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家灣鎮

(北京市通州區下轄鎮)

鎖定
張家灣鎮,北京市通州區下轄鎮,介於東經116°38′10″~116°47′15″,北緯39°44′13″~39°52′56″之間。地處通州區中南部,東隔北運河西集鎮相望,東南接漷縣鎮於家務鄉,西南接馬駒橋鎮,西鄰台湖鎮,北與梨園鎮永順鎮為鄰。鎮域面積105.43平方千米。 [1]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屬張家灣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屬通縣六區。1956年7月,撤區並鄉,屬張家灣、土橋2鄉。1958年9月,屬張家灣人民公社。1972年,北部18個自然村劃歸梨園公社。1983年7月,公社改鄉。1990年2月,鄉改鎮。2001年12月,牛堡屯鎮併入。 [1]  截至2018年末,張家灣鎮有户籍人口有68395人。 [2]  截至2019年10月,張家灣鎮下轄57個行政村, [3]  鎮政府駐張家灣鎮光華路8號。
2011年,張家灣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16.3億元,比上年增長8%。財政總收入2.7億元,比上年減少1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億元,比上年增長35%。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3億元,增值税4.2億元,企業所得税2.1億元,個人所得税472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2%、17.5%、14.5%、33.8%。2011年末,各類存款餘額5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人均儲蓄66875元。各項貸款餘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8%。 [1] 
中文名
張家灣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北京市通州區
地理位置
通州區中南部
面    積
105.43 km²
下轄地區
5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張家灣鎮光華路8號
電話區號
010
郵政編碼
101104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人    口
約6.84萬人(截至2018年末)

張家灣鎮建制沿革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萬户侯張瑄首次指揮海般運輸漕糧自渤海溯海河而駛,再沿潞河(時稱白河)逆般至此灣,因張瑄督海運至此,因而得名張家灣。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張家灣地區屬張家灣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張家灣地區屬通縣六區。
1956年7月,撤區並鄉,屬張家灣、土橋2鄉。
1958年9月,張家灣地區屬張家灣人民公社。
1972年,張家灣地區北部18個自然村劃歸梨園公社。
1983年7月,張家灣公社改鄉。
1990年2月,張家灣鄉改鎮。
2001年12月,牛堡屯鎮併入。 [1] 
張家灣鎮 張家灣鎮

張家灣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張家灣鎮下轄57個行政村, [3]  鎮政府駐張家灣鎮光華路8號。
張辛莊村
梁各莊村
土橋村
皇木廠村
張灣鎮村
張灣村
上店村
賈各莊村
西定福莊村
唐小莊村
施園村
瓜廠村
何各莊村
牌樓營村
大辛莊村
棗林莊村
中街村
前街村
后街村
蒼頭村
十里莊村
南火垡村
三間房村
大北關村
南大化村
柳營村
高營村
坨堤村
王各莊村
蒼上村
後坨村
後南關村
——
——
——

張家灣鎮地理環境

張家灣鎮位置境域

張家灣鎮介於東經116°38′10″~116°47′15″,北緯39°44′13″~39°52′56″之間。地處通州區中南部,東隔北運河西集鎮相望,東南接漷縣鎮於家務鄉,西南接馬駒橋鎮,西鄰台湖鎮,北與梨園鎮永順鎮為鄰。鎮域面積105.43平方千米。 [1] 

張家灣鎮水文

張家灣鎮境內河道屬北運河流域,有北運河蕭太后河、玉帶河、涼水河4條河流,總長26.2千米,河網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涼水河,流經境內南姚園村至姚辛莊村,長7.6千米。 [1] 
涼水河 涼水河

張家灣鎮人口

截至2018年末,張家灣鎮有户籍人口有68395人。 [2] 

張家灣鎮經濟

  • 農林牧漁業
張家灣鎮共有耕地面積5.4萬畝,人均0.7畝。林地面積2.6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3.4億元,比上年增長19.3%。
張家灣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4111.7噸,人均176千克。
張家灣鎮畜牧業以生豬、家禽飼養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3.3萬頭,年末存欄3.9萬頭。羊飼養量1萬隻,年末存欄0.6萬隻。牛飼養量3100頭,年末存欄2700頭。家禽飼養量81.8萬羽,上市家禽63.3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7822.2噸,其中豬肉6778.2噸,牛肉439.6噸,羊肉192.5噸。禽蛋2380噸,鮮奶3450噸。畜牧業總產值1.5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43%。
截至2011年末,張家灣鎮累計造林3萬畝,其中防護林534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56萬株,林木覆蓋率14.2%,活立木蓄積量12萬立方米。
2011年,張家灣鎮共有水果種植面積1.1萬畝,產量12萬噸,主要品種有葡萄、桃、梨、櫻桃。
張家灣鎮共有漁業以食用魚、觀賞魚養殖為主,2011年,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淡水水面1.2平方千米,產量7858.5噸。漁業總產值130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3.8%。
2011年,張家灣鎮共有大型農業機械398台(輛)。農民人均純收入13871.5元。 [1] 
  • 工業
張家灣鎮初步形成了以服裝、建材、醫藥、汽車零部件等為重點的產業集羣。
2011年,張家灣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16.3億元,比上年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5家,職工13000餘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1.7億元,比上年增長8.3%。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企業35家。市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通州經濟開發區西區)。 [1] 
通州經濟開發區西區(航拍) 通州經濟開發區西區(航拍)
  • 商業外貿
2011年末,張家灣鎮共有限額以上商業網點25個,銷售額達73.5億元,比上年增長1.8%。2011年,出口企業24家,全年出口總額10億元,比上年增長4%,主要出口產品有半導體、電力設備、辦公設備、化工產品、工藝品等。 [1] 
  • 財政金融
2011年,張家灣鎮財政總收入2.7億元,比上年減少1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億元,比上年增長35%。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3億元,增值税4.2億元,企業所得税2.1億元,個人所得税472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2%、17.5%、14.5%、33.8%。2011年末,各類存款餘額5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人均儲蓄66875元。各項貸款餘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8%。 [1] 

張家灣鎮社會事業

張家灣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張家灣鎮共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500人,專任教師68人。小學6所,在校生2072人,專任教師17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在校生1804人,專任教師16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完全中學1所,在校生1420人,專任教師200人。主要學校有張家灣中學、牛堡屯學校。2011年,區級、鎮級教育經費851.8萬元。 [1] 

張家灣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張家灣鎮共有各類科技人才922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613人,經營管理人才365人,技能人才6299人,農村實用人才220人。 [1] 

張家灣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張家灣鎮共有羣眾業餘文化藝術團體7個,演職人員140人。電影放映單位52個,座位5200個,每萬人擁有650個,年放映6000場次,觀眾達21萬人次。文化專業户10個,文化站57個,建築面積5700平方米。公共圖書館(室)57個,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藏書11.4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14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張家灣鎮百人合唱團、馬營祥和藝術團。
2011年末,張家灣鎮共有體育場地57處,體育社團53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6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門球賽、乒乓球賽。100%的村安裝了體育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6%。
2011年末,張家灣鎮共有中央、北京、通州等電視台的61個頻道在本地落户,有線電視用户2.5萬户,電視綜合覆蓋率97%。 [1] 

張家灣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張家灣鎮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54個,其中社區衞生服務中心2所。病牀1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9張,固定資產總值14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80人,其中執業醫師81人,註冊護士6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2.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醫師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註冊護士0.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2萬人次,住院手術236台次,出院病人1200人次。重點醫院有張家灣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牛堡屯社區衞生服務中心。
2011年,張家灣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32.5/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0%,孕產婦死亡率8.1/10萬。 [1] 

張家灣鎮社會保障

2011年,張家灣鎮共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77户,人數121人,支出47.6萬元,月人均515元。城市醫療救助35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45户,人數727人,支出143.4萬元,月人均346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8人,支出31萬元。農村分散供養5人,支出2.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200人。農村臨時救助29人,支出3.8萬元。
2011年,張家灣鎮共有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5人,接受無軍籍職工5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13.9萬元。託老所4所,牀位50個。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57個,愛心超市1個。福利企業7個,安置殘疾職工240人,福利企業產值17億元。新增就業人員499人,有306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15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357人。管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員1397人。管理退休人員檔案921份。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9632人,參保資金達2006.6萬元。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6381元,比上年增加2906元。受理勞動爭議案件58起,涉及人員278人,共計追繳各項資金121.8萬元,結案率達100%。
2011年,張家灣鎮共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4.2萬人,參保率99.5%。 [1] 

張家灣鎮基礎設施

2011年末,張家灣鎮共有郵政網點4個,投遞線路單程總長250千米,投遞點20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200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20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函件完成4萬件,徵訂報紙40萬份、雜誌8萬冊,業務收入1185萬元。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6348門,固定電話用户3.6萬户,比上年增加290户,互聯網端口總數3.2萬個,其中已佔用端口2.2萬個,寬帶接入用户2.2萬户,比上年增加2423户。全年電信業務收入5178萬元。
2011年末,張家灣鎮共有排水管道7000米,污水治理工程1項,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4000噸,工業廢水處理率100%。
2011年末,張家灣鎮共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4座,主變壓器8台,總容量320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38條,總長度420千米,用電負荷49.1萬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6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99.9%。
2011年末,張家灣鎮共有熱水供熱管道總長度478.5千米,供熱面積207.5萬平方米。供熱用户16447户,其中工業用户19户,居民用户16428户,供熱普及率70%。
2011年末,張家灣鎮共有天然氣管線75.2千米,供(加)氣站2個,天然氣用户18061户,燃氣普及率77%,月天然氣平均用量9.6萬立方米。
2011年末,張家灣鎮共有公園1個,公園面積9.8公頃,園林綠地面積12.4公頃,綠化覆蓋率14.4%,人均綠地22平方米。 [1] 

張家灣鎮交通運輸

張家灣鎮鎮域內共有縣鄉級公路62條,總長209千米。
2011年末,張家灣鎮道路總長32千米。橋樑6座,總長度0.5千米。
2011年末,張家灣鎮開通公交汽車線路11條。 [1] 

張家灣鎮歷史文化

張家灣鎮地名由來

因元代漕運官張瑁督海運漕船自天津入京停泊於此,並在此地建碼頭屋舍而得名。 [1] 

張家灣鎮文物古蹟

  • 張家灣城牆及通運橋
通運橋位於通州張家灣南門外,因橫跨在蕭太后河上,又稱蕭太后橋。原為木橋,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神宗敕建石橋,名“通運”。清咸豐元年(1851年)曾小修。橋南北向,全長13丈,寬3丈。橋身兩邊欄板內外兩面均有浮雕寶瓶,線條簡捷,刀法流暢,瓶紋有別。望柱上的石獅雕刻精美,神態各異。
張家灣鎮城建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四面設門。現古城尚存南面城牆遺蹟。通運橋與城牆遺蹟是研究北京通惠河水利工程和張家灣古鎮民風民俗的實物。
2013年,“張家灣城牆及通運橋”作為大運河北京段的一部分,被併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內。 [4] 
2014年6月,京杭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第46個項目。 [5] 
張家灣城牆及通運橋 張家灣城牆及通運橋
  • 佑民觀
佑民觀即在張家灣鎮裏二泗村西,運河南岸,為道家觀院,俗名也稱天妃廟,是聖母娘娘道場。明清兩朝是名符其實的京東道家第一福地,最大觀場。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道長周從善奏請賜觀額曰:“佑民觀”,此名沿稱至今,但民俗仍稱裏兒泗廟。觀佔高地十餘畝,坐南朝北,觀前即運漕之大運河,觀內祭奉金花聖母銅像,俗稱娘娘廟。
清順治皇帝於順治八年(1651年)慕名而來,親到觀中上香求子,賞銀五百兩,又經通州紳士田文孝募捐三百兩,用以修繕和香火之資,後經乾隆、光緒、民國等多次維修補建。
佑民觀 佑民觀
張家灣清真寺,位於張家灣鎮西街。中軸線上主體建築禮拜殿,勾連搭四卷,硬山簡瓦,規模較大。一三兩卷為箍頭脊,二卷為調大脊,大吻壯觀,小獸玲瓏。第四卷明間為窯殿,四角攢尖,綠琉璃寶頂高聳天空,次間則為捲棚頂,別具一格。博古彩畫精美,西頭磚雕別緻,嵌山方圓木窗活潑,井口天花鮮豔整潔,南北配殿與禮拜殿之間有海棠柱曲廊相連。結構嚴謹,錯落有致。
張家灣清真寺 張家灣清真寺

張家灣鎮榮譽稱號

2020年7月,全國愛衞會確認張家灣鎮為2019年國家衞生鄉鎮。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