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國富

(河北圍場太和鄉雙峯山縣幼兒園教師)

鎖定
張國富身上展現了一種既平凡又偉大的精神。這種精神對社會貢獻的意義,對社會價值觀、人生價值觀的影響一點不比官員、社會名流、演藝明星差,在一定意義上,甚至比他們更偉大。他身上體現出的這種精神,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寶貴財富,這樣的人才是當今社會最可愛、最偉大的人。 [1] 
中文名
張國富
入    選
感動河北十大人物
籍    貫
河北省承德市
職    業
雙峯山幼兒園教師

張國富人物簡介

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育太和鄉雙峯山幼兒園教師,入選2007年“感動河北十大人物”

張國富人物生涯

2002年10月的一天,張國富下班回家,路過五大古小橋時,發現一名衣衫襤褸的老太太蹲在橋下,通過簡單溝通,他發現老人又聾又啞,“不把他帶回去,她很可能會凍死、餓死在外面。” 就這樣,張國富帶着老人回到家裏,一養就是5年。老人雖然又聾又啞,可特別愛乾淨,總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農忙時,老人主動幫着下地幹活的張國富夫婦燒火做飯,平時也幫着做一些簡單家務。而張國富也將老人當成親媽看待,噓寒問暖,還幫老人治病,一家人相處融洽。
儘管從與老人的溝通中獲得一些零零散散的線索,但他們還是不能知道老人家在哪裏,再加上老人不認識字,就更難判斷她來自何方。每年夏天,老人都會到山上採些蘑菇、黃花等賣了,把錢攢起來,張國富家還特意給她準備了一個帶鎖的抽屜。從她比劃看,她是想靠自己的能力攢夠路費回家。 每到節日,老人就會獨自坐在角落裏發呆。張國富總會想辦法讓老人過得開心,“實在找不到她的親人,我就給她養老送終。”
張國富的事蹟得到了鄉親們的讚揚,從11月7日開始,《燕趙都市報》對此事進行了連續報道,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遼寧省朝陽市人民廣播電台對此轉播後,一位姓陳的聽眾迅速與電台聯繫,初步認定老人就是他的姥姥。經過兩家媒體的積極幫助,11月28日,認親成功,老人是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聯合鄉人,名叫胡玉榮。2001年9月的一天,老人在山裏採蘑菇時迷了路,幾經輾轉來到了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育太和鄉,被好心的張國富發現並接到了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