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之楨

鎖定
張之禎先生(1885年~1967年7月),字雲樵,浙江紹興人。早年畢業於浙江高等學堂(求是書院)。從1913年起一直在我校前身浙江省立甲種商業學校、浙江省立高級商科中學、浙江省立高級中學(商科)擔任教員、學級主任、教務主任等。1942-1946年,出任浙江省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校長。1946年學校遷回杭州後,因同情學生運動,被解除校長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重返高商繼續從事教學工作,直到1955年退休。曾擔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浙江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杭州市委會副主委,並歷任杭州市第三屆、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浙江省第二屆委員會委員等職。 [1] 
中文名
張之楨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85年
逝世日期
1967年7月

張之楨人物生平

張之楨,字雲樵,原籍紹興市區西小路,1885年出生於一個破落的封建家庭。自幼飽讀詩書。稍長,就讀於杭州求是書院。畢業後,1913年進入浙江省立甲種商校執教。
商校幾經兼併更名,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後,併入浙江省立聯合高級中學,專設高級商科。1942年9月,從省立聯高劃出獨立建校,定名“浙江省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仍設在本省麗水縣碧湖鎮省立聯高舊址。張之楨先生在戰時極其危難的情況下,出任省立高商首任校長。他上任後,即着力整頓校務,對教育方針,規章制度及學校的組織結構,二一重新釐定。肩負校長重任,仍兼授商業簿記,政府會計、珠算等課。
張之楨自1913年進商校執教,直至1955年在原校退休,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商校,特別是1949年5月杭州解放後,張先生已有65歲高齡,他不顧老弱身軀,還繼續留校執教多年。浙江省立高商發展到1980年批准改辦杭州商學院,應該説是與學校奠基人張之楨先生灌注多年的心血分不開的。
張之楨在商校退休後,1957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曾擔任民革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副主委,並歷任杭州市第三屆、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浙江省第二屆委員會委員等職。他結合教育事業,為擴大愛國統一戰線事業作出貢獻。1967年7月,張之楨逝世。 [4] 

張之楨人物事蹟

推動商校的成立與發展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杭州淪陷,杭高(包括商科)遷到金華鎖園上課。1938年6月,從杭嘉湖撤退的杭高、杭初、杭師、杭女中、杭州民眾實驗中學、嘉興中學、湖州中學等七所學校,合併成立浙江省臨時聯合中學,在麗水縣碧湖鎮開始復課,張之禎先生繼續在校任教。1942年5月,日寇侵犯金華、麗水,聯高由麗水碧湖遷雲和、景寧,再遷青田之南田。先生因有家眷被疏散到碧湖缸窯村暫住,沒有隨學生轉移。就在這種情況下,省教育廳根據社會需要,決定將商科從聯高劃出,單獨成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並任命張之楨為校長。
當時高商所在地麗水縣碧湖鎮,地處抗日前線,離敵佔區不到150公里,日寇每年春秋兩季常來襲擾。從1942年秋到1945年9月日寇無條件投降期間,曾淪陷兩次。每逢緊急關頭,張之禎總是帶領全校師生輾轉於小順、西坑、南田等地,既要保證師生的安全,又要安排師生的生活,待日寇退出碧湖後再回校恢復上課,真可以説是歷盡千辛萬苦,幸賴師生通力合作,得以克服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更難能可貴的是先生考慮到高商是浙江培養財經人才的最高學府,不能滿足於絃歌不輟,而應千方百計提高教育質量。因而在他出任校長後,就提出“團結一致,克服困難,修建校舍,聘好教師,選好學生,添置圖書,加強管理,把高商建設好”的方針,除察勘校址,修復校舍外,他還四處奔走,聘請有真才實學、教學效果好的人擔任教師。也有仰慕他的為人,寧可辭去條件優越的工作來高商任教的。因而一時間名師雲集,如汪賢進、樓質明、徐光蘧、裴浩馨、徐立朝、鄭開甸、錢挺丞、方持衡等,都有較高的學術水平,這就為提高教學質量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與師生同甘共苦
張之禎先生不僅慎重選聘教員,而且嚴格按標準錄取新生,絕不徇私情。如1943年永康縣新羣高商停辦,部分學生跑到雲和經省教育廳登記要求入學,為把好質量關,他對這部分學生進行考試,按成績分別插入各年級,極少數學生基礎太差,則動員返回原籍。與此同時,他還要求學生德、智、體、勞全面發展,並以“勤、慎、誠、恕”為校訓,努力培養“從嚴”、“求實”的校風,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依法治校。如1944年張之禎先生的幼子違反校規,在校務會議上討論時,張老不徇私情,堅持從嚴處理,開除出校,其他校務委員認為最多隻能給予停學一學期的處分。會議僵持了一天,最後才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決定給予停學一學期的處分。這件事對學生震動很大。正是由於這樣,儘管當時環境極其惡劣,生活非常艱苦,但師生情緒高昂,校紀嚴明,學習風氣相當濃厚,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學生在烽火中健康成長,畢業生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和讚賞。
張老為人和善,虛懷若谷,對教師非常尊重、誠摯,對學生總是諄諄誘導,親切和藹。他平日以校為家,連春節都親自值班,讓有關人員回家團聚。每天清晨第一個到操場參加學生早操,每晚熄燈後,都要親自提着燈籠查看教室宿舍後,才回到不足十平方米的辦公室兼卧室工作和休息。更其可敬的是,在最危險的時候,他總是不顧個人安危,先把師生安排好。比如,在白天遭到敵機侵襲發出警報時,他總是先到各教室查看一遍,然後再轉移到安全地帶。在敵人流竄時,他總是先組織廣大師生帶上衣物轉移,自己與少數同學留守學校,直到敵人毀橋炸路,遙見火光,才去追趕師生大部隊。老校長年近花甲照樣揹着十斤糧食翻山越嶺,有的工作人員考慮他年紀大、工作累,給他僱來轎子,他堅決加以拒絕,堅持與師生一起步行。有的教師看到這種情況激動地説:“與張校長一起,再危險再艱苦也心甘情願,絕不離開商校。”有的女同學因白天要走崎嶇山路,黑夜靠幾隻燈籠趕路,感到難以支持,張之禎先生就不斷鼓勵她們,對全體學生説:“我們是一個集體,只要我在,絕不失散一個學生,大家要患難相依,生死與共。”在他的言行影響下,同學間開展了男幫女、強幫弱的團結互助,終於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廉潔奉公 品德高尚
在舊社會當上高商校長,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按一般估計,其家庭生活應比較富裕。可是,熟悉張之禎先生的人都知道,在他擔任校長期間,不僅沒有發過什麼“國難財”,而且連自己微薄的工資也經常贈送給無家可歸的學生添購鞋襪和文具用品,家中生活一度主要靠他夫人做針線活和編織加工收入度日,家裏窮得準備將其小女兒送人當童養媳。但這種家貧如洗的情況,仍未能動搖他那愛護學生的慈父般的心,只要學生有所求,無不解囊相助。他的夫人戲謔説:“別人當官發財,你做了校長,我連你的工資也見不到了,哪有你這樣的大傻瓜。”他卻笑哈哈説:“苦是苦一些,但苦中有樂,其樂無窮。”並諄諄告誡,“做人要做得清白,才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大家,對得起蒼天啊!”
1945年夏,總務主任見校長家生活長期極其困難,來校長家相告,學生歷年伙食中節餘糧食三萬多斤,無帳可查,可分而食之。張之禎先生聽後堅決不準。不久,學校召開歡慶抗日勝利大會,師生載歌載舞,他就在會上宣佈這幾年結餘三萬多斤糧食全部交膳食管理委員會改善師生生活,頓時全場掌聲雷動。同時,他還向學生公佈了救濟金和救濟物資的收支情況,並建立師生稽核組進行審核。全校師生深受感動。為了頌揚他廉潔奉公的高風亮節,同學們獻給他一枚銅質的圓形紀念章,上面刻有“同甘共苦”四個字,以表示對校長的崇敬。 [2] 
支持學生的愛國運動
抗日戰爭勝利後,高商於1946年1月從麗水碧湖遷回杭州。是年夏,商校愛國師生組織“反對國民黨政府喪權辱國”和“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示威遊行。浙江省教育廳事後找到張之偵校長説:“你是政府任命的校長,怎麼能支持學生反政府行動,現在唯一的補救辦法是將畢業班帶頭的幾個學生開除,以挽回影響。”張校長當即表示:“這不行。遊行是我同意的,我不能出爾反爾,況且他們愛國沒有錯,不能開除他們,一切由我承擔,我校長可以不當。”
就這樣,張之楨因保護進步師生而被省教育廳撤銷校長職務,改任廳聘教員。當教育廳派人來校召開大會宣佈這一決定時,不少學生失聲痛哭,此情此景,實在感人。 [4] 

張之楨親友回憶

周性達:張老先生慈眉善目,和藹可親。他衣着樸素,常年總是一套洗得褪色的布中山裝,一雙布鞋,説一口紹興官話。他年逾花甲,但仍每天一早步行到校,參加升旗儀式,從不遲到早退,除了擔任教務主任,還兼授珠算。他很愛護學生,在學生中威信極高。
張老先生擔任教務主任,對學科設置、教學內容安排、師資配置等方面的大事必親自掌握,至於教務行政工作則放手交由經驗豐富的老教務員樓儀先生具體操作。我的工作也由樓儀先生安排佈置。張老先生教課之餘,不大坐在辦公室,而常喜歡在教師休息室與教師談話,交流意見,瞭解情況。他在辦公室時卻很關心我們,噓寒問暖。那時條件艱苦,偌大的辦公室,窗户玻璃殘缺不全,冬天常用白紙糊窗,以抵禦寒風。我們整天手握鐵筆在鋼板上刻寫,手背凍得紅腫,張老看了很心痛,叫我去找一副無指手套戴上,看我不曉得想辦法保護自己,就説:“儂這個呆小銀(人)”。這時我身上雖冷,心裏卻湧動着無限的感激和温暖。 [3] 

張之楨社會紀念

“之楨堂”
1947年,張老早年的學生,當時繼任高商校長的鍾大雄先生等人,出於對張老的尊敬,聯絡京滬杭一帶的知名校友,以章乃器、壽勉成等作為發起人,為張老籌建禮堂發起募捐,一時間各地校友紛紛解囊捐獻,總數達金元券二千萬元,在屏風街高商校園內建造了一座可容五百人的大禮堂,定名為“之禎堂”,並在“之禎堂”落成後,邀請校友代表回校,隆重召開慶祝大會,頌揚張老一生的為人和辦學功績。 [2] 
“同甘共苦”鋼質紀念章
張之楨自1913年進商校執教,至1955年退休,在商校工作42年,以“勤、慎、誠、恕”為校訓,培養“從嚴、求實”的校風,不徇私情,以法治校,烽火之中師生同仇敵愾,上下一心。學生甚至以“同甘共苦”的鋼質紀念章相贈張先生,以示對其一生廉潔奉公的崇敬。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