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大慶

(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主任)

鎖定
張大慶,1959年 [4]  ,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 [6]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醫學史與醫學哲學系主任。 [8] 
張大慶於1982年獲得武漢醫學院醫療系醫學學士學位;1982年7月—1985年8月任職於荊州市沙市第一醫院;1988年獲得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史專業醫學碩士學位;1988年7月—1993年8月任教於湖北職工醫學院;1996年獲得北京醫科大學醫學史專業醫學博士學位 [7]  ,7月任職於北京醫科大學 [1]  ;2001年—2002年在美國耶魯大學醫學史與科學史系做訪問學者 [11]  ;2001年10月任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史教研室教授 [7]  ;2018年當選為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 [6] 
張大慶長期從事醫學史研究。 [5] 
中文名
張大慶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9年
畢業院校
北京醫科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醫學史十五講》《醫學人文學導論》
主要成就
2018年當選為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張大慶人物經歷

1959年,張大慶出生。 [4] 
1982年,獲得武漢醫學院醫療系醫學學士學位。
1982年7月—1985年8月,任職於荊州市沙市第一醫院。
1988年,獲得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史專業醫學碩士學位。
1988年7月—1993年8月,任教於湖北職工醫學院
1996年,獲得北京醫科大學醫學史專業醫學博士學位 [7]  ;7月,任職於北京醫科大學(現北京大學醫學部 [1] 
2001年—2002年,在美國耶魯大學醫學史與科學史系做訪問學者。 [11] 
2001年10月,任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史教研室教授。 [7] 
2018年,當選為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 [6] 

張大慶主要成就

張大慶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張大慶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醫學思想史,特別現代醫學思想史和西方醫學文化史;中國近現代醫學史,特別是近代西方醫學在中國的傳播;醫學倫理學/生命倫理學史;醫學人文教育等。 [4] 
  • 學術論文
截至2019年12月,張大慶已在《柳葉刀》《海斯汀中心通報》《中國科技史雜誌》《自然科學史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等中國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 [3]  [5] 
刊發時間
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2002年
《英吉利國新出種痘奇書》考
2003年
重建現代醫學模式中的傳染病防治策略
超越雙螺旋:DNA對科學與社會文化的影響
2004年
臨牀決策:醫學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2005年
坎農與中國生理學家的交流
2006年
CUSBEA項目及其對中國生命科學發展的影響
我國第一座血庫的建立
醫學人文學:為醫學播下人文的種子
2011年
中國醫學人文學科的早期發展:協和中文部
2015年
理解當下醫學的悖論:思想史的路徑
2017年
新文化運動與衞生啓蒙
《澳門理工學報(人社版)》
參考資料 [7] 
  • 學術專著
出版時間
專著名稱
備註
出版社
1998年
《中西方醫學倫理學比較研究》
合著
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
2002年
《人道主義的這裏凱歌-科學技術與20世紀的醫學》
主編
2003年
《醫學史》
主編
2005年
《中外醫學史》
主編
2006年
-
2006年
《中國醫學人文教育:歷史、問題與前景》
主編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7年
-
參考資料 [1] 
  • 學術譯著
出版時間
譯著名稱
原作者
翻譯者
出版社
2003年
《劍橋醫學史》
羅伊波特
張大慶
2007年
《劍橋世界人類疾病史》
基普爾(主編)
張大慶等
2016年
《現代醫學的困境》
羅森伯格
張大慶
參考資料 [7] 
  • 科研課題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擔任角色
2012年
青蒿素研發中的管理模式與科研評價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
課題負責人
現代醫學在中國
美國Luce基金會
2013年
青蒿素研發歷史的採集工程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參考資料 [7] 
  • 科研獎勵
截至2019年11月,張大慶已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2104年),上海市科學技術二等獎(2104年)等獎項。 [3]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2003年
《血液——生命的河流》 [1] 
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普圖書二等獎
2014年
《醫學人文學導論》 [7] 
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科學編年史》 [7] 
上海市自然科學成果二等獎
2015年
《呦呦有蒿:屠呦呦與青蒿素》 [7] 
中國出版協會2015年度中國30本好書獎
2016年
第四屆中國科普協會優秀作品金獎

張大慶人才培養

  • 編著教材
出版時
教材名稱
主編
出版社
2003年
《醫學史(第一版)》
張大慶
2005年
《中外醫學史(第一版)》
張大慶、和中俊
2013年
《醫學史(第二版)》
張大慶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中外醫學史(第二版)》
王振國、張大慶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4年
《醫學哲學》
柯楊、張大慶
2015年
《醫學人文》
張大慶
2016年
《中外醫學史(第三版)》
王振國、張大慶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參考資料 [7] 
  • 講授課程
課程名稱
課程類別
醫學史
本科生課程
現代醫學文化
全球衞生史
醫學導論
醫學史研究前沿
研究生課程
醫學史研究的問題與方法
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的閲讀與寫作
醫學人文導論
參考資料 [7] 
  • 教學獎勵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2005年
醫學史》 [1] 
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2007年
《醫學史十五講》 [1] 
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
2007年
《醫學史》 [1] 
北京市精品課程
2007年
《醫學史十五講》 [7] 
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

張大慶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8年
2009年
北京大學醫學部優秀人才獎 [1] 
2018年
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 [6] 

張大慶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0年—2004年
中國科技史料》第四屆編委會委員 [12] 
2004年—2008年
中國科技史雜誌》第一屆編委會委員 [12] 
2015年
國際醫學史學會(ISHM)科學委員會執委、中國國家代表 [3]  [13] 
2015年12月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第九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13] 
2019年10月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第一屆監事會監事 [9-10] 
2023年2月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委會主委員 [2] 
-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醫學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1] 
中華醫學會醫學史分會副主任委員 [1] 
教育部醫藥高校人文與社會科學課程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 [1]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七屆常委會科技與人文專門委員會委員 [1]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1]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醫學史專業委員會主 [3]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 [3] 
醫學與哲學副主編 [7] 
山西醫科大學醫學人文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7] 
安徽醫科大學醫學人文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7] 
2024年6月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監事長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