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北縣

鎖定
張北縣,隸屬河北省張家口市,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內蒙古高原南緣的壩上地區。地處北緯40°57'~41°34',東經114°10'~115°27'之間。全縣總面積4185平方千米, [13]  屬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3.2℃。 [13]  截至2021年10月,張北縣轄7個鎮、11個鄉, [12]  縣政府駐張北鎮。 [11]  截至2022年2月,張北縣有户籍人口35.6萬人,常住人口30.8萬人。 [13] 
商周時,張北縣在內的中國北方遼闊地區活動着一個遊牧部落,時人稱之“鬼方”。2005年1月3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確定張北縣隸屬張家口市。 [10]  張石、張承2條高速和7條國省幹線暢通全域,太錫鐵路經由縣境,構建形成了輻射京津、聯通晉蒙的重要交通運輸樞紐。縣內主要景點有樺皮嶺、蘇蒙烈士陵園、白龍洞等。
2021年上半年,張北縣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9.3億元,張家口市排名第五,同比增長19.64%。 [17] 
中文名
張北縣
外文名
Zhangbei County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
地理位置
河北省西北部,內蒙古高原南緣
面    積
4185 km²
下轄地區
7個鎮、11個鄉
政府駐地
張北鎮
電話區號
0313
郵政編碼
076450
氣候條件
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5.6 萬(2020年末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草原天路 [6] 
野狐嶺要塞軍事旅遊區
樺皮嶺景區
白龍洞
張北塞那都冰雪世界 展開
車牌代碼
冀G
地區生產總值
19.3 億元(2020年)

張北縣歷史沿革

張北縣有着4000年的歷史。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留下活動的足跡,古稱“天閒芻牧之場”。
商周時,張北縣在內的中國北方遼闊地區活動着一個遊牧部落,時人稱之“鬼方”。
春秋時,張北縣屬無終國。無終為山戎族,周初歸附周,後被晉國大夫中行穆子擊敗,終為晉滅。
春秋後期,張北縣為東北東胡遊牧部落勢力範圍。公元前279年,燕襲破東胡,逼迫其退卻千餘里,張北縣隸上谷郡地。到戰國後期已入據秦、趙、燕三國境北。漢初,高帝劉邦北征失敗,只好跟匈奴和親,劃分疆界,自此張北縣改屬匈奴,後又復歸漢,為烏桓居地。
直到北魏初,為拱衞首都平城(今大同),在北部沿邊設六個軍事據點,以防柔然族,稱六鎮。張北魏正光年(520年),北縣置懷荒鎮。六鎮暴動失敗後,北魏政權土崩瓦解,分裂成東、西二魏,不久被北齊、北周取代。
唐貞觀四年(769年)歸唐,約五十年後又轉歸契丹。
張北縣 張北縣
遼、金、元三代民物熙阜。遼屬西京道歸化州,稱燕子城或燕賜城。金設柔遠鎮。後設柔遠縣,復設撫州,俱治今張北,張北縣大部分該州縣地。元為“腹裏”之地,置隆興路高原縣,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海山建中都於張北境內的旺兀察都(白城子),同大都(北京)、上都(開平,今正藍旗)並稱,成立皇室往返於大都、上都之間的巡都。元皇慶元年(1312年),改隆興路為興和路。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起義軍劉福通部將關先生、破頭潘出師山西,克大同、興和塞外諸郡,一把火燒了元中都
明,為邊徼。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興和府,四年後為元據,府廢。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將藍玉再拔興和,自此張北縣入明版圖。洪武三十年(1397年),置興和守禦千户所,明永樂二十年(1422年),被蒙古攻破,後遷至宣化,張北縣遂為韃靼勢力範圍。
張北縣 張北縣
明、清之際移民實邊,域地歷史性開發鉅變。清順治時,張北縣屬官牧地及官荒地。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張北縣大部分屬察哈爾鑲黃旗遊牧地。清雍正二年(1724年),設張家口理事同知廳,漸次墾闢。
民國二年(1913年),改廳設縣,疆域播遷,區劃應彎,號稱壩上首縣,因地處張家口以北而得名“張北”。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2月底,日偽入侵,翌年1月蒙政會設察哈爾盟(治今張北),張北縣屬之。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建立張北縣政府接管張北縣,隸晉察冀邊區察哈爾省第七專區,下設一市(即張北市)九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國民黨傅作義部攻佔張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組建張(北)寶(昌)聯合縣,6月聯合縣分,成立張北縣政府。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5日,張北縣第二次獲得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沿舊制。
1952年11月15日,隸河北省張家口專區。
1959年5月,張家口專區、張家口市合併稱張家口市,張北縣屬之。
1961年5月,復置張家口專區,縣隸張家口專區。
1970年,改張家口專區為張家口地區,縣屬之。
1993年6月底,張家口地區撤銷,並於張家口市,縣隸屬張家口市。
2005年1月3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推進城市化進程,確定張北縣為第一批擴大管理權限的縣(市),仍隸屬張家口市。 [10] 

張北縣行政區劃

張北縣 張北縣
截至2021年10月,張北縣轄7個鎮、11個鄉:張北鎮、公會鎮、大囫圇鎮、二台鎮、小二台鎮、油簍溝鎮、大河鎮;台路溝鄉、饅頭營鄉、二泉井鄉、單晶河鄉、海流圖鄉、兩面井鄉、大西灣鄉、郝家營鄉、白廟灘鄉、戰海鄉、三號鄉。 [12]  縣政府駐張北鎮。 [20] 

張北縣地理環境

張北縣位置境域

張北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北靠內蒙、南臨京津,地處京、冀、晉、蒙四省通衢之地,距北京225千米,2小時車程,是首都通向西北的咽喉要道,素有“壩上重鎮”之稱。地處北緯40°57'~41°34',東經114°10'~115°27'之間,全縣總面積4185平方千米。 [13] 

張北縣地形地貌

張北縣,東西109千米,南北67千米,大致分為東南壩頭區、西部丘陵區、中部平原區三個類型區。南部和西南部為內蒙古高原邊緣,俗稱“壩頭”,海拔1600~1800米;東南部與崇禮區交界,樺皮嶺為張北縣最高點,海拔2128米;北、中部地勢平坦,向西北漸低,安固裏淖為最低點,海拔1300米。境內地形呈高原丘陵景觀,平均海拔1400至1600米。 [13] 

張北縣氣候

張北縣,屬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3.2℃,夏季最高氣温一般不超過28℃,是消夏避暑勝地。 [13]  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張北縣是河北省日照條件最好的縣之一,年平均日照時數2897.8小時,年平均7級以上大風日數30天左右。

張北縣自然資源

張北縣土地資源

張北縣有耕地252萬畝、林地183萬畝、草地112萬畝。 [13] 

張北縣風能資源

張北縣優質風能資源可開發規模達500萬千瓦以上,屬國家二類優質風能區;平均海拔1400多米,地處高緯度,常年雲量小,平均日照數2799小時,年有效利用小時1600小時,屬國家二類優質光伏資源區;全縣未利用土地資源達96萬畝,適宜風光項目開發土地資源豐富;張北至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項目和世界首個±500千伏柔性直流換流站已於2020年投運。截止2021年底,張北已取得國家、省、市批覆的新能源總裝機規模1612.718萬千瓦,其中:風電項目898.13萬千瓦、光伏項目675.538萬千瓦、光熱項目16.5萬千瓦、儲能項目17.55萬千瓦、天然氣項目4.8萬千瓦、生物質項目0.2萬千瓦。全縣已建成風電項目規模519千瓦,已建成光伏項目規模267.5萬千瓦,已建成儲能項目規模13萬千瓦、光熱1.5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總裝機規模801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00億度,裝機規模位居河北首位、全國前列。並且以運達風機、安塔塔筒、艾郎葉片等企業為代表,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風電裝備製造產業鏈條。 [14] 

張北縣礦產資源

據《張家口地質》記載,自太古代以來,域內火山活動頻繁,岩漿活動強烈,致使礦產種類繁多,類型齊全,以二泉井至張北縣城為界,以東約2000平方千米以內生礦產為主,屬鉛鋅銀多金屬成礦遠景區,多金屬多與構造岩漿有關;以西約2100平方千米屬中、新生代煤礦成礦遠景區,以沉積礦牀為主。有利的構造、岩漿、地層構成了縣域三位一體的“西煤東鋅”的成礦分佈格局。域內共發現礦種40種,礦化點100餘處,初步探明具有一定工業價值的礦牀40餘處,其中三號鄉蔡家營鉛鋅礦為中國罕見的特大型多金屬綜合礦牀,儲量位居全省榜首(礦石儲量3383萬噸,遠景資源量7000萬噸);海流圖硅藻土礦牀為河北省首次發現,探明儲量1518.6萬噸(遠景資源量1億噸),產地只有兩處,為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硅藻土礦。其他如金、銀、銅、鐵、鉬多金屬和褐煤、浮石、大理岩、玄武岩、耐火粘土、硫鐵礦等能源及非金屬礦產也有較大的儲量規模和開發利用價值,為張北縣的優勢礦產。 [14] 

張北縣人口

截至2022年,張北縣有户籍人口35.6萬人,常住人口30.8萬人。 [13]  張北縣居民以漢族為主,佔總人口的98%,還有蒙古族、回族、滿族等。

張北縣政治

主要領導
張北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
張北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副縣長
截至2023年4月,參考資料來源: [16]  [25] 

張北縣經濟

張北縣綜述

2021年上半年,張北縣全部財政收入19.3億元,張家口市排名第五,同比增長19.64%,張家口市排名第一,增收31691萬元;縣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0030萬元,全市排名第三,同比增長14.32%,全市排名第三,增收12530萬元。 [17] 

張北縣第一產業

截至2022年2月,張北縣是京津冀有機食品供應基地,藜麥、壩上口蘑、麒麟西瓜等特色農產品暢銷全國,特別是微型薯種薯已搶佔全國三分之一的市場,居全國第一,張北被譽為“中國北方馬鈴薯育種之鄉”,被評為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13] 
張北縣是農副產品基地。張北縣生產莜麥5萬噸,雜豆3.5萬噸,亞麻1.5萬噸,馬鈴薯24萬噸,甜菜10萬噸,秸稈6.4萬噸。
林業
張北是“三北”防護林工程重點縣和畜牧業基地。森林覆蓋率由解放初的21.5‰增加到21.3%。
畜牧業
張北縣每年可向市場提供各種活畜30萬頭,畜皮200多萬張,羊毛2500噸,肉3萬噸,鮮蛋2500噸牛奶1.5萬噸,系華北重要副食品基地之一。

張北縣第二產業

截至2021年上半年,張北縣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53824萬元,同比增長32.1%;實現利潤總額110732萬元,同比增長88.6%。 [19] 
截至2022年2月,張北縣培育形成了新型能源、數字經濟、旅遊康養、現代農業及高端裝備製造“4+1”主導產業體系。是國家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的核心區,新能源裝機總規模達到801萬千瓦,約佔全市32%、全省15%,居全省首位、全國前列;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數據中心服務器規模達到43萬台,被列為全省數字鄉村試點縣。 [13] 

張北縣第三產業

截至2022年2月,張北縣是全省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培育形成2A級以上景區8個、精品景區景點23處,連續四年入選“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13] 

張北縣交通運輸

張北自古就是商貿四通八達之埠,張石、張承2條高速和7條國省幹線暢通全域,太錫鐵路經由縣境,構建形成了輻射京津、聯通晉蒙的重要交通運輸樞紐。 [13] 

張北縣社會事業

張北縣教育事業

2021年,張北縣預算安排3494萬元保障全縣37所普通義務教育學校和1所特殊教育學校正常運轉,生均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支出小學達到735元、初中達到935元,特殊教育學校生均達到6000元以上,確保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同時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增加全縣教育基礎設施和相關配套工程投資,支持實施了第三、第四、義合美新城幼兒園和PPP北辰幼兒園等建設項目,對7所鄉鎮中小學整合調整,城鄉教育教學資源配置全面優化。 [18] 
張北縣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7469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8765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0196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07935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口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12618人增加為27469人;擁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34953人增加為38765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103700人增加為110196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106117人增加為107935人。 [22] 

張北縣文化事業

2021年,張北縣落實縣以上專項資金1870萬元,助力文化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其中:三館一站免費開放資金108萬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786萬元,文化產業發展及文物保護資金819萬元,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專項經費157萬元。 [18] 

張北縣醫療衞生

2021年,張北縣認真落實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財政補貼政策,下達鄉鎮衞生院醫療收入預算450萬元,支出預算3971萬元,縣級財政補貼2876萬元,確保衞生院正常運轉;加大縣級公立醫院醫改投入力度,根據藥品收支差額,分別按照5:4:1、6:3:1的補貼比例,確定補助中醫院275萬元,補助縣醫院447萬元;增加縣醫院聘用醫護類畢業生經費86.36萬元;增加中醫醫改人員補助608萬元,中醫院從業人員健康體檢費204萬元。投資2626萬元實施了“互聯網+醫療健康”項目,覆蓋全縣5家縣級醫院、18家鄉鎮衞生院、340個村衞生室。 [18] 

張北縣社會保障

2021年,張北縣及時撥付各類社會保障資金61368萬元,保障了全縣困難居民生活所需,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其中:落實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29496萬元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26787萬元,保障了全縣9014名企業離退休職工和4937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養老金及時足額髮放;城鄉居民低保、醫保、養老保險實現了應保盡保;足額安排優撫對象撫卹、義務兵優待金、殘疾人補貼、農村特困供養等補貼類資金,將各類補貼政策落實到位;足額安排離休幹部醫療統籌基金,確保了離休幹部醫藥費實報實銷;足額安排80週歲以上高齡補貼,切實保障了全縣高齡老人的普惠權益;足額安排並及時撥付就業專項資金1595萬元,惠及了求職大學生、見習生、貧困人員、涉軍等就業困難人員及各類城鄉失業羣體;墊付農民工應急週轉金累計2288萬元。 [18] 

張北縣歷史文化

早在4000多年前這裏就有人類的生活足跡,先後有17個草原民族在此繁衍生息。燕、趙、秦、漢、北魏、明“六代長城”經由縣境,被稱為解開“長城之謎”的地方。元中都遺址被評為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素有“一座中都城,半部元朝史”之稱。聞名世界的“北方絲綢之路”張庫大道貫穿縣境,見證了蒙漢互市、民族融合的歷史變遷。

張北縣風景名勝

張北縣綜述

張北縣 張北縣
張北縣處於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延伸地帶,是距離北京最近的原始草原。境內自然人文景觀眾多,現已建成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安固裏草原度假村、中都遊牧源、樺皮嶺等旅遊景點11處,其中國家AAA級旅遊景點兩處。2006年,接待海內外遊客達35萬多人次。總投資20億元一期投資5億元的仙那都國際生態旅遊度假村、投資億元以上的壩上天鵝湖景區等旅遊項目正在建設當中。張北縣初具規模的旅遊景點有安固裏草原度假村、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中都遊牧源、野狐嶺風電山莊、蘇蒙聯軍烈士陵園、大圪塔石柱羣等10餘處,年接待遊客18萬人次,草原旅遊已成為張北興縣富民的支柱產業。
張北縣是內蒙古草原的組成部分,境內有元中都遺址,歷史悠久,獨特的自然、歷史景觀和民情風俗。

張北縣主要景點

樺皮嶺
樺皮嶺在張北縣東部,與沽源、崇禮、赤城接壤。距張北90多千米。樺皮嶺主峯海拔2128米,比泰山高出八十多米,是壩上最高峯。
樺皮嶺年均氣温只有4℃,7月份為15℃。無暑,夏天是最美好的季節。樺皮嶺的背坡原始樺木葱葱郁郁,各種山花野草有一米多高。漫過一坡一嶺。有野黃花、金蓮花、野玫瑰、芍藥花、乾枝梅、鳳帽菊、蘑菇等野生植物三百多種。
白龍洞
白龍洞在張北縣台路溝南部壩頭山崖的半山腰。這裏近似90度的絕壁,有300米深,洞口約二十幾平米,深不可測。據説,從洞裏扔進活雞,就從幾里外的紅絲洞飛出雞毛,洞裏經常有“呼呼”的風聲。洞裏有神水、神土、莽洞,引得周圍鄉里頂禮膜拜。從壩頂探進白龍洞,山路崎嶇,灌木叢生,異常艱難,當年日本人追八路到此,也手足無措,後架起大炮轟擊,白龍洞也安然無恙。
大圪塔石柱羣
大圪塔石柱羣由排列整齊有序的六稜石柱組成,據專家考證,其距今已有2500多萬年的歷史,此乃火山爆發形成的特殊柱狀玄武岩結構石柱羣景觀。類似的石柱羣自然奇觀有:在英國的北愛爾蘭“巨人之路”,以及美國懷俄明州的“惡魔塔”等。
蘇蒙烈士陵園
太子湖 太子湖
蘇蒙烈士陵園紀念塔、紀念碑和烈士墓三部分組成,位於張北城南15千米的野狐嶺西側山上,是為紀念抗日戰爭中在此犧牲的60名蘇蒙聯軍將士而建。野狐嶺是塞北之門户,邊陲之要隘,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有詩云:野狐集自然風光,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娛樂、觀賞、度假為一體的太子湖草原度假村坐落在河北省張北縣小二台東南1千米處,佔地面積3500平方米,湖區水面800畝,交通、通訊便利,距張北縣城13千米,距張家口市58千米,距北京市256千米。
音樂節
張北草原音樂節由張北縣人民政府主辦,已成功舉辦五屆。第三屆張北草原音樂節於2011年7月29、30、31日在張北中都草原舉行。三天來,大約有40萬搖滾迷齊聚張北草原。2011屆演出陣容強大,中國三大搖滾巨匠崔健、許巍、汪峯、張震嶽將齊聚張北草原音樂節,來自英國的Trip-hop鼻祖Tricky、美國金屬大牌IllNino、美國鄉村樂隊BuffaloRome、日本的MixMarket也和大家一起“野”在草原。

張北縣地方特產

莜麥
禾穀類作物。學名裸燕麥。根據播種期早晚分為夏徵麥和秋蔽麥。莜麥籽粒瘦長,有腹溝,表面生有茸毛,尤以頂部顯著。形狀為筒形或紡錘形,莜麥是營養豐富的糧食作物,在禾穀類作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且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其組成也較平衡。
壩上口蘑
壩上口蘑 壩上口蘑
壩上口蘑,一般生長在海拔800~1500米的深山峽谷,白蘑是純天然的食用菌無任何污染,有獨特的風味,含有蛋白質,八種氨基酸,穀物中一般所缺乏的賴氨基酸,在白蘑中含量極其豐富,賴氨基酸有利於兒童體質和智力的發展,它含有多種礦物質,以磷、鈉、鉀含量最高。 [15] 
金蓮花
金蓮花,又名金芙蓉,金梅草等,是稀有野生植物,喜冷涼濕潤環境,多生長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或疏林地帶。其主產地在壩上週邊地區的沿壩地帶。金蓮花金黃璀璨,口感清爽,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養陰清熱和消火殺菌的作用,長期飲用可清咽潤喉,提神醒腦,清食去膩,使人精神振作,嗓音清亮。
蕨菜
蕨菜,又稱長壽菜。它是野生植物,素有“山菜之王”的美稱,產自深山。蕨菜營養豐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C及多種礦物質。蕨菜可鮮吃,也可醃製後食用。壩上地區也是中國蕨菜的產地之一。
壩上柳棘
壩上柳棘,胡頹子科。枝灰色,有刺。葉互生,線狀披針形,被銀色鱗毛。生長不擇土壤,可做固沙植物。果也可提煉沙棘精或做飲料。
張北馬
張北馬 張北馬
張北馬,是一種雜交改良馬。其毛色以粟、騮、黑色為主。體型健美,頸較厚,蹄質堅實,眼大有神,耳直立,結構勻稱、緊湊,體幅寬度適宜,髻甲明顯,性情温順而有悍威,挽重能力強,故為中國良種馬之一。

張北縣著名人物

宋玉泉:超塑性專家。195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物理系。吉林工業大學教授。
柴書林:(1913—1995)參加過一二·九運動。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三八年參加八路軍。抗日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二十團營政治教導員,第六團總支書記,中共晉察冀邊區平北地委敵工部副部長,中共張北縣工委書記。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區察北專區專員,冀熱察軍區冀察軍分區司令部參謀長、軍分區副司令員,華北南下幹部總隊四支隊副司令員,皖南軍區池州軍分區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幹部部辦公室主任,華東軍區上海國防建築工程指揮部軍建處副處長,華東軍區工程兵部第二副主任,南京軍區工程兵副主任兼建築部部長,上海警備區副司令員、顧問。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張北縣榮譽稱號

2019年11月,張北縣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1] 
2020年,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 [2] 
2020年5月,張北縣入選“2020中國避暑名縣榜”;7月,入選2020中國秋季休閒百佳縣市。 [3] 
2020年12月,張北縣入選河北省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 [4]  ;被授予“第二屆“河北省文明縣城”稱號。 [5] 
2021年2月1日,張北縣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授予“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達標市縣村鎮”。 [21] 
2021年9月,張北縣入選“2021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7] 
2021年12月2日,張北縣入選擬命名的第13屆河北省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8] 
2022年3月,張北縣入選2021年河北省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名單。 [9] 
2022年8月,張北縣入選河北省數字生態“十強縣”。 [23] 
2022年10月,張北縣入選2022年第三批潔淨城市(區)名單 [24] 
2023年6月,張北縣入選“2023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6] 
2023年8月29日,張北縣2023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 [27] 
2023年9月,張北縣入選第一批“河北旅遊名縣創建縣”。 [2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