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克輝

鎖定
張克輝(1928年2月-2024年1月11日),原名張有義,男,漢族,台灣彰化人,早年就讀於台灣彰化高級商業學校、台灣師範學院。1948年11月參加工作,廈門大學經濟系肄業。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的傑出領導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第六屆、七屆中央委員會主席和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第四屆、五屆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名譽會長。 [5] 
2024年1月11日15時18分,張克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2-3] 
中文名
張克輝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台灣彰化
出生日期
1928年2月
逝世日期
2024年1月11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台盟盟員

張克輝人物履歷

張克輝 張克輝
1942-1948年,台灣彰化高級商業學校、台灣師範學院學習
1948-1949年,在廈門大學經濟系學習,後任解放軍閩粵贛縱隊八支四團十四獨立連連長、副政治指導員
1949-1952年間,任福建省安溪縣人民公安隊政治指導員、公安局股長,中共福建省委土改工作隊組長,參加過中共福建省委幹校、黨校學習培訓
1952-1969年,任中共福建省委統戰部幹事、組長
1969-1973年,下放福建省寧化縣勞動,後任縣革委會宣傳組副組長
1973-1978年,任福建省革委會外事組翻譯
1978-1982年,任福建省政協副秘書長,省僑務辦公室、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台盟福建省委會主委,福建省台聯副會長
1982-1991年,先後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統戰部部長、省對台工作辦公室主任,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
1991-1997年,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顧問,台盟中央副主席
1998年,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全國台聯名譽會長
2005年12月,在台盟七屆四中全會上辭去台盟中央主席職務,同時被推舉為台盟中央名譽主席 [1] 
2024年1月11日15時18分,張克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2]  ;1月17日,張克輝同志遺體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習近平、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韓正等,在哀樂聲中緩步來到張克輝同志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張克輝同志的遺體三鞠躬,並與張克輝同志親屬一一握手,表示慰問。 [4-5] 
1月17日,習近平與張克輝親屬握手,表示深切慰問 1月17日,習近平與張克輝親屬握手,表示深切慰問

張克輝擔任職務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名譽會長。兼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顧問、兩岸台胞民間交流促進會會長、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等職務。 [1]  [5] 

張克輝人物評價

張克輝同志一生忠於祖國、熱愛人民,是堅定的愛國主義者。他出生於日據時期的台灣,侵略者的壓迫和欺辱,激發了他捍衞祖國尊嚴的意識。抗日戰爭勝利、台灣迴歸祖國後,他開始接受進步思想並參加了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二·二八”遊行。他在祖國大陸愛國民主運動的感召下,更加堅定了為民族的前途與光明不懈奮鬥的信念,懷着對祖國大陸的嚮往,於1948年秋考入廈門大學經濟系。在廈門大學求學期間,他逐步接受了革命思想,積極投身愛國民主運動,並於1948年11月加入廈門大學中共地下組織。1949年4月,他接受中共組織安排,毅然放棄學業,前往閩南山區參加配合解放軍南下的武裝暴動,後又參加剿匪鬥爭。在革命戰爭的槍林彈雨中,更加堅定了他根植人民、服務人民的人生目標。新中國成立後,他滿腔熱忱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先後擔任統一戰線領域多個領導職務,充分發揮在台胞中的影響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愛國力量,促進兩岸交流交往,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不遺餘力推動祖國和平統一。
張克輝生平圖片(1)
張克輝同志是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的傑出領導人。他多年擔任台盟中央主要領導職務,帶領全體盟員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傳承愛國愛鄉光榮傳統,夯實組織發展基礎,悉心培養後備力量,有效發揮台盟優勢作用。他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先後就推動兩岸經貿合作、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促進西部大開發等提出意見建議,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他帶頭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廣泛宣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旗幟鮮明反對“兩國論”、“一邊一國”等“台獨”分裂言論,與“台獨”分裂勢力堅決鬥爭。他發揮台盟親情鄉情優勢,廣泛聯絡島內外各界人士,宣傳祖國大陸改革開放政策,搭建兩岸經貿往來橋樑,推動台資企業在大陸投資,助力兩岸經濟社會發展。2005年他主動提出不再擔任台盟中央領導職務的請求,以身作則推進台盟中央領導班子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離開領導工作崗位後,他仍然十分關心國家的發展和進步,關注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的發展,深受全體台盟盟員和廣大台胞的尊敬和愛戴。
張克輝同志是具有廣泛影響的社會活動家。他熱愛人民政協事業,在擔任全國政協領導職務期間,堅決貫徹中共中央關於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方針政策,積極參加國家政治生活,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建言獻策,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作出了重要貢獻。退出領導崗位後,他仍然一如既往地關心國家的改革和發展。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他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注重發揮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的橋樑紐帶作用,加強與島內台胞交流交往,增進與海外華僑華人的溝通聯絡,不斷鞏固擴大反“獨”促統力量。他長期擔任全國台聯會長,積極開展同海外和島內台胞的聯誼工作,瞭解反映台胞心聲,推動落實惠台政策,關心支持台商在大陸創業發展,積極維護台胞合法權益,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在廣泛團結台胞、增進兩岸同胞交流交往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作為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積極推進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合作,注重發揮民間信仰在兩岸交流中的積極作用,提出弘揚中華文化是實現和平統一的重要基礎,不斷深化兩岸同胞情感融合。
張克輝同志是著名作家。他一生愛好文學,秉持家國情懷,關注台胞羣體,筆耕不輟,先後出版散文集《故鄉的雲雀崗》、《深情的海峽》等。在與“文化台獨”的鬥爭中,他創作了《台灣往事》、《尋找》、《湄洲島奇緣》、《走不盡的台灣路》等多部反映不同歷史時期台灣社會題材的文學劇本。其中,根據《尋找》改編的電影《雲水謠》,被評為2007年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榮獲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特等獎。他創作歷史題材文學劇本《啊!謝雪紅》,展現了台盟首任主席謝雪紅為反抗外來侵略、實現祖國統一頑強奮鬥的一生,反映了台盟的建盟初心,有力駁斥了“台獨”謬論。
張克輝同志生平照片(2)
張克輝同志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奉獻的一生。他作風民主、顧全大局,胸懷坦蕩、實事求是,嚴於律己、平易近人。他將個人命運和中華民族的興衰融為一體,對國家和人民無限忠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滿信心,為多黨合作事業鞠躬盡瘁,為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不懈奮鬥。他高尚的品格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 [5-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