因搶救無效與世長辭,醫護人員為他的遺體換上了帶有紅帽徽、紅領章的老軍裝,身上披蓋中國共產黨黨旗。只有子女和孫輩來看最後一眼,10分鐘匆匆做了最簡單的告別。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