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合修

(咸豐期間道士)

鎖定
張合修:字孔山,號半髯子,浙江人,曾學琴於馮彤雲。
中文名
張合修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浙江
孔山
性    別
咸豐時在青城山中皇觀當道士,一時來青城山求琴者甚眾。但張本人卻經常雲遊在外,與灌縣道士楊紫東、《錢氏十操》的作者錢綬詹等人交流琴藝。光緒初年(1875)繼曹稚雲之後,在唐彝銘家為清客,協助他把多年搜求的數百首琴譜詳加審訂,選出了一百四十五首,編為《天聞閣琴譜》, 是明清以來收譜最多的譜集。光緒三十年(1904)在武昌懸牌授琴為業,門弟子甚多。得其傳者有華陽顧玉成,號少庚。他的兩個兒子:顧雋,字哲卿(1879-1949)。顧犖,字卓羣(1881-1936)傳其學,並將其傳譜輯為《百瓶齋琴譜》。顧氏在1912-1916年在長沙和彭慶壽等人組織了琴社。張孔山所傳的琴曲以《流水》《醉漁唱晚》《普安咒》《孔子讀易》等曲最有特點。《流水》一曲是張孔山的代表作,尤其受到琴界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