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世光

(國民黨將領)

鎖定
張世光(1907~1980)別號適鈞,平江縣長壽鎮人。黃埔軍校第四期、陸軍大學第九期畢業。
歷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師排長、第二十四師連長、第三十九師營長、第十八軍旅參謀主任、師參謀處長,第十師副旅長、團長、師少將參謀長,第十四軍參謀長,第九十四師師長,第十八軍副軍長,第八十八軍中將軍長,中央訓練團軍事訓練班中將主任等職。
參與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抗日時獲甲種華胄獎章、四等雲魔勳章、四等寶鼎勳章。
1949年去台灣,任金門防衞中將副司令官。不久退役經商。於1980年因病去世。
中文名
張世光
別    名
張適公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湖南平江縣
出生日期
1907年10月14日
逝世日期
1980年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
主要成就
參與抗日戰爭
性    別

張世光人物生平

張世光黃埔求學

張世光畢業於黃埔軍校四期步科,學習成績優異。後在其恩師錢大鈞保薦下考入了由國民黨主辦的第一期陸軍大學(正式期別為正則班第九期)深造。此後他在第88師短暫的當過參謀,便轉入第10師當上了參謀主任,成了李默庵的智囊。 [1] 

張世光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張世光跟着李默庵開赴山西戰場和日軍正面對戰,當時他是第56團上校團長。在太原會戰以及晉南反攻時,張世光以身作則,指揮所部與日軍奮勇作戰,曾被第二戰區譽為軍中楷模。此後他又當過第10師參謀長、第14軍參謀長和第83師副師長,始終與日軍周旋於晉南,並在那裏熬過了幾年的艱苦歲月。 [1] 
1943年3月,張世光被調到第94師,當上了少將師長。這個師原本是朱懷冰用來“剿辦”河北八路軍的偏師,但是屢次被八路軍所打敗,最終朱懷冰也落荒而逃。第94師在遭到重創後奉命調到後方進行休整,低落的士氣一直籠罩在這個部隊中。張世光到職後鋭意整頓,逐漸使這支部隊恢復了朝氣。 [2] 
根據第15軍軍長武庭麟的部署,第94師奉命守備洛陽城東南地區,15軍的兩個師則分別擔負城西、城北防務。 [3]  從5月11日開始,日軍集中優勢兵力對洛陽守軍發起了圍攻,張世光指揮所部英勇奮戰,戰況極其激烈,其中又以東關的爭奪戰最為慘烈。戰至24日,所剩無幾的守軍終於在武庭麟的命令下開始了突圍。張世光的94師經過偃師、登封、臨汝、伊川、伊陽、嵩縣,於6月15日艱難的抵達了盧氏,經過收容,94師只剩下2000不到,其中又以非戰鬥兵員為主。相對於衡陽守軍是裝備精良人員素質優良的嫡系主力,而守洛陽的部隊是士氣低彌戰鬥力不強的雜牌部隊第15軍,以及剛剛恢復戰鬥力卻缺少實戰經驗的第94師,並且是在部隊損失殆盡的情況下突圍而出。 [4] 

張世光屢次起用

當第94師在抗戰勝利之際被裁編時,張世光被調到了第88軍當副軍長,而軍長便是先前擔任第10軍軍長的方先覺。解放戰爭爆發後,身為整編第88師副師長的張世光駐節徐州,他所在的部隊被作為徐州綏靖公署的預備隊。當整88師在救援金鄉友軍的戰鬥中遭到重創時,師長方先覺被撤了差,張世光便順勢接任了師長。不久,解放軍劉鄧大軍轉入大別山活動,張世光奉命帶着整88師跟了過去。 [5]  經過金鄉之戰,張世光對於解放軍的戰術有了些許瞭解,他吸取了前任失敗的教訓,命令部隊不輕易冒進,在查明解放軍動了,他再帶着部隊跟上去,解放軍一停,他也馬上命令部隊停止前進,並立即構築防禦工事,整88師在大別山半年多,竟然毫髮無損。 [6] 
1947年10月,就在整88師“跟蹤”解放軍到毛坦廠、山王河一帶時,突然遭到了解放軍的阻擊。張世光根據經驗判斷,認為解放軍有圍殲己部的企圖,急忙命令部隊向張家店轉移,試圖與六安的友軍會合,但為時已晚,解放軍早就完成了對整88師的包圍,經過一晝夜激戰,整88師師部以及所屬整62旅全軍覆沒。隻身逃脱的張世光抵達徐州彙報戰況後被剝奪了兵權,旋即調任中央訓練團當軍事訓練班主任。 [7] 
由於國民黨的主力部隊在長江以北地區大部覆滅,優秀的指揮官也損失頗多。為了重新編練新軍,以及充實前線的指揮官,張世光再次被重新起用。1949年2月,張世光被任命為第10軍軍長,歸第12兵團司令官胡璉指揮。張世光早年曾經在陳誠兼任第14師師長時短暫的當過旅參謀主任。不過胡璉對於這位外來户並不信任,就在12兵團因兵源枯竭,部隊由浙江調到江西征兵的時候,胡璉以整軍為藉口,把第10軍的士兵全部補進了18軍,空番號的第10軍也就於1949年5月被取消了番號。
在遭遇了多次失敗後,張世光最終離開了前線指揮官的崗位。1949年張世光隨部前往台灣,空掛第12兵團副司令官的虛銜。此後胡璉升任金門防衞司令官,又象徵性的提拔張世光為副司令官。不久後,張世光後選擇從軍隊中退役,改行從商。

張世光晚年生活

晚年的張世光往來與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從事貿易生意,生意很是紅火,後於1980年因病去世。 [1] 

張世光曾獲榮譽

1、守大白水據點有功,授甲種華胄獎章。
2、守備河南洛陽城,作戰有功,授四等雲麾勳章(1944年6月蔣介石親在重慶電台傳見)。
3、湘西會戰指揮有方,授四等寶鼎勳章。
4、抗戰勝利後,授勝利勳章。 [8] 
參考資料
  • 1.    胡博.哀將.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30-32
  • 2.    岳陽市地方誌辦公室編著.岳陽市志 12 人物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12:500
  • 3.    張海鵬.抗日戰爭研究第4期:近代史研究雜誌社,1992.11:142
  • 4.    郭雄,夏燕月,裏效蓮,李俊臣編著.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正面戰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02:125-126
  • 5.    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陳列研究部編.中共黨史主要事件簡介 1919-1949.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12:433
  • 6.    政協濟寧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濟寧文史資料 第6輯 紀念濟寧解放四十週年 1948-1988.濟寧:山東省出版總社濟寧分社,,1988.12:113
  • 7.    中共黃岡地委黨史資料徵集編研委員會辦公室編.偉大的歷史轉折 記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戰鬥歷程.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08:82
  • 8.    劉美炎.岳陽文史 第10輯 岳陽籍原國民黨軍政人物錄:政協湖南省岳陽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9.08: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