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公達

鎖定
張公達(1902-1996),1902年生於雲南大理龍尾古城。1923年,21歲的張公達被選送至日本振武陸軍學堂,1924年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八期學習。張公達將軍是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重要的軍事將領。
抗戰勝利後,張公達將軍任八路軍軍部高級參議、雲南人民臨時軍政委員會副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軍事政治大學雲南分校高級研究班教官、中國人民解放軍雲南軍區司令部參謀。1955年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役,任昆明市民政局局長、雲南省人民政府參事。 [3]  1996年逝世,享年94歲。 [2] 
別    名
張達天
宏義
所處時代
民國
民族族羣
白族
出生地
大理
出生日期
1903年
逝世日期
1996年
本    名
張公達
人物生平
張公達(1902-1996),字宏義,1902年誕生於雲南大理龍尾古城,少年時期就讀於蒼山洱海之畔的玉龍書院。張公達出生在軍人世家,先祖曾為清朝的大理總兵,父親張子貞將軍則歷任雲南滇軍第一師中將師長、護國軍總參謀長,參加了辛亥革命和護國運動。在家庭的影響下,1923年,21歲的張公達被選送至日本振武陸軍學堂,1924年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八期學習。由於父子皆為中將,時至今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還留有“一門兩中將”的美談。  
1926年11月,張公達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同年到廣州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部少校參謀、第六軍軍部少校參謀和學生大隊隊長,參加了北伐戰爭。由於作戰勇敢,1927年他被賀龍調至獨立十五旅任少校。1929年北伐成功後,他因榮立戰功升任南京陸軍軍官團第二連上校連長、軍官大隊隊長,並奉命率第二連北上接孫中山靈柩回南京。隨後,楊傑將軍將張公達調至四路要塞司令部參謀處。 
在北伐戰爭時期,作為少壯派青年軍官的張公達,積極學習軍事知識,在戰爭中帶領學生大隊奮勇當先、身先士卒。為了表彰其北伐功勳,1930年,張公達升任第八十九師湯恩伯部少將參謀長。  
1937年8月,張公達調任上海第三戰區參加淞滬會戰。1938年1月張公達歷任第八十五軍、第十三軍少將參謀長。2月開赴台兒莊,參加徐州會戰。在台兒莊戰役期間,張公達親臨前線參戰,奮勇殺敵。在其日記中記錄了當時台兒莊大戰的激烈戰況:“我軍奉命經隴海路,車運徐州以東地區。當我軍車運到臨城車站,準備下車開進時,突然遭到由藤縣南下日軍的襲擊,部隊邊還擊、邊集結,與日軍展開了頑強的血戰。經過反覆衝殺,部隊擊退了日軍的進攻,安全地轉移到了沂蒙山區集結。從此,我軍夜以繼日地以運動戰協同平漢路以東的友軍,與日本侵略軍展開了殊死的戰鬥。雖然日軍利用其飛機、大炮、坦克的優勢,瘋狂地向我軍陣地猛撲,終未能突破我防線。後我軍因戰略需要,由峯縣、棗莊、臨沂一帶轉移到邳縣附近,佔領胡山、鍋山、禹王山之線,與左翼軍孫連仲集團軍緊密配合,遏制了日軍的猛烈進攻,戰鬥打得非常激烈,多次給日軍以重創,守住了運河以北的陣地。我軍則利用禹王山等制高點,一旦發現敵軍進攻,即集中炮火,給敵以殲滅性的轟擊。雙方經過無數次的拉鋸戰、包圍與反包圍,終於擊退了敵軍的多次進攻,迫使其不得不向北撤退。當我軍向北追擊時,沿途發現敵屍遍地。後日本侵略軍雖然又反覆向我陣地發動了多次猛攻,終因我全線守軍英勇奮戰,使敵軍傷亡慘重,不得不將其主力轉向徐州以西,我全線守軍以台兒莊大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  
由於張公達是雲南大理人,因此擔任了戰役期間參戰的中央軍和滇軍60軍的聯絡和協調工作,並多次在蔣介石和盧漢的會談及通話中擔任翻譯,為整個台兒莊會戰的勝利作出了貢獻。1938年,為表彰張公達在台兒莊戰役期間的戰功,升任其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八十九師少將師長、第一一零師師長、第十三軍參謀長、第三十一集團軍高級參謀。後又到由國共兩黨共同合作成立的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湯恩伯任教育長,葉劍英任副教育長,張公達任教務處長。1941年,張公達赴河南任國民革命軍第一戰區泛東挺進軍豫東少將副總指揮,組織和開展日戰區的敵後武裝游擊戰,發動了大小戰役並屢立戰功,殲滅了大量侵華日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張公達也因此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五戰區泛東挺進軍中將總指揮魯蘇豫皖邊區第三路司令官,被授予寶鼎勳章和抗戰勝利紀念章。  
1945年11月23日,由朱德邀請和介紹,並經毛澤東的親自接見,張公達進入了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學習,系統地學習了游擊戰爭的理論和實踐。抗大畢業後,張公達參加了八路軍,任司令部高級參議。  
1946年3月,經北平軍調處執行部斡旋,張公達返回南京,臨行前朱德將其隨身使用的軍大衣和毛毯贈予了張公達。解放後張公達將這兩樣珍貴的紀念物捐贈給了雲南省博物館和朱德紀念館。1946年至1949年期間,張公達先後被湯恩伯調任至首都衞戍司令部、陸軍司令部、第1兵團司令部、京滬杭警備司令部和上海淞滬警備司令部任中將高參。1949年6月張公達回到昆明,任雲南省綏靖公署副參謀長和雲南人民臨時軍政委員會副參謀長,為雲南省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張公達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大學雲南分校五區軍事幹部集訓隊隊長和軍事教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軍事政治大學雲南分校高級研究班教官、雲南軍區司令部參謀。1950年7月,張公達作為中國軍事顧問團的成員協助時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雲南軍區司令員的陳賡將軍至越南,幫助越南軍民進行抗法戰爭,取得了“邊界戰役”的勝利(獲得了越南人民政府頒發的“越中抗法勝利友誼紀念章”)。  [1] 
1951年任雲南省軍區參議兼軍事幹部集訓隊軍事教員,並於同年當選雲南省政協常委及昆明市人民代表。1955年張公達由部隊轉業,擔任昆明市民政局局長。1958年張公達被送至北京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一期學習,於1959年回昆後擔任雲南省省政府參事室參事、雲南省政協常委、民革雲南省委常委。1996年,張公達將軍病逝於昆明,享年94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