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國福

(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級戰鬥英雄)

鎖定
張國福(1931-1998) [2]  ,原名張國富,吉林榆樹縣新立鎮人,特級戰鬥英雄。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47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班長、排長、副連長等職。參軍僅半年,16歲的張國福就在一次戰役中孤身活捉了國民黨軍隊一名中將。參加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作戰”“進軍四川”“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等眾多戰役,因作戰勇敢,屢建奇功,張國福先後榮立特等功一次、大功兩次、小功五次,並榮獲“四野”授予的“孤膽英雄”、“開路先鋒”、“青年戰鬥英雄”等榮譽稱號。曾獲得東北人民解放軍英雄獎章兩枚、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紀念章一枚、毛澤東獎章一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獨立獎章一枚。1950年9月,張國福出席了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當時19歲的他是眾多英雄中最年輕的一位。會議期間,張國福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親切接見。建國後他在工作崗位上積極工作,隱姓埋名,退休後直至臨終他也從未給國家和地方增添任何負擔。 [1] 
中文名
張國福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吉林省榆樹縣
出生日期
1931年12月
逝世日期
1998年
職    業
軍人
主要成就
成為特級戰鬥英雄受到全國表彰

張國福人物生平

張國福,1931年出生于吉林省榆樹縣新立鎮下甸子屯一户貧苦的農民家中。 [2] 
1946年,他從家鄉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47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班長、排長、副連長等職。參軍僅半年,16歲的張國福就在一次戰役中孤身活捉了國民黨軍隊一名中將。
那是1947年5月,我軍向東北國民黨部隊發起夏季攻勢,張國福所在的獨立三師九團負責攻打吉林市北面的江密峯。雙方激戰到下午3點多,還有345.6高地難以拿下。此時,一營長、三營長、一連長和三連指導員都犧牲了,戰友們也成批地倒下,張國福也打紅了眼,趁我軍炮火暫時壓住對方火力,突地從掩體裏躍起,不顧一切地衝到了對方指揮所面前,舉着手榴彈,大喊一聲:“投降不殺”!國民黨指揮所裏的人都嚇傻了,乖乖地當了這個16歲的小戰士的俘虜,這其中就包括國民黨中將趙伯昭。指揮所被佔,剩下的敵人亂了陣腳,我軍則一鼓作氣攻上山頭,全殲江密峯守敵。戰後,《猛進報》以《16歲放牛娃張國富活捉國民黨中將趙伯昭》為題,報道了這段傳奇的戰鬥故事,一下子使張國福成了獨立三師的名人,並且被記大功一次。
張國福最大的一次戰功是在解放東北全境的遼瀋戰役中攻打胡家窩棚廖耀湘司令部的戰鬥中。
遼瀋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開始發動,在毛澤東“這次決戰不能讓蔣軍出東北”的指示下,林彪、羅榮桓率領的東北野戰軍連克昌黎、北戴河、綏中、興城、義縣、錦州等地,蔣介石急調廖耀湘指揮5個軍12個師共10萬人的“西進兵團”前來助戰,被我軍攔截在黑山、大虎山一帶,雙方短兵相接,又一場惡戰開始了。
戰鬥打到“膠着”狀態時,張國福所在的部隊知道敵軍司令部就在他們戰鬥的一帶,但會不會碰上,能不能拿下,他們也無法預測。在攻打一個叫“胡家窩棚”的地方時,敵人的阻擊炮火十分猛烈,幾十次的衝鋒,都因戰士傷亡慘重,進攻無果。又一次衝鋒被敵炮火擋住後,張國福假裝被擊中,伏在一片陣亡的戰友身旁,沒有退回陣地。當部隊再一次吹響衝鋒號,距離敵人最近的張國福投出一顆手榴彈後,藉着手榴彈爆炸的短暫片刻,手持火藥筒一躍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進敵指揮所,向敵指揮官大喊:“快命令你的部隊放下武器,不然我就與你們同歸於盡!”就在敵指揮官被嚇得不知所措的時候,身後的戰友們已經衝了上來,敵指揮官一看大勢已去,當即命令士兵停止抵抗。
“胡家窩棚”戰鬥一舉摧毀了廖耀湘的司令部,使廖耀湘的指揮部失去指揮能力,大大加快了整個戰役的前進速度。張國福手持火藥筒衝入敵人陣地被指揮戰鬥的師領導在望遠鏡中看得清清楚楚,戰後,師長誇張國福是個“小英雄”。評功時,張國福被評為了特等功臣。
遼瀋戰役是我軍對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的第一個戰役,歷時52天,殲敵47.2萬,一舉解放東北全境。這一勝利加速了全國解放的進程。多年以後,在電影《大決戰》之《遼瀋戰役》中,他們沒有忘記那場對遼瀋戰役勝利起到特殊作用的“胡家窩棚”戰鬥;而在那場戰鬥中,只有張國福的戰友們才知道,起着關鍵作用的,是張國福。
全國解放以後,張國福作為全軍78位特級戰鬥英雄之一,光榮地出席了1950年9月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會議期間,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挨個與英雄們敬酒,親切勉勵他們“好好學習,艱苦奮鬥,再立新功。”張國福的戰友回憶説,會議期間,毛澤東還接了張國福、郭俊卿等四位英雄到他住處去吃飯。
1951年,張國福隨47軍入朝作戰,正值敵軍發動大規模的“秋季攻勢”,在臨津江一帶向我軍進攻。當時參加進攻的“聯合國軍”有美騎一師、美三師、美二十五師,英聯邦師、李承晚軍第九師、泰國團、土耳其旅及希臘營,還有200餘輛坦克,300餘門火炮。每一場戰鬥都像“上甘嶺”一樣殘酷。張國福所在的連在345。6高地上堅守七天八夜,在敵人日夜輪番狂轟濫炸下,全連戰士除了張國福,全部陣亡,但就在張國福一人堅守的陣地上,也未讓敵人攻上高地。
這次戰鬥中,胸部負重傷的張國福被轉回國內,在長春療傷。從長春治療康復後,張國福回到部隊後就被送到湖南衡陽軍校深造,但培訓還沒結束,張國福就提前結束了軍校的深造,復員回了地方。
張國福回到原籍吉林榆樹後,當地政府對家鄉的戰鬥英雄非常重視,經常請他作報告,講述戰鬥經歷,還準備安排他到縣機關領導崗位工作。張國福卻一心只想在家務農,不想做官,看看每天都生活光環中,在家鄉實現不了自己的願望,他就將原名“張國富”改為“張國福”,到了需要工人的鶴崗,在礦務局消防隊幹起了消防員。消防隊解散後,他便留在礦務局所屬的火藥廠當了20多年的火藥工,不是製造火藥,就是坐悶罐車押運火藥,再不就是裝卸火藥,直到1986年退休。
張國福到鶴崗時,檔案、户口什麼都沒帶,更別提復員證、立功證了。正是“悄悄合上功勞簿,隱瞞了累累戰功”,做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勞動者。幾十年間,不要説單位的同事,就連他的兒女,只知道父親是一名退伍軍人,別的都一無所知。
1997年,張國福經常咳嗽不止,到醫院檢查後發現,胸部已有積水。當時他的幾個子女都已下崗,家庭經濟拮据,很難拿出一筆錢為父親治病。這時,兒女偷偷瞞着張國福找到父親原部隊的老上級、老戰友,而40年間,張國福原團政治部主任、國家核工業部總公司核動力研究室設計院原黨委副書記穆建華和老團長、基建工程兵副主任黎原以及47軍編寫軍史的同志也都在苦苦地尋找這位戰功卓著、卻突然消失了的戰鬥英雄。
1998年7月11日,享受副師級待遇沒多久的張國福在301醫院永遠合上了雙眼。
張國福的骨灰按照解放軍三總部的意見,準備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但張國福臨終時説:“我在鶴崗搞了一輩子火藥,還是讓我回鶴崗吧。”他的骨灰被放到了第二故鄉鶴崗殯儀館烈士陵堂。 [1] 

張國福人物事蹟

1931年,吉林省榆樹縣新立鎮下甸子屯一户貧苦的農民家中,新添了一名男嬰。從軍閥混戰到日本入侵東北,這裏的老百姓就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張國福的父親整天就盼着哪天國家富強了,自家也能過上好日子,因此他給這個孩子取名為“張國富”。
因為家貧還欠有外債,張國福很小的時候就給屯子裏的富户任家做工,替家裏分擔壓力。在那段日子裏,張國福白天挑水、放牛、打掃衞生,晚上睡牛棚,往往天還沒亮,就要爬起身,一直忙到深夜。
雖然年少艱辛,然而那段日子卻成了張國福內心最難忘的時光。因為,在任家有一個他最好的朋友,那就是任家的小女兒蓮子。她從來不對他呼來喝去,還經常悄悄地塞給他烤熟了的土豆,或是自己捨不得吃的糖果。這個心地善良的小夥伴,成了張國福在任家最温暖的一抹光。

張國福戰鬥英雄

原本小張國福覺得,自己在任家當一輩子長工也挺好,但命運卻讓他走入傳奇。
姐姐被當地偽警察惡霸看上,不甘屈辱的姐姐反抗逃跑了。找不到人、又氣急敗壞的惡霸則將他們的父親抓走,關了一年多才放出來。家庭的突變讓年輕的張國福憤恨不已,他決定投身於一個可以為貧苦人民做主的地方——東北民主聯軍。那年,張國福15歲。
臨行前,張國福和蓮子告別。他壯着膽子,説出了自己先前一直不敢説的話:蓮子,你歲數還小,哥走後不要對我有過多掛念,萬一我光榮了,你在心裏記住我,我就心滿意足了。
蓮子頓時眼圈紅了:不許你説這樣的話,我天天在心裏祝福你,希望你早日回來,你千萬別忘了我。
因作戰勇敢,張國福屢立戰功,在解放戰爭中被授予“孤膽英雄”稱號;19歲參加全國英模功臣代表大會;20歲入朝作戰,直到1951年10月,身負重傷的張國福才從朝鮮戰場上被轉回國內,進行醫治。經過一年的療養,張國福的身體才漸漸康復。回國後的那段時間,每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張國福就會坐在窗邊發呆。他想起了陣地上的每一個戰友,那轟鳴的炮聲、廝殺聲總是在自己的腦海裏久久迴盪着;他又想到了多年未見的蓮子,當年那句“別忘了我”,讓張國福驀然驚醒:我該回去了。
當張國福將退伍申請報告遞上去時,部隊首長很吃驚,作為一名年紀輕輕的戰鬥英雄,未來在部隊裏的前途不可限量,何必要自斷前程呢?
張國福解釋道:多少戰友們都犧牲了,我要回家務農,做一個建設新中國、自食其力的農民,這樣我才能對得起他們。
首長被張國福的樸素信念打動了,最終批准了張國福的申請。同時,張國福也拒絕了地方政府安排的機關工作,就這樣回到家鄉,找到自己的親人,娶了一直等待着自己的蓮子。

張國福隱姓埋名

除了放牛之外,張國福對農活一竅不通。扶犁、點種這些瑣碎的農活,對於參軍多年的張國福來説,可比扛槍打仗難多了。眼瞅着農活這一塊自己幹不好,為了不讓妻兒以後跟着自己餓肚子,張國福決定上城裏找活。
後來,他在《吉林日報》上看到了一則消息,黑龍江鶴崗礦務局正在招收工人,急需消防員。退伍軍人幹這個,肯定合適。為此,張國福第一次找到當地政府,請求他們幫助自己開一張“支援礦區建設”的證明信,同時將自己的名字“張國富”改為了“張國福”。一字之差,當年那位戰鬥英雄自此便消失在了人海中。
就這樣,張國福進入了鶴崗礦務局,成為了一名消防員。過了幾年,礦務局又給他安排了一個新工作——押運火藥。押運火藥的工作很艱苦,從南方到鶴崗,伴着火藥原材料在悶罐車裏面一待就是十來天,夏天又悶又熱,冬天寒冷異常。許多人都説,張國福為了錢,連命都不要了。
蓮子也不理解張國福:“你這麼做到底是為了啥?”張國福對蓮子説:“這個活別人都不願幹,也沒人幹得好,我是軍人,如果連我都怕吃苦逃避,那以後誰還會為社會主義建設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同時,張國福自己也有一個小秘密。那就是幹押送火藥的工作,工資會高一些,而他確實也需要撐起整個家。
當年犧牲戰友們的家人,只要能聯繫上的,誰家裏困難的,他都會從工資裏拿出來一些寄給對方。在他心裏面,當年那些戰友們都走了,而自己能活下來,就是要替他們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照看好家。
就這樣,張國福這個別人眼中的“怪人”,在押運火藥這個工作崗位,一干就是幾十年。這麼長時間,家裏所有的人都只知道他扛過槍、打過仗、負過傷。但誰都不知道,他竟然還是一名戰鬥英雄,直到1994年的春天。

張國福“秘密暴露”

這一年春節,退休的張國福在家裏看電視,此時電視機里正播着《上甘嶺》電影。子女們在隔壁屋子裏嘮嗑,突然聽見父親嗚咽的哭聲,這哭聲越來越大,最後變成了嚎啕大哭。子女們進來一問,父親指着電視,泣不成聲:“那些戰友,他們如果能夠活到今天,那該有多好呀!”
孩子們勸他説:“別哭了,那都是電影。”張國福頓時火了:“這電影裏的可都是真的,而且比這個更殘酷,你們知道嗎!”
兒女們沉默了,看着眼前這個失態的老父親,他們總覺得,父親從軍的經歷應該不像他説的那樣風輕雲淡。他身上藏着秘密。
因為平時兒女們會纏着張國福講戰爭年代的事情,所以細心的冬妮就記住了父親口中的那個部隊番號——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7軍。
一次出差的機會,冬妮來到了當時第47軍駐地。在經過當地民政部門的協調之後,第47軍政治部工作人員接待了她,他們翻查了軍隊當年的資料,但並沒有在裏面發現張國福這個名字。雖然沒有找到冬妮父親的資料,但宣傳幹事還是熱情地將她領到了第47軍榮譽室。在這裏冬妮看到了一張“孤膽英雄”張國富的照片。這張照片是如此的熟悉,以至於冬妮看到後,頓時愣住了。她指着照片中的人,結結巴巴地對宣傳幹事説:“這就是我父親,張國福。”
政治部同志與冬妮進行了仔細的核查,最終確認這個“張國福”正是當年的“張國富”……
冬妮此行,讓張國福多年的秘密徹底暴露了。他終於打開了櫃子,將一直隱藏的軍功章小心翼翼地擺放到了家人面前,指着它們沉聲感慨道:“你們以為,這些軍功章就是我一個人的嗎?不,它們是我和那些戰友們共同的榮譽。我當年的戰友們,全都犧牲了,只剩下我一個人還活着,我能活下來,就是天大的幸福。如果我要藉着他們的榮譽,來享受黨和國家給我帶來的特殊待遇的話,那我自己能心安嗎?”
幾個孩子紅着眼聽完了父親的話。唯獨老伴蓮子笑着説,自己這大半輩子,都不知道自己跟的人,原來是一位英雄。

張國福因病逝世

正當兒女們想讓操勞一輩子的老父親今後享些清福的時候,張國福的身體卻支撐不住了。當年的戰爭在他身體內種下了病根,而後來長時間從事火藥押運工作,又讓他的肺部受到了很大影響。1997年8月,張國福出現了咳血癥狀,被送到醫院之後,發現已經身患肺癌,而且肺部有大量積水。在鶴崗治療半年後,病情更加嚴重起來,最後子女們趕緊又將他送到了北京治療。
從老家鶴崗轉到北京這段時間,前前後後的治療費已經用光了他們手頭的積蓄。就連老家那間12平米的小房子,也已經賣掉,卻依然難以為繼。該賣的都賣了,該借的也都借了,父親的病接下來該怎麼治?
幾個孩子全都一籌莫展,唉聲嘆氣。一直低頭流淚的小女兒冬妮最後抬起頭,對哥哥、姐姐説道:“都這個時候了,總不能事事還聽爸爸的,咱們不如給他先前的部隊領導打個電話,看看部隊能不能幫助一下吧?”
最終,冬妮忐忑地撥通了電話。
第二天,天還未亮,幾輛軍車便停在了醫院門前,一組醫護人員來到了病房門口。經過簡單的確認之後,醫護人員迅速將房間裏的那位老人抬上車,向着解放軍總醫院方向駛去。
然而當張國福被送到解放軍總醫院後,經過檢查、治療,醫生沮喪地發現,張國福的胸膜已經厚到難以想象的地步,無法找到有效治療方案。住院期間,部隊的同志來看望他,他們俯在張國福耳邊,問道:“老英雄,你這次可是回到孃家了,有什麼要求,儘管説吧。你如果不好意思,也可以讓孩子們説給我們。”
張國福搖了搖頭,他用沙啞的聲音説道:“我只有一個要求。”
部隊同志點了點頭,等着他説下去。
張國福平靜了一下心情,然後一字一句地説了出來,很平靜,但很震撼:“我希望黨和國家好啊!”
還沒等到秋天,張國福就在醫院病逝了。這段充滿傳奇的經歷,也隨着老兵的凋零,最終落下了帷幕。
多少年之後,老人的子女們依然記憶深刻:“那天,我們突然覺得,作為一名英雄,父親是真的偉大和光榮。”
這位病重的老人,便是戰鬥英雄張國福(原名張國富)。他的一生充滿傳奇,作為一位榮譽滿身的英雄,卻在和平年代,悄然隱居,褪去身上的英雄光環,成為了一名普通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2] 

張國福《最後一個軍禮》

長篇報告文學《最後一個軍禮》生動地描寫了主人公張國福的事蹟。
“英雄的偉大壯舉”一章,張國福“藉着這一手榴彈爆炸的一剎那,小戰士手持着爆破筒,一躍而起,如同猛虎撲食一樣,衝進了敵人指揮部”,“遼瀋戰役結束後,小戰士獲得了‘東北人民解放軍孤膽英雄’獎章一枚。他的《立功證書》中‘功績摘要’一欄是這樣寫的:遼西戰,替班長看地形,打一個手榴彈,炸死五六個敵人,活捉敵官兵10餘名;衝進敵指揮所,對戰役起天大作用,戰後評一特功”。
“毛澤東特別喜愛的‘小戰士’”一章,毛澤東主席設家宴宴請張國福等人,他認真地扳起了手指,一字一板地説:“這十二個字就是‘好好學習,艱苦奮鬥,再立新功’。你們記住了沒有?”
“無名高地的最後一人”一章,張國福的戰友們全部獻出了年輕的寶貴生命。在這種危難情況下,代理連長張國福拖着傷殘的身軀,用那爬行的堅持,報告了345.6無名高地失守的消息。雖然主攻連全體指戰員全部陣亡,可他們卻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軍威,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
“遠離光環的退伍轉業兵”一章,在張國富百般懇求下,鎮政府秘書將介紹信上的“張國富”改為“張國福”。雖然是一字之差,可這一位曾經驚天地、泣鬼神的共和國特級戰鬥英雄,卻在全國人民的視野中慢慢地、悄悄地、靜靜地消失了。
“令人不解的‘火藥工’”一章,張國福一干此項工作就是十幾年,而且還得到了“張大傻”、“張大膽”、“張四級”三個外號。
“柔情似水的好‘爸爸’”一章,張國福褪卻那英雄的光環,仍然保持着英雄的本色。張國福用他柔情似水的情懷,從微博的工資裏資助戰友的孤女,搶救了兩個奄奄一息的生命。為了兩支青黴素,他跪求在醫院院長面前,甚至不遠百里到農村尋找偏方。
“小平房裏的主人”一章,有張國福“和兒女們貪黑起早籌備”、“用胸膛擋住瀝青流淌”、“發動全家人節衣縮食”等情節。
“最後一個軍禮的特級戰鬥英雄”一章,張國福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可他卻沒有忘記對黨和國家提出的希望,沒有忘記按時繳納黨費的責任,沒有忘記骨灰運回到鶴崗,沒有忘記自己繼續資助孤兒學生的學業。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