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鎖定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地處張家港市區,原名暨陽中學,創建於1978年,已有30多年的辦學歷史。多年來,學校一直把“創建特色學校,培育世紀人才”作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突破口,切實執行有關教育法規、條例,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自1997年以來,學校每年均獲市初中教育質量綜合評估一等獎,中考成績在全市名列前茅。
學校教育設施一流,全校有36個教學班,在校生人數達1600餘人,是全市規模最大的初級中學。
中文名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創辦時間
1978年
所屬地區
張家港市區
屬    性
中學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師資力量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1997年3月初高中分校,初中部單獨建校,命名為張家港市第二中學,是全市班級建制最多的初級中學。學校有35個教學班,2559名在校學生,教職工144名,專任教師129名,其中高級教師14人,一級教師59人,市學科帶頭人2人,市教學能手6人,市教壇新秀11人。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辦學特色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20張)
學校的教育質量年年上新台階,自1994年以來已連續8年獲市初中教育質量綜合評估一等獎,連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雙文明單位,先後被授予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蘇州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蘇州市體育衞生兩個條例實施合格單位、蘇州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蘇州市國防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冬季體育鍛煉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2001年12月,學校一舉以最高分通過了省示範初中的驗收。
學校確立了“校高則立,校特則活、校諧則興,校美則潤”的辦學思想,堅持走“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果,贏得了全社會廣泛的讚譽。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施教區域

谷瀆港南門路以西,港城大道以東,橫河以南,南環路及南苑路以北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學區房小區

市二中學校全貌 市二中學校全貌
雲盤新村、沙工新村、龍潭新村、城西新村、營房弄、西菜場、官廳新村、福利院、總工會、茶亭路、供電局、扁涇新村、張家港涇南村、朝陽新村、小河壩新村、食品新村、西門新村、謝巷村、新朱港巷、朱港巷、工交裏、塘涇壩新村、南門新村、繆港巷、聚龍新村、老人民醫院宿舍、工貿大院、小閘村城建新村、銅盆新村、西門北村、暨陽新村、西門南村、東墩頭、實小教工住房、張家港賓館、商業新村、楊舍西街、勝利新村、幸福新村水利局宿舍、工行大院、菜巷新村、陳家場、工交大院、步行街、商務新村、慶豐裏、新風商場、暨陽花苑 [1]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辦學規模

市二中師資雄厚,全校現有教職工165名,其中教師157名,專任教師148人中本科學歷有108人,師資合格率為100%。擁有高級教師20人,一級教師50人。有蘇州市學科帶頭人1人,市級名教師2人,市學科帶頭人1人,市學術帶頭人1人,市教學能手14人,市教壇新秀8人。
市第二中學自分校以來,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辦學設施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為學校和社會輸送了大批合格人才,在社會上贏得了良好的聲譽。自94年以來,學校已連續十二年獲市初中教育質量綜合評估一等獎,中考成績在全市名列前茅。2002年榮獲省實施教育現代化示範初中的光榮稱號,同時被市教育局命名為新課程改革實驗課題基地學校,2003年成為新教育實驗學校。學校創建成了省二級檔案館,市二級圖書館,蘇州市雙語實驗學校,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蘇州市依法治校先進學校、市規範收費學校、市交通安全學校,年年被評為市雙文明單位、市先進黨支部、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市衞生先進單位。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辦學宗旨

以人為本,把“構建學校特色,培育世紀人才”作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突破口,把“追求學生個性化發展”作為辦學的最高目標,確立了“求實創新、追求卓越”的校風,“以情育人,教學相長”的教風和“善思樂學,開拓協作”的學風,實踐並發展了“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了“高效低負”的二中教學特色,正向蘇南地區的一流名校而努力。
校訓:責任
風:教風——以情育人,教學相長;
學風——善思會學,開拓協作;
校風——求實創新,追求卓越。
教學理念:以情動人,以情優教。
辦學口號:責任育人,育人責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