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協和

鎖定
張協和(1920年3月20日~1996年3月10日),原名蔣孝傳,出生於江蘇省銅山縣,中共黨員,教授。從延安時期開始,從事的工作涉及機械、冶金、化工、建築、農業、核能、航天、軍工、教育、情報、工藝美術及中醫、文史等,取得140餘項研究成果(其中8項獲國家級獎勵),發表論文百餘篇;領導創辦5所高等院校。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享受副部級待遇的教授,被國家首稱為“我黨複合型和專家型的領導幹部”。 [1] 
中文名
張協和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0年3月20日
逝世日期
1996年3月10日
原    名
蔣孝傳

張協和生平簡介

張協和 早年投身革命

張協和,原名蔣孝傳,1920年出生於江蘇銅山縣,4歲上學讀書,才思敏捷,興趣廣泛,天賦出眾。青少年時期受其父蔣自明影響,很早就接受馬克思主義。蔣自明年輕時為赴法華工,後回國參加革命,在西安以西餐業老闆的身份做掩護開展地下活動。受中共西北特別支部委派,經辦情報聯絡站和負責物資供應工作,與林伯渠、李克農、葉劍英、周恩來保持單線聯繫。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張協和正在徐州中學讀書,參加了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救國聯合會活動,宣傳抗日,查禁日貨,參加赴南京請願團。1933年初中畢業,因喜愛文化藝術被父親送到梅蘭芳創辦的國劇傳習所學習京劇老生,後因上台時個子太高與同台演員不相配,經梅先生勸説,終止學戲改讀工科,考入山東省立高級工業學校主修機械工程,選修應用化學與建築工程。他非常注重在學習時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一階段為他一生的發展打下了基礎。1935年冬,他在濟南上學時發起並組織了該校的“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顯示出追求真理的志向,其領導能力嶄露頭角。高工畢業後,懷有鴻鵠之志的他又報考了“洛陽航空(學校)”機械學系,決心用知識拯救民族命運。因日本侵華加劇,他決心投身抗戰洪流,毅然返回西安參加革命,在我黨領導下的難民服務劇團以文藝方式宣傳抗日。 [2] 

張協和 屢建奇功

1939年冬,張協和響應毛主席發出的有技術特長的同志轉入經濟建設戰線的號召,1940年奔赴延安。因他在西安時曾幫助父親做過地下工作,為防止混入延安的CC特務覺察,他從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出發時,便將姓名改為張協和。最初他在延安女子大學教授技術知識,後調入中央財政經濟部工程處工作,經中央組織部審定,被任命為甲級工程師,成為首批延安少有的高級技術專家,時年21歲。其父聞訊從西安捎話“以你的技術,做器物以留芳人間”,以示鼓勵。他根據朱德、李富春同志指示,創辦“美堅木作業工廠”並任廠長。白手起家,克服重重困難,美堅工廠生產出數千件美觀堅固的傢俱用具,其精湛的工藝製作水平受到延安各方面的好評,甚至美國軍事代表團見到後也前來訂貨,用飛機運往重慶,由此也被一些黨外人士認為延安是有很高文化素質的地方。時至今日,去延安參觀的人也對當時有那麼好的工藝水平讚歎不已。
在延安各方面條件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黨中央發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張協和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性地就地取材,使用蠶糞、芒硝等原料,研製出不褪色的軍裝染料。並設計和監造了數千台單頭毛紡機,腳踏紡紗機、織布機,對解決八路軍的軍需裝備起了關鍵作用。
在邊區全面推廣南泥灣屯墾精神之時,他又組建了“新中國工具製造廠”併兼任廠長,在當時極缺鋼材的情況下,他大膽採用古代擦生技術,解決了農具貼鋼、夾鋼問題,在短期內生產出大批農用工具、運輸工具、水力機械等,為延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大生產運動立下汗馬功勞。
1942年張協和被任命為中央直屬財經委員會經濟顧問、中央管理局技術研究室主任兼中央文化補習學校教師,還在中央直屬機關修建訓練班教授土木建築、機械工藝、木器工藝和改進修建技術等課程,並開展多種技術諮詢。他還參與設計和指導施工,建成了楊家嶺中央大禮堂,又獨立設計和指導施工建成延安棗園中央首長辦公室、延安中央醫院阿洛夫大型手術室、南泥灣幹部療養所,並完成室內裝飾及設施用具的配備工作,為保障中央機關的辦公和生活,為邊區經濟建設做出卓越不凡的業績。
根據朱德同志親筆信指示,他在延安開創了義肢業,在既缺乏經驗又缺乏資料和材料的情況下,靠着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刻苦鑽研的精神,對造形藝術傾注了大量心血,很短時間內就為殘疾軍人研製出既能騎馬又能走路的假肢,其外形逼真,質量之好令人讚歎。馬海德、宋慶齡同志得知後,專門為他購買了有關書籍託人輾轉送到延安以示鼓勵和支持。1979年,他將多年珍藏的延安時期製作的假肢連同朱德的親筆信捐贈給中國革命博物館。
1944年,國際國內反法西斯戰場捷報頻傳,邊區經濟亦趨穩定發展,他根據形勢需要對所管轄的工廠進行了全面技術改造,提出各生產工序嚴格按標準操作,產品質量進行控制和檢驗,在延安最早提出了以責任制為基礎的企業管理模式:“半工半料成本經濟核算制”、“獎懲制度”、“產品質量管理制度”。為此李富春同志在《解放日報》發表文章,號召邊區各生產單位學習推廣他們的經驗,葉劍英同志也寫信給全廠職工給予祝賀和表彰。
他還通過父親開闢的地下交通線,從西安向延安輸送過藥品、食品、奶牛、種子、文具等物品。
他勤奮好學知識廣博,刻苦鑽研懷揣多種技藝。當年延安平劇院上演“三打祝家莊”、“逼上梁山”的道具和行頭也是由他親手製作的。
延安時期,崢嶸歲月,方顯英雄本色,他在紡織、化工、建築、木器、工具製作、文化建設、邊區財政等多方面做出創造性貢獻,受到中央領導人的交口稱讚,葉劍英稱其“多才多藝”,中共中央管理局授予他“勞動模範”稱號。 [2] 

張協和創工科院校

1947年3月,張協和隨中央後梯隊轍離延安,由中央工作委員會派往華東局,到達山東後投入到解放濰坊、濟南戰役的準備工作。1948年濰坊解放後,他在華東局財辦工礦部負責城市接管,同年5月他受命創辦華東高級工業學校,出任書記和校長。校址是國民黨時期烤煙廠的破廠房,戰爭中被炸得東倒西歪。他以大無畏的氣概,帶領創業者們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從殘牆斷壁中揀出磚瓦、木材,壘牆建房。他親自教大家怎樣砌磚、怎樣製作門窗,怎樣刻木型上油漆,修理接收敵偽物資的破舊機器作教學設備之用。還親自帶人去外地購買書籍和器材,從延安用兩匹馬馱來的書籍也全部捐給學校。他還將在延安時期編寫的《鑄工工作法》、《鍛工工作法》、《鉗工工作法》、《機牀工作法》等專著再次修訂做為最初的一部分教材,並親自講授。
張協和從延安帶來的好作風在學校發揚光大,全校上下人心一致,幹勁倍增,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教室、宿舍、圖書館、實習工廠相繼而起,他又四方協調調入專業教師,並設置了精幹的教學機構和國家建設急需的專業,以超乎常人想像的速度,歷時幾個月就建起了初顯規模的工科學校,創造了建校史上的奇蹟。
為培養新中國工業建設人才,結合當時形勢,他提出的辦學理念是:提倡以辨證唯物主義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基礎的教育,為廣大勞動人民服務的教育,適應國家建設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他主持學校採取的具體辦學措施是: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認識和對新形勢的認識,提高對黨和祖國的熱愛,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組織開展政治學習和討論會,讓學生參加“雙減”、“土改”、“鎮反”等社會活動。
2、樹立艱苦奮鬥的良好校風。號召師生髮揚艱苦樸素的作風,在困難條件下辦學,不依賴國家,自己動手改變現狀。師生們邊學習邊勞動,修建校園,修理舊機器,生產工業產品並出售,對外開展修理加工,完成學校基本建設,解決辦學經費。
3、踐行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張協和特別強調課堂講授和生產勞動相結合,要求教師既能講理論又要會實際操作,要求學生把書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與工人相結合。在學習理論之外,讓學生到實習工廠反覆拆裝機器設備,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業精神,學生們從打鐵到做木工,從繪圖到加工產品樣樣親自參與,在實習工廠與老師、工人師傅一道生產出救火機、大油罐、煤礦機械、卡盤、旋牀等產品。土木系的學生還加入到治淮、導沭、整沂的大型水利建築工程中,邊學邊幹,與工地人員相結合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工程中的難題。在這種學風的培養下,學生們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學習精神刻苦、熱情高漲,畢業後都能很快獨立工作,成為骨幹力量。學校為新中國培養出一批批專業人才,為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時至今日,人們也不會忘記那段艱苦建校的歷史,不會忘記張協和付出的心血和精力。他不愧是延安來的幹部,生活簡樸平易近人,處處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經常深入到教室和宿舍找學生談話,瞭解他們的思想和學習情況。大家都願意找他談思想談工作,他的宿舍兼辦公室常常擠滿了人,他拿出蘿蔔、花生來招待。他屋裏從牀上到地下到處堆滿各種書籍,他博覽羣書、才智出眾,每天工作學習至深夜兩點才熄燈。在教學實習車間,師生們看到他熟練地示範操作車、銑、刨、磨各種車牀,無不嘖嘖稱道。對這樣一位既有理論知識又有生產實踐經驗的校長,大家由衷地敬佩。
1951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山東工學院,張協和任黨組書記兼副院長。在學校定址和總體佈局問題上,再次表現了他超前的思路和高起點、大手筆。他既考慮現實辦學條件,又考慮學校長遠發展規劃,為將來創辦高水平的萬人大學打下基礎。他多方奔走交涉,把校園劃地從經十路北到千佛山西麓的1000多畝地,全部徵購到手。他設計以南校門為中軸線佈局教學科研輔助設施,在千佛山西坡建教授宿舍樓,並打算建造莫斯科大學式建築羣……只可惜,建設規模未如其願,因受政治運動牽連,被突然調離山工,此後建校初期劃定的地域逐漸被其他單位蠶食佔用,僅保留現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校址。
建院初期,百廢待舉,張協和帶領師生自己燒磚燒石灰,拆舊城牆,籌備建築材料,並自行設計施工建起了一條條馬路一棟棟樓房,桌椅櫥牀從設計製作到油漆,他都動手參與,直到今天一些老山工人家裏沿用的大方桌、摺疊鐵椅子都是那時遺留下來的。
學校大門上矗立了30多年的“山東工學院”校牌,仍一直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當時為設計這塊牌匾,張協和與校修制廠工人一起刻模、調漆、配色,他一反慣用的白底黑字,獨具匠心地設製出紫紅色底金色大字的式樣,美觀大方、別具一格,博得多方讚譽。
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為保證教學質量和師資隊伍建設,親自抓招聘工作,通過各種渠道從北大、清華、上海同濟等知名大學和留學歸國人員中招賢納士,力學專家、國家一級教授劉先志就是他專程派人從上海誠邀而來的。每位新來的教師他都親自談話,對他們團結重用,鼓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在他眼裏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沒有完不成的任務,他以開拓者特有的創業精神,不畏艱險,敢説敢幹,竭盡全力為學校建設奠定了必需的基礎。
他以我黨最早創辦工科高等院校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全國第一屆高等教育會議、全國工學院院長會議、全國高校理工學院基本課程教學討論會。他還參加歷次山東省政府行政辦公會議,參與研究山東省某些行業的發展規劃。
正當他勵精圖治大展宏圖之時,1952年的一場“三反”運動,讓他蒙冤受屈,師生們不明白這樣一位好乾部怎麼會……在夾雜着寒意的秋風中,他含淚告別了日益崛起的學校,告別了為之奮鬥的這片熱土,從此,校園裏再也見不到他的身影,再也聽不到嘯嘯馬嘶,而那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卻經久流傳。
闊別20多年後,當他再次來到濟南,大家紛紛前去拜訪,從早到晚絡繹不絕,表達了對他的思念和依依不捨之情。
離開山工後他出任山東省建工局設計室主任,雖降級使用,但他不計榮辱仍以黨和國家利益為重,以事業為重,顯示出蘭心蕙性、松柏氣節。當時因朝鮮戰局緊張為防止美軍從渤海灣登陸,他承擔了中央軍委下達的緊急國防施工任務:山東環渤海“102”工程,以超常的速度高質量地完成了這項國防工程。《人民日報》在頭版為此進行了專門報道。之後他又參加了濟南、徐州、臨沂、煙台、青島等地的烈士紀念塔、紀念堂和陵園的設計建設。現在濟南仍存的“山東劇院”就是他當年主持建造的。後來設計室發展為山東建工局設計院,他出任院長。 [2] 

張協和軍工碩果累累

1956年國務院成立“科學規劃委員會”,抽調全國各行業600多位優秀專家薈萃北京。時年6月,在帥孟奇等同志直接關懷下,張協和調往京城出任一機部設計總局副局長。1958年,他參與創建一機部機械科學研究院,任副院長,負責一機部一辦軍工項目的研製與實施。1959年,中蘇關係破裂,成為中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攻克國防尖端技術難關的歷史轉折點。為加快“兩彈”研製步伐,加快國防工業建設,1962年11月,成立了以周恩來、羅瑞卿為領導的中央專委,組織全國大協作“協同攻關”。經聶榮臻同志建議並批准,成立了“張協和同志直屬研究室”,專門進行中央專委與國防工辦直接下達的原子彈、導彈、核潛艇等尖端國防項目的基地建設及配套設備的研製工作,同時進行常規武器及配套的生產設備和測試儀器的研製工作。
他作為技術負責人,親自承擔主要技術工作。這期間,他主持參與並完成的主要項目有:“兩彈結合試驗”用大離心機及其大蒙皮的研製,填補了國內空白(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兩彈與火箭試驗環境模擬用20噸液壓振動台及50噸並聯電磁振動台;人造衞星用精密離心機等大型試驗設備的研製。
1966年,他帶領的團隊接受了研製原子能反應堆冷卻器加工設備的任務,通過分析得出:“西方機械設備多采用原動、傳動與從動分離的三級運動方式,中間傳動級只能採用齒輪或皮帶方式,因而系統總體誤差大,能量消耗大且體積笨重”的結論,張協和從中國傳統打麻繩方法中得到啓發,根據《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中國古代機械以曲拐完成從原動直接到從動的運動方式,獨闢蹊徑地提出“古為今用”的可行性方案,並主持研製成功“加工原子能反應堆用DZ—01曲拐半自動多頭鑽牀”,其功效超過美蘇同類設備7倍,縮短了我國原子能工業關鍵設備的製造過程,確保了製造精度與質量,其設計思想後被多種行業所採用(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0年獲一、二機部重大成果一等獎)。
在材料加工和新型材料研究方面,他又獨創性地將傳統工具鋼擦生技術,用於複合材料新型鋼種的研究,又與五機部合作完成全鈦合金八二無後座力炮、新型大殺傷力槍榴彈、摺疊式叢林槍等多種援越軍械裝備的研製。並在國內率先開展鈦合金冷加工工藝的研究,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幹,推動了我國鈦合金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1964年至1967年間,張協和帶領研究室的同志團結合作,攻堅克難,始終保持堅韌不拔的創造精神,遵照毛澤東同志在科研工作中提出的“領導、技術人員與工人相結合”,“科研、生產、使用三結合”方針,貫徹落實《科學工作十四條精神》,開闢了一條自力更生推陳出新適合我國國情的科研技術路線,完成了29項高水平科研攻關課題,其中24項得到推廣應用,這樣的成績在我國科研領域中是不多見的,這段時間也是他人生的黃金時期。他本人及所在單位、有關同志多次受到國防工辦、一機部嘉獎,被授予國防軍工協作先進稱號。
“文革”期間,他被打成“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又因所謂攻擊江青,打成現行反革命,遭抄家遊鬥,即使這樣,他常常是被批鬥完洗洗臉,繼續回到實驗室或車間工作,一直堅持到1967年7月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隨着“文革”的深入,他又被關押審查,給予留黨察看,免去職務的處理。腰部被打殘,卧牀一年後又下放幹校勞動,直到1978年在胡耀邦同志直接關懷下,才恢復正常工作。1979年至1981年,在還未得到完全平反的情況下,他仍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持工作,認真制定設計施工方案,集思廣益和同志們一起突破技術難關。
在中央軍委下達的供火箭飛行器試驗用1.2m×1.2m跨超音速柔壁噴管的研製任務中,他們冒着經濟上技術上的風險,堅持自力更生精神,努力提高自行研製能力,如期完成這一任務,不僅全部實行國產化,還填補了我國風洞技術的空白,節約了1000多萬美元外匯,使我國風洞技術裝備水平從落後世界 30年轉而升至國際先進水平(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因他長期在組織管理國防軍工協作工作中成績顯著,1985年被國防科工委、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國家科委聯合授予“先進個人”稱號和獎章。
他在回憶自己所走過的科研道路時這樣説:“在號稱所謂‘知識爆炸’的當今,我們在進行科研時還多少存在一些舊習慣,即習慣於採用現成的理論、學説、概念和常規的工作方法,習慣於根據文獻資料作些邏輯推理,而往往缺少深一層的科學反思和獨創精神……”“中外科學史一再證明,科學家最重要的素質是科學的思索,沒有這種思索和繼承就不能有所作為,更談不上發明創造……”“缺乏科學道德就容易出現虛偽和不着實際,好高騖遠的浮誇風氣”“從事科技工作和發明創造的人應具有這樣的品質,即愛國之心、民族之魂、正氣之歌、科技之華。要鼓實勁,做實事,收實效……”這些都反映出他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高尚情操。 [2] 

張協和博學多才

瞭解和熟悉張協和的人,無不為他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多領域的研究成果所折服。
他早在13歲時就從父學習中醫,後又跟郭子化(原衞生部副部長)學習過中醫藥知識,經長期鑽研積累而精於中醫,工作之外,堅持義務行醫且負有盛名,並有多項研究成果與專著。經周恩來總理推薦,他曾兼任過中央保健局醫療顧問,先後為多位國家領導人及國內外眾多患者進行診治,由於他在中醫臨牀與疑難病治療方面醫術精湛,享有“半個御醫”之美稱。
他是我國採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中醫經絡研究的開拓者。從上世紀50年代起,他就利用電子技術進行中醫經絡研究,經反覆試驗發明了“經絡測定儀”,證明了人體經絡現象的客觀存在,一時在國內外引起關注。1958年,在周總理直接關心下,《健康報》、《中醫雜誌》全文發表他的《經絡測定的診病原理與使用方法》,並由健康出版社出版。他還主編了國內第一部經絡研究專集《經絡測定儀研究》。“文革”中未恢復工作期間,他又繼續開展了利用經絡原理對腫瘤預測的研究。 [2] 
他還前瞻性地提出:“21世紀是研究人體科學的世紀。該世紀的醫療技術,一是世界醫療技術比較研究,二是中醫整體診療觀察與西醫局部診療觀察的對話結合,將這兩種體系的優點融合起來,醫學將有可能取得飛躍式發展,併產生新醫學。因此,中西醫醫療技術將得到適當轉移。”
上世紀60年代,他還曾兼任中央工藝美院《裝飾》雜誌編委,對古代建築、古代科學技術史等領域的研究也頗有造詣,收藏了大量文獻與實物,曾多次向紀念館、博物館提供和捐贈。1989年,他將其父遺留的有關楊虎城將軍的第一手珍貴史料,加以研究,與人合作編寫了《楊虎城將軍與西安事變補遺》(1992年檔案出版社出版),併為有關西安事變的展覽、電影和著作提供了資料和指導。 [3] 

張協和建功立業

他畢生致力於所熱愛的科技事業,發表各種論著100多篇,主持並參與的研究成果100多項,其中八項獲國家級獎勵。還擔任多個全國性一二級學會和學術團體的領導職務,及高校客座教授。1987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失效工作委員會根據他在“全國機械裝備失效及預防工作”中作出的重大貢獻,授予他特殊貢獻獎,並頒發金質獎章。1992年10月,國務院為表彰他為我國工程技術事業作出的貢獻,首批頒發“政府特殊津貼”。他淡泊名利,始終踐行“臨財勿苟得,臨難勿苟免”的行為準則,每年將此款全部捐給“希望工程”。
他經歷坎坷,從50年代“三反”運動就遭受政治誣陷,被撤銷甲級工程師和人民代表資格,受到行政職務連降3級(原行政9級)的錯誤處理,併為此蒙冤幾十年。“文革”中又受極左路線打擊迫害,身心受到極大摧殘。他堅持真理、心懷坦蕩,多次申訴要求澄清和糾正對他的錯誤處理。1985年3月,中共山東省紀委對他在山東工學院任職期間的錯誤處理給予平反。1988年6月,機械委宣佈:文革中強加於他的罪名給予徹底平反,恢復職務和待遇。1990年10月,中組部批准他享受副部級待遇。 [3] 
1996年5月18日,《人民日報》第八版刊登新華社北京電:原機械工業部機械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協和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1996年3月10日在京逝世,享年76歲。 [2] 

張協和人物評價

疾風知勁草,時危見臣節。回憶他的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身處逆境不計個人得失,多次臨危受命,出色完成任務,表現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忠誠品質和博大胸懷,尤其是他敢為天下先的科學創新精神,對於今天我們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具有啓示和指導意義。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