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嘉璈

鎖定
張嘉璈(1889年11月12日-1979年10月13日),字公權, [8]  生於上海嘉定。 [1]  清末秀才,居上海金融“四大名旦”之首,是民國時期銀行家的傑出代表。
著有《通貨膨脹的曲折線》《1939至1950年中國的經驗》《中國發展鐵路的鬥爭》《近代中國經濟變化的制度和動力》等。 [8] 
1979年10月13日,張嘉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辭世,終年90歲。 [7] 
中文名
張嘉璈
別    名
公權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9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
1979年10月13日
畢業院校
東京慶應大學
出生地
江蘇寶山
代表作品
《關於舊中國的通貨膨脹》
《關於舊中國的鐵路建設》

張嘉璈人物生平

1889年11月12日,張嘉璈生於上海嘉定一個儒醫兼經商的家庭 [1]  (一説1889年11月13日)。1902年,14歲的張嘉璈考入了上海廣方言館,開始接受新式教育。 [3]  1906年留學日本,入慶應大學學習經濟學;1909年回國先投身《國民日報》、《交通官報》等媒體,繼而投身政界,任浙江都督府秘書;正是在這任上,發現了尚在學生時代的天才詩人徐志摩,並撮合了妹妹張幼儀與詩人的婚姻;之後,因不堪政治之黑暗,轉而投身金融界。1913年底,張嘉璈入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任副經理。 [7]  1917年8月調往北京,升任中國銀行總行副總裁,後又升任總經理。 [1] 
青年時代的張嘉璈 青年時代的張嘉璈 [3]
1928年,中國銀行在國民政府的干預下進行改組,但實權仍掌握在由副總裁改任總經理的張嘉璈手中。1935年3月,蔣介石強行將張嘉璈調離中國銀行,改任張為掛名的中央銀行副總裁。此後,張嘉璈歷任鐵道部長、交通部長、東北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1947年3月,張嘉璈又被蔣介石任命為中央銀行總裁。1948年5月辭職。1949年3月下旬,已和國民政府脱離一切關係的張嘉璈辦妥了赴澳大利亞的簽證,4月下旬離開上海,此後輾轉於澳大利亞和美國高校從事經濟教學和研究工作, [4]  著有《通貨膨脹的曲折線》《1939至1950年中國的經驗》等書,該書至今仍是國際上研究中國通貨膨脹的著作之一。1979年10月13日,張嘉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辭世,終年90歲。臨終囑咐,願“附葬先壟”,再回故里。 [7] 

張嘉璈人物事蹟

張嘉璈維持銀行的獨立

在上海,張嘉璈結識了李銘陳光甫徐新六等年輕金融家,編織了最初的人脈網。他們多出身江浙兩省,故被外界目為“江浙財團”乃至“江浙財閥”。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金融史,就像所謂財閥與各路政治勢力鬥法的歷史。“財閥”偶有勝績,最終仍是慘敗。
張嘉璈與各路“軍閥”的第一次鬥法發生在1916年5月。當時北洋政府財政拮据,為紓解困境,竟命令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停兑鈔票、止付存款。“停兑令”一出人心惶惶,北京、天津、濟南等地掀起擠兑潮,市面動盪、百業蕭條。命令傳至中行上海分行,張嘉璈和上司宋漢章一致認為如若奉命,不僅中行信譽掃地,更會給新生的中國金融業帶來滅頂之災。於是在張嘉璈的支持下,中行上海分行連續三天照常兑現鈔票、付現應付款,並在《申報》上公開拒絕停兑令,以此贏得上海市民信任,平息了擠兑風暴。這次鬥法,28歲的張嘉璈態度堅定、勇於任事,在金融界樹立起威望。1917年,張嘉璈升任中國銀行總行副總裁,後又升任總經理。
其時軍閥混戰愈演愈烈,他們把銀行當斂財工具,強迫其為各項開銷墊款。長此以往,中國銀行有淪為“軍閥提款機”的危險。張嘉璈痛定思痛,大力引入商股。他認為只要改變所有權結構,使商股超過官股,中行就能擺脱軍閥操縱及政權更迭的影響。至1923年,商股已佔中行全部股份的99.75%。
這種舉措取得了一定效果。在那個紙幣貶值的年代,中國銀行發行的京鈔總體堅挺,就同其與軍閥保持距離、相對獨立有關。張嘉璈也利用這段時間,按照現代銀行的經營管理理念和規則對中國銀行進行改造,如成立監事會,推動採取西式會計,完善銀行規章等。 [1] 

張嘉璈推動中行國際化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欲將中國銀行繼續作為政府的中央銀行。為保持獨立自主的商業地位,使中行成為真正的近代化、國際化大銀行,時任中國銀行副總經理的張嘉璈放棄了中國銀行的中央銀行地位,使中行成為“政府特許之國際匯兑銀行”。這個定位,是基於1919年至1928年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做出的決定。從1919年開始,中國和世界的接觸日益頻繁,貿易額逐年穩步上升。中國銀行希望專注國際匯兑業務,服務貿易金融。1930年初,中英、中日、中美貿易分別為中國外貿進出口前三位,而新加坡則是僑匯來源最多之地。於是,中行海外分行網絡建立從這4個國家開始。
張嘉璈當選為中國銀行總經理後,決心鋭意改革,遂於1929年5月啓程出國考察,學習現代銀行經營管理。張嘉璈一行歷時10個月走訪了蘇聯、法、德、英、美等18個國家。除了設立倫敦經理處,他還與英、美、法、意等多家外國銀行建立直接通匯和代理關係,為中國國際匯兑業務的開展建立了全球網絡。回國時,還聘請了4位英、德銀行專家,協助中行改革了組織機構和管理體系,包括會計、業務和人事管理制度。1929年,中行改革人事制度,實行量才錄用的考試聘任制度,完善服務待遇規程,嚴明組織紀律,加強教育培訓,在金融界樹立了新的風氣,為同業所普遍效仿。1930年,中行借鑑國際先進經驗,進一步改革會計制度,簡化手續,提高效率,加強內控,節省費用,奠定了近現代會計制度的基礎。
在輔助工商的經營宗旨基礎上,中行積極進行着自己的轉型。為了便利中外民間的資金流通,中行一方面推廣出口貿易的匯兑業務和推進僑匯業務,一面為國內籌措外匯資金。1930年7月張嘉璈在總行設立國外部,統管海外分行網絡,至1936年部門盈利46萬餘元。同時,中行資產總額也快速上升至17.19億元,比1927年增長了兩倍多。這為中國銀行日後的國際化發展道路奠定了基礎,明確了中行以經營外匯業務為發展方向。 [2] 

張嘉璈“農民貸款”

20世紀30年代,中國社會金融資產集中於都市,而農村金融枯竭。張嘉璈關注到這一狀況。1933年,張嘉璈先花了一個月到西北各省調研。第二年又花了一個半月,去四川調研。從西北調研回來之後,張嘉璈開始呼籲上海金融界及工商界轉移目光,向內地投資,救助窮人。1934年4月5日,張嘉璈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同學會的學術研討會上以“內地與上海”為題發表演講表示,內地不景氣,上海的產業界和金融界亦將隨之衰落,必須“立刻送錢、送人才到內地去”。
中行於1932年開始在農村試做合作社貸款,至1934年底,計貸款197萬餘元,到期陸續收回133萬餘元。與中行發生借貸關係的合作社共944個、社員5萬餘人,分佈於6省40縣。1936年中行對合作社貸款增達808萬元,擴展至10省117縣,關係94個合作社聯合會、3200個合作社、20.5萬農户。此後,張嘉璈所領導的中國銀行兩年之內在13個省份增設了分支機構27處。1934年農業貸款餘額為2216萬餘元,1936年達4354.5萬元,增長96.5%。張嘉璈等銀行家掀起的這場“農民貸款”運動為當時的鄉村貧民們開闢了一條血脈通道,將珍貴如血液的資金不斷注入其中。 [2] 

張嘉璈親屬關係

張嘉璈祖父以舉人身份任四川內江縣令、邛州知州,在川十餘年,有政聲。辭官後,退居鄉里,始定居嘉定縣城。 [3]  張嘉璈有兄弟八人、姊妹四人。 [1]  大哥張嘉保,是上海棉花油廠的老闆;二哥張嘉森,也曾留學日本,是國家社會黨的創辦人,曾任民主社會黨中央主席,是民國時期頗為活躍的政治家;八弟張嘉鑄,是開發黃豆多種用途的先鋒,任中國蔬菜公司的老闆;九弟張禹九,是20 世紀30年代新月派詩人,還是著名的新月書店的老闆,在海派文壇上頗有名氣 。 [6]  其孫女為張邦梅,畢業於哈佛大學東亞所,研究中國文學,著有《小腳與西服》一書; [5]  二妹張嘉玢,即張幼儀,是中國第一家女子銀行——中國女子商業儲蓄銀行——的副總裁,還是南京路上著名的雲裳服裝店的老闆,她還是徐志摩的第一位妻子;小妹張嘉蕊是服裝設計師,知名的社會活動家。 [6] 
張家自張嘉璈一代開始按嘉、國、邦、明排輩,意謂“國家美好,國土光明”。張嘉璈共有九子。第五子張國立,很早就去了日本,娶一女子,本姓譚,後隨夫姓,叫張掌珠,很會持家,又會烹飪,開了一家中國餐館“張夫人飯店”,在當地很是有名。他們有個女兒也叫張邦梅。張國立於1990年代在家中的四合院散步時中風,後去世。第七子張國魁,原先在上海造幣廠任攝影工作,後來從機件維修工做到總工程師,娶妻林愛倫,福建人,生二子,邦德、邦華。第八子張國星,原在北平救濟分署任會計,平津戰役打響時,妻子分娩在即,留在了國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做了北京冷熱汽管廠的一名會計,生有一子二女。張嘉璈上世紀六十年代抵美后,就與在上海和北京的七子八子輾轉建立了聯繫。第九子張國井,可能因為張國立的關係,長居日本,先在五哥嫂的“張夫人飯店”幫工,後來還在藥廠、酒店工作。這個最小的兒子終生未娶,沒有留下子嗣。第六子,居加拿大,不詳其名。 [5] 

張嘉璈相關研究

趙柏田. 銀魂 張嘉璈和他的時代[M].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2022.08.
(日)伊原澤周編注. 戰後東北接收交涉紀實 以張嘉璈日記為中心[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03.
洪葭管.張嘉璈與中國銀行[J].近代史研究,1986,(第5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