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家灣街道

鎖定
張家灣街道,隸屬於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地處洪山區西北部,東與京廣線為界與洪山街道接壤,南至中環線與青菱街道毗鄰,西臨長江,北與武昌區白沙洲街道相鄰,總面積26平方千米。 [2]  截至2011年末,張家灣街道總人口有37707人。 [2] 
1981年,張家灣街道成立。 [2]  2022年,張家灣街道轄18個 [4]  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張家灣街特1號。 [2] 
2013年,張家灣街道完成國地兩税5.29億元,增長2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2億元,增長29.7%。
中文名
張家灣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
地理位置
洪山區西北部
面    積
26 km²
下轄地區
18個社區 [4] 
政府駐地
張家灣街特1號
電話區號
027
郵政編碼
43006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鄂A
人    口
37707人(截至2011年末總人口)

張家灣街道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青菱地區有佛林、白沙、楠木、青菱、花園、石咀、老橋、楊泗八個鄉,青菱鄉隸屬武昌縣紙坊區管轄。
1955年3月,青菱鄉由武昌縣劃入武漢市,不久佛林、楠木青菱三鄉合併,取名長青鄉,先後隸屬武漢市南湖區、武漢市洪山區管轄。
1956年5月,花園、石咀二鄉合併,取名長江鄉,隸屬武漢市洪山區管轄。
1958年8月,長青鄉與長江鄉合併,組成長青人民公社,隸屬武漢市郊區管轄。同年12月,長青人民公社改名為青菱人民公社。
1960年7月,城市人民公社化運動,青菱人民公社改為青菱分社,隸屬武昌人民公社管轄。
1961年3月,取消城市化公社,青菱鄉分社改為青菱分區委、下設青菱、石咀兩個人民分社,隸屬武昌區管轄。8月,分區委撤銷,青菱、石咀成為兩個獨立的人民公社,隸屬武昌區管轄。
1964年7月,青菱、石咀兩社劃入洪山區管轄。
1975年2月,青菱、石咀兩社合併,組成青菱公社。
1981年,組建張家灣街道,由原青菱公社的石咀、青菱橋、水管廠、四坦路、張家灣和原洪山公社的南湖、洪山、東亭等合併組成。
1984年,青菱公社改為青菱鄉。
1994年,青菱鄉、張家灣街合署辦公。 [3] 
2010年11月,撤銷青菱鄉,在原青菱鄉(張家灣街道)管轄範圍內設立青菱街道。張家灣街與青菱街以三環線為界,三環線以北為張家灣街道辦事處管轄範圍,三環線以南為青菱街道辦事處管轄範圍。 [6] 

張家灣街道行政區劃

張家灣街道區劃沿革

1981年,張家灣街道轄原青菱公社的石咀、青菱橋、水管廠、四坦路、張家灣和洪山公社的南湖、洪山、東亭8個社區。
2008年,撤銷青菱鄉漁業村和建和村,成立張家灣街漁業社區和建和社區。 [5] 
2009年,將張家灣街道所轄城南新居社區全部和南湖社區部分調整劃入武昌區
截至2011年末,張家灣街道轄張家灣、三橋、農科院、建材、南湖、列電、城市花園、長江、長征、烽火、毛坦、勝利、光霞13個社區,下設178個居民小組。 [2] 

張家灣街道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張家灣街道轄19個社區:三橋社區、農科院社區、張家灣社區、建材社區、南湖社區、列電社區、長征社區、光霞社區、長江社區、烽火社區、毛坦社區、勝利社區、城市花園社區、金色城市社區、金域天下社區、湘龍鑫城社區、紫雲府社區、復地悦城社區、清江錦城社區, [4]  街道辦事處駐張家灣街特1號。 [2] 

張家灣街道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張家灣街道,地處洪山區西北部,東與京廣線為界與洪山街道接壤,南至中環線與青菱街道毗鄰,西臨長江,北與武昌區白沙洲街道相鄰,總面積26平方千米。 [2] 

張家灣街道人口

2010年,張家灣街道總人口有27028人。 [1] 
截至2011年末,張家灣街道總人口有3770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8萬人,城鎮化率87%;另有流動人口7596人。總人口中,男性20739人,佔55%;女性16968人,佔45%;18歲以下2601人,佔6.9%;19—34歲22089人,佔58.6%;35—59歲8982人,佔23.8%;60歲以上4035人,佔10.7%;以漢族為主,佔99%;有滿、回、土家、侗、壯、朝鮮、苗7個少數民族,佔1%。2011年,張家灣街道人口出生率6.2‰,人口死亡率1.2‰,人口自然增長率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450人。 [2] 

張家灣街道經濟

張家灣街道綜述

2011年,張家灣街道財政總收入4.3億元,比2010年增長62.4%;其中地税2.2億元,國税2億元,涉外269萬元。 [2] 
2013年,張家灣街道完成國地兩税5.29億元,增長2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2億元,增長29.7%;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5.4億元。

張家灣街道工業

2011年,張家灣街道工業總產值為46億元,比2010年增長26.6%;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5億元,比2010年增長32.5%。 [2] 

張家灣街道商貿

截至2011年末,張家灣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億元,比2010年增長33.1%;有批發零售業單位200家。 [2] 
2013年,張家灣街道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8億元。

張家灣街道社會事業

張家灣街道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張家灣街道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2040人,專任教師231人;小學3所,在校生1400人,專任教師76人;初中2所,在校生680人,專任教師7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 

張家灣街道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張家灣街道有各類文化團體13個;社區圖書室13個,藏書2萬冊;有文化站1個,社區(村)文化中心13所。 [2] 

張家灣街道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張家灣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6個,其中衞生院1所;設病牀120張,固定資產總值20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10人,其中執業醫師60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38人。2011年,張家灣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8萬人次。 [2] 

張家灣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張家灣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278户,人數517人,支出170.5萬元,比2010年減少6.7%,月人均274.8元,比2010年增長28.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7户,人數271人,支出62.8萬元;大病醫療救助22人次,支出5.5萬元。有五保户28人,其中福利院集中供養26人,供養率9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人。街道級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3個。慈善超市14個,全年接受捐贈物資折款2萬餘元,接收捐贈衣被200餘件,使100餘人(次)困難羣眾受益。2011年,張家灣街道新增就業崗位1019個,安置城鎮下崗失業人員130人,安置困難羣眾就業71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103人,創業培訓34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2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6%。截至2011年末,張家灣街道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40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76人,參加失業保險97人,參加工傷保險93人,參加生育保險93人。 [2] 

張家灣街道交通

張家灣街道主要交通幹線有G107國道、三環線。

張家灣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張家灣街道因市民主要集中居住在張家灣而得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