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世功

(國民黨將領)

鎖定
張世功(1906~1992),漢族,湖北麻城人。1928年參加革命,193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村蘇維埃主席、紅四軍班長、紅十師排長、團秘書、師政治部科長、秘書長,國民革命軍七六九團政治處副主任、政委、十七師副政委、政委。 [1] 
中文名
張世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湖北麻城
出生日期
1906年
逝世日期
1992年9月23日
性    別
人物生平
張世功(1906~1992),漢族,湖北麻城人。1928年參加革命,193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村蘇維埃主席、紅四軍班長、紅十師排長、團秘書、師政治部科長、秘書長,國民革命軍七六九團政治處副主任、政委、十七師副政委、政委。1949年隨軍進疆後,歷任迪化地委書記兼迪化軍分區政委,六軍政委,伊犁區黨委第二書記、第一書記兼伊犁軍分區政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處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主席等職。1981年主動要求離休,得到中央組織部的通報表揚。
1931年張世功參加紅軍,曾三過草地、兩越雪山。在抗日戰爭最困難時代,帶領戰士開荒種地、餵豬養羊、挖礦石、燒木炭,受到上級表揚。解放戰爭期間,參加了許多著名的戰役、戰鬥,立下赫赫戰功。1949年9月25日率十七師進駐烏魯木齊。首先把剿匪工作作為維護烏魯木齊社會穩定的首要任務,經過30多次剿匪,消滅匪患,保證地方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1954冬調至伊犁區黨委任職。在伊工作18個春秋,足跡遍及伊犁州的礦山工廠、田野牧區。每年到基層調研都在3個月以上。1964年,在農村進行社會主義教育時,以曾用名“張卿華”的普通幹部身份去伊寧縣東方紅公社五道橋六隊蹲點,在當地一位貧苦的維吾爾族農民家裏吃住。睡鋪麥草的地鋪,吃玉米麪“扎克饢”,到田間與農民一起幹農活嘮家常,羣眾背後暱稱他“好老漢”。張世功平易近人,生活儉樸。50年代末,他去蘇聯考察訪問回來,專門為7名體質虛弱的領導同事帶回兩瓶麥乳精。
他在戰爭中負傷3次,評為二級殘廢,但工作中從不搞特殊。吃飯簡單,待客從不花公款,長期穿着部隊發的軍裝。他有一件部隊配發的綠呢大衣,自己託人帶到北京染成黑色,一直穿用多年。
張世功任伊犁區黨委書記時,十分注意對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與民族領導幹部相處融洽,時時事事尊重少數民族領導。工作中凡遇重大問題,都在會議上徵詢他們的意見,有些事在取得他們同意和支持後才去辦。在處理1962年邊民越境去蘇事件時,有理有利有節,善後工作處理得較好,化解許多社會矛盾。張世功政治思想成熟,堅持原則,敢講真話,不推諉責任。
“文化大革命”期間,羣眾組織鬧派性鬥爭,許多領導幹部受衝擊,張世功也處境困難。但當其他幹部受到揪鬥圍攻時,他總是堅持原則,既不退讓,又耐心與羣眾組織進行説理,想方設法平息羣眾組織的狂熱情緒,保護老幹部。事過多年,曾受過保護的幹部提起時還非常感動。
1981年,主動要求離休。離休後仍然關心伊犁州各項事業的發展。他不帶秘書、醫生,拖着病殘身體經常到各地參觀、訪問、調查,看望各族羣眾,傾聽呼聲,瞭解情況,發揮餘熱。
1992年9月23日,張世功因病逝於烏魯木齊,終年86歲。 [1] 
參考資料
  • 1.    宋家仁;劉愛春,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志/第二十九編 人物;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06月;第10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