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弦(拼音:xián)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0]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從弓,弓弦處用一點表示弓弦之所在,屬指事字。後演變為從弓、玄聲的形聲字。“弦”的本義即弓弦,是綁在弓上用於發射箭的細繩;後轉指樂器上用以發聲的細線,又引申借指半圓的月。“弦”還用作數學名詞,指直角三角形中的斜邊或連接圓周上任意兩點的線段。 [19-20] 
(*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異體字)
中文名
拼    音
xián
部    首
五    筆
XYXY(86、98) [2] 
倉    頡
NYVI [2] 
鄭    碼
YZZZ [2] 
筆    順
橫折、橫、豎折折鈎、點、橫、撇折、撇折、點
字    級
一級(編號:1314) [10] 
平水韻
下平聲·一先 [3] 
總筆畫
3+5(部首+部首外)
統一碼
U+5F26 [2] 
結    構
獨體字或合體字,左右結構
筆順編碼
51541554
異體字
㢺、*絃、𢎺、𢏸、𢐁、𥾏 [1] 
注音字母
ㄒㄧㄢˊ
四角號碼
1023₂ [2] 
造字法
指事字形聲字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4]
甲骨文中有圖1、2、3的字形,這一字形在學界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是釋為“弦”,二是釋為“ [16-17] 
這些字形主體為“”字。右部有兩段彎曲筆畫為弓背;較直的線條是弓弦。其中弓弦部位有一個小圓圈。按照把這類字形釋為“弦”字的學者們的觀點解釋,這是一個指事字。於弓弦處加一指事符號,以表示弓弦之所在。 [4]  [18] 
發展到秦代,弓弦和指事符號演變成“糸”(圖4),而“糸”的上端與弓連接,猶具弓弦的象形意味。《説文解字》收錄的小篆中,把“糸”與“弓”分離(圖5)。再後來,“糸”訛變為“玄”(圖6)。“糸”“玄”小篆字形相近,而且“玄”“弦”古音相同,因此“弦”所從的“糸”聲化為“玄”。這樣一來,“弦”就成為了形聲字,從弓表意,從玄表音。 [4] 
弦的本義指系在弓上的弓弦,弓弦一般以牛筋、麻繩等製成,用來發射箭矢。因為系在琴瑟等樂器上用來彈奏的絲線或鋼絲等的形狀與弓弦很接近,故把樂器上用於發聲的這些線也稱為弦,並把這一類用弦來彈奏的樂器稱為絃樂器。
此外,月亮半圓或小於半圓時的形狀與繫着弦的弓的形狀相像,所以人們也稱此時的月亮為弦月,並把農曆初七、初八時的月亮稱為上弦月,因為此時月亮上半部空缺,狀似弦上弓下的樣子;而農曆二十二、二十三時的月亮形狀恰似弦下弓上的樣子,故被稱為下弦月。
在平面幾何中,常常會出現一些與弦系弓上之狀類似的圖形、如在圓周上任意設定兩點劃線段而組成的圖形,帶斜邊的直角三角形,數學家們把這樣的線段或斜邊也稱為弦。
此外,鐘錶的發條也叫弦,如“給鐘錶上弦”,意即把鐘錶的發表擰緊。因為鐘錶的發條有彈性,具有弦的某些特性,所以鐘錶的發條叫弦。 [19-20]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xián
名詞
系在弓背兩端之間的繩狀物,多用牛筋製成,用來彈射發箭
string
《儀禮·鄉射禮》:有司左執弣,右執弦而授弓。
《韓非子·外儲説左上》:夫工人張弓也,伏檠三旬而韜弦。
弓弦;箭在弦上
指弓、弩
bow
漢·班固《西都賦》:鳥驚觸絲,獸駭值鋒,機不虛掎,弦不再控。
晉·張協《七命》:論最犒勤,息馬韜弦。
《新唐書·突厥傳上》: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彊,古未有也。

射箭時弓弦發出的聲音

《漢書·李廣傳》:其射,見敵,非在數十步之內,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南朝宋·鮑照《東門行》:傷禽惡弦驚,倦客惡離聲。

樂器上用以發聲的絲線或金屬線
string
禮記·樂記》: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
唐·白居易《琵琶行》: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彈弦;琴絃;撥絃;六絃琴
指琴瑟一類的絃樂器

《淮南子·原道訓》:建鐘鼓,列管絃,席旃茵,傅旄象。
管絃
指絃樂器彈奏出的聲音

唐·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管清疑警鶴,弦巧似嬌鶯。
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鐘錶等上面的發條
winder

鍾弦
半圓形的月亮。形狀像弓弦。分上弦和下弦。

唐·杜甫《月》詩之三:萬里瞿塘峽,春來六上弦。
宋·吳文英《燭影搖紅·壽嗣榮王》詞:寶月將弦,晚鈎斜掛西簾卷。
弦月;上弦月下弦月
中醫術語,脈象之一,指脈搏挺直如弦
tight
靈樞經·衞氣失常》:診視其脈大而弦急,及絕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
老殘遊記》第三回:兩手脈沉數而弦,是火被寒逼住,不得出來,所以越過越重。

數學上指連接圓周上任意兩點的線段
chord


中國古代數學稱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對着直角的邊(斜邊)
hypotenuse
《周禮·考工記·磬氏》“倨句一矩有半”漢鄭玄注:必先度一矩為句,一句為股,而求其弦。
周髀算經》捲上勾股方圓圖。漢趙君卿注:勾股各自乘,並之為弦。
弦直
物之邊沿

《淮南子·説林訓》遽契其舟桅。漢高誘注:桅,船弦板也。
朱子語類》卷十一:譬如拭桌子,只拭中心亦不可,但拭四弦亦不可。

同“胘”,牛胃

唐蘭《長沙馬王堆漢軑侯妻辛追墓出土隨葬遣策考釋》弦(胘)脯一笥:弦脯,弦即胘字,《説文》‘牛百葉也’。《廣雅·釋器》‘胃謂之胘’。上文朊脯是羊胃,此是牛胃。出土竹笥木牌有‘弦脯笥’。

古代國名。故地在今河南省潢川縣西南

《春秋·僖公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黃。

舊時比喻夫婦

明·高明《琵琶記·琴訴荷池》:只怕眼底知音少,爭得鸞膠續斷絃。
清·珠泉居士《續板橋雜記·麗品》:言有同邑名士鄒生,年甫三旬,絃斷未續。

(Xián)姓氏用字

《左轉·僖公三十三年》:春秋時鄭有弦高。

動詞
彈奏琴瑟等絃樂器
string
《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
漢·揚雄《法言·修身》:人有倚孔子之牆,弦鄭衞之聲,誦韓莊之書,則引諸門乎?
絃歌
安上弓弦
set(bowstring)
《易·繫辭下》:弦木為弧,剡木為矢。
《後漢書·陳球傳》:乃悉內吏人老弱,與共城守,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之,遠射千餘步,多所殺傷。

安裝琴絃
chord
三國·魏·嵇康《琴賦》:弦以園客之絲,徽以鐘山之玉。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11]  《漢語大字典》 [12]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二】【弦部】胡田切(xián)
弓弦也。從弓,象絲軫之形。凡弦之屬皆從弦。 [15] 

説文解字注

弓弦也。弓弦以絲為之,張於弓。因之張於琴瑟者,亦曰弦。俗別作“絃”,非也。弦有急意,故董安於性緩,佩弦以自急。心部曰:𢛆,急也。
從弓,象絲軫之形。謂(糸)也,象古文絲而系於軫。軫者,系弦之處,後人謂琴系弦者曰軫。胡田切,十二部。今字作弦。○按軫當作“紾”。從車者,譌也。紾者,轉也。《方言》:“軫,戾也。”軫乃紾之叚借字,絲紾,言弦戾也。 [5] 

廣韻

胡田切,平先匣 ‖ 玄聲元2部(xián)
弦,弓弦。《五經文字》曰:“其琴瑟亦用此字,作絃者非。”《説文》作𢎺。又姓,《風俗通》雲:“弦子後。”《左傳》鄭有商人弦髙,晉有弦超。
【校釋】琴瑟:《五經文字》卷下作“琴瑟弦”,當據補。 [13] 

康熙字典

【寅集下】【弓部】 弦
廣韻》《正韻》户田切。《集韻》《韻會》户千切。並音賢。《説文》:弓弦也。從弓,象絲軫之形也。《儀禮·鄉射禮》:有司左執駙,右執弦而授弓。
又半月曰弦。《釋名》:弦,半月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前漢·律曆志》: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曆》晦朔弦望,皆最密。
又國名。《春秋·僖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黃。注:弦國,在弋陽軾縣東南。
又姓。《廣韻》:《風俗通》雲:弦子後。《左傳·僖二十三年》:鄭商人弦高。《哀四年》齊陳乞弦施,救範氏。《哀十一年》使問弦多以琴。
又脈數曰弦。《史記·倉公傳》:脈長而弦。
又弦蒲、弦中,皆地名。《前漢·地理志》:正西曰雍州,藪曰弦蒲。注:在汧縣。又雍州山北有蒲谷鄉弦中谷。
又與弦通。《禮·文王世子》:春誦,夏弦。《樂記》: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 [6]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2]

書寫提示

弦字書寫筆順 弦字書寫筆順
【規範提示】“弓”3畫,首筆、第三筆㇉(豎折折鈎)都一筆寫成。
【寫法】“弓”窄“玄”寬,頂部“弓”略低,底部“玄”略高。“弓”,的橫段在橫中線下側。“玄”,橫起筆豎中線左側,比“弓”的短橫略高;兩個㇜(撇折)上小下大,上㇜(撇折)的橫段在橫中線下側,下㇜(撇折)起筆橫中線,兩㇜(撇折)的折點都在豎中線左側。 [14] 

書法展示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一先

開口呼
全濁
胡田切
ɣiɛn
集韻
平聲
下平一先
開口呼
全濁
胡幹(千)切
ɣiɛn
禮部韻略


平聲





胡田切

增韻


平聲





胡田切

中原音韻

陽平
先天

齊齒呼

全清

xiɛn
中州音韻


平聲
先天





奚堅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一先


全濁
胡田切
ɣien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一先蘚線屑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7-8]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ʰ
ien
王力系統
ɣ
ien
董同龢系統
ɣ
ien
周法高系統
ɡ
en
李方桂系統
g
in
西漢



東漢





ian


i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山先仙

iɑn
北魏後期北齊
山先仙

iɑn
齊梁陳北周隋
山先仙

iɑn
隋唐
高本漢系統

ɣ
ien
王力系統

ɣ
ien
董同龢系統

ɣ
iɛn
周法高系統

ɣ
iɛn
李方桂系統

ɣ
ien
陳新雄系統

ɣ
ien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7]  [9] 
參考資料
  • 1.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4-06]
  • 2.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29]
  • 3.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4-06]
  • 4.    李學勤.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07月:1127
  • 5.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2566
  • 6.    (清)張玉書等編纂.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06月:302頁
  • 7.    「弦」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6]
  • 8.    「弦」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6]
  • 9.    「弦」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6]
  • 10.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9-15]
  •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411
  • 12.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060
  • 13.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133
  • 1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75-376
  • 15.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836
  • 16.    何金松著.漢字文化解讀[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07:256
  • 17.    左民安著.細説漢字 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插圖珍藏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97
  • 18.    徐中舒著.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4.01:1405
  • 19.    馮國超著.圖説漢字王國 彩圖版[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5.01:269
  • 20.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880-881
展開全部 收起