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何丹

鎖定
張何丹,原為四川人,後定居松茲。西漢末年,曾在朝廷擔任散大夫(諫官)之職,因秉性忠直,多次上疏彈劾王莽,被貶為松茲縣令。張何丹至松茲後,愛民如子,十分重視農業,培育出一種穗大粒重味道香甜的優良稻種?仙田瑞谷。後來他把縣治從仙田鋪遷至縣城。張何丹為官期間,日夜操勞,講究法治,體恤民情,為百姓做了許多實事,其中“鬥米斤雞”奇案,一直被傳誦。
中文名
張何丹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

張何丹簡介

張何丹是有文字記載的宿松縣首任縣令,原籍四川,西漢末年,曾在朝廷擔任中散大夫(諫官),因秉性忠直,有強烈的愛國熱忱,多次上書彈劾王莽,後來遭到王莽的報復,被貶為松茲縣令。 張何丹至松茲後,愛民如子,十分重視農業,培育出一種穗大粒重味道香甜的優良稻種,名叫“仙田瑞谷”。後來他把縣治從仙田鋪遷至縣城。張何丹為官期間,日夜操勞,講究法治,體恤民情,為百姓做了許多實事,其中“鬥米斤雞”奇案,一直被傳誦。
公元18年,松茲大地久旱不雨,張何丹為民祈雨時不幸中暑身亡,縣民哀痛之餘,為其建墳立碑,並建廟祭祀。

張何丹宿松縣治今昔

張何丹宿松摘抄

宿松縣城自西漢遷到縣址後,一直處於有縣無城的狀態,到明末才有真正的縣城。據《宿松縣志》。輿地志。城池》條載“明萬曆年間,郡守趙壽祖定址報行,旋寢。崇禎丙子,監軍史可法至邑,創建城議,尋以協理軍門駐皖,疏請俞允。復疏太平府照磨苟天麟補松令,任城事。”從這裏可以看出,首建縣城與三個人有關,縣城定址的是郡守趙壽祖,再次提議建城並上報批准的是史可法,負責建設的是苟天麟。而三人中史可法,當為首功。縣城從崇禎丙子(1636)年動工,到庚辰(16 )年完工。建有六門:東寅賓、南燻阜、西鰲奠、北拱辰、小東集賢、小西永濟。環城四里,垛口1420個,層樓六座。

張何丹地理位置

宿松,原名松滋,是在西漢松茲侯國的基礎上建制的。而在這之前,唐、虞、夏、商四代屬於揚州之地域。周初為羣舒地,屬於揚州舒國,後併入皖國。春秋時,先屬吳,後屬越,隨着吳越楚三國之間的相互吞併,到戰國周顯王35年(公元前334年)時屬於楚。秦初天下分為三十六郡,屬於揚州的九江郡。西漢高後四年,即公元前184年,始置松茲侯國於仙田鋪,夷侯徐厲以舊勳封為松茲侯。自此,才有正式的地方建制。松茲侯國於西漢末(公元5年)王莽篡位時廢。 松茲侯國降為縣。同年,中散大夫張何丹上疏彈劾王莽,被貶為松茲令,初始治仙田,後又擇地於今縣城,並重新建造新縣邑。晉初,使縣民遷徙到古尋陽(黃梅縣西南的尋陽渡),成帝時,在尋陽僑置松滋郡,並把古鱘鎮(今復興鎮江濱)作為當時治地。後雖然郡改為縣,郡址遷往柴桑(今九江),但從晉安帝義熙八年(公元412年),縣治一度在古鱘鎮,後又遷回現址,一直到今。
宿松縣府西南二百七十里。東南至江西彭澤縣二百五十里,西至湖廣黃梅縣九十里,東北至太湖縣八十里。漢皖縣地。晉末,僑置松茲縣,屬廬江郡。梁置高塘郡。陳大建二年,吳明徹等伐齊,高塘郡來降,是也。隋開皇初郡廢,改縣曰高塘。十八年又改為宿松縣,屬熙州。唐武德四年,置嚴州於此。八年,州廢,縣屬舒州。宋因之。紹興中,省入望江縣,尋復置。縣無城,今編户十六里。

張何丹周邊郡縣

松茲廢縣縣北五十里。晉以後,僑縣治此。今其地曰仙田,有嘉禾無種自生。《志》雲:縣北三十五里又有舊縣埠,其河亦曰舊河。
得勝山縣南四十里。元末,餘闕守安慶,嘗敗賊於此。其相近者曰大爐山,上有鐵冶。又跨池山,在縣南六十里,多事時,每為兵燹之衝
馬頭山縣東八十里,峯岫紆迴,巖嶂屈曲,以形似名。晉咸和三年,譙國內史桓宣以祖約作亂,帥眾屯此。約自壽春遣祖渙等襲湓口,攻皖,因攻宣。毛寶馳救,擊卻之。
小孤山縣東南百二十里,與江西彭澤縣接界。舊時峙江北岸,與南岸羣山對峙,為控扼處。元天曆中,立鐵柱于山上,長三丈有奇,曰海門第一關,江流經此,湍急如沸。至正中,餘闕守安慶,倚小孤為捍蔽,小孤敗,安慶遂不支。既而明師西討,至小孤,其守將丁普郎迎降。未幾,明帥復繇陸道而進,自宿松抵小孤。成化二十年,江水忽分流於山北,流日益廣,自是屹立中流,大江澎湃,環於四面。山有石級百十有一,紆迴而上,巖林泉石,頗饒勝致。其南下曰彭浪磯,磯躅為馬當山;北下為蛾眉洲,與小孤相映帶。正德十四年,宸濠以南昌叛,遣將犯小孤,沿江焚掠,進寇望江,抵安慶。説者謂小孤、安慶如唇齒相維,為金陵西面之險雲。今詳見江西彭澤縣。
小隘嶺縣西南八十里,與湖廣黃梅縣分界。《志》雲:縣西百三十里有寨子鎮,即黃梅境內矣。又窯嶺,在縣西二里,以地多陶冶而名。
大江在縣南百二十里。《江防考》:小孤山為江面險要,大江經此,分流東下,入望江縣境。有小孤巡司,與安慶、九江官兵以時巡哨。小孤之上二十里曰楊家洲,下十五里為毛湖洲,稍東為沙灣角,俱盜賊出沒處也。
攝湖縣西南四十里。又西南十里曰麻湖,其相接者曰牌湖、周泊湖。又西南八十里曰?湖,週迴甚闊,中產魚。又西南注於江。《志》雲:縣北六十里有三溪河,其水出蘄黃境內,有三泒,流入縣境,匯於隘口,南入大江。
桑落洲縣南百三十里。《寰宇記》雲:洲在縣西南百九十里,與潯陽分中流為界。江水自鄂陵泒而為九,於此合流,謂之九江口,即劉毅為盧循所敗處。又東為武林洲,即桑落洲之尾也。今詳見江西德化縣。

張何丹周邊地理景觀

烽山,在縣東北六十里。山高敞,可以瞻望。高齊時,淮南與陳人分江為界,嘗置烽火於此,因名。
陳漢山,在縣西北八十里,相傳昔有陳漢者結寨於此。其地險固,豪民往往據為屯聚之所。又嚴恭山,在縣北三十里。山突起五十餘丈,環亙十餘里,唐嚴州以此山名。其相近者曰龍門山,又北十里曰石門山。
鑿山洞,在縣東十五里,洞可容千人,為古仙棲隱處。
龍南蓮若湖縣南三十里。中有浮洲,湧若螺黛。又東南三十里為白荊湖,其相接者曰灣池,上有山。又有污池市及污池渡,中分三十六段。又有棠梨湖、小黃湖,俱相連接達於縣東八十五里之張當池,趣望江縣之泊湖,至雷港入江。大、小豆溪,在縣東三十里。又縣東六十里曰大、小伯澇河,合流於張富池,接楊灣口,達於泊湖。
孟洲,在縣南四十里,洲連龍湖。又有黃洲,連竹墩渡,其相近者曰黃陂洲。又南四十里曰楊柳洲。《志》雲:縣東四十里有望子洲,其相連者曰大泊灣。
涇江口鎮在縣西南,有巡司。《志》雲:小孤巡司而西六十里,有涇江口巡司。又西六十里為歸林鎮,有歸林灘巡司,俱瀕江戍守處。楓香店,在縣北四十里,亦曰楓香坂,向有楓香驛。明崇禎十年,流寇犯境,官軍御賊於此,敗績。
屏風寨在縣西三十里西源山中。其山自麓至頂,有九井相貫,層巖峭壁,險固可恃。《志》雲:縣有寨十,在縣北者曰九層、田氏、傘架、土峯、城河凡六寨,在縣東者有北林、石氏二寨,縣西北又有白牙、東林二寨,與屏風為十寨雲。
浮湖,在縣東南六十里。又東南十里曰黃湖。又縣東南百里曰茅湖,皆相通注,匯於望江縣之泊湖。

張何丹鬥米斤雞的典故

那時,縣城內有家囤積居奇的米行。其老闆,欺行霸市,盤剝人民。人們對他恨之入骨。一天,一位鄉民為了換點銀子給母親買藥治病,揹着一斗米在大街上賣。經過該米行時,被米行老闆喊去,硬要低價購買其米,鄉民不願意,發生了爭執。米商仗勢誣賴鄉民踩傷了他家的雞,強行要一斗米賠償一隻雞。鄉民又氣又屈,不由得嗚嗚地放聲大哭。過往行人見狀,都很可憐這賣米的鄉民。無奈米商財大勢足氣粗,人們沒奈他何。恰巧張何丹私訪至此。他問明瞭原委,當即在眾目睽睽之下,揮筆寫了這樣的幾句判文:“為爭米價誤傷雞,鬥米斤雞兩易之。若是金雞復報曉,給銀十兩慰庶民。”宣判後,米商高興地拿米回店裏去了。鄉民只得呆楞楞地把雞捧在手上。雞失去了自由,不停地掙脱,鄉民一不小心,雞脱手而去,並“喔喔喔”地啼叫起來。這時,眾人蜂擁着,鼓譟着,鄉民在大家的簇擁下,來到米店,老闆極不情願地拿出十兩銀子,給了鄉民。張縣令這種深入基層、智巧處事、不迴避矛盾的工作作風,深得後人景仰!

張何丹張何丹之死

公元18年,松茲大地久旱不雨,河水斷流,池塘枯竭,田地皸裂,禾苗乾焦。為了替老百姓祈求上天降雨,六月六日,張何丹於河西山水口雨壇上中暑身亡。後世為了紀念張何丹,在張公求雨壇旁豎了一塊大碑。碑上刻着“漢令張何丹之墓”,同時,尊稱雨壇為“張公雨壇”,並建廟曰:“大王廟”。歲月流逝,世事滄桑。但“大王廟”還仍然保存在那裏。人們不時上廟朝拜祭祀,以緬懷縣令張何丹。張公求雨,且中暑身亡。看來,雖愚蠢可笑,但對於一個身處科學極不發達時期的古人而言,其愛民若子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是顯而易見、難能可貴的!
張何丹永遠永遠地去了。但他的名字和事蹟將永遠永遠地銘記在宿松世代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