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培震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震動力學家)

鎖定
張培震,男,1955年12月23日出生於河南省淮濱縣,地震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3]  [6] 
張培震於1979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地震專業; [5]  1982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碩士學位;1987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87年至1991在美國內華達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04年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 [2]  ;2013年12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 
張培震長期從事地震地質和新生代構造地質研究。 [2] 
中文名
張培震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河南省淮濱縣
出生日期
1955年12月23日
畢業院校
長春地質學院 [13] 
中國科技大學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四
200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三
200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七
199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 展開
主要成就
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四
200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三
200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七
199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
入選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
2004年獲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先進個人獎
2011年獲“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 [13]  收起
性    別

張培震人物經歷

1955年12月23日,張培震出生於河南省淮濱縣。 [3] 
1979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地震專業。 [5] 
1982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 [3] 
1987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 [3] 
1987年至1991年,在美國內華達大學新構造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 [10] 
1991年4月至1994年12月,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 [2] 
1994年12月,任職於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院。 [2] 
199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6] 
2004年,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 
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3] 
2014年9月,任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 
2014.05至今,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雙聘院士。 [13] 
張培震

張培震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是綜合利用活動構造、GPS測量、地震活動資料研究中國大陸新生代-現今構造運動。 [12] 

張培震主要成就

張培震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張培震綜合利用活動構造、GPS測量、地震活動資料研究中國大陸新生代—現今構造運動。在中國大陸現今構造變形、青藏高原構造變形與地球動力學、新構造運動與氣候變化、活動斷裂習性與強震復發規律、活動構造與地震災害評價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理論見解。 [5] 
  • 承擔項目
張培震先後承擔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等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 [5] 
項目級別
項目名稱
職責
國家重大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
大陸強震機理與預測
項目首席科學家助理 [2] 
國家重大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
活動地塊邊界帶的動力過程與強震預測
項目首席科學家 [2] 
國家重大科學工程
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絡
首席科學家助理和總工程師助理 [2]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構造演化與大陸內部構造變形
負責人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青藏高原東北緣晚新生代構造變形及形成過程
負責人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祁連山晚新生代構造變形及其地貌演化
負責人 [2] 
地震科學聯合基金會重點項目
斷裂活動習性,古地震活動與大地震復發間隔的精細研究
負責人 [2] 
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中國抗震設防區劃圖
副主編 [2] 
國家行業科研專項
南北地震帶中北段中長期強震危險性評價
負責人 [2] 
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先導項目
高原北緣新生代陸內變形與遠程效應
負責人 [2] 
  • 科研成果獎勵
據2016年4月27日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網站顯示,張培震於1992年和2003年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5] 
  • 學術論著
截至2017年10月,張培震發表學術論文上百篇,其中SCI收錄36篇,其中有幾篇在學術雜誌如《科學》《自然》上發表。 [7] 

張培震人才培養

  • 學生培養
據2016年4月27日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網站顯示,張培震任主管科研和人才培養的領導,直接培養了博士研究生8人,碩士研究生1人。 [9] 
  • 教育理念
張培震告訴學生:"要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學會讀書,把別人的知識、別人的思想變成自己的,“要擁有自己真正的能力,而並非鸚鵡學舌的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截至目前這個研究領域的經典論文吃透、悟透,這樣才有可能像大師那樣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8] 

張培震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獎項/榮譽
頒獎單位
2003年
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部等六部委
2003年
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部等六部委
2004年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先進個人獎 [2] 

2005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 [2] 

2005年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2] 

2011年
“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 [2] 

2015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3] 

2019年
全國優秀教師 [8] 

2021年
2021年“南粵創新獎” [11] 
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

張培震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任職職務
1993年至1999年
全球地震災害評價指導委員會委員;亞洲區域中心協調人
2002年
國際GPS服務局執行委員
2003年
《科學通報》、“中國科學”特邀編輯、編委
2004年
973項目“活動地塊邊界帶動力過程與強震預測”首席科學家
2004年
中國地震學會常務理事
2004年
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專業委員會常委
2007年
中國共產黨十七大代表 [2] 
2014年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雙聘院士
2016年
吉林大學雙聘院士 [4] 

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學部諮詢委員會委員 [2] 

中國地質學會諮詢委員會委員 [2] 

中國地震局科技委副主任 [2] 

中國第四紀研究會副主任 [2] 

中國地震學會副理事長 [2] 

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常務理事 [6] 

張培震人物評價

張培震在中國國內甚至國際上都享有盛名,為國家地質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4]  (吉林大學副校長韓曉峯評)
張培震勤奮好學,學識淵博,學風端正,注重實踐,悉心鑽研,勇於創新。 [5]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