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公巷窯址

鎖定
張公巷窯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區東部偏南的中大街與張公巷的交匯處,遺址中心區域面積約3600平方米。 [1] 
張公巷窯址出土的遺址有四個階段,分別是金、唐、宋、金元、明清時期,張公巷窯址發掘面積124平方米,並且出土了大量遺物。 [1]  張公巷窯的發掘為研究宋代五大名窯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新的依據。 [8] 
2006年5月25日,張公巷窯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張公巷窯址
地理位置
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
所處時代
金至元
佔地面積
約 36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開放時間
暫時不對外開放
級別批次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0156-1-156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5日

張公巷窯址歷史沿革

2000年5月~2004年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對張公巷窯址進行了三次挖掘。 [5] 
20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發現張公巷瓷窯址。 [6] 
2004年2~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對張公巷窯址進行挖掘。 [1] 
2004年5月,中國古陶瓷學會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鄭州舉辦了”汝州張公巷窯考古新發現專家研討會”。 [4] 
2022年5月19日下午,汝州市文物局執法隊在張公巷窯址開展有關消防知識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消防逃生技能及注意事項學習培訓,並進行消防安全實戰演練。 [7] 
2023年6月10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把“青韻流光——汝州張公巷窯遺址前四次發掘成果展”在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開展。 [8] 

張公巷窯址遺址特點

  • 綜述
張公巷窯址遺址中心區面積約3600平方米,發掘出土的遺物分為唐,宋、金元、明清四個階段,其中唐代的遺物有白釉,黑釉。黃釉、花釉瓷和三彩器等;宋代遺物以白釉、黑釉瓷,器形有碗、罐,瓶、盆等,此外還出土極少量兩側分別開挖探方2個,發掘面積124平方米;金和元時期理出不同時期的房基4座,井4眼,灶6個、灰坑是張公巷窯的繁榮時期,在清理的79個灰坑中,有79個和過濾池1個,出土了一批張公巷窯生產的瓷碗、盤、碟、杯等。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有較多的草木灰,第四層有較多的瓷器殘片。 [1] 
  • 第一~三層
第1~3層含較多草木灰,出土遺物以匣欒、墊餅、支釘和素燒器殘片為主,瓷器殘片不多。 [1] 
  • 第四層
第4層出土大量的瓷器殘片,能復原的器物多達10餘種、100多件,其中絕大多數是張公巷窯生產的青釉瓷。 [1] 
張公巷窯址 張公巷窯址

張公巷窯址文物遺存

  • 唐朝時期遺物
唐代遺物有白釉黃釉黑釉花釉瓷和三彩瓷等。 [1] 
  • 北宋時期遺物
北宋時期,張公巷窯址是一個專為宮廷燒製御用瓷器的官窯遺址,位於汝州市區。出土有碗、盤、碟、瓶等多類生活用品和工藝品,多為天青、粉青、月白色釉,裹足支燒, [3]  其中以白釉黑釉瓷為主,器形有碗、罐、瓶、盆等,此外還出土極少量的張公巷窯生產的青釉瓷器碎片和窯具。 [1]  張公巷窯址為探尋北宋官窯之謎提供了重要線索。 [3] 
  • 金元時期遺物
金元時期是張公巷窯址的黃金時期,清理了79個土坑,其中50個都來自於該時期。 [1] 
  • 明清時期遺物
明清遺存有井和房基。值得一提的是,在J2內出土一批精美的青花瓷,器形有碗、盤,碟、杯等。 [1] 
張公巷窯址

張公巷窯址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張公巷窯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張公巷窯址旅遊信息

張公巷窯址地理位置

張公巷窯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區東部偏南的中大街與張公巷的交匯處。 [1] 

張公巷窯址交通信息

自駕前往張公巷窯址:從平頂山市站出發到汝州,路程大約67公里,需要56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