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天恩

(考古學家)

鎖定
張天恩,男,漢族,1953年3月生,陝西省寶雞縣(現為陳倉區)人,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
中文名
張天恩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53年3月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考古學家
主要成就
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
主要成就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商周研究室主任
西北大學、西藏民族學院兼職教授
陝西省第四批“三五人才”
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辦公室副組長
出生地
陝西省寶雞縣
代表作品
《 寶雞福臨堡 》 《寶雞市志·文物勝蹟》 《 隴縣原子頭 》

張天恩簡介

張天恩 張天恩
張天恩,現任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商周研究室主任,西北大學、西藏民族學院兼職教授,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歷史考古課題組副組長,陝西省第四批“三五人才”。
長期從事田野調查發掘和文物考古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新石器時代和夏商周考古。提出了仰韶文化“福臨堡二期類型”的命名,發掘確認了陝西地區第一座龍山古城——佳縣“石摞摞山城址”;最先進行陝西夏代考古學文化的研究,識別和辨認出關中夏時期的文化面貌和類型特徵,對先周及關中地區其它商代考古學文化研究有深入獨到的見解。在秦人早期文化、以及周秦文物的研究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貢獻。
具體主持並負責過寶雞市福臨堡仰韶文化遺址(1984——1987年),寶雞市高家村新石器時代及商周遺址(1990年),隴縣原子頭新石器時代及漢唐墓地(1991——1993年),禮泉朱馬嘴商代遺址(1995年),重慶萬縣塘坊坪夏商遺址(1998年),寶雞縣關桃園新石器時代及周代遺址(2002年),佳縣石摞摞山龍山城址(2003年),漆水下游先周文化遺址調查(1983年3月——4月),咸陽地區商代遺址的調查(1995年9月——10月),寶雞地區的文物普查工作(1988——1989年),長安、户縣古代遺址調查(2000年3月——5月)等項目的田野考古調查和資料整理工作。

張天恩學術講座

《關中商代文化研究》 [1] 

張天恩學術成果

《 寶雞福臨堡 》,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
《寶雞市志·文物勝蹟》,三秦出版社,1998年出版。(合)
《 隴縣原子頭 》,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合)
《 寶雞關桃園 》,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合)
《扶風北呂周人墓地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7期。(合)
《陝西隴縣邊家莊一號春秋秦墓》,《考古與文物》1986年6期。(合)
《寶雞市譚家村四號漢墓》,《考古》1987年12期。
《寶雞市福臨堡遺址1984年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7年6期。
《寶雞市紙坊頭遺址試掘簡報》,《文物》1989年5期。
《寶雞市附近古遺址調查簡報》,《文物》1989年6期。
《寶雞市博物館藏陶鬲》,《文物》1989年5期。(合)
《漆水下游先周遺址調查簡報》,《考古與文物》1989年6期。(合)
《寶雞市譚家村春秋及唐代墓》,《考古》1991年5期。
《寶雞市福臨堡遺址1985年發掘簡報》,《考古》1992年4期。
《寶雞市高家村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8年4期(合)
《陝西麟遊蔡家河遺址商代遺存發掘報告》,《華夏考古》2000年1期(合)
《陝西禮泉朱馬嘴商代遺址試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0年5期(合)
《陝西麟遊蔡家河遺址龍山遺存發掘報告》,《考古與文物》2000年6期(合)
《陝西彬縣、三原等縣商時期文化遺址調查簡報》,《考古》2001年9期。
《陝西隴縣原子頭漢墓發掘簡報》,《文博》2002年2期(合)
《重慶萬州區塘坊坪遺址1998年發掘報告》,《重慶三峽水庫庫區考古報告集》(1997年卷),科學出版社,2001年。(合)
《重慶萬州區小周墓地1998年發掘報告》,《重慶三峽水庫庫區考古報告集》(1997年卷),科學出版社,2001年。(合)
《2000年長安、户縣古遺址調查簡報》,《考古與文物》增刊(六),2002年。
《重慶萬州區塘坊坪遺址1998年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3年1期。(合)
《陝西長安縣羊元坊商代殘灰坑的清理》,《考古與文物》2003年1期。
《陝西麟遊縣史家塬遺址發掘報告》,《華夏考古》2004年4期。(合)
《陝西隴縣出土新莽錢幣窖藏》,《中國錢幣》2004年2期。(合)
《陝西寶雞市關桃園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6年3期。(合)
《寶雞市高家村劉家文化墓地發掘報告》,《古代文明研究》(6),文物出版社,2008年。
《 關中商代文化研究 》,文物出版社,2004年。
《炎帝·姜炎文化》,三秦出版社,1992年。(合)
《對“秦公鍾考釋”有關問題的一些看法》,《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4期。
《蜀道·巴蜀之師·古弓魚國》,《歷史知識》1984年5期。
《試論太王傳位季歷的目的和意義》,《教學與科研》1984年1期。
《試論福臨堡仰韶文化晚期遺存》,《考古與文物》,1987年6期。
《高領袋足鬲的研究》,《文物》1989年7期。
《邊家莊春秋墓地汧邑地望》,《文博》1990年5期。
《東周列國貝化考察》,《中國錢幣》1991年2期。
《先周文化早期相關問題淺議》,《西周史論文集》,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秦器三論》,《文物》1993年10期。
《周人早期歷史傳説與鄭家坡先周遺址》,《周文化論集》,三秦出版社,1993年。
《試論西王村類型的幾個問題》,《考古與文物》1994年2期。
《弓魚氏文化相關問題淺議》,《文博》1994年5期。(合)
《再論秦式短劍》,《考古》1995年9期。
《淺論客省莊二期文化有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95年3期。(合)
《神龍時代及其它》,《炎帝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略説陽燧》,《中國文物報》1997年7月27日第三版。
《周原遺址商代文化遺存試析》,《中原文物》1998年1期。
《碾子坡類型芻論》,《考古學研究》三秦出版社,1998年(合)
《陝西商周考古發現和研究概述》,《考古與文物》1998年5期。
《巴蜀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關係試探》,《考古與文物》1998年5期。
《密須國文化的初步認識》,《遠望集》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積四十年之艱苦,開文物考古之新元——紀念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四十週年》,《中國文物報》1998年11月1日第三版。
《關中西部夏代文化遺存探索》,《考古與文物》2000年3期。
《試論關中東部夏代文化遺存》,《文博》2000年3期。
《中原地區西周青銅短劍簡論》,《文物》2001年4期。
《“禁圃”瓦當及禁圃有關的問題》,《考古與文物》2001年5期。
《禮縣等地所見早期秦文化遺存相關問題芻論》,《文博》2001年3期。
《天水出土的獸面紋銅牌飾及相關問題》,《中原文物》2002年1期。
《塘坊坪文化初論》,《考古學研究——鄒衡先生七十五華誕紀念文集》(六),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試論京當型商文化的族屬結構》,《考古與文物》增刊(六),2002年。
《試渭水流域夏商時期考古學文化的結構特點》(摘要),《温故知新——面向中國考古學的未來》,2002年5月。
《試説秦西山陵區的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2003年3期。
《從逨盤銘文談西周單氏家族的譜系及相關銅器》,《文物》2003年7期。
《早期秦文化特徵形成的初步考察》,《秦文化研究》(10),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
《川口河齊家文化陶器的新審視》,《中國史前考古學研究》(合作),三秦出版社,2003年。
《塘坊坪遺址夏代文化遺存分析》,《重慶庫區三峽考古研討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03年。
《西周王朝對隴右的經營與秦人的興起》,《周秦社會與文化研究論文集》,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關中西部商文化研究》,《考古學報》,2004年1期。
《禮縣秦文化調查的一些認識》,《考古與文物》2004年6期。
《周公廟遺址發掘涉及的主要問題》,《文博》2004年5期。
《寶雞關桃園遺址動物遺存的古環境意義》,《中國科技論文在線》2005年9月23日。(合)
《殷墟卜辭所記“羌方”的考古學文化考察》,《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
《試論關桃園前仰韶時期文化遺存的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2006年3期。
《古代關隴通道與秦人東進關中線路考略》,《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
《鄒衡先生先周文化研究的貢獻與影響》,《北京平谷與華夏文明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晚商時期陝西地區考古學文化與殷墟商文化的關係》,《周邊與中心:殷墟時期安陽及安陽以外地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6年8月。
《周人早期歷史地名再考察》,《周秦文明論叢》(第一輯),陝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初識古蜀王國的金箔工藝》,《考古與文物》2007年2期。
《二里頭文化青銅鑄造業發展基礎管窺》,《西部考古》(二),三秦出版社,2007年。
《陝西西安南郊戰國陵園遺址出土金銀材料技術分析與研究》,《故宮文物》月刊,291期。(合)
《寶雞關桃園遺址動物環境考古》,《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1期。(合)
《考古發現的西周采邑略析》,《姜炎文化與和諧社會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
《試論西周采邑制度的有關問題》,《考古與文物》2008年2期。
《先周文化又探其源》,《中國文物報》1989年1月27日,第二版。
《寶中鐵路隨工清理發掘的初步收穫》,《寶雞文博》創刊號,1991年1期。(合)
《秦墓奇珍——寶雞益門春秋秦墓發現大批金器、玉器等珍貴文物》,《中國文物報》1993年
《龍山古城再見天日》,《中國藝術報》2004年2月6日。(合)
《寶雞關桃園遺址發現前仰韶時期文化遺存》,《中國文物報》2002年10月11日第一版。(合)
《寶雞關桃園遺址》,《2002中國重要考古發現》,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合)
《佳縣石摞摞山龍山時代城址》,《中國考古學年鑑》2004,文物出版社,2005年。(合)
《陝西佳縣石摞摞山龍山時代城址》,《2003中國重要考古發現》,文物出版社,2004年4月。(合)
《陝西長安發現戰國秦陵園遺址》,《中國文物報》2006年1月25日,第一版。(合)
《陝西長安發現戰國秦陵園遺址》,《2006中國重要考古發現》,文物出版社,2007年。(合)
《陝西韓城梁帶村墓地2007考古發現》《2007中國重要考古發現》,文物出版社,2008年。(合)
《韓城梁帶村墓地考古發掘:填補周代考古相關研究空白》,《中國文物報》2008年4月25日第五版。(合)
《鐵馬秋風大散關》,《城鄉生活報》(寶雞旅遊專號)1985年。
《陳倉石鼓傳妙文》,《城鄉生活報》(寶雞旅遊專號)1985年。
《中國銅鏡美學發展史·序》,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潛心入學海,血汗凝粒粟——王輝學術文存<一粟集>讀後》,《考古與文物》2003年1期。
《打開巴蜀文化秘密的一把鑰匙——<城固寶山>評介》,《四川文物》2005年1期。
《歷史長河中的寶雞》,《名人説寶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原子頭遺址》,《陝西文物大觀》(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
《石摞摞山遺址》,《陝西文物大觀》(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
《朱馬嘴遺址》,《陝西文物大觀》(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
《陝西韓城市梁帶村周墓發掘座談紀要》,《考古與文物》2006年2期。(合)
《陵園墓主的四大猜想》,《國家人文地理》,2008年4期。(合)
《盜墓引出驚人考古發現》,《紫荊》2008年4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