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任偉

鎖定
張任偉(1915.8—2000.2.27),曾用名周國光,浙江省寧波市象山丹城鎮人。194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浙江省軍區司令部軍務處處長、隊列處處長,南京軍區司令部戰史資料編輯室編輯,南京軍區司令部管理局副局長等職。2000年2月27日在南京病逝。 [1] 
中文名
張任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浙江省寧波市象山丹城鎮
出生日期
1915年8月
逝世日期
2000年2月27日
曾用名
周國光

張任偉人物生平

張任偉 張任偉
張任偉(1915.8—2000.2),曾用名周國光,浙江省寧波市象山丹城鎮人。1922年,在丹城姜氏學堂讀小學,1926年,考入象山縣立中學讀書。因家庭經濟拮据,一年後輟學。1929年,去上海,在泰利洋行打工謀生。抗戰初期,在上海蔘加抗日救亡活動。1939年12月,在上海崇明縣入伍。1940年12月,在崇明縣抗日自衞總隊加入中國共產黨。期間,任崇明縣抗日自衞總隊三大隊一中隊戰士、班長,三營一連排長等職。1941年1月,調入新四軍一師三旅九團,先後任一營一連政治指導員、獨立營政治指導員、九團偵察參謀。8月,任蘇中軍區南通警衞團偵察參謀。 [1] 
1942年10月,張任偉受組織委派到浙東工作,任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偵察參謀。1944年10月,受組織委派去由共產黨領導的灰色隱蔽武裝新昌縣行動大隊工作。1945年1月26日,粉碎國民黨新昌縣當局企圖繳械的陰謀,將該部拉上四明山,加入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任浙東遊擊縱隊四明自衞總隊新昌大隊副大隊長。5月,任嵊新奉縣抗日自衞大隊大隊長。8月,任嵊新奉抗日自衞總隊副總隊長。9月,任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四支隊司令部作戰參謀。在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參加並指揮了蘇北南通騎岸反頑戰鬥、海門戰鬥、石港戰鬥、浙東晉溪戰鬥、寧波戰鬥等,以作戰勇敢、大膽潑辣、雷厲風行、機智靈活著稱。 [1] 
張任偉(中) 張任偉(中)
1945年9月,張任偉隨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北撤山東解放區。12月,任新四軍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第三旅司令部作戰參謀。1946年2月,任三旅司令部偵察科副科長。同年10月,作為軍事幹部被派回浙東。1947年初,在台屬地區參與組建遊擊武裝。6月,奉中共浙東工委之命到諸暨路西集結金蕭地區武裝。7月,會稽山人民抗暴遊擊司令部成立,任參謀長兼大隊長,下旬,率部轉戰諸暨、東陽、嵊縣、紹興一帶。12月21日,部署領導了嵊縣開元繳槍。1948年1月,任浙東人民解放軍三支隊參謀長,直接指揮浙東青巖戰鬥、上王崗戰鬥、中村戰鬥。1948年8月,與浙東臨委書記顧德歡率部出擊台屬地區。1949年1月,新昌回山會師後,任浙東人民解放軍第二遊擊縱隊參謀長,兼三支隊支隊長,參與指揮了攻克天台及三門縣城戰鬥。 [1] 
1949年2月,浙東臨委領導中心轉至會稽後,張任偉率部來到諸暨陳蔡、楓橋等地。參與決策了浙東遊擊縱隊整軍整風、武裝鬥爭等工作。陳蔡會議後,為貫徹接管城市,迎接大軍南下的指示,他具體部署了與紹興縣城內國民黨軍政人員的聯絡談判、城市情況調查、政策宣傳等工作,為紹興古城免遭破壞,作出了極大的努力。5月7日,浙東臨委決定解放紹興,他作為軍事指揮者之一,具體部署指揮了解放紹興戰鬥。紹興解放後,他率部進城,並立即投入縣城接管工作。5月12日,紹興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任委員,負責處理紹興城防治安事務。 [1] 
1949年8月,任浙江第二(寧波)軍分區參謀長。1952年2月起,任浙江省軍區司令部軍務處處長、隊列處處長。1956年,任南京軍區司令部戰史資料編輯室編輯。1962年8月,任南京軍區司令部管理局副局長。1982年7月離休。2000年2月27日在南京病逝。 [1] 

張任偉人物榮譽

1955年4月,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60年,晉升為大校。1988年,被授予獨立功勳榮譽章。 [1] 
參考資料
  • 1.    張任偉  .柯橋區史志研究室.2020-05-06[引用日期2023-11-28]
  • 2.    應利勇主編;中共寧海縣委黨史研究室編,紅色記憶,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第1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