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家場村

(北京市大興區魏善莊鎮下轄村)

鎖定
張家場村位於北京市大興區魏善莊鎮,現有住户134户,其中農户120户,非農户14户。
中文名
張家場村
地理位置
北京市大興區魏善莊鎮
人口數量
410人
村耕地面積
630畝

張家場村該村介紹

張家場村位於北京市大興區魏善莊鎮,現有住户134户,其中農户120户,非農户14户。現有人口410人,勞動力204人,從事二三產業71人,2005年人均收入7800元。村莊現佔地100畝,村耕地面積630畝,村區規劃用地14.8公頃,建設用地12.9公頃。
張家場村是魏善莊鎮域規劃中的中心村,位於龐安路南側,磁大路東側,西有京開高速路,京九鐵路,南與禮賢鎮相連,北有通黃高速路,緊連京津塘高速路,交通十分便利。風景優美的星明湖度假村和綠茵別墅區坐落在村域內;新建的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與之毗鄰。
張家場村現有住户134户,其中農户120户,非農户14户。村中人口410人,勞動力204人,從事二三產業71人。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4000元。村域規劃用地162.86公頃,建設用地12.9公頃,農林種植地112.25公頃,閒置地2.09公頃,非村莊用地35.77公頃。貫穿村南北向主路3條,東西向主路3條,總長2400m,支路9條,共長2340m,村內給水、污水、燃氣工程全部完成, 2007年10月已投入使用。
該村緊鄰半壁店森林公園,星明湖度假村、綠蔭賓館,能夠為遊客提供很好的休閒、觀光娛樂場所。

張家場村四美介紹

生產美
該村以設施蔬菜生產、精品梨種植為主導產業,大力推廣科技項目和優良品種,依靠科技種植增加農民收入。長期以來,主要生產温室蔬菜(西紅柿、芹菜等)、西瓜、梨及各種菌類,其中温室大棚60個,鋼架大棚60餘畝,梨樹種植面積200餘畝。
張家場村堅持以增加設施農業、提高農民收入為切入點。通過幾年來的建設,達到户均一棟棚,為發展生態旅遊奠定了基礎,2010年,村旅遊收入達到30多萬元。
第一產業:樹立精品農業意識,發揮蔬果大棚特色農業優勢。提高一產的品質及農副產品附加值,有效地挖掘農產品潛力,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在原有蔬菜大棚基礎上,建日光温室40棟。引進先進的科學種植技術及特色農產品,豐水梨等果類產品作為張家場村的特色農產品, 218畝梨園對村內發展民俗旅遊起到了推動和促進作用。
第三產業:依託周邊景觀資源和一產,穩步發展採摘等農家旅遊接待服務業,目前已初具規模。此外,已經建成的一批高檔住宅,吸引了大量城市居民來此居住,為本村帶來了人氣。
生活美
2006年建成數字電影院,每年給農民播放100多場電影,豐富了農民業餘文化生活。文化大院設有210平米的多功能廳;52.5平米的電腦室,安裝有20多台計算機上網瀏覽農業信息;34平米的圖書室1000多本圖書供村民閲讀;3000多平米文化廣場,每逢假日,大學生村官會組織開展村民讀書比賽等活動。
為增加村民們的文化知識,提升民俗旅遊村的硬件條件,建設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工程。在村西側結合文化牆、果蔬大棚,建成一條200多米長的步行街,讓遊客在遊覽的同時瞭解鎮村歷史故事,享受鄉村採摘的樂趣。
2007年張家場村改水、改廁全部完成。排水實現雨污分流,垃圾分類處理。村民講究衞生,無亂倒垃圾污水、私搭亂建。張家場村充分利用新能源,主要街道兩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方便了村民夜間出行。
環境美
村內加大環整力度,對街道進行了翻新,主要街道和街坊路全部硬化,房屋建設整齊,院落形式以三合院為主,典型的北方民居户型。村北部建有仿古四合院4座,用於農家院接待工作。並且配備了專職保潔人員。
街道兩側種植柳樹、果樹、山楂樹等綠化苗木,農户院中分別種植各種品種的果樹,形成四季生態景觀,2010年2月被北京市政府、首都綠化委員會評為“首都綠色村莊”。
人文美
村內實行田字格式管理模式,招聘管理人員實施分片到户管理。不定期召開黨員會、村民代表大會,認真聽取羣眾意見。由於有了好的管理模式在奧運期間被評為“奧運先進集體”。
張家場村兩委班子團結,幹羣關係融洽,村民團結、村子穩定,村委會能夠站在村民的立場處理各種事務,連續兩年被評為五好村黨支部、文明生態示範村的榮譽稱號;在2007年度被評為首都文明村、北京市敬老先進村、大興區平安村。
為加強鄉風文明建設,豐富村民的業餘生活,張家場村建造了多個宣傳欄;村內建設了兩個共3000多平米的文化廣場,安裝了10多種健身器材,如乒乓球桌單雙槓等,為農民休閒、健身提供了好的場所。 [2] 

張家場村設備方面

家場村貫穿村南北方向建主路3條,東西方向建主路3條,總長2400m,路寬6~9m不等,路面全部採用瀝青混凝土路面,同步實施綠化、自來水、污水、有線、電信、電力、燃氣工程。貫穿村東西方向建支路9條,共長2340m,路寬4m,採用瀝青混凝土路面,同步實施給水、污水、燃氣工程。
村內自來水管道建於上世紀80年代,老化嚴重,已有跑漏水現象,需沿主路改換PVC主管2400m(D100),PVC支管2340m(D50),入户管1200m(D25),每户裝水錶1塊,合計134塊。
全村農户改造廁所134户,修建公廁2座。新建污水管道,主管930m(D300),支管4000m(D200),入户管1200m(D100)。在村西南建污水處理站一座,建築面積100㎡,集中消納和無害化處理糞便。
在村東路邊修建780m長,高2m,低1.5m的波浪形護村花牆,使村容村貌更加整潔。在大隊部原址處修建佔地1000 ㎡的街心花園,修建水泥桌凳、涼亭等休閒設施,並種植樹木花草綠化美化。村內主路兩側植樹進行綠化。 [3] 

張家場村資質榮譽

曾獲“2010年度‘北京最美的鄉村’(提名)”稱號,十户‘最受喜愛的民俗户’。
2019年12月31日,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