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家玉

(明末抗清將領,嶺南三忠之一)

鎖定
張家玉(1616年—1647年),字元子,號芷園,廣東廣州府東莞縣人(今廣東省東莞市萬江街道萬江墟社區村頭坊),漢族廣府民系 [2]  。明末抗清將領,民族英雄。與陳邦彥陳子壯並稱“嶺南三忠”。
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家玉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侍講兵科給事中右僉都御史。永曆元年(1647年),死守增城,城破投塘而死,壯烈殉國。明永曆二年(1648年),南明永曆帝贈封他為太子少保、東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增城侯,諡號“文烈”。 [2-3] 
全    名
張家玉
元子
芷園
諡    號
文烈(明昭宗追諡) [1] 
封    號
增城侯(明昭宗追贈) [1]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廣州府東莞縣(位於今廣東省東莞市)
出生日期
1616年1月31日
逝世日期
1647年
主要成就
抗清殉國
主要作品
《張文烈公軍中遺稿》《張文烈公遺集》
最高官職
右僉都御史

張家玉人物簡介

張家玉 張家玉
萬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616年1月31日),張家玉出生於東莞縣城西北村頭村(今東莞市萬江街道萬江墟社區村頭坊)。張家玉生性聰敏,是個美如冠玉的大帥哥,精通經文詩詞書畫,“好擊劍,任俠,多與草澤豪士遊”,這一點對他日後影響很大,跟張蒼水有得一拼, 行俠仗義,結交甚廣。
十九歲考取秀才,為廣州儒學生員。二十二歲鄉試舉人,二十九歲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破南京,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家玉逃到杭州。閏六月,唐王朱聿鍵即位於福州,改元隆武,張家玉被授為翰林院侍講,兼編帝王起居注。七月初一,隆武帝親征江西,命張家玉為兵科給事中,監督御右營永勝軍。十一月,清軍圍困撫州,他率軍馳援,用埋伏誘敵計,先在許灣(今江西臨川縣),後在千金坡,接連大敗清軍,解撫州之圍。

張家玉人物經歷

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家玉考取進士,授為翰林院庶吉士。
張家玉墓誌銘,載楊寶霖點校《張家玉集》 張家玉墓誌銘,載楊寶霖點校《張家玉集》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張家玉被綁見李自成,長揖不跪,“縛午門外三日,復脅之降,怵以極刑,卒不動”。在李自成率兵離京抵禦吳三桂之時,張家玉乘機逃回東莞。 [3] 
1644年5月,福王朱由崧即位於南京,改元弘光,其國號依舊為“明”,史稱“南明”。因被指曾變節投降李自成,張家玉被押至南京,最終獲釋。1645年5月,清兵攻克南京,張家玉走杭州。與鄭鴻逵、黃道周、蘇觀生等人擁戴唐王朱聿鍵即位於福州,改元隆武。張家玉被任命為翰林侍講兼兵科給事中,監鄭彩軍。8月,張家玉領兵出杉關,謀復江西。11月,張家玉率兵馳援江西撫州,設伏破清軍,解撫州之圍。
1646年初,清兵來襲,鄭彩等畏敵,撤兵入關,張家玉不肯退,“大兵來攻,出戰,中矢,墮馬折臂,走入關。”
見掌握軍權的鄭芝龍、鄭彩等人難成大器,張家玉想到訓練一支屬於朝廷掌握的軍隊,便自請募兵於惠、潮,建立武興營。然而,正當張家玉斗志昂揚準備出兵之時,噩耗傳來,清兵攻破福州。見大勢已去,加之糧餉不繼,張家玉只得解散軍隊,回到家鄉東莞,並繼續招兵買馬,待時而舉。
此後,邵武、永曆政權相繼在廣東建立。雙方置清兵深入於不顧,卻興師大戰於三水。清軍將領佟養甲、李成棟乘勢攻佔廣州。佟養甲一到廣州,便極盡威逼利誘之能事,欲招降張家玉,但都被其嚴詞拒絕,“即禪我以清朝天子,猶且不屑。拘拘官爵,豈足云乎?”
1647年3月初,張家玉起兵道滘。3月14日,攻入莞城;17日,清兵來襲,雙方大戰於萬家租,張家玉兵敗,還軍道滘,莞城再陷。不久,清兵在攻克望牛墩後,乘勝攻道滘,血戰三日,張家玉戰敗逃出重圍,其祖母、母親、叔父、妻子與妹妹均被殺。
從東莞來到新安西鄉(今屬深圳)後,張家玉並沒有放棄抗清鬥爭,在當地士紳支持下重振旗鼓,攻克了新安。
1647年6月,清軍攻陷西鄉。張家玉走鐵岡,沿途得起義軍數千人,軍聲復振,繼而揮師進克龍門,後又收復博羅,連克連平、長寧、歸善,聲勢大振。
清軍將領李成棟在打敗陳子壯、陳邦彥後,便集中兵力對付張家玉。博羅失守後,張家玉退入龍門,後進駐增城。1647年10月,張家玉與李成棟大戰於增城城外,戰十日,兵敗,身負重傷的他躍入野塘而死,時年僅33歲。 [3] 
永曆二年(1648年),永曆帝贈封他為太子少保東閣大學士吏部尚書。不久,又加贈太保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增城侯,諡“文烈”。
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屈大均曾這樣評價張家玉:“公蓋以敗為成,十郡雖不自公恢復,而卒使惠國(李成棟)乞降,行朝再造,兩粵得見中興之盛者,公之力也。”1648年初,李成棟等人反清歸明,一時天下局勢為之改變,這和張家玉、陳子壯、陳邦彥等人的誓死抗清、殺身成仁,不無關係。
張家玉同樣兼具文武之才,生平著述頗豐,著有《名山集》《大易纂義》《詞林館課》《百將妙略》等,其詩作遺留不少,後人輯有《軍中遺稿》《張文烈公遺集》,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