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家港浦項不鏽鋼有限公司

鎖定
張家港浦項不鏽鋼有限公司坐落於江蘇省張家港市沿江經濟開發區。成立於 1997 年 2 月 15 日,由韓國 POSCO 和江蘇沙鋼集團共同投資建設,是專業生產不鏽鋼的中外合資企業。公司佔地面積達 12 萬多平方米。一期工程投資總額為 2.16 億美元,設計生產能力為冷軋不鏽鋼薄板 14 萬噸 / 年。 整個工程於 2003 年 9 月 19 日全面竣工投產,佔地面積增加到了 20.8 萬平方米,使年產冷軋不鏽鋼薄板生產能力達到了 40 萬噸,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公司名稱
張家港浦項不鏽鋼有限公司
外文名
ZPSS
成立時間
1997年2月15日
總部地點
張家港市
公司口號
資源有限,創意無限
公司性質
有限責任公司

張家港浦項不鏽鋼有限公司公司簡介

簡稱 ZPSS ,公司坐落於江蘇省張家港市沿江經濟開發區。東臨上海,西接南京,北倚揚子江,南靠蘇州、無錫,交通十分便利。 ZPSS 成立於 1997 年 2 月 15 日,由韓國POSCO江蘇沙鋼集團共同投資建設,是專業生產不鏽鋼的中外合資企業。
張家港浦項不鏽鋼有限公司

張家港浦項不鏽鋼有限公司投資規模

公司第一期冷軋不鏽鋼工程於 1997 年 4 月正式開工,於 1999 年 1 月 22 日竣工投產,共佔地面積達 12 萬多平方米。一期工程投資總額為 2.16 億美元,設計生產能力為冷軋不鏽鋼薄板 14 萬噸 / 年。
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户的需要,改善中國國內不鏽鋼冷軋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況,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 ZPSS 於 2001 年 12 月 14 日增加投資,開始興建不鏽鋼冷軋薄板二期工程。二期工程於 2002 年 2 月 22 日開始打樁, 3 月 19 日舉行開工典禮,整個工程於 2003 年 9 月 19 日全面竣工投產,佔地面積增加到了 20.8 萬平方米,使年產冷軋不鏽鋼薄板生產能力達到了 40 萬噸,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張家港浦項不鏽鋼有限公司發展狀況

公司一、二期工程所有設備全部從美國、日本、瑞士等國具有世界領先技術水平的公司進口,生產過程採用國際領先的網絡技術控制。通過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 2003 年 ZPSS 在韓國 POSCO 海外投資企業排名中拔得頭籌,同時公司還被評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冷軋不鏽鋼薄板被評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
本着解決 POSCO 在中國投資的冷軋不鏽鋼生產企業( ZPSS 和青島浦項不鏽鋼有限公司)的原材料供應問題及為中國的鋼鐵事業的發展作貢獻的經營理念,同時也是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 ZPSS 的經濟效益, POSCO 決定在 ZPSS 一、二期工程的基礎上開展 STS 一貫制鋼所的擴建工程。擴建工程位置在張家港市大新鎮沿江公路兩側,距離一、二期工程 8Km 路程。工程包括不鏽鋼冶煉、連鑄、熱軋三大主體工程,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熱軋不鏽鋼鋼板 60 萬噸。產品主要為 300 系和 400 系高附加值的熱軋不鏽鋼。擴建工程於 2003 年 9 月 8 日獲得國家批准,核定擴建投資總額為 7.44 億美元。投資比例為韓國 POSCO 佔 82.5% ,江蘇沙鋼集團佔 17.5% 。 2003 年 10 月 31 日, ZPSS 擴建工程指揮本部成立,開始了不鏽鋼擴建工程的規劃、設計工作。在經過 19 個月的艱苦、緊張施工後,擴建工程於 2006 年 7 月 31 日全面完成了一貫制鐵所的建設過程,正式宣告 ZPSS 從此成為名副其實的一貫制鐵所。

張家港浦項不鏽鋼有限公司設備特點

ZPSS 擴建工程引進了不少國外先進設備與技術。在設備方面,擁有在世界著名鋼鐵公司為數不多的爐卷軋機,可以高效、快捷地生產出熱軋產品,改變以往鋼鐵公司的傳統工藝流程,同時公司自主開發了貫通全公司所有設備的先進網絡控制平台,重點開發了 ERP 、 MES 等三級網絡系統,切實地保障了公司整體資源的優化配置。為了達到環保的目的,擴建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引進了最先進的設備除塵以及附產物回收系統,改變原有鋼鐵公司只重視生產效益、而忽視環保利益的弊端,為建設“綠色鋼鐵”做出自己的貢獻。

張家港浦項不鏽鋼有限公司主要成果

ZPSS 堅持企業與地方共同發展,企業與客户共同發展,企業與職工共同發展的投資理念,發揚 “ 資源有限,創意無限 ” 的 POSCO 精神,以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為張家港的建設事業,為中國鋼鐵產業的發展而不遺餘力地工作。自 1999 年以來公司累計上繳國家各種税費超過了 100 億元人民幣,並在全國和地方的各種公益活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企業內部,堅持以人為本開展工作,推行人性化管理,積極發展員工教育和福利事業,營造浦項大家庭的氣氛,培養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員工。 ZPSS 是張家港以至全國外資企業成功的典範,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級領導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