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天民

(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原書記)

鎖定
張天民(1914.04—1997.03),原名韓慶善,曾用名韓元亭、韓連升、韓鴻業,山東省平原縣人。192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下半年,共青團平原縣立中學支部成立,張天民任團支部書記,因積極參加革命活動,被學校開除。1928年下半年,平原縣被國民黨佔領,他只好到外地進行革命活動。1932年,張天民在滕縣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3月任中共淄博煤礦特支書記。1936年12月任中共淄博礦區工委書記。1938年5月,在八路軍三支隊八團一營任教導員。同年12月任中共山東省委職工部部長。期間,還曾擔任清河特委職工部部長,第五戰區職工抗日聯合會副主任。1939年10月赴延安中央黨校、馬列學院學習。1945年後歷任冀熱遼軍區後勤供給部副部長、駐東北辦事處主任、東北總工會生產部部長等職。1950年12月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五分部政委、黨委書記。1954年2月任中國建築工會主席、黨組書記。1962年12月任中華全國總工會鐵路工會主席、總工會書記處書記。1980年5月任中華全國總工會顧問。1983年離休,1997年3月病逝,享年83歲。 [1-2] 
中文名
張天民
別    名
韓慶善、韓元亭、韓連升、韓鴻業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山東省平原縣
出生日期
1914年4月
逝世日期
1997年3月

目錄

張天民人物生平

張天民,原名韓慶善,又名韓連升、韓元亭。1914年生,山東省平原縣人。193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初到淄博礦區開展黨的秘密工作,先後在華塢、西河斬龍劍、八陡黑山等煤礦下井,幹過釆煤工、運煤工、擁車工等。在從事煤礦工作中與工友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為開展黨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羣眾基礎。1933年10月,發展黨員10 人,在斬龍劍井建立中共淄博特別支部,任書記。由於叛徒出賣,山東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1934年2月,為尋找上級黨組織離開淄博,“特支”停止活動。 [3] 
1936年7月,張天民受中共山東省委派遣到淄博礦區重建黨組織,開闢工運工作。當時礦區特務、漢奸遍佈,開展地下工作極端困難。他先後在淄川炭礦袁家嶺、石人地等煤井榦拉煤工、推車工、充填工,還利用北工場村小學辦工人夜校,從礦工中發展黨員。年底建立中共洪山支部,任書記。洪山黨支部以礦區為中心,逐漸將活動擴展到礦區附近的鄉村,進一步擴大了黨的影響。不久,洪山黨支部便在礦區東部山區的佛村建立了中共佛村支部。 [3] 
1937年“七七事變”後,根據省委指示,10月在洪山礦區黨支部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共淄博礦區工作委員會,轄洪山、佛村、洪溝黨支部,張天民任書記,直屬山東省委領導。根據省委宣傳部長林浩在淄川礦區洪山北工廠召開的秘密會議精神,“集中全部力量,積極開展抗日遊擊戰爭”,礦區工委加快工作步伐,在淄川縣二區、八區、九區一帶,發動組織一批礦工,成立礦區抗日遊擊小組,在礦區附近村莊宣傳黨的抗日救國方針,動員各界人員武裝起來,參加抗戰。調查各村地主豪紳武器情況,動員他們獻槍,擴大抗日力量。12月中旬遊擊小組夜襲張店鐵路警務段,繳獲槍械100餘支。下旬礦區工委將各遊擊武裝隊伍100多人彙集,參加了著名的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被編為山東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四中隊。1938年2月,張天民被推薦為第五戰區職工抗日聯合會常務委員。山東抗日救國軍第五軍第十四中隊成立,張天民兼指導員。參加了攻打淄川城的戰鬥。5月,任第五戰區職工抗日聯合會副主任。1939年10月,參加中共“七大”。1940年8月,被選為山東省各界救國聯合總會常委、職工救國總會會長(山東省總工會前身)。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天民先後任中國建築工會主席、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全國工運學會副理事長等職。 [3] 
1983年,離職休養。1997年3月,張天民病逝,享年83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