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壽榮

(鋼鐵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鎖定
張壽榮,男,漢族,1928年2月17日出生,河北省定縣人,鋼鐵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高級工程師。
1949年,張壽榮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冶金工程系獲工學士學位;1949年,參加鞍山鋼鐵公司的恢復生產工作,歷任鍊鐵廠生產科長,工程師,廠長助理;1957年,參加武漢鋼鐵公司的一期工程建設和生產工作,歷任鍊鐵廠生產科長、工程師、中央試驗室研究室主任、鍊鋼廠副總工程師、公司副總工程師、副經理、總工程師等職務;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1997年,當選為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2003年,擔任武鋼公司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 [1] 
張壽榮長期從事鋼鐵冶金生產、建設及高爐設計工藝等方面的研究。 [2] 
中文名
張壽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8年2月17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天津北洋大學
主要成就
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
籍    貫
河北省定縣

張壽榮人物經歷

1928年2月17日,張壽榮出生,河北省定縣人。
1940年10月—1951年6,在鞍鋼鍊鐵廠高爐值班。
1945年10月1946年9月,在天津工商學院土木系學習,後肄業。
1946年9月1949年07月,在天津北洋大學冶金系學習,畢業後獲工學士學位。 [3] 
1951.06月—1952年5月,擔任鞍鋼鍊鐵廠研究組組長。
張壽榮院士
張壽榮院士(6張)
1952年5月—1954年4月,擔任鞍鋼鍊鐵廠生產計劃科科長。
1954年4月—1956年4月,擔任鞍鋼鍊鐵廠廠長助理。
1956年5月—1957年12月,在武鋼生產籌備處擔任鍊鐵廠籌備組組長。
1958年1月—1964年1月,在武鋼鍊鐵廠先後擔任冶煉工程師、生產科科長、技術科科長。
1965年1月—1980年5月,擔任武鋼鍊鐵廠副總工程師。
1980年5月—1992年5月,擔任武鋼公司總工程師。
1992年6月—2002年7月,擔任武鋼公司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1997年,當選為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3年1月,擔任武鋼公司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 [2]  [4] 

張壽榮主要成就

張壽榮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張壽榮參加鞍鋼鍊鐵廠恢復生產,推行高爐爐頂調劑法和低錳鍊鋼鐵的冶煉使鞍鋼鍊鐵廠生產效率在全中國領先;張壽榮參加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一期工程建設,使中國國內第一座1000立方米以上大高爐順利投產;張壽榮研製成功用1513立方米設備建2516立方米四高爐並提出鍊鐵系統技術進步總規劃;張壽榮研製的一米七軋機投產後,組織新技術消化和前工序老廠技改(包括四同步大修改造),完成轉爐復吹、全連鑄等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 [2]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張壽榮提出了提高鼓風動能、上下部相調劑的正確操作方針,保證了在低温強度下高爐的正常運行,努力推動了武鋼的鋼鐵生產,張壽榮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技術攻關,完成了高爐風口取煤氣樣和測温、爐頂取煤氣樣和爐料、料模型試驗、風口噴吹瀝青等試驗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創新性的重大成果,尤其是針對當時中國國內外鍊鐵學界頗有爭議的高爐“布料反常”現象的研究,正確揭示了其根源在於燒結礦平均粒度小、含粉率高、堆角小等問題的存在,客觀闡明瞭武鋼高爐特殊的“布料反常”規律,解決了生產難題,促進了武鋼生產技術的發展。 [5] 
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針對武鋼高爐渣氧化鋁含量高、生鐵合格率低的問題,張壽榮主持組織了高氧化鎂渣冶煉的研究,在此基礎上確定了適宜的高爐渣制度。 [5] 
20世紀70年代末,結合高爐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張壽榮組織技術人員對3號、4號高爐料槽下燒結礦過篩的技術改造,大大改善了爐內料柱的透氣性,推廣了大批重、正分裝的高爐上部操作制度,使高爐利用係數、焦比得到明顯提升。 [5] 
20世紀80年代起,張壽榮開始研究高爐長壽技術,高爐壽命問題一直是困擾高爐生產的重要問題之一,武鋼高爐壽命的問題尤為突出,具體表現為高爐爐缸、爐底侵蝕嚴重,生產安全性差,而且爐身壽命短,高爐每隔三四年就需要進行中修,為了延長高爐壽命,張壽榮組織展開了多次高爐大中修破損調查,根據爐襯和冷卻壁破損研究的結論,改進了高爐設計,並提出開發球墨鑄鐵冷卻壁和優質高爐耐火材料的構想,對於延長高爐壽命起到了推動作用。 [5] 
為適應“一米七”軋機系統對各廠生產的需要,張壽榮首先針對鍊鐵廠前工序老廠的落後技術,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包括礦山系統弱磁、強磁工藝改造,燒結大修增加鋪底料,高爐大修增設燒結礦下過篩,料場增加礦石退勻設施等,提高了高爐精料水平和技術經濟指標,從源頭上為接下來的鋼鐵生產作了必要的鋪墊,“一米七”系統各廠投產後,結合生產中出現的實際問題以及技術上的薄弱環節,張壽榮加大了引進技術的消化和吸收工作的力度,推行創新攻關。 [5] 
1991年,張壽榮領導建成武鋼3200立方米高爐。 [2] 
  • 科技獲獎
獲獎年份獲獎項目名稱獎項名稱
2009年-魏壽昆冶金獎
2002年-光華工程科技獎
1990年1700mm軋機系統新技術開發與創新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6] 
-轉爐複合吹煉技術“七五”國家科技攻關獎
-大型板坯連鑄機開發”項目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5] 
  • 學術論著
據2020年3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張壽榮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 [2]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2012年1月《高爐失常與事故處理》張壽榮冶金工業出版社
2009年《武鋼高爐長壽技術》張壽榮冶金工業出版社 [7] 

張壽榮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截至2009年3月,張壽榮還在帶的博士生有7人。 [8] 
  • 講座報告
1996年10月25日,張壽榮應黃石市科協邀請在黃石冶鋼集團公司向來自全部冶金行業的300餘名科技人員、管理幹部,作了題為“世紀之交鋼鐵工業的新技術”的學術報告。 [9] 

張壽榮榮譽表彰

年份榮譽稱號
1988年湖北省勞動模範
1990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9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7年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 [2] 
2009年武鋼終身成就獎 [10] 

張壽榮社會任職

張壽榮擔任湖北省第六、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3年6月—1993年3月),第五屆國際鍊鐵科學技術大會主席,武漢理工大學特聘教授,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質量管理協會副理事長等職務。 [11] 

張壽榮個人生活

  • 多年習慣
張壽榮院士參加學術會議時,為節約寶貴時間,凡是學術會議之餘安排的“遊山玩水”,張壽榮幾乎都不去。這已成為張壽榮院士多年來的一個習慣。
他的秘書李鐵林有點小小“抱怨”:“只要是跟着張老出去,不管到哪兒參加學術會議,你甭想借着機會出去玩一下。” [8] 
  • 惜時如金為科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百廢待興。張壽榮一走出天津北洋大學的校門,就被分配至鞍鋼。他和同事們啃着窩窩頭,就着白開水,沒日沒夜地實驗着,摸索着。在日本人留下的廢墟上,他們開始了鞍鋼的重建。鞍鋼啓動後,張壽榮隨一大批技術人員南下武漢。
擔任武鋼總工程師後,張壽榮主持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對引進的一米七系統工程實施消化、創新。不知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吃在廠裏,住在廠裏,深夜的電話鈴聲常常把他從熱被窩裏召到工作現場。
年輕時的張壽榮喜歡讀英文原版小説,愛聽京劇,“現在連技術專業書都看不過來,哪還有時間做那樣的消遣!”
從企業生產一線走出來的張壽榮,與其他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院士不同的是,他還要經常到企業生產一線去了解情況和解決實際問題,因此,他的科研時間相對來説要緊張得多。
上午去廠裏上班後,中午張壽榮一般回家吃飯,下午和晚上就是他寶貴的學習和科研時間。 [8] 
  • 推辭邀請
小李説,每天他都要謝絕許多“請院士撐門面”的邀請。
張壽榮説:“不推辭這些邀請,你的學術時間簡直沒法保證。”所以,別人請他吃飯,他大都不去;即使在外參加學術活動,他也只是吃自助餐,從不吃桌飯,更不參加宴請。在張壽榮看來,科學家應酬和社會活動過多,是當前科研工作的一大障礙。作為院士,他認為休息之外百分之六十的時間都應用在學術研究上,不然的話,就難以做出什麼成績。
因為要保住寶貴的科研時間,即使現在不再擔任總工了,張壽榮還是幾乎不參加與自己學術無關的活動,尤其是那些上主席台坐着點綴一下的會議,他更是不去。
他説:“院士並不是什麼都懂,一個人的知識範圍有限,不懂的地方不要去,更不要瞎説。” [8] 

張壽榮人物評價

張壽榮院士熱愛祖國,對科學技術事業孜孜不倦追求,有獻身精神,學風正派,道德高尚,是新中國鍊鐵事業開拓者之一,他對武鋼的建設,特別是八十年代生產技術進步和質量效益型企業發展道路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10] (冶金工業網評)
張院士是中國鋼鐵行業的泰斗,對中國鋼鐵工業及材料工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1] 中南大學評)
張壽榮院士是新中國鋼鐵事業的領航者之一,其矢志與中國鋼鐵生產的歷程、與新中國近七十年的發展道路完全重合,他的奮鬥經歷是共和國鋼鐵事業一路前行的折射,他是“共和國鋼鐵長子”當之無愧的奠基人,在釋放青春的激情,走過中年的不懈堅持之後,即便而今年屆九旬,垂垂老矣,他卻依然保持着站在生產第一線的鋼鐵專家的本色 [5] (科學網評)
張壽榮院士一身正氣、事業心強、學問精深,他的品格堪稱長者風範,我為有壽榮院士這樣真誠、可信賴、可學習的朋友感到慶幸和驕傲 [12] (中國工程院院士、鋼鐵冶金專家殷瑞鈺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