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學勇

(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導)

鎖定
張學勇,男,1962年9月生,甘肅省臨洮縣人。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農業部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制綜合性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十三五”七大作物育種專項《主要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形成與演化規律研究》項目首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小麥體系崗位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作物基因挖掘與利用創新團隊首席。 [1] 
中文名
張學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甘肅臨洮
出生日期
1962年9月
畢業院校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小麥應用基因組學及分子細胞遺傳學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學術代表作
Wheat centromeric retrotransposons: the new ones take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centromeric structure
學術代表作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functional marker of TaGW2 associated with grain weight in brea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主要成就
組織完成了"農業部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資源創制學科羣"的籌建,協助農業部完成本學科羣基礎條件建設項目
主持完成973項目"主要農作物核心種質重要農藝性狀單元型區段及互作研究"。
籍    貫
甘肅省臨洮縣人
職    稱
研究員

張學勇人物經歷

2002年被中國農業科學院聘為二級傑出人才。
1984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農學系,87 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獲碩士學位。
1992年畢業於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
1994.2-1996.10在美國農部牧草及草地研究中心 (猶他州立大學) 分子細胞遺傳學實驗室、加拿大農部植物研究中心分子遺傳學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
1997.4-1998.1在意大利Tuscia大學做博士後研究。

張學勇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小麥遺傳多樣性與核心種質構建、基因組進化、品質相關基因克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現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G1998010202)專題:"中國小麥核心種質構建"等項目的研究工作。

張學勇主要貢獻

主持完成了國家轉基因專項(J98-018), 成功克隆了小偃6號的"14"和"15"亞基編碼基因。
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基金(39870494):"普通小麥A組染色體分子指紋圖譜的拓建"等研究項目。
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研究論文近40篇,被他人在SCI刊物引用70餘次。
書籍著作:
1. Zhang XY, Dong YS and Wang RRC: 1996, Characterization of genomes and chromosomes in partial amphiploids of the hybrid Triticum aestivum ´ Thinopyrum ponticum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isozyme analysis and RAPD. Genome, 39:1062-1071.
2. Zhang XY*, Koul A, Petroski R, Ouellet T, Fedak G, Dong YS and Wang RRC 1996, Molecular ve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YDV-resistant germplasm derived from hybrids of wheat with Thinopyrum ponticum and Th. intermedium. Theor. Appl. Genet., 93:1033-1039.
3. Wang RRC, Zhang XY: 1996,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ranslocation chromosomes using FISH and genome-specific RAPD markers in two wheat traslocation lines resistant to wheat streak mosaic or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Chromosome Research, 4:583-587.
4. 張學勇* 龐斌雙 遊光霞 王蘭芬 賈繼増 董玉琛: 2002, 中國小麥品種資源Glu-1位點組成概況及遺傳多樣性分析。中國農業科學,35(11):1302-1310。
5. Zhang XY *, Li CW, Wang LF, Wang HM, You GX, Dong YS: 2002, An estimation of the minimum number of SSR alleles needed to reveal genetic relationships in wheat varietie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06:112-117.
6. Dayong Li, Xueyong Zhang*: 2002, Physical localization of the 18S-5.8S-26S rDNA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ITS region in Thinopyrum ponticum (Poaceae:Triticeae): Implications for concerted evolution. Annals of Botany, 90:445-452.
7. You G.X., Zhang XY * Wang , L.F. 2004, An estimation of the minimum number of SSR loci needed to reveal genetic relationships in wheat varieties: Information from 96 random samples with maximized genetic diversity. Accepted by Molecular Breeding.
8. 王漢潛 張學勇*王紅梅 龐斌雙:2004,小麥高分子量谷蛋白亞基專一性單克隆抗體的製備及其抗原決定簇的研究。 中國科學 C輯,4:310-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